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韵律教案100篇

日期:2021-10-06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韵律教案10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韵律教案100篇

第1篇、大班韵律游戏活动真假美猴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 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 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 戏。)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 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 乐第二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 一直想着师父。当他知道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 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习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习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非常合拍。等一会儿我 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马上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么躲? 做给我看看。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 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闪、对打的时候对打。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 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 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接着对打。(播放 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找一个空地方站好。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 。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己 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八、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
  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请一位 “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 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九、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现在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师:今天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回去我们可以玩一玩关于西游记的更多故事。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第2篇、大班韵律活动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儿歌。
2、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小手图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种图片。
2、谜语、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有感情朗读、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四、活动难点:
了解双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活动内容
(一)开始活动
1、猜谜,说说小手。
(说谜语: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猜猜是什么?(手)
2、教师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拍拍手
(2)找个小朋友一起拍一拍
(3)你用的是哪个手拍的啊
(4)我们一起把右手举起来再把左手举起来
(5)左手摇一摇右手摆一摆
3、手指歌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看今天老师带来的图片,这双手呀,本领很大的,让我们动起来,看看它有什么本领!)
教师和幼儿围坐成个圆圈坐,教师带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手指歌》。
4、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夸夸自己的小手,说说你的这双小手能做什么?引导幼儿想想手的用处。(总结: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梳头发,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这双小小手,它会帮我们做许许多多的事,没有它可不行!)
(二)基本活动
1、引出歌曲
(咱们的小手都这么能干,用一首儿歌来夸夸我们的小手,好不好?)
2、放歌曲(竖起我们的小耳朵,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什么了?)
3、教师示范动作
4、幼儿随学(小朋友一起跟老师做,好不好?老师说一句,小朋友说一句)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有了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4、请个别小朋友大胆的表演做出歌曲里小手都会做什么事情
5、师生表演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首儿歌回家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用你的双手帮你的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活动反思:
整节课设计比较流畅,课前紧跟目标,预想到了重点难点,想到了解决的方法,比较顺利。整节活动幼儿愿意参与活动,表现积极。活动开始部分我利用师幼拍着手相互问好,练习了歌曲的节奏。理解歌词部分,我主要运用图片,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认识左右手时,我在活动前已为幼儿左手背上贴了一朵小红花,帮助幼儿区分左右手,降低了难度。学习了歌曲内容后,拍着手说歌词,既帮助幼儿熟悉了歌词,又感受了节奏,重点让幼儿练习了最后一句“一共十个手指头”的节奏,解决了难点。学唱歌曲后,让幼儿当小歌唱家,登台演唱,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把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只有两名幼儿认识左右手时,在弄自己的厚外套,教师这时才帮幼儿脱掉衣服。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要照顾到孩子,排除干扰影响幼儿的因素,如活动前要如厕,穿的衣服是否合适,幼儿身体是否舒服等。

第3篇、大班韵律游戏毛毛虫变蝴蝶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好饿的毛毛虫》是我们班幼儿非常喜爱的一则文学作品,孩子们对毛毛虫变蝴蝶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选用了《毛毛虫变蝴蝶》这段音乐,借助小蝴蝶这一角色,通过毛毛虫吃不同的动物饼干、跳舞、蝴蝶找花、躲猫猫等游戏情节的不断丰富,引导孩子们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在游戏化的教育情景中,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感受、表现音乐。此外,活动所选用的音乐是纯旋律,配上了有趣的儿歌、简单的动作,不仅能突出音乐鲜明的节奏,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记忆旋律的结构,大胆、自主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体验大家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能随音乐及儿歌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完成韵律动作。
  3.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分享猜"蝴蝶"的经验。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受和理解音乐,能较准确而有节奏地进行韵律表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方巾,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毛毛虫变蝴蝶》
  指导语:
  1、我是一条毛毛虫,我最爱吃不同的动物饼干。今天我要吃兔饼干,吃呀吃,我吃了很多个,长大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一边唱歌,一边飞,飞呀飞,飞到了美丽的花园做游戏。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吗甲
  2、我吃的是什么饼干?我吃了几次兔饼干以后变成了蝴蝶?

  二、感受音乐,并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变化。
  指导语:我吃了几次兔子饼干?然后,我又做了什么?我说了什么?
  2、再次感受音乐,做基本动作。
  指导语:除了吃兔子饼干,毛毛虫还会吃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小猫饼干、小狗饼干……)
  3、尝试用声音、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指导语:如果你是小蝴蝶,你能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吗?

  三、"蝴蝶找花"游戏
  1、在舒缓的乐段绕圈做蝴蝶跳舞的动作,在歌词"气"字结束时,立刻找椅子停在"花"上。
  指导语:每一只蝴蝶在花园里都会停在一朵花上,这只蝴蝶会在音乐的哪一个字上停下来?
  2、再次玩"蝴蝶找花"的游戏,进一步熟悉乐段。

  四、"躲猫猫"游戏
  1、表述:不一样的蝴蝶
  指导语:刚才有美丽的蝴蝶,有帅气的蝴蝶。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你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呢?
  2、猜蝴蝶
  玩法:音乐结束时,教师用纱巾遮住一只"蝴蝶",这名幼儿要大声说:"我是××的蝴蝶",大家一起猜出这只"蝴蝶"是谁,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指导语:
  (1)哪只蝴蝶不见了?我们把他喊出来。喊对了,蝴蝶就会出来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猜出来的?(听声音、看鞋子、看他旁边的同伴等。)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以"毛毛虫"的身份营造故事情境,以游戏化的口吻提问:"我吃了几块兔子饼干后变成了蝴蝶?"明确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兴趣。
  第二个环节,教师借助音乐、儿歌、动作的同构,将抽象的音乐意义化,帮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节奏、结构、情绪,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师幼共同获得快乐体验。
  第三个环节,教师在幼儿初步熟悉音乐和基本动作模式的基础上,设置了"蝴蝶找花"的游戏情景。教师的指导语是:"在花园里,每一只蝴蝶都会停在一朵花上。这只蝴蝶会在音乐中的哪一个字上停下来宁"这就要求幼儿要学会仔细倾听,发现"蝴蝶找花"的关键字,从而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

第4篇、大班韵律活动快乐五连拍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能和着音乐节拍做动作。
2.在五连拍过程中能大胆摆出不同造型,并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
3.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造型,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剪辑音乐《可爱颂》、PPT《幼儿两人一组照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拍照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五连拍比赛1.教师:兔子王国要举行一场"五连拍"照相比赛,看看哪个小兔子最会照相、最会摆造型。兔妈妈和她的兔宝宝也来参加了,随着一声:  "比赛开始!"小兔们不断地变化着动作,尽情地摆着各种造型。
故事后提问:
①兔子王国要举行什么比赛?都有谁去参加?
②什么是"五连拍"照相比赛?
二、基本部分:一起来学一学1.教师:那我们一起看看是怎么样参加五连拍比赛的?(教师听音乐完整示范动作一遍。)2.分段欣赏,学习相应动作。
A段:学习小兔子走路和打招呼的动作。
(1)比赛开始前,小兔子和妈妈都做了什么?(走两步,打招呼你好)(2)它们是怎样问好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3)播放A段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小兔子走路和打招呼的动作。
B段:学习五连拍造型。
(1)比赛开始了,你还记得小兔子在五连拍照相时,都摆了哪些造型?
(2)教师数口令,带领按顺序做五连拍造型。
(3)请幼儿回忆:小兔子是在哪一句音乐结束后换的下一个造型?播放B段音乐,教师再次示范动作。并请幼儿认真倾听和观看。
(4)请幼儿说说第三个造型和第五个造型时,有什么动作特点?
(5)播放B段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五连拍造型;4、幼儿在椅子上跟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5、请幼儿扮演小兔,老师扮演兔妈妈在椅前完整做动作一遍。我们一起去参加五连拍比赛吧。
三、结束部分:创编造型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更好的造型呢?请幼儿尝试在五连拍中摆出不同造型。
(l)幼儿尝试变换五个不同造型。(教师数五个数,幼儿换造型)(2)那想不想把自己漂亮的造型加入到五连拍中,提醒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并能在每旬kiyomi之后时变换下一组造型。
2.刚刚我们都是一个人的五连拍,那能不能挑战一下两个人的五连拍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请幼儿欣赏PPT,启发幼儿摆出更多造型。
3.幼儿两人一组,创编五连拍造型。请幼儿两两合作,尝试做出不同五连拍造型。
4、教师:今天这里还有很多老师,我们一起邀请他们来参加五连拍比赛好不好?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第5篇、大班韵律活动洗刷刷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搓的动作,有节奏地随歌曲做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沐浴球若干,垫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洗衣服》。老师:“宝宝们,妈妈有一大堆的脏衣服还没洗呢,你们帮妈妈一起来洗衣服吧!”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并表现歌曲《洗刷刷》。老师:“洗衣服好累啊,妈妈的脸上都是汗了,怎么办呢?”
(3)欣赏教师示范,感受歌曲旋律。教师拿沐浴球边唱边做洗脸动作。老师:“妈妈是怎么洗脸的呀?谁来学学妈妈?”“真舒服啊,妈妈还想再洗一次,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洗吧。”(学习搓的动作)“妈妈用什么动作表示真舒服啊?”
(4)迁移生活经验,表现歌曲内容。老师:“除了洗洗脸还可以洗洗哪里呢?”(头、手、脚、脖、胸等)分别听音乐洗小手、洗小脚、洗前胸等。
(5)集体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老师:“今天天气真热呀,宝宝跟妈妈一起来洗个澡吧!”拿好沐浴球,做一遍。“前面洗干净了,后面的背还没洗干净,怎么办呢?”“妈妈有个好办法,我们转过身去,互相帮助着洗洗,跟旁边的好朋友说:‘请帮我一下吧!’”集体表演一次。
(四)结束“让妈妈闻闻,恩,真香!让妈妈看看,恩,真白!我们都是干干净净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去休息一会吧。”
(五)活动反思《洗刷刷》教学活动选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因此幼儿对活动较感兴趣。活动中采用了静动交替,师生活动等教学方式,自然地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重点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并发现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刷子,不同的刷子有着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借助肢体语言伴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刷子使用时的动态。我采用了生活中富有情趣的音乐素材“嘻唰唰”,旋律鲜明的节奏,音乐欢快节奏明确,好让幼儿在表现刷子的特征中,更利于幼儿想象力以及表现欲的发挥。

第6篇、大班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慢,进一步学习随乐有节奏的律动。  
2、借助从下往上的顺序作出较快速反应,表演歌曲。  
3、在变化速度游戏时,愿意积极迎接挑战。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身体若干部位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摸耳朵》  
1、幼儿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替换歌词发出的指令,带领幼儿边唱边玩“摸鼻子”、“摸膝盖”的游戏。  

二、游戏《我说你拍》。  
1、教师发出语言指令,幼儿作出快速反应。  
教师:可以摸鼻子、摸膝盖……可不可以拍呢?准备——拍手、拍膝盖,还可以拍哪里?  
2、教师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引导幼儿拍脚、拍膝盖、拍腰、拍肩、拍头。  
3、教师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引导幼儿拍头、拍肩、拍腰、拍膝盖、拍脚。  

三、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1、教师随音乐旋律朗诵歌词,并按规定的节奏做动作。  
这样表演动作:在“来”自上做一次召唤的动作;在“拍拍”上,做两次拍手动作;在“头、肩、腰、膝盖、脚”上做一次轻拍该部位的动作。  
2、教师随音乐旋律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并引导幼儿跟做。  
3、引导幼儿完整的边唱边做。  

四、根据前奏速度的变化来变化动作和演唱的速度。  

五、结伴放松游戏《快来拍拍》  
尝试听琴用较慢的速度,边唱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进一步尝试体态交流与交往。 

第7篇、大班新版艺术活动跟着老师走走(韵律)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愿意跟随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控制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单动作。
活动准备:
钢琴、小猫、小狗头饰各一个;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调动幼儿积极性
1、幼儿根据教师口令做出动作(组织幼儿小椅子围成圆形坐好,起立跟着老师走圆游戏)
教师引用游戏歌词"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请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快速做出反应,在此基础上加以动作变化,如"看谁先蹲下",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说一说)
2、教师提示幼儿要为游戏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幼儿边听边跟着旋律拍手(引导幼儿熟悉旋律)
(二)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游戏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领唱,幼儿小声跟唱(引导会唱的幼儿大点儿声)
(2)幼儿自己演唱(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进行游戏,边唱边做
1、教师请幼儿起立,与老师围圆进行第一轮游戏(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有秩序的游戏,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唱"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表扬听指挥,唱的好,做的好的小朋友)
2、进行第二轮游戏,教师更改为"跟着小猫走走,跟着小猫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蹲好"(教师戴上小猫的头饰,提升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强调仔细听好最后一句口令的变化,引导幼儿快速做出反应)
3、进行第三轮游戏,教师请一名幼儿戴上小狗的头饰,大家跟随他一起游戏(引导幼儿体验与老师小伙伴游戏的快乐,结束后可请这名幼儿选出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4、改变歌词和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四)教师以游戏形式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到盥洗室,边唱边表演"跟着老师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洗好手"。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路弯弯  见领域活动指导P10。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第8篇、大班韵律活动营救外星人教案反思

