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

日期:2022-01-03

这是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第 1 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式方程,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2.能力目标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亲历、体验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与技巧。3.情感目标了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培养自觉反思求解过程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前面学习分式的意义、分式的混合运算和熟练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的。同时八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好胜心理。容易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对于在解分式方程中会出现增根,部分同学理解起来较困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如何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和解分式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和如何验根。

3重点难点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2.明确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掌握解题技巧。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5.3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流程

教 学 活 动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了解分式方程定义,理解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学生齐读

老师让学生读题并填空

老师问:“这个方程和以往接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小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类比思想总结分式方程特征

情情景导入

二、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2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8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填空:

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___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___千米/时,顺流航行12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小时,逆流航行8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

像这样,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探究交流

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区别:整式方程的未知数不在分母中

分式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分式方程的定义应用

判断下列给出的式子是否是分式:

学生总结并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让学生对分式有一个熟识的过程

回顾与思考

四、解整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 去分母2、 去括号 3、 移项.合并同类项4、 化系数为1

解整式方程

师生共同回顾

为解分式方程做铺垫则

新课探究

引发思考

探究

下面我们一起研究下怎么样来解分式方程:

探究一:

解: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20+x)(20-x)得,

120(20-x)=80(2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4

检验:把x= 4 代入原方程中,左边=右边

因此x=4是原方程的解

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

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

探究二:解分式方程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5)(x-5)得,

x+5=10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5

检验:把x = 5 代入原方程中,发现x-5和x2-25的值都为0,相应的分式无意义,因此x=5虽是方程x+5=10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

  

   

的解.实际上,这个分式方程无解

引发思考: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它的解,而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却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

学生讨论解决,师给予最后的总结归纳:

鼓励学生总结出来检验这个整式方程的解是不是原分式的解?

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就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 把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必须舍去.

4、写出原方程的根.

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

学生类比整式方程的解法来解分式方程

师给出一个无解的方程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并总结分式方程检验的方法

口诀简单记忆

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为引出曾根做准备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深化提高

例题解分式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1) (x+2),得

X(x+2)-(x-1)(x+2)=3

解整式方程,得 x = 1

检验:当x = 1 时,(x-1) (x+2)=0,

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德育渗透

网上链接

http://www.docin.com/p-744055731.html

八、链接中考网上链接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LC_cRlJq__jOh5707bk84H4HGL-cZYH0COwWNYtXVlnb-oEQbHiykGb_EraZgk9Cbk0FP4F5h9DM9QYTJl7clMPDy1mGFyM_GhDfRPwIpL_

http://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2010/1201/shuxue1/12.htm

合作交流应用提 高

师利用网络资源简单的介绍分式方程的发展史

学生选题并解答

巩固应用知识

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从而进行德育渗透

对接中考引发学生求知热情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哪些?

板书设计

分式方程

一、分式方程定义 二、例题

三、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四、练习

15.3 分式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5.3 分式方程

1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5.3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教学流程

教 学 活 动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了解分式方程定义,理解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学生齐读

老师让学生读题并填空

老师问:“这个方程和以往接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小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类比思想总结分式方程特征

情情景导入

二、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2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8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填空:

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___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___千米/时,顺流航行12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___小时,逆流航行8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

像这样,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探究交流

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区别:整式方程的未知数不在分母中

分式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分式方程的定义应用

判断下列给出的式子是否是分式:

学生总结并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让学生对分式有一个熟识的过程

回顾与思考

四、解整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 去分母2、 去括号 3、 移项.合并同类项4、 化系数为1

解整式方程

师生共同回顾

为解分式方程做铺垫则

新课探究

引发思考

探究

下面我们一起研究下怎么样来解分式方程:

探究一:

解: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20+x)(20-x)得,

120(20-x)=80(2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4

检验:把x= 4 代入原方程中,左边=右边

因此x=4是原方程的解

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

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

探究二:解分式方程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5)(x-5)得,

x+5=10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5

检验:把x = 5 代入原方程中,发现x-5和x2-25的值都为0,相应的分式无意义,因此x=5虽是方程x+5=10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

  

   

的解.实际上,这个分式方程无解

引发思考: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它的解,而 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却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

学生讨论解决,师给予最后的总结归纳:

鼓励学生总结出来检验这个整式方程的解是不是原分式的解?

