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

日期:2022-01-16

这是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第 1 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的算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总结完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借助线段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谁还记得,混合运算都有哪些运算规则?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大家最喜欢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一定非常有趣,如果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喜欢参加吗?为了更好的组织开展活动,我们要了解一下每个年级活动的项目、参加的人数以及分组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理解、掌握“两边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

  1、出示信息:一、二年级组织堆雪人比赛,一年级有3组参加,每组8人,二年级由2组参加,每组10人,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请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

  生2:一年级每组8人,有3组;二年级每组10人有2组,所以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列式为:8×3+10×2。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我们也是这样列式的。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你们列出的是一个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可这样的算式我们以前没有解答过,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一下。

  (指两名学生板书)

  ①8×3+10×2②8×3+10×2

  =24+10×2=24+20

  =24+20=44(人)

  =44(人)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在小组里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组觉着第一位同学做的对,即符合题的意思,也符合运算顺序每一步都是先算乘、后算加,第二位同学两个乘法一起算,不合适。

  生2:我们觉着第二位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先同时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再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同样既符合题意也符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啊。

  生3:我们也觉着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它不仅符合题的意思和运算规则,结果正确,写起来还简便,我们觉着第二种方法是对的。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第 2 篇

  教学目标:

四则运算的教案

  1.复习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

  2.复习大数的读写。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你去过黄山吗?见过哪些景色?请游览过黄山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生:回答。(参照书P4。)

  师:今天我们在游览黄山的景点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中心阶段

  1.数的'组成、读和写。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人吗。本国的游客和外国的来宾。如果要计算一年有多少人参观,这个数目一定很大。,我们学过大数的认识和凑整,请谁来做小老师说一说。

  生:我们学过数位顺序表,由个级、万级和亿级。个级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

  师:10个千是( )。100个千是( )。10个( )是一亿。

  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5个百是( )。

  师:读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写数呢?

  生: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 数中间的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数末尾的0不读。

  2.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30000052 三千万五千二百

  350002000 三千万零五百零二

  30500200 三十五亿零二十万

  30052000 三千万零五百二十

  30005200 三千万零五十二

  30000520 三千零五万二千

  30000502 三亿五千万二千

  3500200000 三千零五十万零二百

  校对。

  3.凑整。

  师:我们学过哪些凑整的方法?

  生:有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和进一法。

  师:它们各有什么不同?举一个生活中的运用。

  师:出示两组题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师:这组题完成后,就游完了猴子观海这一景点。(媒体演示)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师:用四舍五入法凑整要注意什么?用

  生:回答。练习。交流。

  师:我们到黄山的著名景点迎客松去游一游。

  三、提高

  1.2 9183万 2 9182万

  可以填几?

  2.用3个5,4个0组成七位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 )。

  只读一个0的数( )。

  读出两个0的数( )。

  3.拓展:把下面各数按要求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702709 6000006 200408 10005900 3001030 99008800 40302010 850010309

  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

  只读一个0的数是:

  只读两个0的数是:

  读3个0的数是:

  最高位是十万位的数有:

  与1亿最接近的数是:

  位数最多的数是: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第 3 篇

  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计算》中,通过6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初步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以前的教材编排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因此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先“看”(“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再“定”(“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再算什么。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最后“算”。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计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心理。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因此, 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只要在教学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我相信一定能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四年级第 4 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的算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总结完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借助线段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谁还记得,混合运算都有哪些运算规则?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大家最喜欢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一定非常有趣,如果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喜欢参加吗?为了更好的组织开展活动,我们要了解一下每个年级活动的项目、参加的人数以及分组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理解、掌握“两边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

  1、出示信息:一、二年级组织堆雪人比赛,一年级有3组参加,每组8人,二年级由2组参加,每组10人,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师: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请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

  生2:一年级每组8人,有3组;二年级每组10人有2组,所以要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列式为:8×3+10×2。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我们也是这样列式的。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你们列出的是一个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可这样的算式我们以前没有解答过,你们会算吗?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一下。

  (指两名学生板书)

  ①8×3+10×2②8×3+10×2

  =24+10×2=24+20

  =24+20=44(人)

  =44(人)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在小组里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们组觉着第一位同学做的对,即符合题的意思,也符合运算顺序每一步都是先算乘、后算加,第二位同学两个乘法一起算,不合适。

  生2:我们觉着第二位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先同时求出一、二年级分别有多少人,再求两个年级一共多少人,同样既符合题意也符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啊。

  生3:我们也觉着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它不仅符合题的意思和运算规则,结果正确,写起来还简便,我们觉着第二种方法是对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