动作建议
动作1.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动作2.随乐双手抱拳左右摆臂,共4拍,摆臂四次动作。
动作3.小胳膊臂立起来,五指并拢伸直,左右胳膊一个指尖向下,另一个指尖向上。四拍定一个动作。
动作4.原地碎步小跑,胳膊自然摆臂。
动作5.双手收赂膊臂,指尖朝上。
活动目标
1.在营救外星人的故事中感受音乐A、B两段旋律的不同,并能在图片范例的启发下创编外星人造型,并且随乐表演。
2.在范例的启发下,学习在B段音乐中随乐进行互动游戏,并愿意在故事情境的推动下主动投入游戏中,观察与倾听。
3.熟悉游戏规则,在表演中体验营救外星人游戏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冰棍消化的游戏
材料准备:外星人图片音乐AB段音乐B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完整的感受音乐,熟悉音乐旋律。(2-3)
1、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幼儿倾听音乐、观察动作。
2、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合乐,幼儿感受节奏型。
3、教师再次与幼儿完整合乐,巩固节奏型。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创编A段外星人动作(2-3遍)。
1、请幼儿观察外星人图片
2、幼儿原地站立完整合乐,做出不同造型的外星人。
3、引导幼儿中间进行律动,根据创编完整合音乐一次。
4、幼儿根据要求完整合乐进行一次。
四、现固加深B段音乐,游戏规则的练习(跟音乐击掌传魔法)。
1、幼儿座椅子教师一对多进行示范2次。
2、教师退出请幼儿多对多进行示范
3、幼儿扮演外星人,教师中间示范B段音乐动作,明确加深游戏规则。
五、累加游戏:小朋友们出发营救外星人。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让教师示范固定形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表演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9篇、大班新版艺术活动拍手点头(韵律)教案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节奏意识,能随音乐一拍一拍地拍手、点头。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伴随音乐节奏初步合拍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活动准备:
事先学过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利用自由活动,组织幼儿继续进行,《拍手点头》的律动。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猫轻轻走  见领域P6。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第10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生活模仿动作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一下地做刷牙、洗脸、梳头的话功能生活模仿动作。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3、乐于参与创编动作,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牙刷一支,刷牙、洗脸、梳头等图片,梳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亲亲我》。
  
(1)随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唱歌曲《亲亲我》。  
(2)教师:妈妈亲过了,你还想要谁亲亲呢?  
(3)师生歌唱仿编的歌曲。  

二、欣赏生活模仿动作。教师:你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  

三、学习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2)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大家一起做模仿动作,教师在一旁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播放音乐,师生随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完整表演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谁会用动作带领大家一起做?  
(2)教师哼唱音乐,鼓励幼儿带领大家一起做一做?  
(3)播放《生活模仿动作》音乐,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做仿编的动作。  
(4)韵律活动《快来拍拍》。教师:小朋友,早上梳洗完毕后,让我们《快来拍拍》做游戏吧!  
(5)师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边唱边拍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在活动中,提供了牙刷、脸盆、梳子等实物,让孩子利用这些用品一拍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大班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事情更加不理解,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乐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充分利用了韵律活动《生活模仿动作》,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们了解自己一天主要要做哪几件事情,并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自己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等动作。

然后, 通过 老师的示范,怎样刷牙,怎样洗脸,怎样梳头,怎样穿衣服……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几种不同的事情以及用不同的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教材中的节奏感是比较明快的,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同时能感受到快乐。由于孩子们在生活中大都是父母包办的,所以有些事情根本没有感觉,比如孩子们对刷牙没有印象,有种空洞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成漱口,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刷牙的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该干什么了;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该干什么了。在乐曲结尾时又表现出了自己劳动后的愉快心情。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而且活动中我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创编,更加激发了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生活的目的,从而更加深一步的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11篇、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活动洗手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 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二、 进行部分
1、 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 动手洗手帕
(1) 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
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 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3、 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 ﹡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了身么?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 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 ﹡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三、 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手帕,使他们了解洗手帕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把手帕放入水盆中浸湿,打上肥皂轻轻搓,脏的地方用力搓,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教材中有搓板,不适应现在城市的孩子。孩子们对搓板没有印象,有种空洞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成手洗,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劳动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节课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12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

教学理论依据: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实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
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
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
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
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
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节奏。
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这方便还得加强研究,实践。

第13篇、大班韵律采茶扑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点,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活泼、愉快的情绪。
2.了解舞蹈轻柔的动作、欢快的风格,尝试用动作表现采茶的劳动情景。
3.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准备扇子、篮子、围裙等小道具。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讲一段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借助故事清洁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采茶的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后半段音乐渐轻的特点,想一想:采茶姑娘最后有没有扑到蝴蝶?
4、启发幼儿围绕故事清洁想象采茶姑娘扑蝶的动作并进行创编,如:看见蝴蝶时高兴的情绪、神情、扑蝶时轻柔的动作,蝴蝶飞走时焦急的神态,追逐蝴蝶时活泼地跳来跳去的情景。
5、启发幼儿分角色创编动作结伴表演,如:有的幼儿当蝴蝶,有的当采茶姑娘,两两相对表演,也可几个幼儿共同围成圈,先采茶后再扑蝶。
6、引导幼儿将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尝试表演出来。
7、教师帮助幼儿练习,重点突出手腕的动作。
8、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道具,边听乐曲边做动作,把想象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体验美感。
活动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第14篇、大班韵律活动《洗手帕》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洗手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洗手帕》歌曲的旋律、单唱歌词后学习洗手帕舞蹈动作。掌握搓、漂、绞、晾等动作。要求动作合拍。  
2、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洗手帕活动,观察老师洗手帕时的搓、漂、绞、晾等动作。  
2、脏手帕。
  
活动过程:  
1、出示脏手帕引出课题。  
◎手帕脏了,怎么办?  
◎谁知道手帕是怎么洗的?都有些什么动作?  
2、幼儿学习搓、漂、绞、晾等动作。  
◎听音乐合拍地自由做动作。  
◎教师示范做各种动作。 

3、教师示范跳《洗手帕》舞动作。  
◎幼儿说说老师跳的是些什么动作。  
◎练习唱歌《洗手帕》。  
◎跟学舞蹈数遍。学习洗手帕动作。  

4、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几遍。  我在开始的时候拿出一块脏的手帕,引出活动——洗手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们先是看我手洗手帕,再跟着我一起学着来做洗手帕的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洗手帕的劳动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韵律活动《洗手帕》,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洗手帕,使他们了解洗手帕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洗、搓、漂等动作。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把手帕放入水盆中浸湿,打上肥皂轻轻搓,脏的地方用力搓,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两种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  
通过活动,孩子们懂得了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怎样洗手帕。在乐曲结尾时的晾手帕又表现出了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15篇、大班韵律教案:生活模仿动作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一下地做刷牙、洗脸、梳头的话功能生活模仿动作。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创编不同的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3、乐于参与创编动作,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动作。  

活动准备:牙刷一支,刷牙、洗脸、梳头等图片,梳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亲亲我》。  
(1)随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唱歌曲《亲亲我》。  
(2)教师:妈妈亲过了,你还想要谁亲亲呢?  
(3)师生歌唱仿编的歌曲。  

二、欣赏生活模仿动作。教师:你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  

三、学习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2)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大家一起做模仿动作,教师在一旁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播放音乐,师生随着音乐一下一下地完整表演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四、启发幼儿创编生活模仿动作。  
(1)教师:你还会做哪些事情?谁会用动作带领大家一起做?  
(2)教师哼唱音乐,鼓励幼儿带领大家一起做一做?  
(3)播放《生活模仿动作》音乐,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做仿编的动作。  
(4)韵律活动《快来拍拍》。教师:小朋友,早上梳洗完毕后,让我们《快来拍拍》做游戏吧!  
(5)师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边唱边拍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在活动中,提供了牙刷、脸盆、梳子等实物,让孩子利用这些用品一拍一下有节奏地模仿刷牙、洗脸、梳头等动作。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很差。大班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事情更加不理解,为了激发幼儿对生活的乐趣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充分利用了韵律活动《生活模仿动作》,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前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他们了解自己一天主要要做哪几件事情,并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同时通过实践初步感受自己劳动的快乐。开始部分,让孩子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动作,如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等动作。然后, 通过 老师的示范,怎样刷牙,怎样洗脸,怎样梳头,怎样穿衣服……根据乐曲强弱、快慢,让孩子们尝试用几种不同的事情以及用不同的动作来感受乐曲的韵律。教材中的节奏感是比较明快的,让孩子自己做事情的同时能感受到快乐。

由于孩子们在生活中大都是父母包办的,所以有些事情根本没有感觉,比如孩子们对刷牙没有印象,有种空洞的感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成漱口,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强弱、快慢反映刷牙的场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懂得音乐又快又重时,应该干什么了;音乐又慢又轻时,又应该干什么了。在乐曲结尾时又表现出了自己劳动后的愉快心情。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而且活动中我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创编,更加激发了幼儿热爱幼儿园,热爱生活的目的,从而更加深一步的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第16篇、大班创造性韵律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2、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在动作表演方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磁带《七彩蛋宝宝》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带幼儿进场春天来了,有很多的小动物都要来看看美丽的春天,来我们听着音乐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进场)
2、学习韵律活动
(1)春天真美,还有一只小动物也想来看看春天,你们猜是谁呢?(教师出示鸡蛋壳)它现在还藏在鸡蛋壳里呢?猜出来了吗?(小鸡)
(2)小鸡在蛋壳里它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呢?让我们听着音乐想一想,做一做。
(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提问:小鸡你在蛋壳里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用动作表演)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一遍。
(3)小鸡用尖尖的小嘴巴啄啄啄,把蛋壳啄破了,小鸡钻了出来,看到那么美的春天小鸡心里觉得怎么样?(很高兴)它又会干什么呢?(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来,让鸡妈妈问问你刚才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讲述)
3、结束活动妈妈见鸡宝宝变的这么能干,高兴极了!宝宝们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好吗?(师幼欢快地一起跳舞)宝宝们,妈妈带你们到外面去捉虫子吃好吗?

第17篇、大班韵律教案:小兔捉迷藏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小兔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  

活动内容:  
一、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二、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三、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四、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五、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下面我来做兔妈妈,你们来做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会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的! 

第18篇、大班音乐韵律活动洗刷刷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按节奏表现刷子特征,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
2、通过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收集各种刷子。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教师自制的锅刷围裙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二、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哎呀,**小朋友,你的鞋上有点灰,来老师帮你刷一刷。
2、小朋友这是什么刷子?观察鞋刷的结构。
3、说说你认识的刷子。(幼儿自由讲述)
三、刷子舞会。
1、今天,我们邀请刷子宝宝来参加舞会,你想请谁来参加呢?(幼儿回答)。
2、教师播放音乐《洗刷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刷子(如牙刷、板刷、鞋刷等)进行创编。(可用身体的任意部位来编动作)。
3、欣赏教师表演的小锅刷舞。
4、幼儿模仿老师表演的小锅刷舞蹈,并在此基础上想象律动。
讨论:怎样使自己转起来不太头晕呢?
5、教师和幼儿再跳一遍小锅刷舞。
三、介绍汽车上的雨刮器。
1、天下雨了,汽车前的玻璃上全是雨水,这时司机会怎么做呢?
2、雨刮器是怎么刷的,你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示吗?
3、自由创编小车刷舞蹈《洗刷刷》。
4、教师和幼儿扮演各种刷子一起参加舞会。

第19篇、大班亲子韵律游戏小青蛙和笨笨蛇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1、A段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B段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蛇开始追逐时,幼儿扮演小青蛙边跑边想办法。
3、滑音结束后,小青蛙边念语令边出示自己的办法,笨笨蛇“倒地”。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的结构特点及青蛙与蛇的不同音乐风格,尝试与父母随乐进行角色伴演。
2、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3、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体验动脑筋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及家长感知A段音乐节奏,随乐表演A段小青蛙的动作。
用“打招呼”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A段音乐节奏。
教师、家长、幼儿三方互动,熟悉并随乐表演A段。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教师讲述故事,与协教完整表演B段。
引导幼儿思考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3、随乐游戏,引导家长与幼儿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
请l组家庭扮演勇敢、聪明的小青蛙,教师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
请1-2组家庭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
教师带领幼儿扮演青蛙,家长共同扮演一条大蛇。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在生浯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指导语:今天,宝宝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青蛙战胜大蛇,保护了青蛙们的安全。比如逃、躲、想办法克服困难等,今后宝宝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爸爸妈妈也要引导宝宝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困难。

第20篇、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赶花会》乐曲的旋律及ABA结构,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2、创编各种姿势和百花开放的不同造型,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在与同伴共同表演时,会寻找空地方,学会协调表演、合作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赶花会》并分段进行录音。
2、图片春姑娘、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课活动在很远的山谷里幼儿一个神奇的花园,里面的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花。它们都沉睡着等着春姑娘用魔法棒来唤醒它们。
1.听!(播放音乐第一段)春姑娘醒来开始梳妆打扮,先洗洗脸……春姑娘快乐的向山谷走去。
音乐结束后提问:
⑴春姑娘醒来后会做些什么?(边讨论边带领幼儿做一遍)
⑵你听到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春姑娘开始出门了?(66 36  66 36)让我们和春姑娘一起去神秘花园(师幼一起听第一段音乐做)
2.看,神秘花园到了,春姑娘拿出魔法棒说声“开”,花朵们竞相开放了。小朋友,你看到花朵是怎样开的?(以个别、小组、集体的形式进行学习“开花”)(播放第二段音乐)老师做春姑娘,幼儿做花随音乐听春姑娘的指令开花。(教师用魔法棒及语言给予提示)
3.天快要黑了,春姑娘要回去了。(随第三段音乐走)
4、完整听一遍音乐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师带领幼儿在椅子上听音乐做动作)
二、了解ABA句式师: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这三幅图就表示了刚才春姑娘开花的故事,请你看看哪一幅图应该放在第一个呢?(出示图谱)如果第一段音乐可以用A来表示,第三段音乐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第二段呢?(B来表示)所以这首曲子是ABA句式。
三、完整玩游戏
1.师做春姑娘,幼儿做花玩游戏。
2.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春姑娘,其他幼儿做花玩游戏。要求是两个幼儿合作做一朵花。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活动《赶花会》。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诠释对音乐的理解。但是在整节课中我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幼儿动作的创编上,而对于听音乐做动作方面有所忽略,如果能够更好的平衡两者间的关系,那么《赶花会》这个音乐欣赏课会更加的精彩。