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就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归纳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 把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必须舍去.

4、写出原方程的根.

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

学生类比整式方程的解法来解分式方程

师给出一个无解的方程让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并总结分式方程检验的方法

口诀简单记忆

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为引出曾根做准备

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

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深化提高

例题解分式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1) (x+2),得

X(x+2)-(x-1)(x+2)=3

解整式方程,得 x = 1

检验:当x = 1 时,(x-1) (x+2)=0,

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第 2 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是思维的严谨性仍相对薄弱,学生在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明确了解整式方程的方法步骤后来学习分式方程. 但仍需老师引导 ,这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这一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

3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会正确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难点:

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及其检验根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评论(0) 学时难点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分式方程

教学设计及内容:

1.教学过程

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例1、解方程 ;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分式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出整式方程的根;

(3)验根,即将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原方程)进行检验,看能否使原分式方程有意义;

(4)写出分式方程的根

重点详解:

(1)去分母时,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注意不要漏乘;

(2)验根是解分式方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验根可以把方程中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即增根)去掉

活动二 小组合作交流

例2.解方程:

让学生自己求解,解得x=2,引入增根的概念。

[学情预设]在寻求最简公分母时(x-2)和(2-x)是的最简公分母是(x-2)而并非(x-2)(2-x)。老师应稍加提示。对于后面不含分母的“-2”这一项不要漏乘最简公分母。(出示多媒体演示)

[知识连接:]从第一个例子中,学生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可以自行解此方程,通过解此方程,使学生的解分式方程的知识有所提升。

例3.解方程

[设计意图]此题需要学生对分母进行分解因式,为解其他的分式方程起作示范的作用

【学情预设:】有学生直接在方程两边乘以(x -2)(x-1)此时教师应提示学生正确的寻求最简公分母。

活动三 阶段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是:…….

解这个整式方程

验根(引导学生对带入原方程和带入最简公分母验根的两种方法讨论各自的优劣)

活动四 强化练习:

要求书写工整,答案准确,同桌校正。提高

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增根是 ,m=

[设计意图]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反思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学情预设]估计有一部分学生无从入手。老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反思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找出本题的切入点(多媒体出示解题过程)。

活动五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活动一

例1

活动二

例2 例3

活动三

阶段小结

活动四

强化练习:

活动五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4.2第二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

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的方法。

评论(0) 学时重点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编辑

评论(0) 学时难点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分式方程(2)

15.3 分式方程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5.3 分式方程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学时难点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分式方程

教学设计及内容:

1.教学过程

活动一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例1、解方程 ;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分式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出整式方程的根;

(3)验根,即将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原方程)进行检验,看能否使原分式方程有意义;

(4)写出分式方程的根

重点详解:

(1)去分母时,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注意不要漏乘;

(2)验根是解分式方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验根可以把方程中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即增根)去掉

活动二 小组合作交流

例2.解方程:

让学生自己求解,解得x=2,引入增根的概念。

[学情预设]在寻求最简公分母时(x-2)和(2-x)是的最简公分母是(x-2)而并非(x-2)(2-x)。老师应稍加提示。对于后面不含分母的“-2”这一项不要漏乘最简公分母。(出示多媒体演示)

[知识连接:]从第一个例子中,学生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可以自行解此方程,通过解此方程,使学生的解分式方程的知识有所提升。

例3.解方程

[设计意图]此题需要学生对分母进行分解因式,为解其他的分式方程起作示范的作用

【学情预设:】有学生直接在方程两边乘以(x -2)(x-1)此时教师应提示学生正确的寻求最简公分母。

活动三 阶段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是:…….

