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制作灯笼教案

日期:2021-12-09

这是制作灯笼教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制作灯笼教案

制作灯笼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

  二、学习课文

  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

  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

  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

  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加色彩扎灯笼)

  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板书:合作真快乐)

  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

  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五、齐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过渡: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思考:剩下的生字可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制作灯笼教案第2篇

 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灯笼》教案

  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观赏。

  2、提问:

  (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间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教师再重点讲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

  (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二、示范讲解。

  1、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

  重点要求幼儿做到:要折叠出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粘贴。

  (1)每一张圆形纸片的三处折叠部分要和另外三个圆形纸片的折叠部分粘贴起来就成球体。

  (2)涂胶水粘合时要对整齐。

  (3)用串绳、珠子进行装饰,制作成灯笼。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圆形纸片进行制作。

  2、先将圆形全部折叠成三角形后,然后再一起拼搭粘贴。

  3、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讲评。

  1、幼儿观赏灯笼,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请个别幼儿讲述制作过程,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反思:

  1、虽然本班幼儿入园至尽已进行了一系列的圆形折叠粘贴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之间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范例,它们分别是用12片、16片、20片圆形纸片制作的`灯笼,使孩子们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制作。

  2、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学,同伴之间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制作灯笼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 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

3. 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和点拨法。

2. 品味分析法。

3.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二、教学步骤

文题解读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

知识卡片

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作者档案

1 / 10

1/10页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与红》《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中。吴伯箫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1931年师大毕业,在青岛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当过三年多校长办公室职员,之后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当过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吴伯箫人如其文,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吴伯箫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更可贵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以其精美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语基积累

生字词注音

焚身(fãn)溺炕(nì)神龛(kān)皎洁(jiǎo)犬吠(fâi)

乡绅(shēn)斡旋(wî)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裴公(pãi) 燎原(liáo)司马懿(yì)熙熙然(xī)夜深星阑(lán)霍骠姚(piào) 多音字注解

吓 (hâ)恐吓 (xià)吓人

骠 (piào)骠勇 (biāo)黄骠马

宿 (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形近字集锦

磷(lín)磷火 嚷(rǎng)喧嚷 讼(sîng)诉讼

鳞(lín)鱼鳞 壤(rǎng)土壤 松(sōng)松树

烛(zhú)烛火 焰(yàn)火焰 褪(tuì)褪色

蚀(shí)腐蚀 谄(chǎn)谄媚 腿(tuǐ)腿脚

独(dú)独立 馅(xiàn)肉馅

重点词释义

庞大:表示形体、组织、数量或程度大大超过惯常的范围或标准。

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

静穆:寂静肃穆。

思慕:怀念;追慕。

2 / 10

2/10页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

彻夜:整夜;一夜。

辉煌:光辉灿烂;(成绩等)显著;卓著。

华贵:华美而贵重。

褪色: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比喻势态不可阻挡。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

夜深星阑:夜将尽。

近义词辨析

辉煌——璀璨都有光彩夺目的意思。“辉煌”指事物或物体散发出的外在的光辉灿烂,也可以指在某些方面做出有所成就的事。“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例句:?入夜,人民大街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海南岛是祖国南海一颗璀璨的明珠。

华贵——高贵这两个词都有富贵、出众的意思。“华贵”指豪华富贵,华丽珍贵。一般指物。“高贵”用于描述人物品行、地位、思想等各方面的出众品质。用于描述人时,是指人的心灵境界高尚尊贵;用于描述物时,是指高雅不俗。

例句:?他们都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穿着华贵的长袍,戴着冠冕。?这些古色古香的家具,高贵典雅,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疑难鉴赏展台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

3 / 10

3/10页

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第一部分(第1,2段):指出自己喜爱灯笼,领起下文。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句解,回忆祖父在路上和自己讲述的故事,表现祖父的慈爱和自己对祖父的怀念。,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句解,独句成段,引出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句解,清清楚楚地记住了母亲给自己预备的纱灯,实际上是记住了母亲对自己的爱。,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句解,挂灯笼也是乡俗的一种。,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句解,灯笼给夜行的人照路,带来温暖。,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

4 / 10

4/10页

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句解,写和灯笼有关的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名师释疑解惑

