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

日期:2021-11-13

这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第1篇

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2.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

3.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文意,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走近《红楼梦》,加深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场面写具体的。

2.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1.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不同人物“笑”的特点,推测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分析讨论法。

课前准备

有关《红楼梦》的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新课导入

1.投影显示:

作者的图片、生平及《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视频片段)。

2.同学们:通过幻灯片我们对作者及本文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刘姥姥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本链接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疏通字词,概括出这篇小说的六要素。

时间:吃早饭时;

地点:大观园秋爽斋晓翠堂;

人物:刘姥姥、贾母、鸳鸯、王熙凤等;

故事的起因:鸳鸯和凤姐商议拿刘姥姥取笑;

故事的经过:刘姥姥在鸳鸯和凤姐的导演下故意出洋相让众人取笑;

故事的结尾:凤姐和鸳鸯分别向刘姥姥解释和赔不是,与开头相照应。

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3.除了刘姥姥,文中还写了哪些主要的人物,把他们的名字标记出来,按人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一说都有谁。

贾母、凤姐、王夫人、李纨、探春、鸳鸯、琥珀、薛姨妈、湘云、黛玉、宝玉、迎春、惜春等。

课文精读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等人导演的。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这是凤姐让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情形:鸽子蛋本来就小,筷子沉且滑,刘姥姥对大观园这样的场合又很怯懦,于是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就可想可知。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3.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1)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2)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3)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4)宝玉笑时滚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5)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6)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在曹雪芹笔下,每个人的笑绝不相同,各有各的笑法,个性鲜明,合情合理,非常合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理、年龄、体质。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笔!我们来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语句,感受曹雪芹写群笑的高妙。

4.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提示、明确: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因为这些内容完全不同于贾府的生活体验,大家觉得新鲜有趣!至于刘姥姥种种少见多怪的话语与举动,虽引人发笑,但那是因为她以前从没见过这些人事物,当然处处透露着新鲜无知,好奇多问,处处引起哄堂大笑。不过,她对每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神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纯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并不带丝毫牵强附会,矫揉造作。所以她俗虽俗,却俗得可爱。

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刘姥姥面对贾家生活的豪奢,却不是表现出羡慕的情状,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计算着平实的居家生计的方便和舒适;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第2篇

一、基于研读说教材

备课的精髓在于研读教材,下面我从作者、作品及编者三个方面来说教材:

1.说作者:曹雪芹,生活于“康乾盛世”时期,自幼聪慧好学。家族祖孙四代曾掌管江宁织造,康熙六次南巡四次设行宫于此。在曹雪芹年轻时曾享受过锦衣玉食、风流纨绔的生活。后曹家衰败,流于市井写字卖画求生。这为他写这本书奠定了基础,最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红楼梦》。

2.说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四大名著之首,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3.说编者:九年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带领学生品经典之味,赏经典之美。

二、立足现实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红楼梦》感兴趣,有读过《红楼梦》原著或看过《红楼梦》影视剧的经历,但对作品背景知识储备较少,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小说阅读鉴赏的能力,但缺乏对整本书的把控能力,人物形象把握还需点拨与拓展,我们可以借助本单元对古典小说的学习,带动对整本书的阅读。需要的才是最好的,通过对学生读书兴趣的撩拨,增强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读书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度更高!

三、着眼需要说创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意在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提高能力。创意点有三:

1.通过改写,让学生比较阅读,自然生成“写人要恰如其分,章法要前后照应”的文法知识。

2.通过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产生共情点,理解人物形象。

3.通过联读,让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四、指引教学说目标

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结合九上六单元的整体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重难点)

3. 由文到篇,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古典小说艺术魅力。

五、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大家听说过吗?这是黄晓明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的一句经典台词,风靡了网络,由此引发一股模仿热潮,这些言论被称为 “明学”。而早在二百多年前,也有一本书家喻户晓,它就是《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姥姥进大观园》,管中窥豹,来领略这本书的魅力。

(二)变化角度说故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不同人物,叙述的视角也就不同。下面我们从不同视角来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1)以刘姥姥的视角概括故事情节

(2)以凤姐、鸳鸯的视角概括故事情节

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变化角度说情节,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为探究人物形象作准备。

粗读便于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细读才能咂摸出文章意味。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这场笑剧是刘姥姥自告奋勇的吗?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通过细读,让学生明白刘姥姥的不易,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唱念做打评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之下,名不见经传的刘姥姥居然能够在大观园刷到存在感,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呢?请从文中刘姥姥的言行来品评。

【知言论人】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曹先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品评人物环节我们就顺“瓜”摸“藤”,通过寻读对刘姥姥的语言描写的语句,来分析刘姥姥人物形象。对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1、跳读课文:找出对刘姥姥语言描写的词句。

2、你读我评:一个同学演读刘姥姥的语言,一个同学点评刘姥姥。

这两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跳读,提高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演读,让学生入境入情;通过点评,让学生对刘姥姥有个大体印象。

【观行知人】

品评人物,不仅要知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个环节我抓取了一个典型动作,让学生朗读、表演、交流。

1、指读课文:请一名学生朗读刘姥姥吃鸽子蛋的细节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得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了下来,滚在地上。

2、你读我演:请一名学生表演吃鸽子蛋的细节并谈感受。

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产生共情点。通过分享,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知其言,观其行,我们对刘姥姥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请同学们归纳:从刘姥姥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刘姥姥是一个大智若愚、圆滑机敏、精于世故的农家老妇。

这个活动既是对上面“知言论人”“观行知人”两个环节的小结,又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答题技巧。

(四)比较阅读悟技法

演员演得好不好,看观众的反应就知道。刘姥姥在大观园的表演,究竟在哪一个细节嗨翻全场的呢?学生自然说出第七段。这时我就顺势插播第七段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众人的“笑”态,获取最直观的认识