第21篇、大班韵律活动快乐农场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农夫和小种子的动作感知和表现音乐AB段和尾段的结构。
  2、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种农作物逐渐成长的动作造型,并根据音乐按角色完成农夫和小种子互逗得游戏,尝试多人合作进行游戏。
  3、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循序渐进的学习,大胆表现农夫,小种子的动作及表情,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的快乐。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PPT2、帽子(农夫)、角色挂牌(小苗苗)3、音乐《甩葱歌》、音乐图谱活动重点:通过故事表演农夫和小种子的动作感知和表现音乐AB段和尾段的结  构,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难点: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种农作物逐渐成长的动作造型,并根据音乐按角色完成农夫和小种子互逗的游戏,尝试多人合作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了解农夫劳作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农夫在田里劳作时的情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进行农夫动作练习1、教师示范A段音乐动作(翻土、浇水看一看),幼儿跟音乐进行模仿学习。
  2、教师示范B段音乐动作(农夫观察小苗苗的动作、想办法、喷农药),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3、师幼一起在座位旁完整模仿农夫动作。
  4、幼儿自由散点进行农夫动作练习(三)师幼学习模仿创编小种子逐渐长大的动作1、教师请配班老师做小苗苗,自己做农夫进行游戏展示,并提问:小种子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长的?在什么时候长的?
  2、小种子逐渐长大动作及创编动作练习(1)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师幼跟节奏进行模仿练习。
  (2)教师给出指令,这一次我种的是大南瓜,想一想南瓜它会怎么长呢?动作该怎么做?教师做农夫浇水,幼儿创编动作进行展示3、小苗苗生病枯萎,农夫进行观察救治环节练习(1)师:正在小苗苗长大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什么事?农夫这时候要干什么?幼儿探讨随音乐进行练习。
  (2)当农夫喷洒农药的时候小苗苗又有了什么样的反应?教师做农夫喷农药,幼儿抖动并作出最终农作物造型。
  (四)农夫与小苗互动完整游戏。
  1、教师做农夫,幼儿自由做农作物进行完整游戏2、请男孩做农夫,女孩做小苗苗分组进行游戏3、请女孩做农夫,男孩做小苗苗,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责任田地,并相互进行评比,谁的责任田长的最美最好。
  4、师幼讨论收菜动作并进行模仿。
  5、请二名幼儿和教师随音乐进行完整游戏,活动结束。

第22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快来拍拍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快来拍拍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慢,进一步学习随乐有节奏的律动。  
2、借助从下往上的顺序作出较快速反应,表演歌曲。  
3、在变化速度游戏时,愿意积极迎接挑战。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身体若干部位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摸耳朵》  
1、幼儿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2、教师替换歌词发出的指令,带领幼儿边唱边玩“摸鼻子”、“摸膝盖”的游戏。  

二、游戏《我说你拍》。  
1、教师发出语言指令,幼儿作出快速反应。  
教师:可以摸鼻子、摸膝盖……可不可以拍呢?准备——拍手、拍膝盖,还可以拍哪里?  
2、教师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引导幼儿拍脚、拍膝盖、拍腰、拍肩、拍头。  
3、教师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引导幼儿拍头、拍肩、拍腰、拍膝盖、拍脚。  

二、韵律活动《快来拍拍》  
1、教师随音乐旋律朗诵歌词,并按规定的节奏做动作。  
这样表演动作:在“来”自上做一次召唤的动作;在“拍拍”上,做两次拍手动作;在“头、肩、腰、膝盖、脚”上做一次轻拍该部位的动作。  
2、教师随音乐旋律边唱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并引导幼儿跟做。  
3、引导幼儿完整的边唱边做。  

三、根据前奏速度的变化来变化动作和演唱的速度。  
四、结伴放松游戏《快来拍拍》  
尝试听琴用较慢的速度,边唱边拍对方身体的相应部位,进一步尝试体态交流与交往。 

第23篇、大班韵律教案:大象与小鸟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大象与小鸟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老师设想让幼儿跟着这段音乐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但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老师要做一个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  

2、重点难点  
重、难点:幼儿能用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激趣,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来了”的律动进场。  
2、故事引入:  
*师:“今天还会来一位动物朋友跟小朋友做游戏,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呢?”教师出谜语引出大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比手还能干。”  
*师:“你们喜欢小鸟和大象吗?大象和小鸟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教师讲故事《小鸟和大象》幼儿认真领会小鸟和大象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整天飞来飞去,做游戏跳舞,玩的可高兴了。一天它们又快乐的和大树做游戏,忽然听着了“”的声音,小鸟们吓坏了,它们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他们以为怪兽来了,就赶紧藏到大树后面。这个时候,从小河那边来了一群大象,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小鸟这边走了过来,只见他们有的伸着鼻子,晃来晃去,有的吸了小河里的水,再喷到另外一只大象的身上。玩得可高兴了。藏到大树后面的小鸟,再也忍不住了,它们一个个飞到大象的身边跟大象做起了游戏。有的小鸟和大象跳着邀请舞,有的小鸟飞到大象的身后和大象捉迷藏,还有的大象在给小鸟洗澡,他们玩的可高兴了  

3、听音乐分辨小鸟和大象的歌曲,幼儿想象自编动作。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小段?”幼儿完整听音乐,老师在旁边根据着音乐分别指三幅图。  
*师:“这首音乐有几段?第一段是谁出来跳舞了?”(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跳舞吧!”  
*放小鸟音乐,幼儿听小鸟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飞翔、唧唧喳喳叫、跳圆圈舞等。先让幼儿集体做,老师发现好的动作后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并加以提炼。  
*师:“接着又是谁出来跳舞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跳舞的呢?”  
放大象音乐,幼儿听大象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吸水、喷水、洗澡、跳舞、走路、转圈等。(方法同小鸟)  
*师:“后来小鸟和大象怎么样了?”听大象和小鸟游戏的音乐幼儿自由结对,舞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洗澡、转圈、跳舞等动作。并在集体中进行提炼。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大象因为特别大、身子象小山一样,所以它跳起舞来动作比较笨重。小鸟因为比较小,身体轻,跳起舞来动作灵巧、可爱。  

4、律动。  
*师:“我们刚刚表演了小鸟和大象,现在想不想听着音乐完整地表演啊?那谁来当小鸟,谁来当大象?”老师请幼儿自选胸饰小鸟和大象。  
*介绍游戏方法和规则: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玩呢?”老师随即提出要求:a、要听清楚音乐,什么时候小鸟出来;b、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大象出来跳舞的时候,小鸟就蹲下来别动表示躲起来;c、最后呢?它们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老师在旁边提醒、指导,鼓励幼儿创编各种动作。最后教师说“天黑了,小鸟和大象互相再见回家去了。”幼儿互相做再见的动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出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游戏再开展一次。  
*交换角色表演一次。老师退出。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大象和小鸟玩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小朋友们也要象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跟你们做朋友。  
*听小鸟和大象游戏的音乐,幼儿出活动室做户外游戏。

第24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敲锣打鼓放鞭炮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敲锣打鼓放鞭炮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听辩敲锣、打鼓、放鞭炮的音乐。
2、引导幼儿学习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初步跟上音乐节拍。
3、复习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人人参与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敲锣打鼓放鞭炮、大公鸡;  
2、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各一;  
3、实物锣、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律动:高人走、矮人走。师生一起跟随音乐的高低变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进入活动室。
师:老师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大家跟随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到座位上,听一听什么地方是高人走、什么地方是矮人走的音乐?

2、复习歌曲:大公鸡。请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两遍,并提醒幼儿唱出大公鸡洗澡时的高兴心情。
师:看,电视里来了谁?对,是大公鸡,谁知道大公鸡用什么洗澡?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大家。
师小结:天气虽然很冷,但我们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鸡一样,要经常洗澡,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学习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1、看一看,想一想 

(1)逐一出示小朋友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
幼A:有个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锣。
幼C:在放鞭炮,声音很响很响的,她把耳朵都捂起来了。
幼D:有个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兴的跳起来了。
师:锣、鼓敲了以后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仔细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幼A:哐哐哐哐
幼B:咚咚咚咚
幼C:嘭啪嘭啪
(2)集体徒手模仿动作。

2、听一听,做一做
(1)欣赏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辩慢慢的敲锣、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乐。(二遍)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大家仔细听,哪里是敲锣的音乐,哪里是打鼓的音乐,放鞭炮的音乐你听出来在什么地方了吗?
幼A:我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了。
幼B:放鞭炮的声音在最后,很响的。
幼C:敲锣的声音在一开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锣后面的是打鼓的音乐,打的很快的,我喜欢听。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a.集体练习(二遍)师: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b.弟弟妹妹分组练习(二遍)
c.一边模仿声音一边模仿动作表演(二遍)

3、想一想,找一找
(1)请幼儿找出敲锣打鼓的图片
(2)两张图哪一张象慢慢敲锣的声音,哪一张象快快打鼓的声音。(请幼儿找出)
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4张图片,等会儿就找一找,哪张是打鼓的图片,哪张是敲锣的图片,这里还有两张,看一看哪张象慢慢的敲锣的声音,哪张象快快的打鼓的声音?
(3)集体听音乐表演(二遍)

三、结束部分
1、复习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师:敲锣打鼓放鞭炮真呀真开心,让我们把电视机关掉,来跳个舞吧,赵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来到北珊湾幼儿园,来到小三班,认识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戏、跳舞?好,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找你的朋友跳起来吧。
2、随此音乐边拍手边出活动室。

第25篇、大班韵律活动猴子爬树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性质,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树和从树上滑下来的动作。学习听音乐的上行节拍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2)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玩耍的动作。
(3)散点活动时,学习找空地方游戏。
(二)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韵律活动“盖房子”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的动作。师:你们去动物园时最喜欢什么动物?猴子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创编猴子爬树、猴子玩耍、猴子从树上滑下的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练习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的前后两部分,并匹配动作进行练习。师:你们听,老师弹的音乐哪一段是猴子一下一下往上爬树的?哪一段是说猴子从高高的树上叽里咕噜滑下来的?(教师用有节奏的、渐强的方法弹奏乐曲的前面部分;同快速、连续的音阶弹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后面部分,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匹配和练习。
(4)幼儿学习随乐曲中间部分自由创编做各种“猴子”动作。师:“小猴子除了爬树还喜欢玩。来,我们一起随这段音乐学学小猴子。(教师反复弹奏乐曲的中间部分,及时反馈部分幼儿的创编动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5)幼儿完整练习韵律活动。师:小猴子告诉你们,这儿有很多的大树,我们一起来爬树吧!(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散点找空地方,然后一起完整地玩“猴子爬树。”
(6)结束语。师:小猴子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三)活动反思
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很好地感知、理解、表现音乐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对于我们大班幼儿来说,辨别音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把“小猴子在树上玩耍”这部分音乐提前,先让幼儿充分感知中音区的音乐;接下来出现上行、下行的音乐,幼儿在心里就有了比较,分辨上行、下行就显得不那么突然了。
在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后,我采用夸张的身体语言和幼儿进行爬树、玩耍、下树动作的创编,这样幼儿就能愉快的投入到音乐律动中去。

第26篇、大班韵律音乐教案:猴子爬树

幼儿园大班韵律音乐教案:猴子爬树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性质,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树和从树上滑下来的动作。学习听音乐的上行节拍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2、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玩耍的动作。  
3、散点活动时,学习找空地方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韵律活动“盖房子”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的动作。  
师:你们去动物园时最喜欢什么动物?猴子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创编猴子爬树、猴子玩耍、猴子从树上滑下的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练习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的前后两部分,并匹配动作进行练习。  
师:你们听,老师弹的音乐哪一段是猴子一下一下往上爬树的?哪一段是说猴子从高高的树上叽里咕噜滑下来的?(教师用有节奏的、渐强的方法弹奏乐曲的前面部分;同快速、连续的音阶弹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后面部分,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匹配和练习。  

4、幼儿学习随乐曲中间部分自由创编做各种“猴子”动作。  
师“小猴子除了爬树还喜欢玩。来,我们一起随这段音乐学学小猴子。(教师反复弹奏乐曲的中间部分,及时反馈部分幼儿的创编动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5、幼儿完整练习韵律活动。  
师:小猴子告诉你们,这儿有很多的大树,我们一起来爬树吧!(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散点找空地方,然后一起完整地玩“猴子爬树。”)  
6、结束语。  
师:小猴子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第27篇、大班韵律蝴蝶飞飞 含音乐文件教案反思

