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40篇

日期:2021-10-2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40篇

第1篇、大班数学:水一样多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水一样多吗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乐意动手动脑探究水的变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2、标有刻度的瓶子,水,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提问

1.出示趣味练习:容量比较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六瓶水是一样多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现在我们想办法做一下实验,比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实验操作

1、教师:用什么办法验证呢?怎么操作?
要求:实验用的两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时动作慢一点,避免将水洒出影响实验结果。

2、记录实验结果
(1)高矮不同的两只瓶子
方法是通过比较水位 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样的。
原来瓶子的高矮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2)粗细不同的两只瓶子小
选择两个相同的空瓶,把装在大小不同的瓶内的饮料倒入其中,比较出饮料一样多。

方法,任选一个瓶子,将一瓶饮料倒入,用笔画或粘纸条的方法做标记,
把饮料倒出后再将另一瓶饮料倒入该瓶,看饮料位置与原来留下的标记是否一致,
比较出饮料一样多原来瓶子的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内容物的的瓶子内容物为石子
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较水位的高低。
内容物为海绵小结:方法是将海绵中的水挤回瓶中,比较水位的高低。

原来瓶子里面是否有物体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3、总结:瓶子的高矮、粗细、内含物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这种现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动延伸
想一想,如果把两块一样重的橡皮泥塞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橡皮泥会变重吗?
回去试试看吧!

第2篇、大班数学教案:谁的位置动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谁的位置动了

作者:史延芝    来源:广饶县李鹊镇小张幼儿园
 
【设计意图】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楚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第3篇、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尺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过程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三、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
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
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第4篇、大班数学:7以内的加减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加减算式(2-99)
2、教具图片一张《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
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
(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www.dieuthu.com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
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第5篇、大班数学教案:买卖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卖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到50(或6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知道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3、能运用简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板栗若干、袋子若干、“食品店”场景(柜台若干)  
2、学具:卖板栗——“板栗”、纸袋若干;  
         卖薯条——“薯条”、薯条袋若干;  
         卖糖果——“糖果”、纸袋若干;  
         卖糖葫芦——“糖葫芦”、木棍若干;  
         卖羊肉串——“羊肉片”、木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班的“食品店”开张了,食品店里有卖什么的?(有卖板栗的、有卖薯条的、卖羊肉串的、有卖糖葫芦的、卖糖果的。)谁来当售货员?谁来当顾客呢?  
2、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顾客来买东西,你要问问他是买50个,还是买60个。(教师示范讲解,如买50个板栗)售货员先把50个板栗数出来放进小篓子里,然后再把它们装进袋子里,每个袋子装10个,看看,能装几袋;卖薯条、卖糖果的也一样,先数出总数(顾客要买的数量),再10个一装。请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购买物品的总数是50或60。  
2、教师指导:  
①先数出总数,10个再分装。  
②引导幼儿发现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三、活动评价:  
1、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幼儿了解50里面有5个10,60里面有6个10。  
2、教师:你今天是当什么售货员的?你发现50里面有几个10?为什么?

第6篇、大班数学:顺数与倒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顺数与倒数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 
(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三)复习巩固: 
1.教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行按规律填数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 
3.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 
5.教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行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 
三、结束部分  
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

第7篇、大班数学教案:单双数朋友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单双数朋友多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能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并会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猜测的结果。  

活动准备:教具:1—10的点卡,笔。《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卡是多少  
二、认识单、双数。  
1、出示点卡4、5,请幼儿来给点子两两画圈找朋友,看看是不是每个点子都有朋友。  
2、教师再出示点卡,请幼儿判断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并通过画圈找朋友的方法验证。  
鼓励幼儿猜猜其它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小组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圆点和数字,读一读数量,并给单数打“√”。  
2、目测实物数量,请给单数图片涂色,并在双数小动物身上打“√”。  
3、依样填空格,请你在双数格子旁打“√”。  
4、观察花环上的数字,请你在双数花朵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练习书写数字3、4.  

