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9
这是电生磁讲解,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磁文明,激发学习热情;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磁体特性、感知磁场;
3.知道磁感线,初建模型思想;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教学器材】
磁体、铁屑、立体磁感线模型、透明薄玻璃板、多媒体、探究卷等。
【教学过程】
导语:传承文明,才能发扬文明。
子课题一:“磁”文明(6分钟)
课题内容:追古抚今,以“罗盘的辉煌”映射我国近代“磁文明的衰落”。
(师语)南宋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曾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赤子之心溢于言表,除此之外诗中还蕴涵何意?
(生)发表见解,并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第46页第一自然段,了解我国的磁文明。
(播放)内容一:战国时期的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
内容二:鉴真东渡(动画),画面最终定格“鉴真”手中罗盘;
内容三:“鸭片战争”电影片段。
(低沉的话外音)中国的磁文明源远流长,但众所周知,在近代,“磁”文明与华厦文明一起走向了衰落,西方人利用“罗盘”漂洋过海,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华夏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同学们,“文明的衰落”是残酷的,今天的我们应该……
(生)表决心。(师语)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有关“磁”的研究。
(用发“民族情”引“探究激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子课题二:“磁”现象(7分钟)
课题内容:探究有关的磁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些磁现象的本质原因。
所用器材:
(学生)条形磁体两只、蹄形磁体一只、铁屑、小磁针、细线、铜片。
(教师)环形磁体、圆柱形磁体、镍币、相同的小车两辆。
(师语)磁体的形状有很多,如条形、蹄形、针形等,但不同形状的磁体有着许许多多的共性。请利用你手边的器材,结合课本第47页的有关内容探究磁体特性。当然,你还可以就你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生)探究并归纳。(师)补充探究:磁体对镍币的吸引;将条形磁体置于小车上,再探磁体间相互作用。
(小结)磁体可以吸引铁、镍;磁体两极磁性最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引思)磁体间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生)猜想。
(生生、师生合作开展科学探究。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猜想意识。)
子课题三:“磁”本质(12分钟)
课题内容:感知磁场及磁场特性。
(生)鉴于元认知的缺陷,真正认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显有困难。
(师语)既然问题太难,那我们就将它暂时放一放,让我们先做一组小游戏。
游戏一:让小磁针动起来。
(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拨、用嘴吹、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
(引思)用手拨──是(看得见的)手使小磁针动,且手与小磁针接触。
用嘴吹──是(可感知的)空气使小磁针动,且空气与小磁针接触。
(小结)1.要有物质(物体)直接接触小磁针并产生作用时,小磁针才会动起来;
2.磁体靠近小磁针时,能使小磁针动,说明磁体与磁针间存在着某种物质。
(师语)这种物质叫“磁场”,它是由磁体产生。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去感知它,包括感知它的某些特性。
游戏二:让小磁针排队。
1.让几只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场方向的规定让学生自己从书中寻找)。
2.让很多的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投影)。让学生用曲线画出小磁针排队路线。
(师语)同学们,你们在无意之中已经找到了一种形象化地描述磁场的'方法,你所画的曲线在物理学中叫做“磁感线”。不过,老师要提醒你:磁感线只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利用立体磁感线模型板上的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空间排队,让学生了解磁场空间性。
(师)补充探究:将透明薄玻璃板置于条形、蹄形磁体之上,在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直至铁屑形成条纹状。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磁场特性。
(用游戏打开学生主动探究心向,在探究中领悟磁的本质,并寻找到一种描述磁场的方式,此步很好地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化难为易,突破本课重难点。)
子课题四:“磁”模型(9分钟)
课题内容:再认“磁感线”这一重要的物理模型价值。
(阅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第49页图8.1-7,找出磁感线的分布规律。领悟磁感线可形象具体地描述磁场分布特征。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确定图8.l-8中同名、异名磁极间磁感线的方向,了解磁感线应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极。
(模型探究):地磁场模型(将第49页图8.1-9设计成立体动画)。
(生)利用磁感线分析地磁场的特征,再认“磁感线”模型的价值。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生方式多样化,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价值。)
子课题五:“磁”应用(6分钟)
1.探究如何磁化钢针;2.思考磁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从知识走向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
【小结与延展】(5分钟)
(生)反思探究中的收获和缺陷,提出自己的感悟并作评估、交流。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为下一步探究方向作出设想,如地磁产生原因;除磁体外,有无其他方式产生磁场等。
(反思是督查、检测、调整的重要举措,感悟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内化必由之路,通过师生交流设置“课堂留味”,以收“课虽停而思未止之效”。)
结语:沈括遗风应犹在,敢教华夏换新颜!