 教学理论依据、策略:
  《纲要》中提出艺术活动应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天性好玩、好动,一切以兴趣为出发点,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游戏引入韵律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让幼儿趣味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大胆的创造性表达自我,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感受独特的快乐和愉悦!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与音乐变化,理解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景。
  2、尝试用合适的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朵造型和蝴蝶飞舞的姿态。
  3、会适时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掌握《花儿与蝴蝶》的舞蹈物质准备:不同颜色的手腕花、音乐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感受理解音乐,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花儿与蝴蝶",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进行游戏、表演。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引出主题--花园里有好多漂亮的蝴蝶,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呢。我们和蝴蝶打个招呼吧,红蝴蝶在哪里?红蝴蝶在这里;黄蝴蝶在哪里?黄蝴蝶在这里。绿蝴蝶在哪里?绿蝴蝶在这里。
  --小蝴蝶还记得我们一起跳的蝴蝶舞吗?我们再来跳一次吧!
  二、提出创编要求1、刚才蝴蝶们飞得真美啊,可是花朵除了用手掌相对的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呢?
  2、个别示范:谁愿意来试试看?手掌还可以怎么做?
  3、自由尝试:除了手的不同造型,还可以放在手提的哪个方向呢?请你做做看,一会请小朋友来表演。
  4、交流互动:刚才呀看到你们不仅用手掌做出不同的花朵,还能放在身体的不同方向呢,谁愿意来带领我们做做动作?
  5、集体表现:这一次就请你们把自己想到的不同花朵动作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一跳,比比谁的造型最特别三、理解乐曲情境,表现网蝴蝶情景1、蝴蝶想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捉蝴蝶"的游戏,捉蝴蝶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拉一个大网呢?
  2、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怎样可以网到蝴蝶,把手举起来网就打开了,手放下来网就关上了,试试看。
  3、请配课老师(另一名队长)一起进行游戏,我来做队长,你们来拉网,注意看队长是怎么和蝴蝶网做游戏的呢?
  4、重点尝试:手举上去蝴蝶可以自由钻来钻去,手放下来,蝴蝶停止等待。你们发现了吗?队长是怎么和蝴蝶网做游戏的呢?
  6、集体表现:这一次请你们一起来,请哪一种颜色的蝴蝶和我一起玩呢?红蝴蝶吧,红蝴蝶请进来,蝴蝶网快拉好。
  四、完整表现,感受乐趣1、鼓励幼儿和同伴在音乐声中完整表现花儿和蝴蝶--让我们重头开始,耳朵挺好,哪种颜色的蝴蝶要来钻网哟!
  2、选出小组队长,进行指令--刚才是我发出的指令,你们能自己说说指令吗?请同样颜色的蝴蝶聚在一起商量,选出蝴蝶队长。
  --队长选好了,让我们把蝴蝶网拉起来,队长请到中间来,哪一队先来游戏呢?用什么办法?(黑白配)好,哪一队赢了,哪一队队长先来发指令。当老师做出"嘘"的动作时,请队长到中间来黑白配。
  3、完整几次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发出指令。
  五、自然结束让我们回到教室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跟随音乐离开活动场地)
完整音乐文件下载
活动反思:
  首次进行铅笔屑贴画,显然幼儿的兴趣很浓,能跟着老师的讲解的方式,进行卷的练习,但是平时幼儿缺乏这个尝试,所以卷出来的铅笔屑经常会断,不够完整,而做出来的蝴蝶也不是很漂亮。同时,因为铅笔屑相对比较小,使用油画棒添画蝴蝶的身体部位就比较难,以后还是要准备一些彩色笔,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好。

第28篇、大班韵律教案:快乐的火把节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快乐的火把节

一、活动目标:  
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  
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第29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快乐农场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快乐农场


◆游戏玩法建议
    第一段音乐:

    农夫动作:翻土、浇水。
    小苗苗动作:摆好造型静静等待,一点一点长大。

    第二段音乐:
    农夫动作:看、逗小苗、想办法、喷杀虫剂。
    小苗苗动作:蔫、互逗、抖虫子、摆出水果蔬菜造型。

    第三段音乐:收菜
    特效音“呦”出现时,扮演小苗苗的幼儿迅速摆出蔫、生病了的动作及痛苦的表情。
    农夫喷杀虫剂时小苗苗要使劲抖动身体并摆出最漂亮的造型。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农夫和小种子的动作感知和表现音乐AB段和尾段的结构。
    2、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能在乐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种农作物逐渐成长的动作造型,并根据音乐按角色完成农夫和小种子互斗的游戏,尝试多人,台作进行游戏。
    3、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教师引导循序渐进的学习,大胆表现农夫,小种子的动作及表情,体验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进行农夫动作练习。

    1、教师示范A段音乐动作(翻土、浇水看一看),幼儿跟音乐进行模仿学习。
    2、教师示范B段音乐动作(农夫观察小苗苗的动作、想办法、喷农药),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3、师幼一起在座位旁完整模仿农夫动作。
    4、幼儿自由散点进行农夫动作练习。

    (二)师幼学习模仿创编小种子逐渐长大的动作。
    1、教师请配课教师做小苗苗,自己做农夫进行游戏展示,并提问:小种子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长的?在什么时候长的?
    2、小种子逐渐长大动作及创编动作练习。
    (1)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师幼跟节奏进行模仿练习。
    (2)教师给出指令,这一次我种的是大南瓜,想一想南瓜它会怎么长呢?动作该怎么做?教师做农夫浇水,幼儿创编动作进行展示。

    3、小苗苗生病枯萎,农夫进行观察救治环节练习。
    (1)师:正在小苗苗长大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什么事?农夫这时候要干什么?幼儿探讨随音乐进行练习。
    (2)当农夫喷洒农药的时候小苗苗又有了什么样的反应?教师做农夫喷农药,幼儿抖动并作出最终农作物造型。





   (三)农夫与小苗互动完整游戏。
    1、教师做农夫,幼儿自由做农作物进行完整游戏。
    2、请男孩做农夫,女孩做小苗苗分组进行游戏。
    3、请女孩做农夫,男孩做小苗苗,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责任田地,并相互进行评比,谁的责任田长的最美最好。
    4、师幼讨论收菜动作并进行模仿。
    5、请二名幼儿和教师随音乐进行完整游戏,活动结束。

    三、友情提示
    1、小苗苗成长时,教师—定提醒幼儿浇完四下水后小苗苗才能长一次。
    2、可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农作物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出来。
    3、活动延伸:为了更好地体现每位幼儿的表现欲在活动中以分田地的形式将幼儿分组,各组做各组农作物的造型,互相评比促进游戏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中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4、可以配合主题活动,引发幼儿种植乐趣,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第30篇、大班韵律教案大象与小鸟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大象与小鸟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大象有着长长的鼻子、象小山一样的身体;而小鸟有着娇小、灵巧的身体,大象和小鸟都深深的印在孩子们的脑筋里,孩子们平时喜欢模仿它们。而“大象与小鸟”这段音乐欢快,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老师给予了其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更使人愿听、想听,从而再想要去表现。老师设想让幼儿跟着这段音乐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但要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去选材、去设计,幼儿才能从中获得知识,增强创造力。在这个活动中老师要做一个要做孩子的发掘者、引导者。  
2、重点难点  
重、难点:幼儿能用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性质变化,通过动作表现角色的特征和情绪。  
2、幼儿能理解故事,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3、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图三张、大象和小鸟的胸饰若干、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律动激趣,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来了”的律动进场。  
2、故事引入:  
*师:“今天还会来一位动物朋友跟小朋友做游戏,小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呢?”教师出谜语引出大象。“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比手还能干。”  
*师:“你们喜欢小鸟和大象吗?大象和小鸟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教师讲故事《小鸟和大象》幼儿认真领会小鸟和大象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整天飞来飞去,做游戏跳舞,玩的可高兴了。一天它们又快乐的和大树做游戏,忽然听着了“”的声音,小鸟们吓坏了,它们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他们以为怪兽来了,就赶紧藏到大树后面。这个时候,从小河那边来了一群大象,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小鸟这边走了过来,只见他们有的伸着鼻子,晃来晃去,有的吸了小河里的水,再喷到另外一只大象的身上。玩得可高兴了。藏到大树后面的小鸟,再也忍不住了,它们一个个飞到大象的身边跟大象做起了游戏。有的小鸟和大象跳着邀请舞,有的小鸟飞到大象的身后和大象捉迷藏,还有的大象在给小鸟洗澡,他们玩的可高兴了  

3、听音乐分辨小鸟和大象的歌曲,幼儿想象自编动作。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段音乐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小段?”幼儿完整听音乐,老师在旁边根据着音乐分别指三幅图。  
*师:“这首音乐有几段?第一段是谁出来跳舞了?”(小鸟)“我们一起来学小鸟跳舞吧!”  
*放小鸟音乐,幼儿听小鸟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飞翔、唧唧喳喳叫、跳圆圈舞等。先让幼儿集体做,老师发现好的动作后再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并加以提炼。  
*师:“接着又是谁出来跳舞了?”(大象)“大象是怎么跳舞的呢?”  
放大象音乐,幼儿听大象音乐游戏、舞蹈。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吸水、喷水、洗澡、跳舞、走路、转圈等。(方法同小鸟)  
*师:“后来小鸟和大象怎么样了?”听大象和小鸟游戏的音乐幼儿自由结对,舞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想象创编不同的动作,如拍手、洗澡、转圈、跳舞等动作。并在集体中进行提炼。  
*教师小结提醒幼儿:大象因为特别大、身子象小山一样,所以它跳起舞来动作比较笨重。小鸟因为比较小,身体轻,跳起舞来动作灵巧、可爱。  

4、律动。  
*师:“我们刚刚表演了小鸟和大象,现在想不想听着音乐完整地表演啊?那谁来当小鸟,谁来当大象?”老师请幼儿自选胸饰小鸟和大象。  
*介绍游戏方法和规则: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玩呢?”老师随即提出要求:a、要听清楚音乐,什么时候小鸟出来;b、什么时候是大象出来,大象出来跳舞的时候,小鸟就蹲下来别动表示躲起来;c、最后呢?它们一起跳起了舞。  
*播放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老师在旁边提醒、指导,鼓励幼儿创编各种动作。最后教师说“天黑了,小鸟和大象互相再见回家去了。”幼儿互相做再见的动作,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出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游戏再开展一次。  
*交换角色表演一次。老师退出。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大象和小鸟玩得高兴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小朋友们也要象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跟你们做朋友。  
*听小鸟和大象游戏的音乐,幼儿出活动室做户外游戏。

第31篇、大班韵律活动:葡萄丰收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葡萄丰收

活动目标: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垫步,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学习如何从“臂测”过渡到“目测”的方法来学会“S”形穿插的队形变换。  
3、在“葡萄搭架”的表演中体验坚持的乐趣,在猜测舞伴活动中体验尝试推测及与新舞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音乐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葡萄,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了,这么多的葡萄在一起,高兴的跳起舞来了。  

二:幼儿站成大圆圈,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  
1、教师唱谱幼儿随音乐复习垫补及手腕转动。  
2、幼儿单圈变双圈,男孩在内圈,并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三:女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1、男孩在面向圈里拉手成“葡萄架”,教师示范钻“葡萄架”。  
2、女孩面向圈上站立,按瞬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S”形穿插。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探索摘葡萄动作。  
4、教师唱歌谱,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要求女孩先用手指,在用眼睛看该钻葡萄架的第一个空间,然后随乐钻一次葡萄架,摘一次葡萄。  
5、随乐练习“S”形穿插的队形变化。  

四:学习垫步看朋友动作。  
1、教师唱歌谱,男孩垫步转身,女孩原地垫步。  
2、随音乐练习垫步看朋友的动作,注意眼神自然交流。  
3、随音乐练习舞蹈1——2遍。  
4、男孩、女孩交换角色,男孩学习“S”穿插的队形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内外圈交换位置的方法。我们可以猜一猜,谁是我们的新舞伴,再随乐舞。

第32篇、大班韵律活动:泥娃娃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泥娃娃

活动目标: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师:泥娃娃那么可爱,那么想要爸爸妈妈,我们怎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可爱的你娃娃呢?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二、集体学习《泥娃娃》律动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第33篇、大班韵律教案:小兔捉迷藏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小兔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  

活动内容:  
一、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二、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三、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四、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五、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下面我来做兔妈妈,你们来做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会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的!

第34篇、大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第35篇、大班韵律活动教案:杀鸡宰鸭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教案:杀鸡宰鸭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评:教师在开头以厨师的身份导入,让幼儿进入“厨师做菜”的情景,使幼儿在开头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动的更深层的开展。)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巧妙的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结合起来,)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评:在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的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填词歌唱打下基础。)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评:在没有范唱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填词主动学唱,是基于幼儿对歌词曲调比较熟悉)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
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评:这一环节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创编拔毛时“横拔”、“竖拔”、“两只手轮流拔”等都是幼儿的创意。)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评:这里让幼儿体验一下厨师做好一道菜时的成就感)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鸡毛和鸭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歌表演部分动作提示: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 (鸭)。  
12小节:作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第36篇、大班韵律活动葡萄丰收教案反思

目标:
1.基础性目标:
①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
②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2.发展性目标: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教学重点:
重点:
1、学跳舞蹈"葡萄丰收",进一步巩固踮步的基本动作。
2、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和诙谐的风格。
难点: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活动材料:材料准备:挂图、CD、篮子10个
经验准备:
1、幼儿初步学过踮步、手腕转动等基本动作
2、幼儿已学会双圈队形。
活动过程:
活动1: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图片
T:今年的葡萄长的又大又圆,我们一起来帮助农民伯伯摘葡萄吧!
活动2:二、继续学习舞蹈《葡萄丰收》
1、喊节拍,幼儿复习踮步及手腕转动的动作。
2、幼儿站好双圈队形,男孩转身面对女孩,(随乐)练习舞蹈基本动作。
3、继续学习《葡萄丰收》的舞蹈动作。
活动3:三、学习如何交换舞伴来变换队形
1、男孩手拉手搭成"葡萄架",教师示范摘葡萄。
2、女孩面向圈站立,按逆时针方向,在男孩搭成的"葡萄架"下进行摘葡萄。
3、男孩原地蹲下,女孩继续做摘葡萄动作。
4、喊节拍,女孩练习钻葡萄架、摘葡萄。
5、随乐练习交换舞伴摘葡萄。
活动4:四、完整表演舞蹈《葡萄丰收》
跟音乐一起表演舞蹈,最后一段请女孩拿好准备好的篮子挎在左手上进行表演葡萄丰收的样子。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活动时,我神秘地对大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维吾尔族姑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什么呢?孩子们很好奇,猜各种各样的名字,当我出示“阿依古丽”四个字时大家都说太好听的,有的男孩子还兴奋地笑了。这时我马上给大家讲述创编的故事,想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来熟悉舞蹈结构。
并提问:“阿依古丽早上做了什么事?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接着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把这些事编了一段好看的舞蹈。”随着欢快的音乐,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让幼儿欣赏舞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开心极了,都嚷让着想学哪个哪个动作,顿时教室内变的嘈杂起来,我使了很大的劲,才让活动正常进行。整个活动上得非常累人,孩子掌握舞蹈的动作也不是太好。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活动过程和教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回想,活动中女孩子对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时认真仔细,积极练习;而男孩子呢,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有的则根本没有认真学,活动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和其他班老师一交流,她们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如何改变韵律活动中的类似情况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学习动作时,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这样,更尊重幼儿、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3、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如眼神、动作。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