四、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说说操作过程,对正确区分单双数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2、身体上的单、双数。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在上次数学活动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掌握并不是很好,但经过几天的复习巩固,今天幼儿在活动中对单双数的理解明显有了一定的提高,活动中幼儿积极了很多,发言的小朋友也多了。

活动反思:  
在组织幼儿学习单双数的过程中,我借助了点卡,采用引导幼儿根据数字贴点的形式,来让幼儿感知单双数两两对应的关系。但在上次活动中通过讲解、幼儿的操作,发现幼儿对于“两两对应”这个概念很模糊,对于单数双数的内涵也是一知半解。活动结束后,我针对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的情况,重新进行了思考。决定利用平时课间引导幼儿在合作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来巩固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在第二教时有了一定成效,很多幼儿在做作业时,速度、正确率都相对提高了。 

第8篇、大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 [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
(蝴蝶6只,小兔7只)
 (2) 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分别回答数字6、7后拿出数字摆在实物后面)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2)7比6多几?6比7少几?
(请幼儿完整回答)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
复习巩固6、7两数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请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活动自然结束)

第9篇、大班数学教案:四季生日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生日会
 
活动目标: 
 
1、用统计的方法了解每个月、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2、通过观察能看懂和理解统计表。  
3、能与同伴交流、讨论庆祝生日的方式,体验过生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了解本月内哪些小朋友过生日。  
2、物质准备:统计表一张,四季图片各一张。并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一张过生日的照片,以及让幼儿明确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活动过程:  
一、祝你生日快乐。  
请本月内过生日的幼儿手持生日蜡烛,站在教室中央,教师弹奏《生日歌》,师幼齐唱生日歌,祝福他们生日快乐,祝贺他们又大一岁了。  

二、我们的生日统计。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是几月份的生日。  
2、教师出示一张大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上面有哪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表示12个月。  
3、请每组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日分别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统计表的数字下面。  
4、师幼共同数一数,每个月过生日的人数,并用数字表示。  
5、请幼儿说说:班级幼儿中,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三、四季生日会。  
1、请幼儿根据每个季节有哪几个月份,来说说春季过生日的人、夏季过生日的人、以及秋季和冬季过生日的人。  
2、教师分别出示某个季节的图片,该季节过生日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大家一起为他们唱生日歌。

第10篇、大班数学:玩一玩量一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一玩 量一量

活动一:长度测量——火车新干线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刻度尺连续测量并记录蚕豆的生长过程,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对植物生长过程有探究愿望。 

活动准备  
  种植区——蚕豆小火车;各种自然测量工具(火柴棍、回形针、积木、油画棒……);可供制作刻度尺的卡纸;记录本等。 

活动过程  
  1、量一量豆苗有多高。 
  (1)师:小朋友们种的蚕豆苗都发芽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种的豆苗长得高。你们有什么办法?(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测量的多种方法:叠拳头、虎口码、木棍量……) 
  (2)幼儿自由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幼儿选择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豆苗) 
  (3)展示、交流测量结果:你选用了什么测量工具,你的豆苗有多高?(用手指头量,有一个手指节高;用拳头量,比一个拳头矮一点;用积木叠,有四块积木高……) 
  2、比一比谁的豆苗高。 
  (1)师:你们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现在你能说出谁的豆苗最高?为什么?(如“亲亲的豆苗高,因为有四块积木高,果果的豆苗矮,只有一个拳头高,四当然比一大了”。“不对,虽然四比一大,可是,积木很小的,四个叠在一起还是很矮”……) 
  (2)师:到底谁的豆苗高?用你们的方法能比出来吗?(引导幼儿将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演示比对) 
  3、讨论测量豆苗的最好方法。 
  (1)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量并比较豆苗的高度?(引导幼儿说出“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测量”。) 
  (2)介绍刻度尺。 
  (3)为每棵蚕豆苗制作一把刻度尺(指导幼儿裁剪卡纸条。用统一的方形积木块作刻度),布置测量环境:火车新干线。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每日进行观察,每一个星期将观察结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标记,并记录时间。引发幼儿观察思考:第几天的时候谁种的蚕豆苗长得超过了谁种的?同样是蚕豆,为什么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 

活动二:时间测量——有趣的滴漏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滴漏速度与滴孔大小、装量多少及物体的材质有关。 
  2、对滴漏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小(容积、小孔)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计时器各一个;标记条;亲子制作的各种滴漏瓶若干。(漏孔、容积、时间的设定按教学需要确定1 
经验准备:对古代计时工具有初步认识;已认识过时钟。 