(导语、结语遥相呼应,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之爱国理念,再激探究激情。)
【板书设计】
(构筑立体知识树,融“认知、探究、方法”于一体,便于学生进行信息的再加工)
附:探究卷主要栏目及内容简介
一、磁场
(一)从历史到今天,内容见子课题一。
(二)从现象到“本质”。内容见子课题二、三。
(三)从抽象到“具体”,内容见子课题四。
(四)从 知识到应用,内容见子课题五。
在课后………
1.完善你的探究卷,继续“动手动脑”学物理。2.写一点:“老师,我想对你说……”
评价栏:含“自评”“他评”“师评”。
探究卷编制注意点:注重过程,用语贴近学生,知识体系明朗,辅以适当的激励语。
(探究卷的作用:课堂上架师生互动平台,课后提供一种有效的信息再处理方式,并给教师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质性评价手段。)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磁生电》教案
听讲
【盘点收获】利用板书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课堂检测】教师巡视点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板书设计】
16-4磁生电
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 ②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3.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发电机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频率:交变电流每秒周期性变化次数
3.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
4.实际发电机的构造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大型发电机的电流大,通常采用旋转磁极的方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本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教师指导的学习模式,在本节教学中用简单的事例、形象的'动画展示、生动的实验,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点明主题。 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另外,本节课利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突破了这一难点,让学生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需改进之处:
教师的语言必须有效而精炼,指向性强,否则后引起学生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附件:课堂检测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设备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电磁起重机 B.微波炉 C.发电机 D.电动机
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焦耳 C.奥斯特 D.安培
3.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及 方向有关。
4. 如图所示为____现象,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机,工作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能.
二、能力提高
5.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同学将一根较长软电线的两端与高灵敏电流计两接线柱连接,拿着电线的两处,站在东西方向,象跳绳一样在空中不停地摇动,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此现象隐含的物理原理是( )
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电磁感应原理
C.物质的磁化原理 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6.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如图,它工作时:①线圈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②与膜片相连的线圈随之一起振动;③人唱歌或说话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④变化的电流经过放大后,由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关于它的原理,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7.图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8. 小满同学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起来,则实验装置中甲部分应用的物理原理是 ,乙部分产生的现象与 的工件原理相似。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C 2、A 3、电磁感应 磁场 4、电磁感应 发电 机械 电
能力提高
5、B 6、D 7、A 8、电磁感应 电动机
磁场
选修3-1第三 磁场 教案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1时)
一.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磁现象的广泛性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
三、教具: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四、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本共二个单元。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1.磁现象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板书】磁性、磁体、磁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2.电流的磁效应
(1)介绍人类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
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板书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
【板书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
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板书1】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板书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
【板书3】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4.磁性的地球
明白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用一个条形磁铁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板书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月球也有磁场。
(三)对本节知识做简要的小结
(四)巩固新:1。让学生复习本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STS
3。完成问题与练习(作练习)
第二节 、 磁感应强度(1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单位。
2.能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类比(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仍至本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和演示实验突破难点
三、教具:蹄形磁铁,低压电,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时知识后引入
要点:磁场的概念。 提问、引入新:
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为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就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怎样的物理量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紧接着教师提问以下问题.)
