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

日期:2021-08-24

这是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歌。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母子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受体验母子亲情。

2、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诗歌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朗读品味法 自主合作探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诵读诗歌《母亲》。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活动2【活动】学生查找资料,介绍作者

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凭借《吉檀伽利》获诺贝尔文学奖。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他的作品因为有爱,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和真诚。

活动3【活动】朗读感知

1、读准字音、节奏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勾画字词,查字典解决,检查字词。

听录音朗读

2、读懂内容

齐读、范读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3、读出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分组读三次嬉戏的画面,其它同学想象画面,分别指名说画面。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通过三次嬉戏,体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4、读出人物性格

议一议: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形象?

学生自读,以“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妈妈),你看(听) ”的形式说话。

孩子:活泼 可爱 天真 调皮。(指名读孩子的语句,齐读)

妈妈:善良、慈爱。如何理解妈妈对孩子的责怪?

妈妈责怪孩子是因为孩子“失踪”一天了,妈妈焦虑、担忧,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不免嗔怪他。这嗔怪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

所以,我们既可以从诗中读出孩子对妈妈的爱,也能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爱。

读出妈妈焦急、担心、又惊又喜的心情,口气是嗔怪。(指名读妈妈的语句,齐读)

两人读孩子与妈妈的对话。

5、读出情感

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之爱。

男女生赛读

活动4【讲授】悟读探究

1、“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我”时刻沐浴着母爱。)

2、“我”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我”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①悄悄地看着妈妈工作。②让妈妈祷告时嗅到花香。③投影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保护妈妈的视力。总之,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我”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只想悄悄地为妈妈做好事,给妈妈带来幸福,而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只是撒娇,不把自己做的事告诉妈妈。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讨论并归纳: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金色花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4.再次朗读《金色花》。

活动5【练习】拓展迁移

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活动6【讲授】课堂结语

母爱不会因时空的流转而改变,童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活动7【活动】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关于母爱的典故、诗歌、名言等。

2、阅读泰戈尔散文诗,做摘抄。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金色花

我 母子情深 妈妈

嬉戏

金色花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金色花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诵读诗歌《母亲》。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活动2【活动】学生查找资料,介绍作者

泰戈尔(1861一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1913年,凭借《吉檀伽利》获诺贝尔文学奖。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他的作品因为有爱,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和真诚。

活动3【活动】朗读感知

1、读准字音、节奏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散文诗,勾画字词,查字典解决,检查字词。

听录音朗读

2、读懂内容

齐读、范读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3、读出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分组读三次嬉戏的画面,其它同学想象画面,分别指名说画面。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通过三次嬉戏,体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4、读出人物性格

议一议: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形象?

学生自读,以“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妈妈),你看(听) ”的形式说话。

孩子:活泼 可爱 天真 调皮。(指名读孩子的语句,齐读)

妈妈:善良、慈爱。如何理解妈妈对孩子的责怪?

妈妈责怪孩子是因为孩子“失踪”一天了,妈妈焦虑、担忧,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不免嗔怪他。这嗔怪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

所以,我们既可以从诗中读出孩子对妈妈的爱,也能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爱。

读出妈妈焦急、担心、又惊又喜的心情,口气是嗔怪。(指名读妈妈的语句,齐读)

两人读孩子与妈妈的对话。

5、读出情感

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之爱。

男女生赛读

活动4【讲授】悟读探究

1、“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我”时刻沐浴着母爱。)

2、“我”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我”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①悄悄地看着妈妈工作。②让妈妈祷告时嗅到花香。③投影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保护妈妈的视力。总之,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我”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只想悄悄地为妈妈做好事,给妈妈带来幸福,而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只是撒娇,不把自己做的事告诉妈妈。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讨论并归纳: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金色花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也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4.再次朗读《金色花》。

活动5【练习】拓展迁移

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的句式,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学生创作,然后集中展示自己作品。

活动6【讲授】课堂结语

母爱不会因时空的流转而改变,童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活动7【活动】布置作业

1、课下收集关于母爱的典故、诗歌、名言等。

2、阅读泰戈尔散文诗,做摘抄。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金色花

我 母子情深 妈妈

嬉戏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第2篇

1、母亲时时提醒“你是不是帮助过别人?”

  2、走进作者。

  3、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二、配乐诵读,知真情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此诗表达了孩子的怎样的感情?我具体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情?

  1、让学生配乐朗读全诗,边读边想。

  2、师据生回答板书:花瓣、花香、影子——联想、想象。引出想象的妙处。

  三、咬文嚼字、悟真情

  自由朗读,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诗句,说说好在哪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交流。引出,为什么不让母亲知道金色花是自己的孩子?

  2、交流。引出,文中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的快乐?

  3、交流。引出,为什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四、回读全诗、感真情。

  三、拓展想象、诉真情。

  1、出示泰戈尔的一组诗句。

  2、拓展想象,请你以“假如我变成_______”为开头的几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回应课首、升华爱。

  1、引出:以爱回报爱,回报给所以爱你的人

  2、请你把这节课所写成的两段诗合成一首诗读给你喜欢的人听听。

  听课反思:

  听孙松梅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那轻缓的语调,若六月的暖风拂过眉宇脸颊;那适时而出的问题,就像是一条小溪,潺潺间已带你领略了大海的磅礴;那巧妙的谋篇布局,就像是一个苏绣的秀娘,一针一线间,早已繁花似锦。

  初识孙老师是在今年暑假,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有幸和孙老师同游,难以想象,她的性格是那样的开朗,甚至有点泼辣,更难想象她在课堂上是这样的温婉,恰似一朵睡莲……

  有一种感悟,老师的性格在不同的课文中是可以不同的,真正的行家里手是可以驾驭任何的课文的!