活动过程  
  1、夹珠比赛导入。 
  (1)出示水漏: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夹珠比赛,用水漏来计时,当水漏里的水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2)交流:小朋友数一数夹了多少颗珠子?(提醒幼儿简单记录) 
  (3)出示沙漏、油漏:现在我们再来进行一次夹珠比赛,这一次用同样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时计时。当其中一个滴漏里的东西全部漏完,小朋友们就停止夹珠。 
  (4)交流:哪个滴漏先滴完?这一次,你夹了多少颗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还是少了? 
  2、讨论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流动速度不一样。 
  (1)师:你发现沙、水、油在大小一样、漏孔一样的滴漏瓶里流动的速度一样吗?谁最快?谁最慢?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启发幼儿通过比较夹珠的数量发现:第一次夹珠少,说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夹珠多,说明沙流得慢,油流得最慢。) 
  总结:珠子夹得越多,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慢;珠子夹得越少,说明瓶子里的东西流动越快。 
  3、玩一玩,进一步发现滴漏计时的有趣现象。 
  (1)师:请两个小朋友一组,分别选择时间一样、材料不一样和滴孔大小不一样、装量一样的计时器玩一玩,看一看,这一次又是什么东西流动快?什么东西流动慢? 
  (2)请你们将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 
  4、活动拓展。 
  这些有趣的计时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吗?你想用在什么地方? 

活动延伸  
  选择一个“30分钟”滴漏瓶,为幼儿午餐计时。

第11篇、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方向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10以内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1、课件:[2-43]10以内的数 
2、图片:10个不同的小动物,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10只企鹅,10条小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动物要来幼儿园找小朋友了,你们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展开
1.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提问:
(1)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2)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提问:
(1)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2)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3、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4、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
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走路总是摇摇摆摆排成一队,
你们猜它们是谁?
瞧!它们来了,由于小企鹅走得太急,有的排错了队,有的掉了队
(1)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2)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
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要下海捉鱼吃。
看!吓得小鱼争先逃命,冲散了队。
看一看,第几条鱼没编号?它应该排第几?

三、延伸
数学乐趣卡:[2-43]10以内的数
在正确是地方用圈进行标识。

第12篇、大班数学:树叶里的秘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树叶里的秘密(单双数)

活动目标:  
1、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培养数数、统计和比较等应用数学的能力。  
2、观察树叶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3、同伴间互相学习,体验探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塑封好的树叶标本若干(陈列在两块展板上)、水笔人手一份。  
2、相关表格两张。  
3、幼儿初步学过单双数。  

活动过程:  
1、观察树叶,讨论树叶特征。
  
师:这里有什么呀?  
师:树叶里藏着很多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找一找。  
师:你发现了树叶有什么秘密  

2、叶片的统计与分析。  
(1)数叶片,探究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应用数学中数数方法的多样性。  
师:请你数数一根叶柄上有多少枚小  
叶片?记录下来。(幼儿用各种方法开始数叶片,教师巡回观察。)  
师:这么多叶片,你是怎么数的?  
(2)讨论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师:小朋友用了很多种方法数叶片.你认为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小结:生活中我们在数量较多的东西时,有很多种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适合你的方法,将东西数得又快又准确。  
(3)分析探索叶片的单双数规律。  
师:让小叶片两片两片做好朋友这种方法很有趣,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再来数一数。”(幼儿把叶片两片两片联结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讨论分析: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树叶,它的叶片两片两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还剩下一片没找到朋友。)  
树叶分类:  
师:这里有两张表格,我们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叶片送到这张表格里.把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朋友的叶片送到另外的一张表格里,看看会发现什么秘密。  
统计数字:  
师:都能两片两片成为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各是多少?还剩下一片没有找到好朋友的叶片,上面小叶片的数量又各是多少?  
分析两类数字的特点:  
师:6、8、10、12、14这些数是什么数?7、9、11、13、15这些数又是什么数呢?  
师:6、8、10、12、14这些数是双数,7、9、11、13、15是单数。  
师:谁有不同的意见吗?(讨论10以上的单双数。)  
讨论发现:已经学过的单双数规律同样适用于10以上的数字,拓展已有经验。  

3、结束活动。  
出示叶片数量是1~5的树叶.建构完整的单双数序列。  
师:这里还有一些树叶呢,请把它们放到单数或者双数的表格里去。  
总结:今天我们发现了树叶里的秘密,它们的叶片有的是单数,有的是双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秘密,大家要用心去寻找!