1.哪个物理量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学生答]用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电场强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答]电场强度是通过将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分析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量的比值定义的,其定义式为E=F/q
过渡语:今天我们用相类似的方法学习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二)新讲解-----第二节 、 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演示】让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和竖直方向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的各个点时,小磁针的N极所指的方向不同,认识磁场具有方向性,明确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规定。
【板书】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过渡语:能不能用很小一段通电导体检验磁场的强弱呢?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演示1】用不同的条形磁铁所能吸起的铁钉的个数是不同的,说明磁场有强弱。
【演示2】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如图)
先介绍匀强磁场: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后定性演示(控制变量法)①保持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②保持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导线受力情况。
【板书1】精确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时,通电导线受力(磁场力)大小
写成等式为:F = BIL ①
式中B为比例系数。
注意:①B与导线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无关②在不同的磁场中B的值不同(即使同样的电流导线的受力也不样)
再用类比电场强度的'定义方法,从而得出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板书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1)定义: 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力(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磁感应强度。符号:B
说明:如果导线很短很短,B就是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其中,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称电流元。
(2)定义式: ②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特斯特,简称特,符号T. 1T=N/Am
(4)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B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对B的定义式的理解:
①要使学生了解比值F/IL是磁场中各点的位置函数。换句话说,在非匀强磁场中比值F/IL是因点而异的,也就是在磁场中某一确定位置处,无论怎样改变I和L,F都与IL的乘积大小成比例地变化,比值F/IL跟IL的乘积大小无关。因此,比值F/IL的大小反映了各不同位置处磁场的强弱程度,所以人们用它定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还应说明F是指通电导线电流方向跟所在处磁场方向垂直时的磁场力,此时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最大。
②有的学生往往单纯从数学角度出发,曲公式B= F/IL得出磁场中某点的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的错误结论。
③应强调说明对于确定的磁场中某一位置说,B并不因探测电流和线段长短(电流元)的改变而改变,而是由磁场自身决定的;比值F/IL不变这一事实正反映了所量度位置的磁场强弱程度是一定的。
【例】磁场中放一根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通电导线,它的电流强度是2.5 A,导线长1 cm,它受到的安培力为5×10-2 N,则这个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
解答:
介绍一些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值。(P89表3。2-1)
(三)小结:可继续类比磁场与静电场,小结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电场力与磁场力在方向上是有差异的。电场力的方向总是与电场强度E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而磁场力的方向恒与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
二是E和B在引入方法上也是有差异的。在电场强度E的引入中,考虑到的是电场中检验电荷所受的力F与检验电荷所带电量q之比;而在磁感应强度B的引入中,考虑的是磁场中检验电流元所受的力F与乘积IL之比。
(四)巩固新:(1)指导学生阅读“科学漫步”。
(2)指导学生完成P90“问题与练习”1-3题
(3)后复习本节内容
设 计 理 念
磁是什么教学设计
1、从师生讨论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出发,引入新课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2、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通过提问、质疑、动手做实验等教学手段,重构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提高学习能力。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
教学内容
1、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90页第17章第一节"磁是什么"。本节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
2、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磁学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下一节电流的磁场,产生知识的迁移;本节知识又是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知道磁极间有相互作用,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线,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初步认识磁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知道磁极磁性最强,学会确定磁极的方法;通过实验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磁体产生力的特点来认识磁场;通过观察磁体周围小磁体的排列情况,抽象出磁感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磁学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逐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2、学生在小学通过科学的学习,对有关磁体、磁极已有初步的认识,而且磁铁在生活中垂手可得,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因此,学生并不陌生。
3、学生知道磁铁有2个磁极:北极和南极。但对于这两个磁极是怎样规定的,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以及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还有磁化等这些问题都还不是很清楚,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设计(讨论)
教师利用身边的实物如:磁卡、磁带、磁盘、门的固定装置等入手,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以下问题:(出示:磁铁。)磁铁大家都很熟悉,磁铁除了能吸引铁之外,还能吸引哪些物质?磁铁是怎样制成的,你想自己造一块磁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磁带为什么能记录信息?然后告诉学生学了本节课,就能揭开磁的神秘面纱。
二、磁性
教师:磁铁能不能吸引一元硬币?