解这个整式方程

验根(引导学生对带入原方程和带入最简公分母验根的两种方法讨论各自的优劣)

活动四 强化练习:

要求书写工整,答案准确,同桌校正。提高

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增根是 ,m=

[设计意图]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反思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学情预设]估计有一部分学生无从入手。老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反思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找出本题的切入点(多媒体出示解题过程)。

活动五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活动一

例1

活动二

例2 例3

活动三

阶段小结

活动四

强化练习:

活动五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第 3 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独立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探索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 :探索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帮助四川受灾的人们重建家园,某中学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20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2150元,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15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分别求出两次捐款的人数吗?

  若设第一次捐款人数为X人,第二次捐款人数为 ( ) 人。

  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为( )。

  这个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与以前学过的方程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式方程。(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一).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这类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反馈练习

  (二).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

  1.回顾整式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 (解上面练习中的第三题)

  师生共同回顾:解整式方程的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化未知x的系数为1

  2.如何解分式方程呢?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集体补充步骤)

  解方程:2000∕X=2150/X+15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X+15),得

  2000(X+15)=215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200

  则200+15=215

  检验:把x=200代入原方程,

  因为 左边=10

  

  右边=10

  所以 左边=右边

  所以x=200是原方程的解。

  3.归纳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一是去分母,二是解整式方程,三是检验

  4.例题解方程:

  (生独立完成,师指导)

  分式方程的增根:不适合原方程的整式方程的根,叫原方程的增根.

  师: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

  [师]怎样检验较简单呢?还需要将整式方程的根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吗?

  [生]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使最简公分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若使最简公分母不为零,则是原方程的根.是增根,必舍去。

  三.应用升华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解分式方程,明白了解分式方程的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我明白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

  《分式方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精讲

  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   ,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   ,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3.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 设辅助未知数,并用含辅助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方程中另外的代数式;② 解所得到的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新方程,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③ 把辅助未知数的值代入原设中,求出原未知数的值;④ 检验作答.

  4.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类似,不同的是要注意检验:

  (1)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所列 ;(2)检验所求的解是否   .

  5.易错知识辨析:

  (1)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2) 解分式方程的重要步骤是检验,检验的方法是可代入最简公分母, 使最简公分母为0的值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应舍去,也可直接代入原方程验根.

  (3)如何由增根求参数的值:①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将增根代入变形后的整式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三.例题分析与跟踪训练

  知识点1 分式方程解法

  例1解分式方程:

  分析:按照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步骤解分式方程,对得到的方程的解一定要检验是否为增根。

  解:去分母,得

  解得

  经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

  方法点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一定要进行检验,此点最易忽略。

  跟踪训练1:分式方程 的解为( )

  A.1 B.-1 C.-2  D.-3

  知识点2 增根的意义

  例2若关于 的分式方程 无解,则 .

  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增根的意义。根据分式方程求解出的未知数的值,若使分式方程任一分母为零,则为增根,即原方程无解。

  解:1或-2

  方法点拨:理解分式方程增根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跟踪训练2:关于x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且a≠0

  C.a<-1 D.a<-1且a≠-2

  知识点3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例3: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 ,将原方程化为关于 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A. B.

  C. D.

  分析: 利用转化思想,将代入原分式方程,并进行去分母以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选A

  方法点拨:利用转化思想,将复杂的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在使用换元法时要注意去分母时,最简公分母的选择。

  跟踪训练3:解方程 时,若设 ,则方程可化为 .

  知识点4 分式方程的应用

  例4:在某铁路工程中,某路段需要铺轨.先由甲工程队独做2天后,再由乙工程队独做3天刚好完成这项任务.已知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任务比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任务多用2天,求甲、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任务各需要多少天?

  分析: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任务需 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任务需 天,甲、乙所做的任务总和为总工程。

  解:依题意得 .

  化为整式方程得

  解得 或 .