第13篇、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星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间“星期"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习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第14篇、大班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一分钟人能踢毽子48个。  
 ●一分钟人能包30个大馄饨。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对照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第15篇、大班数学活动:感知数位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感知数位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若干,如6、39、138等,金色珠。  
2、学具:1——100数卡、金色  
3、练习P19 。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而且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认识数位。  
——出示“金色珠”:金色珠一个一个地出现,10个被穿成一串;一串一串地出现,10串又串成一大片。)  
—— 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1是多少?10个10是多少?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请幼儿用金色珠来摆一摆,然后取出数字卡片“ 30” 和“9”,(这里是重点。请幼儿观察30、9放在一起和39,各是几位数。)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如果把30、9合起来写就是309,它就是三位数,在百位上就是300了。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8”,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2、分组活动。  
——听、摆、说数。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先摆好金色珠,再对应数字,然后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做练习P19页“金色珠与数位器”。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是表示1个1,十位的“1”是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整理学具。

第16篇、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换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换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www.dieuthu.com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
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 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
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第17篇、大班数学教案:书写数字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书写数字3

活动目标 
1、通过书写数字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与习惯。
3、能够正确地将数字3写在田字格内。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数字
2、小黑板一块,粉笔一支,田字格本若干,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趣味练习卡,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些什么?(数字)
你能找出数字3吗?

二、展开

1.出示数字3,请幼儿观赏。
请幼儿说说数字3的字形:象耳朵。

2.教师讲解示范数字3的正确写法:
起笔、运笔、落笔方向。
重点注意上下象钩子的部分要饱满。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书写,针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讲解说明。

4.幼儿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纠正书写姿势,有针对性地提醒幼儿书写时出现的问题,及时鼓励表扬幼儿,
引起的幼儿书写兴趣。

三、结束

当场批该作业,给幼儿作业本上得小奖章,培养幼儿的书写愿望。

第18篇、大班数学:豆宝宝排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豆宝宝排队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尝试用数字、符号记录豆子的数量及排列的结果。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一样多的种子排列时,大种子排的长,小种子排的短;队伍一样长时,大种子用的少,小种子用的多。

活动准备  
1.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豆子。
2. 一排豆子,2张排列卡  
3. 磁性黑板磁铁、记录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有哪些豆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有哪些豆宝宝。
2、请幼儿将三种豆宝宝分类,感知并在集体中交流每种豆子的数量。
3、在第一张排列卡上记录豆子的数量。
4、讨论:在一张纸上同时记录三种豆子的数量、怎样记录才清楚
5、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二.队伍排到哪里——记得清楚,看得明白。 
1、尝试让一种豆宝宝在第二张排列卡的线上排队。
2、讨论:队伍有多长?
3、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讨论拿掉豆宝宝后,也能让别人知道种子排的队伍有多长的方法。

三.猜测并实践——豆宝宝排队。 
1、请幼儿猜测:让三种豆宝宝分别在第二张排列卡上排排队,从短线处开始排起,一个挨着一个,哪一种豆宝宝排的队伍最长,哪一种最短,为什么?
2、动手试一试
3、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4、讨论自己的操作结果,为什么?
5、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数字、符号、图画以及表格记录排列的结果。然后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在科学区,比较自己收集来的其他豆宝宝,为他们排队,感知物体大小和队伍长短的关系。

第19篇、大班数学:滚来滚去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滚来滚去

作者:史延芝    来源:广饶县李鹊镇小张幼儿园
 
【设计意图】
  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地观察中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由于幼儿对球体的滚动很感兴趣,也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让他们在玩球的过程中,探索球体与圆柱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借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2.感受和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
  4.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物体: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弹力球、八宝粥桶、茶叶桶、擀面杖、瓶子、正方体积木、长方体积木、圆形的纸片等。
  2.大纸箱两个,一个贴“球体”.一个贴“圆柱体”;
  3. 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图片。
  4.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橡皮泥、胶棒。
  5.剪刀、白纸、绳子、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请你们找一找,哪些东西会滚动,把会滚动的放在大纸箱里。
  2.幼儿通过与伴交流、探索、寻找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二)讨论球体圆柱体的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可以滚动的物体,并演示证明这些物体可以滚动。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物体滚动时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让幼儿再次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球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像这样圆圆的、没有角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圆柱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又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大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像这样长长的、中间一样粗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举起你找到的圆柱体让老师看一看。
  4、请幼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5、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
  6、小结:球体浑身都是圆溜溜的,会向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有两个圆、中间一样粗、横着才会前后滚、竖起来时就能站的稳稳当当的。

(三)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4页,教师按提示要求指导幼儿完成“找一找哪些是球体、圆柱体”的活动。

(四)制作圆柱体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幼儿在这些材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制作材料,做一个圆柱体,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2、同伴之间玩玩比比大家制作的圆柱体有何异同,再次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五)滚滚乐
  1.球体和圆柱体的本领很大,它们会滚来滚去。我们学习一下它们本领,好吗?
  2.全体幼儿在地毯上自由的滚动,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活动延伸】
  在比较观察中,幼儿总结了球体、圆柱体的体征,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让幼儿寻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