第37篇、大班韵律活动:绿毛虫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绿毛虫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探索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结构,体会其情趣。
2、借助图片及语言的提示创编相应动作,并学会等待最后一拍时静止造型给别人带来惊喜。
3、初步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生长过程,体验自我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绿毛虫》。

活动过程:
1、幼儿倾听音乐,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现象。
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自由猜想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我们一起来听听、猜猜,今天我们将和哪个动物一起玩游戏?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我们来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最先跑来和我们一起玩的?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图的内容,并创编动作来表现图的内容。
教师逐幅出示小图,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中内容,并创编相关动作。
——你发现这个故事里有什么事情?绿毛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学一学绿毛虫的动作吗?
教师在引导幼儿做出蜕皮动作时,有意识地说:还差一点,还差一点、、、、、、直到音乐最后一拍时,用夸张的动作使劲将粘在身上的“皮”用脚踹下,让幼儿体验成长必须经过的努力,激发幼儿期盼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绿冒充变蝴蝶的音乐情节。
——绿毛虫们,我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3、幼儿用动作参与,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绿毛虫。
——绿毛虫们,我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4、幼儿创编蝴蝶造型。
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蝴蝶。
——我们比比哪只绿毛虫变的蝴蝶最漂亮。
幼儿吸纳他人做的蝴蝶动作,再次表演。
——刚才你发现哪只蝴蝶最漂亮?这次请你来学她(他)的蝴蝶动作。

5、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体验用身体动作边县小动物的快乐。
——我们今天是和哪个小动物一起听音乐、玩游戏的?原来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演绿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下次我们还会和其他小动物一起玩游戏。

第38篇、大班韵律活动:猜拳游戏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猜拳游戏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的节拍协调的做动作,学会听音乐做跑跳步。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舞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玩过猜拳游戏。
2、幼儿学过跑跳步。
3、乐曲录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感受旋律:
----教师组织幼儿欣赏乐曲。
----引导幼儿为乐曲伴奏。
----引导幼儿随乐去做跑跳步。
2、集体游戏
----教师示范舞蹈跳法。
----教师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提醒幼儿在音乐结束前要找好两个邀请者。音乐最后一拍,三人猜拳时,与别人动作出的不一样的幼儿到圈内当邀请者。如三人动作出的都一样,原邀请者仍做邀请者。
----集体跳猜拳游戏舞。

动作说明:
1---8小节:邀请者站在圈中边拍手边做跑跳步前进,到8小节时,邀请者站在圈上任何两个幼儿前面,这两个幼儿便是被邀请者。
1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左手叉腰,右脚跟在右前方点地,同时右手向右前方摊开做邀请状。
2小节:右手和右脚还原。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方向相反。
5---8小节:三个幼儿手拉手成圆圈,依逆时针动作做跑跳步。
9---10小节:三个幼儿猜拳,如有一幼儿不同,则出去做邀请者,如有相同,则原邀请者还做邀请者。

第39篇、大班亲子手指游戏手指韵律操教案

目标:训练手指的灵活活动能力,发展手的精细动作。
过程:请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坐着,在教师引导下,边朗诵儿歌《手指宝宝做早操》边活动手指。
手指宝宝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伸伸臂,伸伸臂,(手指伸直两次)
弯弯腰,弯弯腰,(拇指不动,四指向下压二次)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早上空气真正好,(双手击掌三次)
手指宝宝做早操,(双手握拳左右摇摆一次)
跑跑跑,跑跑跑,(双手握拳绕线状)
跳跳跳,跳跳跳,(双手伸出食指、中指上下摆动)
锻炼身体真正好。(双手拇指翘起摇摆)

第40篇、大班韵律活动:理发店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理发店

活动名称:理发店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  
  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  

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  
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  
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  

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 “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 
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第41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数青蛙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数青蛙

一、设计构思  
    1、教材来源:本次音乐活动取材于《快乐奥尔夫》中的一段作品,原名叫《青蛙》。 
    2、目标定位:重点引导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生动有趣;难点是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 
    3、设计理念: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因为任何完美的音乐活动设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作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实际教学情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组织方式:主要采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其次是将学习律动和玩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另外还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通过嗓音造型、手指游戏、图谱识记、表演等形式体会《数青蛙》音乐的生动有趣。 

三、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节奏卡一张、图谱一幅。 

四、活动结构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 

五、指导要点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听老师的鼓声,请小朋友模仿拍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声势练习(跺左脚、右脚、双脚等)巩固节奏型。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小动物的叫声或幼儿的名字进行节奏朗诵活动,进一步巩固节奏型。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童谣《数青蛙》,一边一句句分析童谣一边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导小朋友自己发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拢与拇指对碰表示呱呱叫,用拳头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带动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歌谣和节奏型。引导幼儿在《数青蛙》的音乐中玩1-2遍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教师一边朗诵节奏一边用手指图谱,帮助幼儿识记音乐所表达的乐句顺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音乐,如让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运用节奏朗诵和声势活动为音乐配伴奏。 
   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让幼儿扮演青蛙围成“池塘”进行配乐表演。 
   6、结束活动:幼儿自音乐声中随教师跳出活动室。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 
   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图谱识记练习→游戏练习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使幼儿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第42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茶壶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来表演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认识各种茶壶、茶杯,知道茶壶、茶杯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教学准备: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四幅,歌曲伴奏。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变变变”进入宝宝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好不好?
想玩的宝宝站起来,找一个空地方站好。你们的小手在哪里?挥一挥。噢,我看到了,真漂亮。现在我们藏起来。游戏就要开始罗,听!
(变成小兔,跳一跳)(变成鸭子,走一走)(变成袋鼠,跳一跳)(变成飞机,听音乐飞进场地)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我们开飞机开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幼儿回答)累我都想喝水了。宝宝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圆又圆,我是茶壶圆又圆
(2)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嘴这是柄
(3)触摸第三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4)那这个壶嘴怎样啦?(冲茶啦)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开了!泡茶了。
三、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1、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2、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肥又矮)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壶柄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提问:“谁想喝水?”(咕噜咕噜)
3、提问:宝宝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那壶嘴呢?(幼儿创编)那我们再来一次,这一次看看谁跟我的不一样。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宝宝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6、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四、请客人老师喝茶宝宝们,刚才我们都喝了茶,你们看看周围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喝,好吗?
五、结束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
活动反思:
歌曲小茶壶,我运用了课件,让歌曲的歌词更生动形象。通过让孩子在游戏表演,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歌曲。但是,在倒水游戏环节,我设计了倒水的节奏,是十六分音符,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太难了,他们最后都没有运用节奏去倒水。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最后的创编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变成了大象茶壶、爱心茶壶,但是对于新授歌曲的第一教时,创编的环节对于整个教学活动有些顾此失彼了。

第43篇、大班韵律活动谁是小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
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
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习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3、鼓励幼儿自由的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自由地做模仿动作。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慢慢的、哪些是快快的、哪些是重重的、哪些是轻轻的,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
(3)变化乐曲第二部分:3565156535651565:
鼓励幼儿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
动作的快慢、轻重。(如:快快跑、慢慢跑、轻轻跑、重重跑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小熊”。
1、介绍游戏的玩法,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2)请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间奏处自由做模仿动作,并能根据音乐速度与
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3)在围着椅子自由做动作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且动作协调。提醒幼儿音乐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2、邀请几位幼儿与教师一起尝试游戏。
3、幼儿自由分组,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组的椅子排成各种形状。
4、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完整地进行音乐游
戏。
四、结束活动,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游戏,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音乐课《谁是小熊》的选材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小熊作为这一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本次活动以音乐教学游戏为主导思想,将幼儿刚学习的新歌曲贯穿运用到“抢椅子”的游戏中加以复习和升华。并且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唱歌节奏的技巧。

第44篇、大班韵律活动:蚂蚁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蚂蚁

活动目标:  
欣赏歌表演《蚂蚁》,感知理解歌曲的内容,联系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根据歌词内容,探索表演蚂蚁搬豆的动作,体验多人合作表演抬豆子动作。  
能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会念儿歌逗蚂蚁;蚂蚁图片等  

活动过程:  
朗诵儿歌《逗蚂蚁》,引出主题。  
——师(出示蚂蚁图片):看,蚂蚁来啦,我们一起来念念蚂蚁的儿歌,(师生一起念儿歌“逗蚂蚁”)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蚂蚁》的歌。  
分段欣赏情景表演《蚂蚁》,初步感知内容。  
——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第一段,师提问:你看见了什么?小蚂蚁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  
——幼儿观看第二段,师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家的?  
——师: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走,许多蚂蚁就能把豆子抬回家呢?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人多力量大)  
分段学习歌曲,探索表演动作。  
——再次分段欣赏情景表演,教师鼓励幼儿跟唱歌曲第一段,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蚂蚁用力搬也搬不动,小蚂蚁是这样用力的,可以怎样唱?  
——师:怎样做动作呢?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演第一段动作。  
——用同样的方法,先欣赏第二段情景表演,再引导幼儿用稍轻、稍慢的语气歌唱,最后引导幼儿仿编第二段歌词的动作,启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模仿抬豆子的体态动作。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表演第二段的动作。  
表演歌曲活动。  
——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

第45篇、大班韵律活动快来拍拍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弱拍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快速反应并歌唱。
2.初步发现身体各部位"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玩唱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忍住不唱"而只做动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音乐磁带《快来拍拍》。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唱歌曲《快来拍拍》一遍。注意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二、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1.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2.幼儿跟着教师边歌唱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幼儿跟着教师,随钢琴弹奏歌曲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歌唱两遍。对于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自己的动作暗示。
4.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唱出来,还要跟着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E,可以怎么办呢7
三、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藏起来"的唱歌游戏。
教师:这首歌还可以有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 不唱,仍做触摸身体特定部位的动作。教师与幼儿尝试用常速玩这个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了,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按快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效果分析结合健康教育,学习说出自己身体从上到下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边说出名称边指相应部分。

第46篇、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阿依古丽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阿依古丽
 
活动目标:
   
1、在听音乐合拍做动作的基础上,学跳有情节的新疆舞。  
2、按舞蹈情节记忆动作顺序。  
3、初步体验新疆舞蹈的欢快与民族特色。  

活动准备:   
1、新疆娃娃或新疆帽一顶。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在《水果丰收》乐曲伴奏下,复习踵趾步及摘果子等动作。  

2、了解《葡萄丰收》舞蹈情节。  
(1)教师出示新疆娃娃或新疆帽,幼儿观察并说出这是新疆小朋友以及新疆人最爱跳舞的特点。  
(2)教师讲解舞蹈情节。  

3、学跳舞蹈。  
(1)教师示范,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舞蹈,幼儿观察并说出老师跳了些什么动作。  
(3)先练习“手”的动作。在座位上坐着做、站起来站在椅子前面做。  
(4)重点练习踮步与进退步。  
(5)教师边说故事情节,边示范舞蹈,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舞蹈。  
(6)重点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动作,在继续完整练习舞蹈。  
(7)教师或一些幼儿戴新疆帽舞蹈,其余幼儿欣赏并拍手伴奏,体验新疆帽舞蹈的欢快情绪和民族特色。  

4、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在教师指挥动作的暗示下,进行即兴地齐奏或轮奏。  对于踵趾步孩子还是不太会,一折一折的,没有美感!看来不止要教会,还要培养他们对于舞蹈的美感。  
因为教室场地比较小,所以我把动作分成手和脚两部分。先根据情节练习手部动作。然后再站起来练习脚部动作。  
因为有了故事情节动作顺序倒不难记。  
就是踮步与进退步需要特别的练习。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手位,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学习好这个舞蹈,我预先创编了一个简单的故事。 
 
活动时,我神秘地对大家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维吾尔族姑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什么呢?孩子们很好奇,猜各种各样的名字,当我出示“阿依古丽”四个字时大家都说太好听的,有的男孩子还兴奋地笑了。这时我马上给大家讲述创编的故事,想让孩子们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来熟悉舞蹈结构。并提问:“阿依古丽早上做了什么事?她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把这些事编了一段好看的舞蹈。”随着欢快的音乐,我热情地为孩子们表演舞蹈,让幼儿欣赏舞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开心极了,都嚷让着想学哪个哪个动作,顿时教室内变的嘈杂起来,我使了很大的劲,才让活动正常进行。整个活动上得非常累人,孩子掌握舞蹈的动作也不是太好。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活动过程和教具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仔细回想,活动中女孩子对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时认真仔细,积极练习;而男孩子呢,有的动作做的不到位,有的则根本没有认真学,活动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和其他班老师一交流,她们也出现了这种状况。  
如何改变韵律活动中的类似情况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针对班内幼儿多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这样学习时对掌握不好的孩子老师能个别指导,根据男女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鼓励女孩创编不同的动作,在自己的实际能力上得到提高。  
2、学习动作时,孩子之间会互相遮挡,可以把动作图谱先分散在教室四周,让孩子自由选择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进行观察指导,等孩子基本掌握动作后,在放在一起连贯表演。这样,更尊重幼儿、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3、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来控制幼儿的情绪,如眼神、动作。另外音乐指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1234567来让幼儿起立准备、7654321回到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音乐活动常规,让音乐活动上得轻松自如。        