(观看视频,欣赏众人的“笑”态。)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曹公这段写的精彩,到底好在哪里呢?“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其中的妙处。

有人想挑战曹公,将这处众人的反应作了修改,大家品鉴一下,可以这样改吗?说明理由。

●林黛玉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史湘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引导学生从两人的性格、修养等方面说)

●惜春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

宝玉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

(引导学生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二人的地位来说)

●薛姨妈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王夫人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引导学生在上文找出薛姨妈的出场的细节,明确只有薛姨妈喝了茶;还可以从主客地位、修养等方面说)

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写,让学生比较阅读,自然生成“写人要恰如其分,章法要前后照应”的认知,不留痕迹地完成了作文指导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第3篇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课文,让学生积累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品读人物各具情态的笑,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人物各具情态的笑,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听说过这句话吗?它什么意思呢?(生;意思是说,如果不读《红楼梦》,读再多的书都没用),是的,尽管有点夸张,但是,也说出了《红楼梦》的重要地位。《红楼梦》是我国的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红楼梦》的一篇文章《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检查预习

1. 积累词语

调停 发怔 岔气 筵席 丫鬟

让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凭记忆写这些词语,强调“筵席”的读音,“丫鬟”的写法。

2.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强调概括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

学习新课

(一)欣赏“笑”剧

刘姥姥上演了一场“笑剧” ,这场笑剧的主角 ,导演是 。她们怎么捉弄刘姥姥的?

教师预设:

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的桌上。

(二)赏析“笑”态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赏析后,教师小结;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的性格特点;

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品析“笑”料

勾画出文中描写刘姥姥的句子,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姥姥?

师提示,品析人物形象,要“听其言,观其行”。

教师预设:

听其言: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观其行: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赏析:“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憨厚、没见过世面、精明圆滑的性格特点。

探究“笑”意

曹雪芹是带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来写这场笑剧的呢?他想借刘姥姥的眼,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

小结: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同情、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市井小民的。

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这场笑剧,留给我们的是些许沉重和更深的思考。

品析刘姥姥小结概括:刘姥姥让卑微的生命在尘土里开出了花朵!

教师结束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刘姥姥的有趣故事,全面认识这个人物,请你课后阅读《红楼梦》这部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刘姥姥进大观园教案以笑剧为线索第4篇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鸿篇巨制,包罗万象。曹先生除了“笑”写得千姿百态,“哭”也写得各式各样。请欣赏:

品众哭相,话你收获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贾母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身份不同,哭态不同,你知道他们痛哭的原因吗?一哭一笑中,你学到了什么?对此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1.看看众人哭态如何,说说他们哭的原因。

贾母、黛玉是失去重要亲人,伤心而哭;

众人是职位、地位逼迫,不得不哭;

王熙凤是装哭,拿手帕掩饰,可见其圆滑世故。

2.对比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笑”,一哭一笑中,你能从中学到了什么?

写事:先写一件事,再写不同人对相同事的反应,可以将事写丰赡。

写人:根要据其家庭教育、修养、地位、性格等多重因素,恰如其分来写。

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迁移拓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悟到“如何将事写丰赡,将人写鲜活”,不留痕迹地完成了作文指导。

(六)小结课文

《红楼梦》之所以不简单,就是能一事生百态,百态见人生。刘姥姥在红楼众多人物里是最平常的老妇人,可是读完全文却发现是伏脉千里,她在曹公笔下大放异彩。从课文到整篇,读《红楼梦》,更能见曹公的思想高邈,才气纵横,文法之妙,章法之极,人物之生动。一哭一笑,写人恰如其分; 一字一句,章法前后照应; 一人一物,却是伏脉千里。由课文管中窥豹,见识了经典恒久远,一篇永流传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的相关章节,去探究刘姥姥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也可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去领略“中国封建百科全书”的风采!

【反思】

  语文教材是一个引子,教师应在单篇教学中渗透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本节课中,笔者在第一个环节适时引出“林黛玉进贾府”的相关情节,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并与“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行比读,启发学生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思考。本篇课文讲刘姥姥第二次进入贾府,笔者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勾连整本书,关注刘姥姥第一次和第三次进入贾府的相关经历,见微知著,更加全面地理解刘姥姥。在学生赏析场面描写和艺术留白的妙处时,笔者又激发学生去阅读整本书,书中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红楼梦》意蕴丰厚,单凭一篇文、一节课很难读懂看透,因此结尾处笔者建议学生读一读全书,期冀他们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人物众多,形象不一,掌握巧妙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赏读第七段群像描写时,笔者提醒学生注意结合人物的性格、地位、身份等要素具体分析“笑而不同”,并关注第五段的座次关系来体会“笑而不乱”。《红楼梦》的魅力还在于全书有许多艺术留白,读者在补白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与作者共同创作并产生共鸣的激动,这正是读经典的乐趣所在。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关注书中写了什么,更应关注没有写到什么,让学生在留白与补白中体会阅读的趣味。比读第五段和第七段时,学生发现薛宝钗和李纨在第七段没有写到。学以致用,笔者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人物分析的方法反过来补写薛宝钗、李纨等人的在场表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的生成,是因为学生掌握了方法,品析形象时就有了抓手,有了方向。

  本节课的三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写歇后语的形式,学生串联起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谈初读感受。探究文本后,笔者再让学生写歇后语,深化他们的收获。选文第七段的群像描写极妙,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妙在哪,而是通过改写文本的方式,给学生搭一个台阶,让他们比较体悟。教师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充足的思考讨论的空间,在他们疑惑迷惘时伸手拉拉他们,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地发生。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