第20篇、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和四等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和四等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二、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三、活动准备:  
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  
   
四、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   学小丑变魔术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教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5、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6、教师小结。   
   
五、活动延伸   
游戏:《卖饼干》

第21篇、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火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火车(复习6以内的组成)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游戏以及操作练习活动,复习6以内的组成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以及正确性。

活动准备:  
教具:6以内的数卡以及5以内的加减算式。  
学具:幼儿用书第一页,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6以内的组成。  
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是哪几种分法?  
2、师生共同玩“碰数”游戏,巩固复习6以内的组成。  
游戏2-3遍后,可更换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包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3、复习5以内的加减。  
4、游戏:开快乐火车。  
鼓励幼儿快速报出算术卡片上的得数。  

二、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  

三、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整洁、正确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活动刚开始,幼儿注意力有点分散,这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吧,不过后来在玩“碰球”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上来。
操作活动时,幼儿做的很认真,不过坐姿有点不好,有部分幼儿的头太低,另外有一个小朋友尽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很多幼儿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改正过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算一算、找一找等方法练习了6以内的组成,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了6以内的组成,以及复习、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另外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表现的很认真,能积极参与活动,情绪愉快,连平时能力较弱的孩子,如蒋锦泺、沈嘉翮等幼儿也主动参与了活动。操作练习时,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有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小朋友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作业。同时,也出现个别孩子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有待以后的引导。

第22篇、大班数学:我帮妈妈数鸡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帮妈妈数鸡蛋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收口一致点数的方法,能点数至30,知道30里面有3个10.  
2、懂得数数时要专心,轻声地数,不影响别人。  
3、体验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会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  

物质准备:  
教具:鸡蛋图片一张(上面有30个鸡蛋),彩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3  

活动过程  
一、数数鸡蛋有多少  

1、师出示鸡蛋图片:瞧,妈妈上街买了什么?  
2、这么多鸡蛋,妈妈都数不过来了,我们一起帮妈妈数鸡蛋吧。  
3、请个别幼儿示范数鸡蛋,提醒幼儿指一个数一个,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  
4、师:一共有多少个鸡蛋?他数得对不对呢?  
5、鼓励幼儿集体再数一次,引导幼儿每数到10个鸡蛋画一个圈把它们圈起来。数完后看一看一共有几个圈,说一说30里面有几个10。

二、幼儿操作活动  
1、数一数,圈一圈  
先点数每格中有多少鸡蛋,每数到10个就画一个圈,最后说一说XX里面有X个10。提醒幼儿要轻轻地数,不影响旁边的小朋友。  
2、找出相同数量的鸡蛋。  
数一数左边和右边货架上的鸡蛋,请连线找出一样多的鸡蛋。 

三、活动评价   
1、教师带来全体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鸡蛋,再请幼儿说说自己圈了几个圈。  
2、鼓励专心认真数数的幼儿,提醒幼儿在数数活动中要轻一点,不影响别人。  

第23篇、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计算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

    1、导入:前几天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
    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
    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
    3、说说各自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
    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全了。
    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么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大到小表示时间由多到少的变化)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
    1、说说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计时现象。
    3、进一步发现在使用倒计时时,有的倒计时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天”(世博会)。

三、尝试计算倒计时
    1、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3月20号,我们要去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春游倒计时牌吧。
    思考: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
    2、交流采取计算倒计时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春游的那天不算进去等。
    3、发现有了春游倒计时,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今天离春游还有11天,可以在这一段时间里为春游做准备。

延伸:
    1、为最近的节日做倒计时牌。
    2、为离园做倒计时牌。

第24篇、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加减算式
2、教具图片一张《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
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
(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
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第25篇、大班数学:火眼金睛找相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火眼金睛找相同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  
                         4 5  5 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第26篇、大班数学:天空中的飞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天空中的飞机

活动名称: 天空中的飞机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会运用数的组成等知识解答口述应用题。
2、 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苹果树1棵,苹果4个,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加号、减号、等号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以音乐游戏“找朋友”的形式复习4的组成。
幼儿每人任取一张1~3的数字卡片握在胸前,边听音乐拍手边寻找和自己所持卡片合起来数量是4的持卡人。
2、学习4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编算式题3+1、1+3、2+2、4-1、4-2的口述应用题并会对这几个算式进行加减运算。
(1) 教师演示贴绒教具并口述“摘苹果”的加法应用题。引导幼儿用数的组成知识算出答案,并说出理由,摆出加法算式:3+1=4(个),2+2=4(个)。讨论算式中各数字和符号的意义,知道交换算式左边两个数的位置,右边的得数不变。
(2) 教师口述“分苹果”的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知识算出结果,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不论幼儿运用数的组成、形成或其他知识推算出结果,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列算式逐一讨论各数字和符号的意义。

