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2
这是幼儿几何图形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教学目标
1、回顾几何图形的有关概念,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2、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相互转换,增强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2学情分析
我们二中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低,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的方法不得力。能称的上是优秀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照抄别人的作业,星期天的作业不能认真完成,空档时间打闹,不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教师多上两节空堂课还满有意见,情况不容乐观。
3重点难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增强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几何图形
《图形认识初步》
一、知识点回顾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面、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请同学们从它们的图形、端点个数、表示法、作法叙述、延长叙述这五个方面列表比较)
2、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
9、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0方向角:正方向、北(南)偏东(西)方向、东(西)偏北(南)方向
二、巩固练习
1、计算:30.26°=____ °____′____″; 18°15′36″ =____ __ °;
36°56′+18°14′=____ ; 108°- 56°23′ =________;
27°17′×5 =____ ; 15°20′÷6 =____ (精确到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3、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
4、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
5、已知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
7、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10分)
B
O
A
C
E
D
4.1 几何图形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4.1 几何图形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几何图形
《图形认识初步》
一、知识点回顾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面、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请同学们从它们的图形、端点个数、表示法、作法叙述、延长叙述这五个方面列表比较)
2、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 M B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 (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8、角的平线线
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图形: 符号:
9、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0方向角:正方向、北(南)偏东(西)方向、东(西)偏北(南)方向
二、巩固练习
1、计算:30.26°=____ °____′____″; 18°15′36″ =____ __ °;
36°56′+18°14′=____ ; 108°- 56°23′ =________;
27°17′×5 =____ ; 15°20′÷6 =____ (精确到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3、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
4、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
5、已知点B是线段AD的中点,点C是线段BD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
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
7、如图,∠AOB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10分)
B
O
A
C
E
D
一、活动目标
了解二、四等分的不同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了解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知道等分的分数越多,所得的每一份就越少。
能将等分的技能迁移至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并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各种几何图形的纸、橡皮泥、天平称、剪刀、小刀、山查烂,蛋糕等物品。
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准备顺序标号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事例,关于等分的含义大班幼儿也不难理解,但是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不同的等分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幼儿讨论概括,使幼儿对等分的不同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等分教育中还应对幼儿渗透函数关系启蒙,即让幼儿理解当整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则每份的数越少,反之每份的数越大份数则越少。对与等分中包含的函数关系只需要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来体验,不必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如通过等分事物,幼儿会体会到,等分的次数多,每份食物就小,但可以和更多的同伴交换。
通过操作体验,讨论归纳,幼儿对等分有利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法提高要求,即让幼儿面临习惯思维状态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五快饼干二等分,对十个苹果四等分,这样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因此,等分教育的重要性不是等分方法本身,而是让幼儿体验与等分相关的数量关系和对幼儿席位灵活性的培养。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巩固提高
在活动区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自由的操作活动,了解等分的不同方法,体验部分于整体的关系。
材料1:长条形的物体,如纸,橡皮泥,吸管等等。让幼儿只能物体下的数字进行等分,如数字2表示要进行二等分。
材料2: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每种都放几张,让幼儿对不同图形的纸进行不同的二、四等分。
彩练:橡皮泥,米等物品,让幼儿用天平称进行二等分。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二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对等分活动产生兴趣。
3、尝试运用二等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二等分》课件。
2、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你们认识团团圆圆吗?冬天到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有三个小朋友去看望它们。(演示课件)教师:它们怎么啦?怎么办呢?
教师:听听三个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演示课件)
(二)初步尝试用一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讨论交流。
教师:看,他们找到了什么?(演示课件)教师:每人找到了一块布,要帮两个熊猫宝宝分别做两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怎么办?
2、实践探索。
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方法去试一试。
3、交流探讨。(演示课件)教师: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分的。
教师:它原来是什么形状,二等分后是什么形状?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样大的。
(三)探索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实践探索。
教师:把一个图形对折,剪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这种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图形二等分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再去尝试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多。
2、交流学习。
教师: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绍给大家分享。
教师:谁也用到这种方法的?
小结:东东、丽丽、贝贝谢谢你们,看,他们用你们的好办法做了把围巾做好了,送给了团团圆圆。瞧,团团圆圆围上了一样的围巾多开心啊,在谢谢小朋友呢。(演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经验。
(1)将多个物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团团圆圆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教师:(演示课件,出现一堆竹子)这么多的竹子,请大家也帮团团圆圆来分一下,怎么分呢?
(2)将液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熊猫口渴了,叔叔赶紧送来了一桶水,怎么分呢?
活动延伸:
回教室尝试将多个物体和液体进行二等分。
教学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等分》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初步学习用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的方法把规则的图形等分成两份,并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在操作实践过程中,能标新立异。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的纸若干、剪刀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出课题。
谁能告诉老师《两只笨狗熊》的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如果给你一个圆面包,你会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你们都说会,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块,让你们来分,相信你们一定会分得很好!
幼儿操作,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请你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分好了还要想办法证明你分的两份一样大。幼儿操作:任意对边折。
2、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圆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演示验证。
3、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4、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幼儿说,然后老师演证。
出示两个一样的圆形,将其中一个二等分,然后将等分后的半圆和另一个圆形相比,得出结论:部分小于整体,二等分后其中的任意一部分是整体的一半;整体大于部分,整体是二等分后任意一部分的两倍。
三、请幼儿等分三角形、梯形。(左右对边折)幼儿操作:左右对边折。
共同小结:等分圆形是任意对边折,而三角形、梯形是左右对边折的分法。它们分下来都只有一种结果。那么正方形、长方形呢?请你们试一试把正方形长方形二等分,看看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四、请幼儿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1、幼儿操作: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过中心点折。
2、在视频转换仪展示折法,幼儿说一种老师展示一种。
3、小结:正方形、长方形都不止一种分法。你们已经会了上下左右对边折、对角线折。还有一个分法如果你们掌握了,能使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有若干种二等分的结果。这就是过中心点折的方法。
4、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述如何等分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