  有点崇拜,也有点失态。但真就这堂课而言,我认为至少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春风化雨,语定乾坤。就这堂课而言,老师的语调舒缓而充满隐秘的煽动性。正如我前言所说,那一句句话流过我们的心间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也不会分神他顾,牵着你的除了这美丽的文字,还有这打动人心的语调,就像配乐朗诵时所用的`管风琴的轻吟低唱。记得到市内听过几个老师的课,总是感觉他们的课,总是那样的如午后阳光下的闲庭信步,缓缓的我们便已经与她同行,而我们往往总以在办公室听到谁声嘶力竭的声音为羡,是不是由此我们也应该有所感悟,有所修正呢?

  二、适时引导,适事生发。我近几年来备了不少的课,也做了不少的课件,我的问题总是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上——幻灯片。而你看孙老师,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课件上一个没有,都在那行云流水的课堂引导中。一环环,环环相扣;一节节,节节相连。不要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一堂阅读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文、喜爱语文!让我们走出技术的魔窟,运用我们最美的语言,让语文之花,散发它最美的语文味道,谁会对生活在馨香中而痛苦呢?

  三、课堂设计,恰似为文。一堂课语文如何设计,我们有很多的可套可用的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可谓是功不可没。但当你细心地观察那些大家的课堂,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是打破常规的,比如我写的《孤独之旅》反思中所提到的徐赛儿老师的课堂设计,再让我们翻开《语文教学通讯》你会发现,那上面的一些教学设计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了!虽然孙老师的课堂设计,没有大的突破,但就课堂引入和课后总结的前后照应,也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看似导入时与《金色花》内容不太契合的故事,却在结尾处大显神通,一下子将家之小爱,上升到了社会之大爱,课之设计如此,真如一位散文家,开篇顾左右而言他,结尾处却寓意深刻,让人过目不忘。也许以后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也应该像一位作家那样谋篇布局,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备出一课课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案!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第3篇

《金色花》教学反思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诗歌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艺术角度,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初读课文,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的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侧重三点:一是诗的语言美;二是诗的画面美;三是诗的情感美。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我觉得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环节:“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学生表现都很活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母子深情的体验。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不足之处是教师的示范朗读由于普通话不够标准,影响了朗读效果,以后在这方面还须努力。

金色花教案教学反思第4篇

《金色花》教学反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不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金色花》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

一、自由朗读,读出画面。上的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二、再读课文,读出人物形象。在读出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因为文章的主题就蕴涵在对“我”和“妈妈”形象的刻画上,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又不是大篇幅的描写,而是通过只言片语来表现的,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感受人物形象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三、品读课文,包括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品读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入赏析领会诗歌表现出来的美好情感,走进诗歌的美好境界。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个设计未实施到位,品读课文这一点需加强。

《金色花》这首小诗,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天真、淘气而又浪漫、富有爱心的儿童形象。一天中,她尽情地与她的妈妈嬉戏。早上,在妈妈做祷告的时候,给妈妈散发香气,为妈妈消除疲劳;中午,在妈妈读《罗摩衍那》的时候,将那小小的影子正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使妈妈不伤眼睛;黄昏,当妈妈在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变回了自己跳到妈妈跟前,求妈妈讲故事。面对妈妈的嗔怪“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她却故作神秘地说,“我不告诉你,妈妈”。表现出了恋母的娇态和稚嫩的童心,如此美丽可爱、小精灵般的孩子,她的生活该是何等的幸福啊,如此幸福的孩子背后,肯定会有一位慈爱、善良、温柔而又有母性光辉的妈妈。那么如何教学这篇充满了童真和母爱的文章呢?在我们的教室里,有些同学平时比较纳言,并不善于表现自己。但是,他们对优秀的文学作品仍然有自己的感悟能力。只是有些时候,感悟并不到位。需要教师点拨,需要优秀的学生的引领,他们才能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和精神。

对于这样美的文学作品,我们的教学设计者仿佛就是金色花中的一位母亲,循循善诱着学生,让他们徜徉在爱的圣洁的光辉里,感受着爱的阳光雨露的滋润。这样的课堂是美的,是令人陶醉的,是让人欣赏的。

让我们关注一下诗中的意象金色花: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花朵。“金色花”这个意象不仅赞美了孩子的可爱,还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又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着的花,所以诗人吟咏此花,就含有对神的虔敬。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中的孩子,他有着花一般美丽的外表、活泼鲜灵的身姿、温馨袭人的花香,还有点调皮,但他心灵圣洁,高尚无邪。在他的心灵里,在他生活的世界里,处处都是爱和美。而另一个重要人物形象——妈妈,她的沐寓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等,这些平凡、琐细的家务事以及对神的虔诚、对文化生活的执著,都是通过孩子的口述表现出来的。这里不仅可以看出她的慈祥可爱,而且也可以看出她精神的丰满高大;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一切娇姿中看出这位妈妈也是很美丽的。

本人所上的《金色花》一课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反映了教师的理念仍有待转变。如:问题的探究未够深入,学生的思维仍受着老师的操纵。我想,要上好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转变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让语文课因每一个富有个性的“我”而精彩。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