3、指导幼儿做练习。     
活动以游戏开始,激发了幼儿兴趣。  
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它的操作活动,集体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简单的小结,让幼儿也有说的机会。  
在做练习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活动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本着突出教科书编写的原则: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和师生交流的过程;有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呈现儿童的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不足点:   
    1、在教学中要重视关注全体学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发挥。如:2+2=4
    2、课件制作上还应注重儿童化、形象化。
    3、再做《画册》练习时,应准备一范例,或利用投影仪领幼儿做一道题,因为幼儿年龄小,领悟能力还比较弱
    4、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27篇、大班数学教案:3的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的加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 
1.2-64 分开和聚集
2.2-65分开和聚集
3.课件:图片-螃蟹4
 
活动过程

一、学习3的加减法
1、出示图片:螃蟹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什么地方有谁?”
(石头说有两只螃蟹)

再看看旁边(又来了一只螃蟹)
一共有三只鸡怎样表示?
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

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
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

(2+1=3)“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石头上有2只螃蟹,  又来了1只螃蟹,   一共有3只螃蟹
  2    +          1          =          3

2、出示数学卡
(1)2-64 分开和聚集
谁会把这幅图讲一讲?
有一个面包,再拿来一个面包,一个有3个面包。

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2+1=3)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有3个面包,拿走1个面包,还剩几个面包?
   3  -   1   =   2

 “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
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3、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都表示图上的什么意呢?
3 –1  =  2      2 –1 = 3

二、操作活动
1.看图讲述含义,指导幼儿正确列出3的加减算式。
讲清楚含义,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写数字。
3.依样填空格。 

第28篇、大班数学教案:数桔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桔子

活动目标
1、.能点数2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知道20里面有2个10。
 
活动准备 
1、数学卡:50以内的数
数学卡:50以内的数
数学卡:分解和组合 
2、糖葫芦若干(橡皮泥制作,小木棍)

活动过程  

1、数学卡:[50以内的数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数桔子,数数一共有多少个桔子?
10个堆一堆,可以堆几堆?

(2)幼儿讨论后,在卡片上填上正确的数字。

一共有(20)个桔子
10个堆一堆,可以堆(2)堆

2、数学卡:50以内的数

(1)把10块糖果和10枚宝石放在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呢?
(2)请幼儿数出10快糖果,在数出10枚宝石。
知道2个10是20。

3、操作活动:串糖葫芦

请幼儿把10个糖葫芦串成一串,一共串两串糖葫芦。  
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知道20里面有2个10。 

4、活动评价。  

运用讲一讲、做一做的方法,让幼儿了解20里面有2个10。  
教师:20数好后,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20里面有几个10?  

第29篇、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 2 5,3+2 2 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认读交流: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

延伸:
    生活中的算式题。
    思考:3+2=5还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第30篇、大班数学活动:飞机要起飞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飞机要起飞(认识序数)

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知道每个数都可以表示物体所处的位置?(第几个)
2、学习并能正确运用序数词。
3、能仔细地观察,具有初步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0以内的数字,有过感知序数的经验。
物质准备
1、教具:图片两张(一张图片上有5架飞机停在草地上,每架飞机的颜色都不相同。另一张图片上有5架飞机飞在天上,每架飞机的前后位置都不一样),5只小乌龟(每只乌龟手上都拿有一张票,票上分别写有1-5的数字)
2、学具:《幼儿用书》(P35-36),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送小乌龟上飞机。

1、师:小乌龟想做飞机去旅游,我们和它一起到飞机场去吧。(展示第一张图片)飞机场上停了几架飞机?你能告诉小乌龟第一架飞机是什么颜色吗?第三架飞机呢?……
2、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
3、师(出示1只小乌龟):小乌龟要上飞机了,你知道这只小乌龟要上哪架飞机呢?
4、引导幼儿观察乌龟手上的票,根据票上的数字2了解它要上第二架飞机。请个别幼儿把乌龟放到第二架飞机上。
5、教师再分别出示另外几只小乌龟,请幼儿根据票上的数字把小乌龟送上飞机,并说一说它上的是哪架飞机。

