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7
这是导体电阻公式,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导体电阻公式第 1 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让学生建立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课时
1.复习
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学生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
2.引入新课
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实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
提出问题:上述两次实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
3.进行新课
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准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
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不能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学生实验.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
交代新课开始的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
表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导线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 电流 电阻
ab 锰铜 相同 相同 相同
cd 镍铬合金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
表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导体电阻公式第 2 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间的换算。理解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阻概念的建立缺乏感性认识,需要补充适当的实验演示;学生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猜想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对于控制变量法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很多,并且比较时要对于其它物理量要进行控制,意识到它们之间制约关系及其相互的影响。
3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通过实验说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前面我们提到过电流表的内阻很 ,电压表的内阻很 。这里的内阻指的是电表的内部电阻。那么什么是电阻呢?
2、演示:将一个小灯泡接到两节干电池的两端,第一次接入铜导线,第二次换成电炉丝,学生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改变电阻丝接入的长度,让学生再次比较灯泡的亮度变化。
3、从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导体虽然都容易导电,但不同导体对电流有不同的阻碍作用,由此引入课题:电阻(电流的阻碍)
活动2【讲授】电阻
1、意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压相同时,电阻大的导体电流较小。电阻用R表示
2、单位:欧姆(欧)Ω 1MΩ=103kΩ=106Ω
3、了解几个导体的电阻值:学生看书P64页第二段
4、电阻器:
(1)展示几个定值电阻器和一块电路板,让学生认识电阻这个常用电子元件:定值电阻器简称电阻
(2)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3)电路图符号:
活动3【活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假设:先播放四个动画片段(见资源附件),引导学生类比路越窄车难行、路越长人走得越累、车在泥巴路、水泥路、高速路上行走难易程度不同得出: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3、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每次只改变上述四个因素中的一个而保持另外三个因素不变;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电流来判断。
4、进行实验:
(1)根据下图连接电路:
(2)分别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铜、铁、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串联接入电路,记录电流。
(4)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并联接入电路,记录电流。
(5)将废旧日光灯灯丝接入下图电路,再用酒精灯对灯丝加热,学生观察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5、分析论证: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 )、( )、( )、 ( )有关: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则电阻越小;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大则电阻越大;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学生看书P65页-P66页,了解导电性能表、半导体和超导体,然后思考:
(1)常见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
(2)家庭电路中所用导线多用铜少用铝不用铁,为什么?
(3)常见半导体材料有( ),其导电性能比导体( ),比绝缘体( )。
(4)超导体的电阻为( )
活动4【活动】小结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大小只跟( )、( )、( )、( )有关,只要这四个因素确定不变则电阻值不变,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都无关,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本节课学了比较电阻大小的哪两种方法?在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如何实施控制变量法?
活动5【练习】巩固练习
一、判断对错:
1.铜导线的电阻比镍铬合金丝的小
2. 把铁丝拉长,电阻变小
3. 把导线对折使用,电阻变小
4. 12欧的电阻接入电路,电流由0.2A变成1A时电阻变小
二、填充题
5.2460Ω=______kΩ=______MΩ. 4.7MΩ=______kΩ=______Ω.
6.在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种类三因素关系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使两个因素相同,找出导体电阻与第三个因素的关系: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导线,长度越大,电阻越______;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横截面积越______,电阻越大;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导线,其电阻大小与______有关.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7.______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以及人体、大地等.______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8.甲、乙两验电器,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已张开,乙的金属箔片闭合着.将带有绝缘柄的A、B两棒先后与两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第一次两验电器箔片张角无变化,第二次验电器A箔片张角变小,B箔片张开了,这表明A棒是______体,B棒是______体.
9.温度升高时玻璃变成了导体,受潮的木材会导电,这些现象表明______.
三、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
B.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C.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D.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的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11.一根镍铬丝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由镍铬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B.R的大小与u有关
C.R的大小与I有关
D.镍铬丝电阻R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12.甲、乙两导体通过的电流I甲<I乙,则两电阻的关系是 [ ]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R乙
D.无法确定
活动6【作业】
基础训练P26-P27:T1T2T5T11
余题和教材P67页习题作为课外作业
第3节 电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电阻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前面我们提到过电流表的内阻很 ,电压表的内阻很 。这里的内阻指的是电表的内部电阻。那么什么是电阻呢?
