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案例分析

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

日期:2021-06-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案例分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

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第1篇

  一、案例场景:

  一天,我组织中班小朋友进行"童心迎奥运"美术活动,要求每八人一组,共同在一张长两米,宽一米的绘画纸上,通过画、剪贴、折纸多种形式组画合作而成。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合作的形式来作画,相互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正在我来回观察幼儿作画时,一个夹杂着哭腔的声音传到耳边:"老师,你看呀。"我走过去了解情况:

  "施施,你怎么了?"

  "婧婧把我这里弄成这样了,都不圆了。"他指着自己画的奥运五环,哭着说。

  同组的徐畅把头凑过来说:

  "是婧婧撞了她的手。"

  我转头看了看婧婧,看得出婧婧也不是故意的,她也正在为这事而难过。一副很过意不去的样子。

  我对施施说:

  "别哭了,她也是不小心的,没有故意要弄坏你的画!"

  但施宇施依旧伤心地哭着,说:"她把我弄成这样了!"

  我见状轻抚着施施,建议:

  "施施不要急,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把这一条弯曲线变成一样画里的东西。"

  我刚说完,他们一桌的人都动起了脑筋。不一会,徐畅想出了办法:"可以再涂大一点,把它修圆。"崔浩宇却说:"老师,我来折一只信鸽贴在那儿,表示信鸽来报信,告诉我们北京要开奥运会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来试试这个办法好吗?"

  我马上对小朋友的提议给予肯定,并且询问施施,是否同意。

  施施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接着,她就让崔浩宇在那里贴了一只信鸽,她的画看上去依然是完美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是由于一人的无意间的动作,对对方产生了伤害。施宇因为自己努力完成的作品被弄坏了而十分难过和着急,由于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她开始责怪同伴。同时,她又不知所措,只好向老师求救,希望老师能帮她或告诉她该怎么办。可以看出,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要自己解决问题,他所想到的是"我该怎么办",而不是"我能怎么办?"对于发生的事情,我没有简单地做对与错的评价,而是将问题留给了孩子,有意识地让他们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补救问题。问题得到解决了,自然两人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幼儿之间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幼儿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就应找准自身的位置,抱着一种与幼儿共同探讨的态度,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如何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积极引导,共同创作。再如有一天晨间活动,孩子们都围着笑笑带来的七巧板拼木玩具议论纷纷,想动手试着拼拼玩玩,我趁机引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玩吗?只有这一套怎么办?用什么做?怎么做呢?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认真地做了起来,并高兴地拼着,相互议论着。"这时,文文喊了起来:"严老师!我们拼了这么多图案怎么办呢?"晨晨说:"记下来。""记在哪?"谁来记?"怎么记?"这一连串的问题又引了出来。阿凯说"可以准备一个记录本我们自己记。"大家都表示同意,就跑了过来抢着记录本记录。此时,活动室内传来了哭声,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东瞧瞧西望望。我说:"孩子们是七巧板哭了,它想回家呢!"于是孩子们给七巧板在玩具柜中安了个家,想玩的时候就会拿出来拼一拼,拼好的图案都记在记录本上。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过多的语言去"教"幼儿,而是给他们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活动,与他们共同创造,分享创作的快乐。

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第2篇

一、案例场景:

一天,我组织中班小朋友进行“童心迎奥运”美术活动,要求每八人一组,共同在一张长两米,宽一米的绘画纸上,通过画、剪贴、折纸多种形式组画合作而成.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合作的形式来作画,相互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正在我来回观察幼儿作画时,一个夹杂着哭腔的声音传到耳边:“老师,你看呀.”我走过去了解情况:

  “施施,你怎么了?”

  “婧婧把我这里弄成这样了,都不圆了.”他指着自己画的奥运五环,哭着说.

同组的徐畅把头凑过来说:

  “是婧婧撞了她的手.”

我转头看了看婧婧,看得出婧婧也不是故意的,她也正在为这事而难过.一副很过意不去的样子.

我对施施说:

  “别哭了,她也是不小心的,没有故意要弄坏你的画!”

但施宇施依旧伤心地哭着,说:“她把我弄成这样了!”

我见状轻抚着施施,建议:

  “施施不要急,我们一起想想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把这一条弯曲线变成一样画里的东西.”

我刚说完,他们一桌的人都动起了脑筋.不一会,徐畅想出了办法:“可以再涂大一点,把它修圆.”崔浩宇却说:“老师,我来折一只信鸽贴在那儿,表示信鸽来报信,告诉我们北京要开奥运会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来试试这个办法好吗?”

我马上对小朋友的提议给予肯定,并且询问施施,是否同意.