二、飞机飞上天。 
1、师(出示第二张图片):飞机起飞了。什么颜色的飞机飞在第一个?谁飞在第二个?飞在第五个的是什么颜色的飞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正确地说出每架飞机飞的位置。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坐飞机
观察小猴子手中红旗上的数字,说一说它要坐几号飞机,请你在机场找到这架飞机,按小猴手中红旗上的数字号与相应的飞机连线。
2、谁是第一名
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赛跑画面,说一说每只小猴子身上的比赛号码是几号,圈出赛跑时前三名的运动员,并讲述它们的号码。
3、住哪里
观察小动物身边的房卡号码,说说它们住第几层,将小动物和相应的楼层连线。

四、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情况,并鼓励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是怎么知道的。 

第31篇、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乐趣卡:认识钟表
2、声音:钟表的秒针
3、涂色:钟表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压低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钟表的声音,请幼儿听。
(滴答滴答响)

二、观察活动  

1、出示钟表
(1)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2)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重点认识几个数字位置12、3、6、9)
(3)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
3-65认识钟表
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
1点,4点,8点.
课件:3-64认识钟表
4点,2点,7点,10点。  

2、教师操作,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1)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
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
仔细看!把分针拨1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2)教师再次操作,让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变化。
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

1、看看12点、1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
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小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

3、课件:3-69认识钟表
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www.dieuthu.com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总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延伸活动
   涂色:钟表

第32篇、大班数学优质课:抽奖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抽奖游戏

设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罗丽娜)

第33篇、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10以内数)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第34篇、大班数学:排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队

活动目标:  
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游戏“走钢丝”。  
*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第35篇、大班数学教案:葡萄串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葡萄串儿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学会比较重量。
2、 知道轻与重的概念以及数量和重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天平,胶水,彩色泡沫纸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唱“跷跷板”这首儿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跷跷板,真好玩
  你上天时我落地
  小小朋友不淘气
  跷跷板,真好玩
  你落地时我上天
  小小朋友不烦厌

[展开]
1、向孩子们介绍并研究一下天平。
- 这个是什么?
- 天平长得像什么?
- 用天平可以干什么?
2、比较各种物品的重量。
① 准备好不同重量的物品。
② 先看一下它们的大小再比较一下重量。
③ 直接用手称一称物品的重量,说说它们有什么差异。
④ 用天平称一下再比较它们的重量。
3、 观察活动纸。
- 它画的是什么呢?
- 我们来一起画葡萄怎么样?
4、用准备的材料表现出葡萄的样子。
① 把泡沫纸剪成圆形。
② 在大的葡萄串儿上尽可能多的粘上剪好的泡沫纸。
③ 在小的葡萄串儿上粘上3个泡沫纸。
5、讨论一下哪串儿葡萄更沉。
6、对于同样的一个物品,讨论一下数量和重量的关系。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第36篇、大班数学教案:简单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训练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则[1-100]
2. 趣味练习—比较[1-98]
3.趣味练习—规则[1-99]
4.趣味练习--多样的规则 [2-60]
5. 趣味练习--多样的规则 [2-59]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你身边的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座位有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展开

1.趣味练习—规则[1-100]


(1)图片有谁?(小猫,公鸡)
仔细看看,小猫和公鸡是这样排队的呀?
小猫-公鸡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小猫-公鸡-小猫-公鸡
(2)那你能看出来,在 ? 的地方应该排的是谁吗?
幼儿看着图片说出排列规律。

2.趣味练习—比较[1-98]


 

(1)有哪些图形宝宝在排队呀?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
它们的队伍中应该谁排在? 的位置呢?

3.趣味练习—规则[1-99]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按照排列顺序,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4.趣味练习--多样的规则 [2-60]

引导幼儿观察数字,找出规律。
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数字。

5. 趣味练习--多样的规则 [2-59]

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的顺序,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6、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
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
植物也是这样,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
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结束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第37篇、大班数学:彩色图形勾一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彩色图形勾一勾

一、目标:  
1、学习在表格中根据单个图形勾画特征,以及根据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出具体的图形。  
2、发展幼儿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3、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  

二、准备   
教具:表格图两张、大小颜色形状标记若干。  
学具:彩色图形人手一个、(大小颜色形状)的标记卡、操作材料人手、幼儿人手一支铅笔和一盒油画棒。  

三、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许多彩色的图形宝宝来找我们小朋友玩游戏了,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看看它们是谁呀?,(自由交流、个别介绍,引导幼儿将三种特征完整表达:如大的红色的正方形、小的蓝色的圆形……)  
2、游戏《找朋友》。  
师:图形宝宝要跟小朋友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它们的标记朋友在哪儿呢?(在椅子上)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找找看,找到后就坐下来,看谁找得快。(幼儿玩游戏三遍,规则是玩过一次后图形宝宝要交换,接着在玩。) 