2、演示:将一个小灯泡接到两节干电池的两端,第一次接入铜导线,第二次换成电炉丝,学生观察比较灯泡的亮度;改变电阻丝接入的长度,让学生再次比较灯泡的亮度变化。
3、从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导体虽然都容易导电,但不同导体对电流有不同的阻碍作用,由此引入课题:电阻(电流的阻碍)
活动2【讲授】电阻
1、意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压相同时,电阻大的导体电流较小。电阻用R表示
2、单位:欧姆(欧)Ω 1MΩ=103kΩ=106Ω
3、了解几个导体的电阻值:学生看书P64页第二段
4、电阻器:
(1)展示几个定值电阻器和一块电路板,让学生认识电阻这个常用电子元件:定值电阻器简称电阻
(2)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3)电路图符号:
活动3【活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猜想与假设:先播放四个动画片段(见资源附件),引导学生类比路越窄车难行、路越长人走得越累、车在泥巴路、水泥路、高速路上行走难易程度不同得出: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3、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每次只改变上述四个因素中的一个而保持另外三个因素不变;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电流来判断。
导体电阻公式第 3 篇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既具有联系实际的意义,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总结,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学生在初中做过"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现在,再做"伏安法测电阻",当然不能仅仅是操作的重复,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电阻给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能说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来源;会用伏安法测定给定电阻器的阻值。
⑵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了"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对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方便。
三、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启发、讨论、实验、分析、总结等综合教学方法,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育论文《“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误差分析、实验设计、动手实验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作为物理课,应体现以实验为主,从实验结果入手进行误差分析及电路的选择、思考与讨论,从而加深了对伏安法测电阻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⑴投影仪和投影片;
⑵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若干、电阻、电键、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通过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电阻器是组成电路的主要元件,在各种电路中都要用到它,通常要知道其阻值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其电阻的大小呢?(测量)
(二)新课教学:
1.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原理、所需器材,并设计出电路图。
问题1:利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电阻?
问题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个别提问)
问题3:需要什么器材;各器材有何作用?(个别提问)
问题4:请设计出一个电路图(学生练习,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把图画出来)
2.电流表外接法及内接法的误差分析。
问题1:两种电路有何差别?(学生比较、回答)
问题2: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存在误差(学生分组实验)
问题3: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出的电流比通过电阻R的电流要大一些,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计算出的电阻要比真实值小些;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比电阻R的两端的电压要大一些,故采用内接法所测电阻比真实值大一些。)
3.测量电路的正确选择。
在外接法中,由于R测= RRV/(R+RV)=R/(1+R/RV),可以知道,RV>>R时,
R/RV→0,R测≈R;
在内接法中,由R测=R+RA,可知,当R>>RA时,R测=R。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测量一个电阻,先得估计或粗测一下电阻的阻值,若Rx>>RA,可选内接法;若R<< RV,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三)反馈练习:
[例1]已知电流表的内阻约为0.1欧姆,电压表内阻为10千欧,若待测电阻约为5欧,应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例2]用伏安法测定一个电阻,阻值约为10欧,额定功率为2瓦,可供选用的仪器设备有:
电源共有三种:干电池1节,其电动势为1.5V
蓄电池1组,其电动势为6.0V
导体电阻公式第 4 篇知识目标
情景导入
演示如图的实验,当用镍铬合金线替换电路中的铜导线后,灯泡亮度明显变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概括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还与导体自身有关。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电阻
活动1:让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线、铁线和镍铬合金线的导电情况。自己设计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2:再让学生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同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灯泡亮,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灯泡亮;接入铜线比接入铁线时电流大,接入铁线时比接入镍铬合金线时电流大。小灯泡亮时电流大,小灯泡暗时电流小。
归纳总结: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活动3:让学生自学课本63页到6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电阻的符号和元件符号如何表示?
(2)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阻器呢?
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教师到各个小组当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
归纳总结:(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4)电阻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 kΩ=103 Ω,1 M Ω=106 Ω。
(5)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电视机、收音机和耳麦的调音旋钮,各种家用电器的电路板上有各种各样电阻器。
探究点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活动1:对于电阻这一物理量?你还有哪些质疑?还想知道有关电阻的哪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质疑:由课本上“几种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可发现“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还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活动2:由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地提出,那么电阻的大小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如何来验证?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学生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根据每个小组的发言和交流,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出示课件,展示内容: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活动3:自主探究,搜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器具:1.5 V电池(1节);电流表(1只);导线若干;待研究导体4根,规格如下:
学生按照自己的假设,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4:得出结论,分析交流
实验结束后,学生上讲台,将实验报告投影出来,并重点就结论、电路图、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思想进行交流,生生、师生互问、互辩。
归纳总结: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和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关系:导线越长,电阻越大;导线越细,电阻越大。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活动5:学生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一下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描述出实验现象,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归纳总结: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一般来说,当导体的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大。
板书设计
第3节 电阻
教学反思
本新课标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这节课利用不同导体(铜线和镍镉合金线)接入电路,导致小灯泡亮度不同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导体(铜线和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灯亮不同?”从而指导学生阅读,从导电性和对电流的阻碍两方面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对学生掌握电阻理解其含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对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进行了很好的的渗透,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的基本方法通过用小灯泡亮度体现电阻的大小使学生对转换法有了进一步认识,电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个知识,直接用教材知识下定义学生很难明白,不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汽车走不同路面阻碍不同于电阻类比,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含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