施施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接着,她就让崔浩宇在那里贴了一只信鸽,她的画看上去依然是完美的.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两个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是由于一人的无意间的动作,对对方产生了伤害.施宇因为自己努力完成的作品被弄坏了而十分难过和着急,由于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她开始责怪同伴.同时,她又不知所措,只好向老师求救,希望老师能帮她或告诉她该怎么办.可以看出,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要自己解决问题,他所想到的是“我该怎么办”,而不是“我能怎么办?”对于发生的事情,我没有简单地做对与错的评价,而是将问题留给了孩子,有意识地让他们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补救问题.问题得到解决了,自然两人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幼儿之间问题的解决者,而是幼儿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就应找准自身的位置,抱着一种与幼儿共同探讨的态度,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幼儿如何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积极引导,共同创作.再如有一天晨间活动,孩子们都围着笑笑带来的七巧板拼木玩具议论纷纷,想动手试着拼拼玩玩,我趁机引导:“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玩吗?只有这一套怎么办?用什么做?怎么做呢?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认真地做了起来,并高兴地拼着,相互议论着.”这时,文文喊了起来:“严老师!我们拼了这么多图案怎么办呢?”晨晨说:“记下来.”“记在哪?”谁来记?“怎么记?”这一连串的问题又引了出来.阿凯说“可以准备一个记录本我们自己记.”大家都表示同意,就跑了过来抢着记录本记录.此时,活动室内传来了哭声,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东瞧瞧西望望.我说:“孩子们是七巧板哭了,它想回家呢!”于是孩子们给七巧板在玩具柜中安了个家,想玩的时候就会拿出来拼一拼,拼好的图案都记在记录本上.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过多的语言去“教”幼儿,而是给他们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活动,与他们共同创造,分享创作的快乐.

中班绘画教学案例分析3篇第3篇

  一、活动背景:

  幼儿艺术创想活动,不是以培养少数的美术家、设计师为目的的,它是对儿童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让幼儿进行创作活动,目的在于运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性,做事的计划性和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幼儿借助美术创作活动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人格才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教师则是一把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

  二、本班幼儿美术制作方面能力的现状分析:

  幼儿想象力不够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部分幼儿动手能力欠佳,依赖性比较重。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欠佳,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幼儿做事条理性欠佳,做事没有系统性。

  探索能力欠佳,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

  那么,怎样提高我班幼儿的探索,计划,制作,合作等能力?怎样发挥教师作为启动幼儿去发现、感受、表现艺术美的钥匙的积极作用哪?我做出如下的思考。

  三、教师的思考:

  活动内容的选择:

  2010年对于中国,对于上海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奥运会的圆满举办为我们带来的喜悦和骄傲还没褪去。上海又将迎来另一个盛世——世博会。关于世博的各种点点滴滴已经融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关注世博的热情也丝毫不比成年人差。教师做了一个小小的“民意调查”——关于上海世博会,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世博会的各种建筑,由于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颜色,代表的不同国家而备受幼儿的青睐。

  于是,教师和幼儿便产生了制作世博场馆的想法。

  活动内容(制作世博场馆)的价值分析:

  1)建筑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活动中材料的选择面比较广,可以是瓶子,易拉罐,盒子,泡沫,纸张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喜欢的世博场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充分利用资源活动室:本学期我们班级主要负责的资源活动室是“创作室”,制作世博场馆这类比较大型的艺术制作活动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并且有一定的连续性。比较适合在“创作室”这类特定的资源活动室中进行。

  3)发挥班级特色:我班是美术特色班,班级幼儿的美术功底相对其他中班幼儿的能力稍强,班级幼儿对于美术创作类的活动兴趣很高。

  经过了以上的深思熟虑后,在一片赞同声中,教师和幼儿浩浩荡荡的开始进入到世博场馆的大型艺术制作活动中。

相关文章

《中班幼儿案例分析3篇》:中班幼儿案例分析第1篇  观察时间:XXXX年9月6日  观察者:王莉莉  观察地点:中班  观察对象:鑫鑫(化名) 年龄:4岁2个月 性别:女  使用方法:叙事法 儿童人数:2 成人人数:3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3篇》: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第1篇  一、幼儿情况分析:  轩轩是我班一个聪明可爱,又调皮的男孩子,平时的他,脸上一直是笑嘻嘻的,而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却是一脸的专注;有时很可爱,但有时

《爱上幼儿园吃饭篇分析与建议》:爱上幼儿园吃饭篇分析与建议第1篇背景:可欣小朋友是一位非常可爱聪明的小朋友,平时很乐于帮助别人,爸爸妈妈都是高知识分子,对可欣的教育非常的重视,要求也很高。但是大人的愿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