第47篇、大班韵律活动:熊和小孩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熊和小孩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2、想象,创编各种不同的造型动作,学会控制,保持动作的造型。  
3、体验,分享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段好听的乐曲,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两段曲子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乐曲,熟悉乐曲旋律  
1、师弹奏曲一(小孩玩耍)和曲二(熊走路)让幼儿听赏分辨乐曲一的轻快,乐曲二沉重的不同旋律,并让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2、再次听赏,自由做轻快和沉重的动作。  

三、学唱歌曲  
1、师:轻快的音乐里还藏着一首歌曲呢,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2、师范唱  
3、幼儿回答  
4、幼儿听着旋律一起哼唱歌曲。  

四、创编动作,合作游戏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原来是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熊和小孩”,谁来告诉我,哪一段音乐是小孩游戏,跳舞,哪一段是熊出来了?(重点学一学熊走路的样子)  
2、师:我们也来玩这个游戏吧  
3、师讲解游戏规则:曲一,小朋友随欢快的乐曲自由表演,快乐舞蹈。曲二,大熊出场,按音乐节奏边走边巡视小朋友,这时,小朋友立即静止在一个造型动作上,大熊未离开之前一直保持不动。谁动了,就被大熊抓走。大熊离开了,小朋友才继续舞蹈游戏。  
4、师扮演熊,幼儿想象创编各种造型动作,鼓励与同伴合作造型。(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5、请个别幼儿扮演大熊,继续游戏。  

五、结束   
增加扮演大熊幼儿的人数,可突然中断曲一,改弹曲二,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第48篇、大班韵律活动杀鸡宰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童谣,歌曲旋律比较简短有情趣,经过修改后的歌词更具情节性简单易学,节奏感也很强,歌词生动的展现了小朋友热情的招待小客人的情景,歌曲中充满了小朋友快乐、活泼的情感。幼儿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气氛活跃,他们自始至终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在创编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体性,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动作,并选出一些较好的动作进行示范表演,最后,让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当戴上厨师帽进行表演时,个个都成了快乐的小厨师。

第49篇、大班韵律教案:猴子爬树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猴子爬树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性质,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树和从树上滑下来的动作。学习听音乐的上行节拍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2、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玩耍的动作。  
3、散点活动时,学习找空地方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韵律活动“盖房子”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的动作。  
师:你们去动物园时最喜欢什么动物?猴子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创编猴子爬树、猴子玩耍、猴子从树上滑下的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练习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的前后两部分,并匹配动作进行练习。  
师:你们听,老师弹的音乐哪一段是猴子一下一下往上爬树的?哪一段是说猴子从高高的树上叽里咕噜滑下来的?(教师用有节奏的、渐强的方法弹奏乐曲的前面部分;同快速、连续的音阶弹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后面部分,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匹配和练习。  
4、幼儿学习随乐曲中间部分自由创编做各种“猴子”动作。  
师“小猴子除了爬树还喜欢玩。来,我们一起随这段音乐学学小猴子。(教师反复弹奏乐曲的中间部分,及时反馈部分幼儿的创编动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5、幼儿完整练习韵律活动。  
师:小猴子告诉你们,这儿有很多的大树,我们一起来爬树吧!(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散点找空地方,然后一起完整地玩“猴子爬树。”)  
6、结束语。  
师:小猴子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第50篇、大班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第51篇、大班韵律活动:幸福拍手歌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弱起的歌曲。尝试根据前奏的速度变化反映并歌唱。
2、发现 “顺序”在记忆中的作用。
3、在根据歌词拍打自己身体部位的过程中感受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会表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  
2、幼儿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摸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  
(2)改变音乐的速度,幼儿用缓慢、正常、快速三种速度,表演唱《头发肩膀膝盖脚》    

2、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做动作,以避免动作干扰幼儿倾听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教师:我唱的歌中,拍了身体的哪些地方?   
(3)教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找出歌词排列的规律。(从头到脚)  
(4)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教师用点头的动作提前暗示幼儿歌曲即将开始。  
 3、教师尝试用与前奏一致的速度唱歌,做身体动作。  
(1)引导幼儿随钢琴弹的不同速度边做动作边唱歌一遍。  
(2)教师引导幼儿解决“跟不上”的困难。  
     教师:这次,我们不仅要把歌曲出来,还要跟着钢琴的速度做动作。如果你觉得自己跟不上,可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他们听前奏并看教师动作的暗示)  

4、教师与幼儿将歌词中的部分不唱,改成用拍手的方式玩唱歌游戏。 
(1)教师指导幼儿以较慢的速度玩歌唱游戏。  
  教师:这个歌曲还可以玩更好玩的唱法,我们来试试吧。当唱到“脚”的时候,我们忍住不唱,而是用拍手的方法来代替。  
(2)教师与幼儿尝试用正常地速度玩唱歌游戏。  
教师:我们的伴奏音乐要快一点,大家试一试能不能跟得上呢?    

5、音乐表演《幸福拍手歌》。 

第52篇、大班韵律游戏教案:香草咪咪

幼儿园大班韵律游戏教案:香草咪咪

◆游戏玩法建议
◎角色设计:

    1、大部分幼儿扮演小老鼠;
    2、一名幼儿扮演“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

◎游戏玩法:
    A段:小老鼠随乐跟着“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大猫走一段,小老鼠跟一段。
    B段:猫戏老鼠(猫用爪子去挠老鼠,老鼠保持造型不动。)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风格,了解其所表达的故事情节。
    2、通过手部游戏、动作创编、故事情节累加,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变化。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以及模仿大猫、一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了解游戏情节“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出门散步”,倾听乐曲A段,区分乐句,即哪一句是大猫走?哪一句是小老鼠跟?
    2、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让小手在身体各个部位“行走”,分角色体验不同乐句。
    3、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4、共同讨论B段中猫戏老鼠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5、教师扮演大猫,在第二次游戏时替换新的“散步动作”,幼儿扮演小老鼠,完整游戏。
    6、个别幼儿扮演大猫,带领大家随乐游戏。
    7、观看教师扮演的“急性猫”,猜测其动作含义,并和“急性猫”共同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引导幼儿创编大猫走路的动作时,教师需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描述出幼儿的劫作特点,如行进的方向、位置的高低、肢体的动作变化等,让个体的经验在集体中得到共享,也为其他幼儿提供创编动作的线索和元素,拓宽创编的思路。

    2、为帮助幼儿在游戏时控制自己的动作,教师扮演的“大猫”可时不时回头看,或用游戏化的语言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不被大猫发现?

    3、教师扮演的“急性猫”可在动作节奏和游戏情节上有所变化。如动作节奏加快一倍、特殊的动作表达特别的含义:走路太快摔了一跤、一瘸一拐的往前走等。

第53篇、大班韵律活动:杀鸡宰鸭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杀鸡宰鸭

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准备: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二、歌唱活动:杀鸡宰鸭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和打开锅盖,怎么做闻香味的动作?怎样品尝自己烧的鸡汤?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习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x  x  x  x | x  x  x  x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第54篇、大班韵律活动《小兔party》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小兔party》

广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莫春兰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能用小兔“跳、蹦”的基本动作跳出“前、后、前前前”的方位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玩偶兔娃娃。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走路》进场,围半圆坐。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2、讲述玩偶兔娃娃的故事,探索创编玩偶兔娃娃的动作。
师:“这音乐说了一个玩偶兔娃娃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玩偶兔娃娃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玩偶兔娃娃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兔娃娃,起来跳舞吧。”
幼儿创编玩偶兔娃娃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玩偶兔子舞。

3、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玩偶兔娃娃的舞蹈,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小兔音乐会啊?兔娃娃告诉我说,要想参加小兔音乐会还要学会小兔跳,你们会不会啊?”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师:“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
教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师:“兔娃娃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
教师示范,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
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5、组织幼儿跳舞出场。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老师看表皱眉说“哎呀,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小兔音乐会结束了,要明天才有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吧,小兔子回家咯!”幼儿跳舞出场。
此课例获“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与学术研讨会”优秀课例评选三等奖。

第55篇、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1) 春天到了。公园正在举办《花卉展览》,我们一起跟着爸爸和妈妈去逛公园看花卉好吗?  
(2) 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3) 小猫捉老鼠了,爸爸、妈妈带着大家一起来到了公园。哇!公园里的花卉真漂亮呀!听说公园有花卉展,许多朋友纷纷前来,快来看——谁也来公园了?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 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 能够在 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第56篇、大班韵律活动:鞋匠舞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鞋匠舞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歌曲中传达的劳动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鞋匠舞》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师:有一个鞋匠,他每天都在给别人做鞋子,你们来听听他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  
(二)教师带领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体会歌曲中传递的愉快情绪。  
师:鞋匠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呢?  
师:他做鞋子的时候用了哪些东西呢?  
师:你觉得他是一个快乐的鞋匠还是一个伤心的鞋匠?为什么呢?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开心的鞋匠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1~2遍。  
(四)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合适的动作。  
师:我们都来做快乐的鞋匠,快乐的鞋匠是怎样绕线的?  
师:他是怎样拉线、钉鞋钉的呢?  
(五)教师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六)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幼儿按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七)在幼儿较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随乐表演,并鼓励幼儿表现出鞋匠劳动时愉快的心情。  

活动评价:  
1、幼儿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幼儿能通过表情、歌声来表现鞋匠的愉快心情。

第57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花花和毛毛虫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小花花和毛毛虫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用身体语言来表现小花和毛毛虫的快乐。  
3、在活动中积极创遍动作并能够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小花的活动教具,毛毛虫和小花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兴趣,理解动词“扭”。  
1、教师出示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谁来做客了?我们一起向它问声好吧。  
幼儿集体:毛毛虫好!  
(评析: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运用亲切的问好方式将活动中的主人公就引了出来,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十分适合大班的孩子。)  
2、教师扭动毛毛虫,帮助幼儿理解“扭”的意思。  
教师:毛毛虫还会跳舞呢,你们看!(教师活动教具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毛毛虫,毛毛虫,扭呀,扭呀,扭呀扭)它是怎么跳的?
(评析:教具的使用相当成功,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当老师说出扭的词语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接轨了,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3、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理解“扭”的意思。  
教师:你们愿意上来扭一扭吗?  
幼儿A:这样的。(但是这个孩子上来之后显得十分腼腆,于是老师就用手帮助孩子扩大身体的左右摇摆动作)  
(评析:有的能力强的孩子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扭了,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胆子还不够大,显得有些胆小,但是老师的夸张表现是十分有效的,在不影响幼儿本身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进行了放大,幼儿看得比较清楚。)  
4、理解扭的意思,创编不同的扭的动作。  
教师:还可以怎么扭?  
幼儿A:也可以这样的。(一个幼儿用自己的身体画着圆)  
幼儿B:……(这个孩子没有说话,但是举手了,老师想了一个动作并征求她的意见,在征得同意之后教师和孩子一起在上面表演了)  
幼儿C:……(这个孩子也积极举手了,但是上来以后,贴在老师身上不肯表演,满脸害羞的表情,教师提议和她一起演,她同意了,于是两人一起合作表演了)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胆尝试了在大班刚入园的几周内就进行创编活动,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于了幼儿表现的空间,尽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现而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于帮助,没有让一个孩子错过机会。)  

(二)幼儿熟悉旋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  
1.理解歌词内容,教师有节奏朗诵歌词。  
教师:毛毛虫会扭到哪里去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有节奏朗诵:毛毛虫,毛毛虫,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小花上。(下划线的地方语气强调加重)  
2.教师出示小花,引导幼儿朗诵歌词。  
教师:毛毛虫扭到什么上了?  
幼儿:小花上。  
教师:原来毛毛虫扭到小花上了。(教师出示小花边有节奏朗诵“一扭扭到小花上”)  
    教师:我们也来说一说。  
3.幼儿跟老师完整朗诵第一段歌词(幼儿跟旋律表演唱)  
教师:这个故事好玩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教师边操作活动毛毛虫,边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胆尝试了在大班刚入园的几周内就进行创编活动,收到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分给于了幼儿表现的空间,尽管有些孩子急于表现而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于帮助,没有让一个孩子错过机会。)  

(三)幼儿熟悉旋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  
1.教师有节奏朗诵歌词,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  
教师:小花花也想扭了,你们看!(教师边演示活动小花边有节奏朗诵第二段:小花花,小花花,扭呀,扭呀,扭呀扭,一扭扭到草地上。)  
2.幼儿跟老师朗诵第二段歌词。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小花花扭的故事。  
(评析:在学习第二段歌词的时候,教师所用的笔墨就少了很多,有了前面对于歌词结构的掌握和旋律的熟悉,孩子们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很快就拿下了这个环节。)  

(四)幼儿跟旋律演唱歌曲、创编动作。  
1、教师边演唱歌曲边表演。  
教师:老师要把这两个故事连起来唱一唱。  
(评析:在教师进行表演的时候,很多孩子已经忍不住了,也站起来跟着老师表演,老师没有阻止,用微笑接受了他们,之后参与的幼儿就更加多了。)  
2、幼儿跟旋律表演唱。  
教师: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评析:十分顺理成章,教师邀请其他的孩子一起来表演,一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没有参与,但是他十分认真在看,老师发现以后,及时拉着他一起参与了活动。)  
3、幼儿戴上胸饰表演。  
(1)教师示范角色。  
教师:这是?(教师指头饰上的图片)  
幼儿A:小花花。  
教师:戴上头饰以后,我就变成了小花花。  
(2)教师示范,幼儿认定。  
教师:这又是什么?  
幼儿:毛毛虫。  
教师:那我戴上头饰以后,就是?  
幼儿:毛毛虫了。  
(3)幼儿观察头饰,认定角色。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也有一个头饰,看看是谁?  
(4)同伴观察头饰,帮助认定角色。  
教师:你是谁?请你告诉他!(教师逐一询问幼儿自己的角色,遇到有误的,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助他来认定角色)  
(5)自我认定,履行角色。  
A:自我认定:  
教师:请小花花到妈妈身边来。(教师戴上小花花的头饰邀请所有的小花花到身边)  
教师:请毛毛虫到妈妈身边来。(教师戴上毛毛虫的头饰邀请所有的毛毛虫到身边)  
B:履行角色:  
教师:我们毛毛虫扭到哪里去?  
幼儿:小花花上。  
教师:在哪里啊?他们都坐在小椅子上呢!等下我们一起去找小花,看谁先找到。  
教师:一扭扭到小花上。快找。(教师逐一检查幼儿的互动情况)  
幼儿完整表演。  
教师:现在轮到我么小花花上来表演了,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扭到哪里啊?  
幼儿:草地上。  
教师:草地在哪里啊?草地就在毛毛虫的脚下,我们扭到他们的脚边去好吗?  
教师:一扭扭到草地上。赶快!(教师逐一检查幼儿的互动情况)  
幼儿完整表演。  
C:交换角色表演  
教师:你们想换一个表演吗?那么和你的好朋友换一下再表演一次。  

活动延伸:  
我们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一玩吧?