演示:磁铁吸引硬币。
教师告诉学生:硬币是用钴这种金属制成的,可见磁铁除了能吸引铁,还可以吸引钴,不仅如此磁铁还可以吸引镍。
提问:磁体能吸引铜铝吗?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什么是磁性。
磁性:像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学生可能认为磁铁只能吸引铁钉,教师通过引导、实验,让学生知道磁铁除了能吸引铁,还能吸引钴、镍等磁性材料。
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磁铁能吸引"铜"做的5角硬币。老师可告诉学生:5角硬币是用合金做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鉴定它是否是纯铜。
三、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的分类:(一)来源:自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二)形状:条形磁体和U形磁体。
四、磁极
提问:如何判断磁性强弱?
学生:观察吸引铁钉的数量
提问: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一样吗?
学生实验:
1、条形磁体吸引铁砂
2、马蹄形磁体吸引铁砂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不一样,两端最强,中部最弱。
师: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师:由刚才实验可知磁性都有几个磁极?
生:2个。
师:告诉学生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提问:如何来区别这两个磁极?
演示:让大磁针或条形磁铁在水平位置转动,引导学生观察大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演示前告诉大家北方、南方)、可做2次增加说服力。
1、北极(N)
教师:由实验可知,大磁针静止时,总是一端固定指北,一端指南。因此人们规定:磁铁静止时指北的一端称为北极。
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体上各部分磁性都一样,通过实验观察就能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知道磁铁有2个磁极:北极和南极。但不知道怎样知道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由旋转的磁体静止时,指北的一端是北极,指南的是南极。
[知识链接]
南极一共有4个主要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中国科考队克服了冰裂缝、白化天气、高山反应、严寒等诸多困难,于2005年1月9日成功登上冰穹A核心区域,并确定高点。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2、南极(S):指南的一端称为南极。
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提问:磁极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学生实验:(先讨论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提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类似?
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六、磁化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人造磁体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演示:
教师:铁块本来能不能吸引铁沙?
学生:不能。
教师:这说明铁块本来有没有磁性?
研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案,让学生讨论哪一种方案更好,然后再进行实验。
[知识链接]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使车厢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空气中,不与导轨接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因而速度很快,是目前地面上行驶的最快的交通工具。
学生:没有。
教师:当我把磁铁靠近到接触铁块的过程中,铁块就能吸引铁沙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铁块有了磁性。
磁化:使本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演示:将磁铁离开铁块,请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铁块只能吸引极少量的铁沙。
教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铁块的磁性减弱了,或者说磁性消失了。
硬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
软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
六、磁性材料有哪些应用?
向学生展示录音带、计算机软盘、龙卡、磁悬浮列车等。
七、动手做一做(随堂练习):
1、铁钉会掉下来吗?
注:铁钉的质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知识链接]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可能有的学生用的钉子较小,现象不明显。教师可告诉学生使用质量较大的钉子。
2、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3、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磁极?
八、磁场
提问:磁体未靠近铁、钉就能够把铁钉吸引起来,这是为什么?
师:告诉学生,那是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体就是通过磁场对铁钉(磁性物质)产生磁力的作用。
1、磁场的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书,得出:磁场是有方向:磁场的方向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1、 磁感线:
学生实验:用磁感线演示板或玻璃板、铁沙,让学生观察条形磁铁与U形磁铁的磁感线形状。
然后,让学生尝试把观察到的情况画出来。
教师:为了形象方便研究磁场,人们用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来描述磁场。
学生通过实验,可能没办法一下子就观察到铁屑或磁针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师可指导实验技巧。首先铁屑的分布应均匀且不能太厚,再次,当磁铁放在玻璃板背面以后,可以轻轻敲击玻璃板,这样铁屑分布就会出现一条条优美的曲线。
说明磁感线的作用:①磁感线上的箭头粗略地描述该处的磁场方向。
②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
补充说明: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人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所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建立理想模型法。
九、作业设计
1、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磁感线:
2、用一种方法判断出磁体的磁极。
?[知识链接]
在科学研究中,在不影响实验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下,为了便于研究问题,经常采用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等效法和理想模型法等。
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磁卡、磁带、磁盘、门的固定装置和冰箱门的密封装置等,师生共同探讨探讨磁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通过提问、质疑、猜想、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重新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等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