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7
这是求谏段一,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 齐读全文。
二、 借助注释自读第一段,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三、 视学生疑问讲解,然后师提醒学生注意:
1、匡正:纠正 卒令(之)不闻其过 遂(终于)至灭亡 寻:不久
公等:你们 各位
2、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3、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4、辩证看待:
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
二、自学第二段,方法与前面相似。
师提醒学生注意:
1、致:得到 数:多次
2、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
3、运用了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
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三、 朗读一、二段。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
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文科班)你们知道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二、 师介绍“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大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
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规范,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则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避免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
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则,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发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
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
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大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基础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大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发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忽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由于统治者的欺骗性宣传和御用文人的粉饰美化,这种专制的统治秩序很少受到质疑,上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物,下到广大的民众,他们大都认同这种统治秩序,甚至把它视为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天理”。随着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衰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萌芽,经历过明清之际社会剧变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他们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掀起了一个思想上的反思和批判的高潮。顾炎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的诸要素做了系统的反思与批判,表现了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原君》一文中,黄宗羲首先考察了君主的起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在《原臣》中,他颠覆了君臣之间的主奴关系,指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提出君臣之间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关系。
三、 结合单元说明,介绍两本书内容。
《贞观政要》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框架之内的治国之术,唐太宗作为一位开明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为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明夷待访录》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进步知识分子跳出君主专制的框架,对君主专制体制所做的清醒而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一为帝王治国思想的总结,一为帝王专制的批判,两篇课文对比阅读,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并吸取其中精华的东西。
四、 学生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幸诸公数相匡救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实愿罄其狂瞽 纳刍荛 如属文之士 美恶必见
等数人勖之 纂组伤女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帮助学生借助工具书巩固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2.技能目标:掌握古代的文化常识,培养分析古文的能力,拓展探讨问题的思路。
3.情感目标: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感悟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教学方法】
1.诵读
2.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即李世民,“世民”是什么意思?“济世安民”。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远大抱负,所以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有名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除了他个人的智慧外,最重要的还得益于他虚心纳谏。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兢的文章《求谏》,看一看唐太宗对纳谏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认识。
二、找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
1.给划线的字正音:
必假颜色 必藉忠臣 遂至灭亡 半身不遂
2.检查词义
公等:你们。遂:终于。举措:举动、措施。寻:不久。钳口:闭口不说话。藉:借助。
谏诤:直爽地说出人的过错,劝其改正。
3.分析第一段
首句:结合画像 威容严肃——和颜悦色(为什么)
A.创造进谏的和谐氛围
B.表明求谏的态度:虚心、积极
C.求谏的目的:知政教得失
D.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求谏的必要(正)
假设:后果(反)
结论(“故”):君臣皆亡
举例:隋朝君臣
联系现在:臣必谏
4.探讨:议论文的题目与开头的关系
A.谁求谏?向谁求谏?(君主求取正言直谏)
B.是真的还是假的?(听其言、观其行)
先做(行),后说(言)
放在开头,既紧扣题目,又令人信服。
三、全班学生齐读第二段
1.翻译句子:
A.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B.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期,实愿罄其狂瞽。
2.分析:
A.“言”
君(求谏)——唐太宗
正主、邪臣;正臣、邪主(不能致理)(反)
君臣如鱼水 (比喻)(正)
臣(进谏)——王珪
木头墨线——国君纳谏(比喻、类比)
古者圣主有诤臣七人(举例)
联系实际(既赞太宗,又表态度)
B.“行”
称善、诏令、纳之(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3.探讨:谏——听谏——纳谏——求谏,这一过程反映了什么?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
分直谏(屈原被流放、比干被挖心)和讽谏(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
听谏(晋灵公、当耳旁风)
纳谏(被动)
求谏(主动)
拒谏(隋炀帝)
A.唐太宗是一个雄才大略、从谏如流的帝王(谏难,纳谏更难)。
英明、勤于政事、虚怀若谷、宽厚体谅、处事谨慎,想把国家治好。他这样做,成就了“贞观之治”,是不是一心为民?
客观上,人民免受战乱,得到了休养生息;实际上,他是封建帝王,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像当年秦始皇一样,使天下成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因此,本单元的题目“家国天下”,这里讲的即为“家天下”。
四、学生朗读课文,归纳写作特点
唐太宗的言论中,采用了很多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2.类比论证
3.假设论证
4.对比论证
5.事实论证
五、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唐太宗关于求谏和纳谏的言论,表现了唐太宗的勤于政事、虚怀若谷、宽厚体谅和处事谨慎,为后来统治者提供了学习的模范,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六、布置作业
1.读完此文,掩卷沉思,在今天“求谏”还需要吗?
2.下面一段文字出自《贞观政要·求谏》,阅读后回答后面问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A.用”/”给以下部分断句
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
B.翻译文中句子——“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3.对相关读物《原君》的指导(附板书设计):
《原君》——推究为君之道
君主的产生:顺应形势,凭己辛苦赢人拥戴
君主的职责:为天下人兴利除害
古人之君:天下为主,君为客
后人之君:君为主,天下为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教后反思】
1.为了让学生对“家国天下”的思想深入了解,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理论和事例。如: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董仲舒开始发展起来的 “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的先进思想等。
2.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关系;重点探讨在现实生活中还需不需要“忠言”等问题。
一、 不看书翻译句子。
1、 至于隋炀帝暴虐……必须极言谏诤。
2、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二、学习三、四段。
1、朗读后自读。
2、“开火车头”,翻译句子。
3、概括段意。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3、 提醒学生注意字词。
三、朗读五、六段。
四、 作业:翻译五、六段。
第四课时
一、 学习五、六段。
1、 齐读。
2、 解答学生疑问。
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有关字词句。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或在其渐,或已将终。
竟不为停改。
4、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唐太宗强调纳谏的重要性。
君臣围绕纳谏的议论。
二、讨论
1、 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忠言”吗?
2、说说“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或建议”。
三、做课后练习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