第58篇、大班韵律游戏小黄鸭减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VCD和借助图谱提示,欢快自由地学习韵律操《小黄鸭减肥》。
  2、在韵律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性
  3、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幽默、诙谐的情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小黄鸭减肥》、律动VCD《小黄鸭减肥》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学小黄鸭叫声情景导入
  师:"听,是谁来了?"(小鸭)
  这只小黄鸭呀是马戏团的一位演员,本来它想来为我们小朋友表演节目的,可是最近它发胖了,胖得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啊?大家给它想想办法吧。
  二、音乐感受:
  1、师幼交流讨论让小黄鸭减肥的方法
  师:"小黄鸭走路也走不动了,也不能表演节目,这可怎么办呢?'
  幼:"做运动减肥"
  师:"做哪些运动呢?"
  2、我们来教教小黄鸭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表现各种运动的姿态(拍球、跑步、跳绳、踢毽子等)
  三、学习律动《小黄鸭减肥》
  师:"谢谢你们的帮忙,出了那么多的点子,小黄鸭最终把这些运动的动作整合起来编成了一套减肥操,这套减肥操可有用了,大家想看看小黄鸭的减肥操是怎么跳的吗?
  1、幼儿欣赏律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做做VCD中的动作
  师:"小黄鸭是怎么跳的?它好像在做什么运动"
  3、欣赏律动第二遍:
  师:老师也好想学做这套小黄鸭的减肥操,你们想学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减肥操里一共有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遍
  4、利用PPT图谱学习记忆律动中的动作
  师:你看到减肥操里有哪几个动作呢?(教师播放PPT)这个动作做了几遍?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师:你觉得那个动作有点难?谁会做这个动作的?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师小结提升:原来这个减肥操一共有5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四遍
  5、完整练习:
  让我们跟着小黄鸭一起来做减肥操吧!
教学反思: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必须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主角,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表现”的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为今后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第59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二版)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二版))

教学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像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认为的那样:音乐是人的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鲜明、美丽、有声有色和富有动态的歌、舞等最容易感兴趣、最容易理解接受。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通过模仿学习到技能和本领。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儿童能真正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由两段体组成,A段音乐欢快跳跃,B段音乐连贯流畅。为了使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我采用了以下策略:一、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所以我用小老鼠出去做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让孩子自然融入音乐情境,通过角色更加深刻地体验音乐。二、利用故事帮助理解音乐内容。为了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我创编了绘本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容。三、图谱辅助了解音乐结构。借助形象的图谱,逐步引导幼儿了解乐曲的乐句分割及节奏特点,为学习提炼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创造性游戏引发高潮。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最后“猫先生”的加入,把原本比较平淡的游戏迅速推向高潮,使幼儿在紧张、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充分获得感官的愉悦和个性化的表现。

活动目标
1、知道乱扔泡泡糖会污染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音乐、猫头饰

教学重点
学习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教学难点
能够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扮演小老鼠,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完整音乐)
(小老鼠准备好了吗?我先出去看看有没有大花猫,你们也看看)

2、展开部分
完整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第一遍
提问:小老鼠,你们真可爱,听到刚才的音乐了吗?
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一听,音乐有什么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再次欣赏音乐)
(2)观看课件,音乐配故事。
提问:听完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在这首你们感觉前面欢快跳跃、后面连贯流畅的音乐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故事: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美食节,邀请猫先生参加,小老鼠听到这个好消息也想去,于是悄悄的跟在猫先生后面出发了他们爬上山坡、钻过山洞、游过池塘,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去拽,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泡泡糖一会粘到手上、一会粘到腿上,一会粘到肚子上、胳膊上、屁股上,把小老鼠捆得结结实实,这时,猫发现了它,小老鼠一着急、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叽里咕噜跑回家。
(3)看图谱、理解乐句
A段音乐
①提问:故事好听吗?故事里的小老鼠去美食节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总结:(四幅图一起出示)小老鼠经过了山坡、山洞、池塘、草地这4个地方,它还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呢?
②欣赏课件
指导语:看小老鼠还能跟音乐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提问:小老鼠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看看?
我们一起数数看看?小老鼠每走六步会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
③模仿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提问: 那你们能不能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我们坐在椅子试试。
④听音乐练习动作
师: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来表演动作呢?
B段音乐
①欣赏B段音乐
指导语:小老鼠来到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
提问:刚才你们看见小老鼠拽了几次泡泡糖?(3次)
      你瞧小老鼠把泡泡糖拽的多长呀!
②模仿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指导语: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我们试试看
③不同部位拽泡泡糖
④练习挣脱跑回家
师:泡泡糖把小老鼠捆的不能动了,这时,猫来了,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小老鼠是轻轻的跑回家钻进洞
⑤环保教育
师:泡泡糖把小老鼠粘的一动也不能动了,难受吧?这是谁扔的泡泡糖这么不文明,我们可不能学他。那小朋友如果你们吃完泡泡糖会怎样做?(如果能用纸包起来扔到垃圾箱会更好)
⑥完整表演B段
完整欣赏,看图谱
指导语:你们做的可真好!我们看着图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吧!
①听音乐,扮演小老鼠表演
师:我们听着音乐和小老鼠一起按着节奏去玩吧!
第一遍做完处理问题。脚步轻、左右看
师:刚才有只小老鼠,它的泡泡糖不仅粘到手上、脚上,还粘到肚子上、屁股上,那你们的泡泡糖能粘到不同的位置上吗?

第二遍
②做游戏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游戏规则:我来当猫先生,你们来当小老鼠,当猫回头看时,小老鼠要赶快停下,左右看看,看谁是机灵的小老鼠,能不被猫发现
坐练回头看看→坐着完整表演→站起来表演:
第一遍:你们要悄悄的跟在猫后面,听音乐有节奏的走,脚步不能乱,否则会被猫发现。
第二遍:刚才小老鼠都能听音乐有节奏的走,没有一个被猫发现。当踩到泡泡糖时,要想办法尽快摆脱泡泡糖,在要猫发现你们之前,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去拽,能不能做到。

 

第60篇、大班音乐韵律活动:绿毛虫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活动:绿毛虫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探索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结构,体会其情趣。
2、借助图片及语言的提示创编相应动作,并学会等待最后一拍时静止造型给别人带来惊喜。
3、初步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的生长过程,体验自我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绿毛虫》。

活动过程: 
1、幼儿倾听音乐,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现象。
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自由猜想音乐所表现的动物形象。
——我们一起来听听、猜猜,今天我们将和哪个动物一起玩游戏?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我们来看一看,是哪个小动物最先跑来和我们一起玩的?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图的内容,并创编动作来表现图的内容。
教师逐幅出示小图,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其中内容,并创编相关动作。
——你发现这个故事里有什么事情?绿毛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学一学绿毛虫的动作吗?
教师在引导幼儿做出蜕皮动作时,有意识地说:还差一点,还差一点、、、、、、直到音乐最后一拍时,用夸张的动作使劲将粘在身上的“皮”用脚踹下,让幼儿体验成长必须经过的努力,激发幼儿期盼并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绿冒充变蝴蝶的音乐情节。
——绿毛虫们,我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3、幼儿用动作参与,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用动作表现绿毛虫。
——绿毛虫们,我们今天要听音乐变蝴蝶了!

4、幼儿创编蝴蝶造型。
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不同蝴蝶。
——我们比比哪只绿毛虫变的蝴蝶最漂亮。
幼儿吸纳他人做的蝴蝶动作,再次表演。
——刚才你发现哪只蝴蝶最漂亮?这次请你来学她(他)的蝴蝶动作。

5、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体验用身体动作边县小动物的快乐。
——我们今天是和哪个小动物一起听音乐、玩游戏的?原来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演绿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下次我们还会和其他小动物一起玩游戏。

第61篇、大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

教学理论依据: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实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

    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

    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
    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

    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

    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节奏。

    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在韵律中玩游戏。

教学理论依据与实施策略: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像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认为的那样:音乐是人的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全面发展的人。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鲜明、美丽、有声有色和富有动态的歌、舞等最容易感兴趣、最容易理解接受。因此,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通过模仿学习到技能和本领。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儿童能真正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由两段体组成,A段音乐欢快跳跃,B段音乐连贯流畅。为了使幼儿较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所以我用小老鼠出去做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让孩子自然融入音乐情境,通过角色更加深刻地体验音乐。

    二、利用故事帮助理解音乐内容。为了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我创编了绘本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容。

    三、图谱辅助了解音乐结构。借助形象的图谱,逐步引导幼儿了解乐曲的乐句分割及节奏特点,为学习提炼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性游戏引发高潮。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与想象。最后“猫先生”的加入,把原本比较平淡的游戏迅速推向高潮,使幼儿在紧张、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充分获得感官的愉悦和个性化的表现。

[NextPage]

活动目标:
    1、知道乱扔泡泡糖会污染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故事、音乐、猫头饰

教学重点:
    学习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教学难点:
    能够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看以及较形象夸张地拉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今天我们扮演小老鼠,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完整音乐)
    (小老鼠准备好了吗?我先出去看看有没有大花猫,你们也看看)

 2、展开部分
    完整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第一遍
    提问:小老鼠,你们真可爱,听到刚才的音乐了吗?
    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听一听,音乐有什么变化?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再次欣赏音乐)

(2)观看课件,音乐配故事。
    提问:听完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在这首你们感觉前面欢快跳跃、后面连贯流畅的音乐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故事:森林里要举办一年一度的美食节,邀请猫先生参加,小老鼠听到这个好消息也想去,于是悄悄的跟在猫先生后面出发了他们爬上山坡、钻过山洞、游过池塘,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去拽,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泡泡糖一会粘到手上、一会粘到腿上,一会粘到肚子上、胳膊上、屁股上,把小老鼠捆得结结实实,这时,猫发现了它,小老鼠一着急、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叽里咕噜跑回家。

   (3)看图谱、理解乐句
    A段音乐
    ①提问:故事好听吗?故事里的小老鼠去美食节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总结:(四幅图一起出示)小老鼠经过了山坡、山洞、池塘、草地这4个地方,它还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呢?

    ②欣赏课件
    指导语:看小老鼠还能跟音乐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提问:小老鼠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看看?
    我们一起数数看看?小老鼠每走六步会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
    ③模仿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提问: 那你们能不能有节奏的走走看看呢?我们坐在椅子试试。
    ④听音乐练习动作
    师: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来表演动作呢?

    B段音乐
    ①欣赏B段音乐
    指导语:小老鼠来到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一块泡泡糖,泡泡糖可真粘。
    提问:刚才你们看见小老鼠拽了几次泡泡糖?(3次)
          你瞧小老鼠把泡泡糖拽的多长呀!
    ②模仿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指导语: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把泡泡糖拽的长长的?我们试试看
    ③不同部位拽泡泡糖
    ④练习挣脱跑回家
    师:泡泡糖把小老鼠捆的不能动了,这时,猫来了,小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一使劲挣脱了泡泡糖。小老鼠是轻轻的跑回家钻进洞

    ⑤环保教育
    师:泡泡糖把小老鼠粘的一动也不能动了,难受吧?这是谁扔的泡泡糖这么不文明,我们可不能学他。那小朋友如果你们吃完泡泡糖会怎样做?(如果能用纸包起来扔到垃圾箱会更好)
    ⑥完整表演B段

完整欣赏,看图谱:
    指导语:你们做的可真好!我们看着图谱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吧!
    ①听音乐,扮演小老鼠表演
    师:我们听着音乐和小老鼠一起按着节奏去玩吧!
    第一遍做完处理问题。脚步轻、左右看
    师:刚才有只小老鼠,它的泡泡糖不仅粘到手上、脚上,还粘到肚子上、屁股上,那你们的泡泡糖能粘到不同的位置上吗?
    第二遍
    ②做游戏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
    游戏规则:我来当猫先生,你们来当小老鼠,当猫回头看时,小老鼠要赶快停下,左右看看,看谁是机灵的小老鼠,能不被猫发现坐练回头看看→坐着完整表演→站起来表演:
    第一遍:你们要悄悄的跟在猫后面,听音乐有节奏的走,脚步不能乱,否则会被猫发现。
    第二遍:刚才小老鼠都能听音乐有节奏的走,没有一个被猫发现。当踩到泡泡糖时,要想办法尽快摆脱泡泡糖,在要猫发现你们之前,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去拽,能不能做到。

教学理论依据:

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和“做中学”课程理论,所选活动内容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在活动中学习,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

实施策略:
    1、手偶表演      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绘画图谱      感知理解音乐结构
    3、以物代物      体验泡泡糖的弹性
    4、设计情节      启发幼儿创编游戏
    5、师幼互动      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讲卫生,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小老鼠手偶
    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爱洗澡》音乐
    3、彩色松紧带

活动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活动的重点、难点确定为:
    1、重点: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动作,快乐地进行游戏。
    2、难点: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激发游戏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师出示老鼠的手偶)嗯,这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欣赏音乐)
    提问:小老鼠偷偷溜出去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

2、听故事,了解游戏情节
    师用布偶,边表演边讲故事。

3、画图谱,理解音乐结构
   (1)师随音乐画图谱
    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A段音乐。
   (2)随A段音乐,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
   (3)看图谱,理解B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B段音乐。
    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
    玩松紧带,体验泡泡糖的弹性和玩泡泡糖的乐趣。

4、随音乐,快乐创编游戏
   (1)集体游戏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

   (2)创编游戏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老鼠形象,创造性地玩游戏。

    5、讲卫生  增强环保意识
   (1)泡泡糖不乱扔
    提问:吃完的泡泡糖放哪里,引导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大家一起来洗澡
    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洗澡的动作,并和同伴互动,感受洗澡的快乐。

附故事
    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赶忙用手去拽,拽来拽去,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飞快的跑回了家。

第62篇、大班韵律教案:快乐的小熊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快乐的小熊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缓慢、欢快和快速的不同性质,能合拍地随音乐动作。
2、探索和表现在不同性质的音乐中熊的不同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熊动作图、小熊一只、熊胸饰人手一只、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歌表演《我爱我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我们边唱歌边哄哄这些小动物好吗?