3、根据单个图形勾画特征  
(1)    师:图形宝宝可厉害了,它们还会玩“跳格子”的游戏呢,看这里有哪两位图形宝宝呀?在图形宝宝的前面有两个跑道,每个跑道里有好多小格子,跑道上面有什么呀?这个游戏该怎么玩呢?它们的规则是:每个宝宝只能在自己的跑道里跳三个格子,不过可不能乱跳,跳错你就犯规输了,假如你是这位图形宝宝,你会怎么跳呢?谁来试试看?(请个别幼儿来试一试,并在跳过的三个格子里打“√”的记录下来)  
(2)    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看懂了,你们会玩这个游戏了吗?那好,现在我们来个比赛,你要扮演两个不同的图形宝宝,跳一跳,并用“√”记录下来,看谁跳的又对又快。(分苹果、西瓜、香蕉、草莓四个组进行比赛)  
(3)展示幼儿操作材料  
师:我们看看,全钩对了吗?(小朋友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给正确的一组奖励红五星。)  
4、根据勾画的图形特征画出具体的图形。   
(1)师:图形宝宝可真调皮,它们躲起来了,又来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你们知道是谁躲起来了吗?(引导幼儿看一看读一读每一行中的特征标记,然后说出是什么图形,并在该行最前面的空格中画出图形)  
(2) 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看特征画图形。(提醒幼儿图形的大小画的时候看起来要明显)  
5、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操作材料,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情况,鼓励幼儿在操作中要专心、细心,操作后还要说一说,养成自己检查的好习惯。

第38篇、大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较高矮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3-3比较概念 3-4比较概念 3-5比较概念
2、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课件:3-3比较概念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图画物体的不同点:
两栋楼房,一栋楼房高,一栋楼房矮。
两座房子,一座房子高,一座房子矮。
两个厨子,一个厨子高,一个厨子矮。
两个梯子,一个梯子高,一个梯子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
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课件:3-4比较概念
让幼儿判断物体最高、最矮。
三栋楼,哪栋楼最高?哪栋楼最矮?
三棵树,哪棵树最高?哪棵树最矮?

3.课件:3-5比较概念
看一看图片上有谁?
公鸡,狗,长颈鹿,猫,小鸡。
比一比它们谁最高?谁最矮?
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
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
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
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
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
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
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四、幼儿实践操作

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或三栋楼等)。

第39篇、大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字邻居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 [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
(蝴蝶6只,小兔7只)
 (2) 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分别回答数字6、7后拿出数字摆在实物后面)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2)7比6多几?6比7少几?
(请幼儿完整回答)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
复习巩固6、7两数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请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活动自然结束)

第40篇、大班数学教案:长发和短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发和短发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学会比较物品的长短。
2、知道长和短的概念。
 
活动准备 彩色胶带,彩色皮套,彩色绒线皮套,强力胶

活动过程-
[展开]

1、用启蒙积木向孩子们讲解长度的概念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
- 两个积木有什么共同点?
- 两个积木有什么不同点?
- 哪个更长? 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长短?
- 你想比较什么物品的长短?

2、比较不同长短的物品。
① 准备好不同长度的物品。
② 用彩色胶带量一量物品的长度。
③ 按照比较出来最长的物品排序。
④ 找一找什么能测出自己的身长。 (用拃量, 步子, 脚印等等)
⑤ 用自己的身体来量一量教室里大的物品。
⑥ 说一说在测量大的物品时用什么测量更好。
⑦ 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品有什么差异。
(用尺子量准确。在测量长度长的物品时用脚量比用手一拃一拃的量方便。)

3、 用活动纸中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头发的样子。
① 用两面胶粘出头发的样子。
(一侧粘出短头发的样子,另一侧粘出长头发的样子。)
② 用绒线皮套表现www.dieuthu.com出长头发的样子。
③ 用彩色皮套表现出短头发的样子。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40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美术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社会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美术区域活动教案10篇》:第1篇、大班美术活动倒影画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幼儿很爱美,尤其对镜子比较感兴趣。我想要是能让幼儿将镜子中的事物可能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那有多好啊,加上孩子之前有对称的经验,所以我想在此基础上能否有一点提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