分式的运算教学重难点第 4 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例 解方程:

  (1)2x+xx+3=1; (2)15x=2×15 x+12;

  (3)2(1x+1x+3)+x-2x+3=1。

  解 (1)方程两边都乘以x(3+3),去分母,得

  2(x+3)+x2=x2+3x,即2x-3x=-6

  所以 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2)方程两边都乘以x(x+12),约去分母,得

  15(x+12)=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2。

  检验:当x=12时,x(x+12)=12(12+12)≠0,所以x=12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3)整理,得

  2x+2x+3+x-2x+3=1,即2x+2+x-2 x+3=1,

  即 2x+xx+3=1。

  方程两边都乘以x(x+3),去分母,得

  2(x+3)+x2=x(x+3),

  即 2x+6+x2=x2+3x,

  亦即 2x-3x=-6。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二、新课

  例1 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进行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

  请同学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答:骑车行进路程=队伍行进路程=15(千米);

  骑车的速度=步行速度的2倍;

  骑车所用的时间=步行的时间-0。5小时。

  请同学依据上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设这名学生骑车追上队伍需x小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2×15 x+12。

  方法2 设步行速度为x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15 2x=12。

  解 由方法1所列出的方程,已在复习中解出,下面解由方法2所列出的方程。

  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

  30-15=x,

  所以 x=15。

  检验:当x=15时,2x=2×15≠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

  所以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15千米 30千米/时=12小时。

  答: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

  指出:在例1中我们运用了两个关系式,即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 时间。

  如果设速度为未知量,那么按时间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如果设时间为未知量,那么按

  速度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出的方程都是分式方程。

  例2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分析;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中有三个量,工作量设为s,工作所用时间设为t,工作效率设为m,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s=mt,或t=sm,或m=st。

  请同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天,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x1,乙的工作效率是1x+3。依题意,列方程为

  2(1x+1x3)+x2-xx+3=1。

  指出:工作效率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方法2 设规定日期为x天,乙与甲合作两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因此乙的工作时间就是x天,根据题意列方程

  2x+xx+3=1。

  方法3 根据等量关系,总工作量—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设规定日期为x天,则可列方程

  1-2x=2x+3+x-2x+3。

  用方法1~方法3所列出的方程,我们已在新课之前解出,这里就不再解分式方程了。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课堂练习

  1。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

  1。甲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

  2。大,小汽车的速度分别为18千米/时和45千米/时。

  四、小结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解分式方程必须要验根。一方面要看原方程是否有增根,另一方面还要看解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原方程的增根和不符合题意的根都应舍去。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求什么量,就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直接未知数。但有时可根据题目特点不直接设题目所求的量为未知量,而是设另外的量为未知量,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间接未知数。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设间接未知数,有时可使解答变得简捷。例如在课堂练习中的第2题,若题目的条件不变,把问题改为求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到达B地各用的时间,如果设直接未知数,即设,小汽车从A地到B地需用时间为x小时,则大汽车从A地到B地需(x+5-12)小时,依题意,列方程

  135 x+5-12:135x=2:5。

  解这个分式方程,运算较繁琐。如果设间接未知数,即设速度为未知数,先求出大、小两辆汽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它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运算就简便多了。

  五、作业

  1。填空: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m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n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做,完成这件工作的时间是______小时;

  (2)某食堂有米m公斤,原计划每天用粮a公斤,现在每天节约用粮b公斤,则可以比原计划多用天数是______;

  (3)把a千克的盐溶在b千克的水中,那么在m千克这种盐水中的含盐量为______千克。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少零件?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3)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如果此船在某江中顺流航行72千米所用的时间与逆流航行48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此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多少千米?

  (4)A,B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两车的速度之比是5:2,求两辆汽车各自的速度。

  答案:

  1。(1)mn m+n; (2)m a-b-ma; (3)ma a+b。

  2。(1)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125个零件。

  (2)步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40 4=10(时)。答步行40千米用了10小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