1. 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 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总结自己和灯笼的关系,领起下文。

3. 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祖父晚年去城里说事,回来晚的时候,“我”和长工李老五带着灯笼去接他,到家时,家里的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

4. 第5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5. 第8段回忆族姊远嫁的事情有何作用,

由族姊远嫁时的辉煌景象想到现在族姊家的破落,进而想到代表身份地位的官衔灯,说明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句解,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句解,回忆自己在纱灯上写字的事情,表现自己和灯笼的关联。,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

制作灯笼教案第4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过程,懂得合作愉快的道理。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赞扬、布置、漂漂亮亮”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问题理解课文。

  重点

  难点了解王京和李良做灯笼的经过,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做灯笼

  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王京是班里公认①的小画家。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②,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句导读:“不光……还……”写出了王京的画儿画得好。要读出称赞的语气。]

  段导读:介绍了王京画画儿好的特长。

  李良可不爱画画儿,但是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句导读:用称赞的语气读。]

  段导读:介绍了李良会做手工的特长。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会画画儿,李良手巧。

  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③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王京想画一幅画儿,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她发现已经④有好几个同学在画画儿了。那做什么好呢?[句导读:读出很为难的语气。]王京把心事⑤告诉了李良,没想到李良也在烦恼⑥呢。原来李良扎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正在发愁⑦白白的灯罩缺少点儿色彩呢。[句导读:交代了李良发愁的原因。]李良想了想,忽然⑧有了主意。他对王京说:“咱俩合作⑨吧!你在我扎的灯笼上画画儿,好不好?”[句导读:要读出郑重的语气。]王京听了很高兴,使劲点了点头。[句导读:“很高兴”“使劲”写出王京很愿意合作。]

  段导读:写李良真诚邀请王京与他合作。

  王京在李良做的灯罩上,画了花草,画了树木,画了可爱⑩的小金鱼……还写下一句话:“合作真快乐!”[句导读:具体写王京在灯笼上绘画和写字的情形。]

  段导读:写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

  同学们看了,使劲鼓起掌来。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李良和王京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字词导读

  ①公认:大家一致认为。

  ②赞扬:称赞表扬。(例句)他拾金不昧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③行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④已经:表示时间过去或事物完成。

  ⑤心事:心里盘算的事。

  ⑥烦恼:烦闷;苦恼。

  ⑦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发”还读fà,如理发。

  ⑧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⑨合作: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句)这个风筝是我和小方一起合作完成的。

  ⑩可爱:令人喜爱。(例句)妈妈用巧手给我做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合作真快乐”的道理。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生字卡片;一个灯笼。

  一揭示课文题目,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灯笼,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灯笼,说说这个灯笼的样子。引导学生从灯笼的形状和图案等多个角度介绍灯笼的样子。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做灯笼》。

  4.看到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谁做灯笼?做了个什么样子的灯笼?怎么做灯笼?)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仔细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对照拼音,朗读课文。生字要多读几遍。

  3.同桌检查朗读。注意纠正对方的读音。

  4.认读生字卡片。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课文题目,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2.指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3.学生汇报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王京和李良是同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王京和李良的特长,王京是个小画家,李良手很巧。

  第三段(第4~6自然段):王京与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来布置教室,并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李良和王京的特长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李良和王京的特长分别是什么?在课文中标画出来。

  3.了解王京的特长。

  (1)出示句子1: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追问:“公认”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致认可。)

  (2)出示句子2: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分析“不光……还……”表示什么意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4.了解李良的特长。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找一找李良有哪些爱好。

  (他的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5.再次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两个人合作的经过

  1.这两个人为什么要做灯笼呢?(新年快到了,同学们都行动起来,想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2.这两个人是怎样合作的?

  (1)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并请同学说一说。

  (2)你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创作的?

  (3)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上“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呢?(两个人一起做了一个漂亮的灯笼,为布置教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发挥了两个人不同的特长。因此,他们感受到合作真快乐。)

  3.指名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同学们为什么为他们鼓掌。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和他人合作的经历。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本课选材贴合学生实际,大多数同学都有因为某一节日而布置教室的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以实物——一个红灯笼为切入点,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当中。

  2.王京在灯笼上所写的“合作真快乐”是理解本文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的提问理解课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