2、欣赏乐曲。
师:小动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收曲子分几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听的时候还可以做做身体动作。
1)完整欣赏。
2)幼儿说说自己听乐曲后的感受。
曲子分几段?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3)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在听乐曲的时候,都在用拍手、踏地板的形式来表现曲子的不同。现在我们也用拍打身体不同部位的形式来表现乐曲的快慢不同好吗?
音乐缓慢时双脚踩节奏、欢快时拍手、快速时双手做绕线状。

3、学习律动。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引来了一位小动物,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小熊)小熊听了音乐就跟着动起来了,你们猜它在干什么呢?

1)分段欣赏。
倾听第一段:(教师可拿着小熊随音乐一下一下的动作)
这段听起来是怎样的?(缓慢的、重重的、一下一下的)小熊听到这段音乐在干什么呢?
据幼儿回答出示熊走图。小熊是怎样走路的?幼儿听音乐自由动作。
倾听第二段:(教师可拿小熊左右跳动转动)
这段音乐听起来怎样?大家心里觉得怎样?小熊高兴了会做什么?
据幼儿回答出示熊跳舞的图片。幼儿随音乐学小熊跳舞。

倾听第三段:
这段听起来是怎样的?(很快、很急)这么快这么急小熊干什么呢?(在跳、在弹钢琴、在跑、在骑车)。幼儿随音乐动作。 
2)戴上小熊胸饰合拍的随音乐完整动作。
3)反馈借鉴同伴的经验再次表演。
4、随音乐学着小熊的样子走出活动室。 

第63篇、大班韵律教案:魔仙的指法

幼儿园大班韵律教案:魔仙的指法

一、游戏动作建议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B段:“魔仙”点指动作,“王子或公主”动的动作。
    前4拍魔仙点—下“王子公主”身上的某一地方,王子公主在后面的4拍就动—下,以上动作共重复4遍。
    每两拍点—下,魔仙在“王子公主”身上从低到高点8-F,王子公主的身体每被点—下后跟着动—下。以上动作重复2遍。
    A段:重复前面A段动作。
    C段:“王子或公主”复活动作,魔仙模仿“王子或公主”的复活动作。
    前面8小节,身体随着音乐一扭一扭的动起来(舒展的);接着9、10两小结,先一只手动一下;11、12小结另外一只手动—下;13小结一只脚动,14小结另外一只脚动。
    A段:“魔仙”弹奏动作:
    第一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王子或公主”身体上激烈的弹奏
    “弹弹弹弹l弹0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弹弹弹l弹O”的节奏。
    第二乐句:“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成功I耶0”在成功耶的“耶”的时候摆合作造型。

    “王子公主”动作:
    身体剧烈的晃动起来,在第二句“成功耶”的“耶”的时候和魔仙摆出合作造型。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入。

    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她有许多位活泼可爱的王子和公主,有一天被坏心肠的巫婆用魔法变成了石头雕像一动也不能动了,国王很伤心,每天都在想办法解救他们,终于感动了天上的魔

仙来解救她们,魔仙富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另一种是点指法。

    2、完整的感受乐曲一遍。
    提问:乐曲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

    3、尝试用弹奏动作来表现A段乐曲。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2)跟随A段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3)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NextPage]

    4、尝试用点指动作表现B段乐曲。
    (l)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2)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5、尝试用舒展的动作表现C段乐曲。

    6、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2)讨论随音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师幼合音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7、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8、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过程。
    9、创设游戏情境,两两互动(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





第64篇、大班韵律活动泡茶喽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2、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活动重点: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活动难点: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 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活动反思:
活动最后过了茶瘾的孩子开始研究茶具,还要求“古筝音乐放响一点”。反思整个活动,主要有三个成功之处:环境创设合理适宜,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教师支持合作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现;茶艺表演引发亮点,情感教育自然激发。“沏茶品茶,分享体验”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婉转动听的乐曲声中,我用精美的茶具,精彩的手法向孩子们演绎了工夫茶独特的茶艺,给孩子美的享受,观赏之后及时满足孩子跃跃欲试的冲动,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泡茶。在泡茶、品茶、敬茶的过程中,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增进孩子对中国茶文化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激发了孩子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个快乐的活动或许就为孩子走进经典铺下了一块引路石。

第65篇、大班韵律游戏活动毛毛虫变蝴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体验大家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能随音乐及儿歌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完成韵律动作。
  3.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分享猜"蝴蝶"的经验。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受和理解音乐,能较准确而有节奏地进行韵律表现。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方巾,音乐。
  活动过程1.故事引入《毛毛虫变蝴蝶》
  指导语:
  (1)我是一只毛毛虫,我最爱吃不同的动物饼干。今天我要吃兔饼干,吃呀吃,我吃了很多个,长大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一边唱歌,一边飞,飞呀飞,飞到了美丽的花园做游戏。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吗?
  (2)我吃的是什么饼干?我吃了几次兔饼干以后变成了蝴蝶?
  2.感受音乐,并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音乐(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变化。
  指导语:我吃了几次兔子饼干?然后,我又做了什么?我说了什么?
  (2)再次感受音乐,做基本动作。
  指导语:除了吃兔子饼干,毛毛虫还会吃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小猫饼干、小狗饼干……)(3)尝试用声音、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指导语:如果你是小蝴蝶,你能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吗?蝴蝶是怎样飞的?
  3."蝴蝶找花"游戏(1)在舒缓的乐段绕圈做蝴蝶跳舞的动作,在歌词"美丽"词结束时,立刻找椅子停在"花"上。
  指导语:每一只蝴蝶在花园里都会停在一朵花上,那朵花就是它的家,看看我这只蝴蝶会在音乐的哪个词上停下来?
  (2)再次玩"蝴蝶找花"的游戏,进一步熟悉乐段。
  4."躲猫猫"游戏(1)表述:不一样的蝴蝶指导语:刚才有美丽的蝴蝶,有帅气的蝴蝶。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你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呢?
  (2)猜蝴蝶玩法:音乐结束时,教师用纱巾遮住一只"蝴蝶",这名幼儿要大声说:"我是××的蝴蝶",大家一起猜出这只"蝴蝶"是谁,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指导语:
  (1)哪只蝴蝶不见了?我们把他喊出来。喊对了,蝴蝶就会出来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猜出来的?(听声音、看鞋子、看他旁边的同伴等)。
  (3)如果你是那只被盖住的蝴蝶你用什么办法不让别人猜不出你?(变声)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以"毛毛虫"的身份营造故事情境,以游戏化的口吻提问:"我吃了几块兔子饼干后变成了蝴蝶?"明确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兴趣。
第二个环节,教师借助音乐、儿歌、动作的同构,将抽象的音乐意义化,帮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节奏、结构、情绪,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师幼共同获得快乐体验。
第三个环节,教师在幼儿初步熟悉音乐和基本动作模式的基础上,设置了"蝴蝶找花"的游戏情景。教师的指导语是:"在花园里,每一只蝴蝶都会停在一朵花上。这只蝴蝶会在音乐中的哪一个字上停下来宁"这就要求幼儿要学会仔细倾听,发现"蝴蝶找花"的关键字,从而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

第66篇、大班韵律三条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音乐)1、听音乐《三条鱼》
  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二、基本部分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
  ⑴、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⑵、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
  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⑶、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
  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找朋友和它一起玩)⑷、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
  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④、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行动,一边用较快的速率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伴随高兴、开心的心情。
  2、学一学①、教师从第一段音乐开始示范(一边唱歌一边示范动作)②、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2遍3、和小鱼做游戏。
  ①、我们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鱼的朋友,小鱼一定很开心!我们一起和小鱼做游戏吧!
  ②、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感受、体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配合游戏的快乐。
  4、结束呀!小朋友,老师好像记得我们上次参加小鱼的音乐晚会时它说过还要让我们去参加它的舞会呢!呀!恰好是今天呢,那我们赶紧收拾收拾出发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第67篇、大班亲子韵律游戏:小青蛙和笨笨蛇

幼儿园大班亲子韵律游戏教案:小青蛙和笨笨蛇

◆游戏玩法建议:

    1、A段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B段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蛇开始追逐时,幼儿扮演小青蛙边跑边想办法。
     3、滑音结束后,小青蛙边念语令边出示自己的办法,笨笨蛇“倒地”。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的结构特点及青蛙与蛇的不同音乐风格,尝试与父母随乐进行角色伴演。
    2、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3、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体验动脑筋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及家长感知A段音乐节奏,随乐表演A段小青蛙的动作。
    (1)用“打招呼”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A段音乐节奏。
    (2)教师、家长、幼儿三方互动,熟悉并随乐表演A段。
    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1)教师讲述故事,与协教完整表演B段。
    (2)引导幼儿思考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
    3、随乐游戏,引导家长与幼儿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
    (1)请l组家庭扮演勇敢、聪明的小青蛙,教师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
    (2)请1-2组家庭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
    (3)教师带领幼儿扮演青蛙,家长共同扮演一条大蛇。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在生浯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
    指导语:今天,宝宝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青蛙战胜大蛇,保护了青蛙们的安全。比如逃、躲、想办法克服困难等,今后宝宝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爸爸妈妈也要引导宝宝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困难。

第68篇、大班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秧歌步跳绸带舞,表现绸带舞欢乐、热烈的气氛,基本做到舞蹈动作协调、合拍。  
2、借助儿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人手两根绸带,录音机、磁带, 巧虎布偶一个,巧虎笑脸小贴纸若干、老师扮巧虎  

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巧虎手偶,与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巧虎。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跳跳吧!  
一、复习唱游《巧虎之歌》  
二、学习韵律活动:《拥军秧歌》
  
今天巧虎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磁带:这里面会是什么呢?竖起小耳朵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地听一听。  
2、欣赏《拥军秧歌》音乐一遍。  
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很热闹、高兴)  
我还会听着这段音乐跳舞呢!你们想看吗?(想)  

三、学习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向前交叉,左脚再向后分开踏一步,右脚向后收回。  
(2)这种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想)  

四、幼儿学跳秧歌十字步  
(1)组织幼儿站在凳子前面跟着老师的儿歌进行练习(向前交叉,向后分开)  
(2)教师提出舞步姿态要求:脚跨出时要轻,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由摆动。  
(3)组织幼儿分组反复练习。(熟练后听着巧虎哼的音乐有节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乐,幼儿拿着绸带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5)听录音机里的音乐练习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儿表演  
请舞步动作优美的小朋友到台前来进行表演,其他幼儿欣赏,并评选出姿态最优美的幼儿进行奖励。

第69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山狗和臭鼬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山狗和臭鼬

◆动作建议
    第1-12小节:教师扮演“山狗”,邀请幼儿去跳舞,幼儿做睡觉的动作,当被邀请时,醒来、拒绝(摆手),说:“不去!”
    第13-16小节:教师回座位,邀请幼儿去寻找宝藏,全体幼儿做起床动作(教师预令:“去寻宝”)。
    第17-32小节:前2小节做活泥巴的动作,后2小节做贴泥巴的动作。交替4次。(教师外示:活泥巴,伪装自己!)
    第33-48小节:前2小节作走路,后2小节做“左看看、右看看”的动作。
    第51-56小节:“左听—下,右听—下”的动作(每3小节转换一次)。
    第57-60小节:双手做“听”的动作。(等待指令)
    结尾:引人情境(马蜂来了,狗熊来了,臭鼬大王放屁),幼儿做相应反应:原位、做木头人和晕倒在地,不动。   

◆游戏玩法建议
    此游戏为不确定结果的反应游戏,建议逐一加入游戏元素,从“马蜂来了”幼儿跑上位开始;游戏2-3遍后,再引入“狗熊来了”幼儿做木头人造型,教师引导幼儿造型的多元化;最后集体讨论“晕倒

”的动作造型后,整体玩游戏。从“狗熊来了”一“臭鼬放屁”一“马蜂来了”。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山狗和臭鼬》的基本情节一一寻宝。
    2、尝试在蜜蜂、熊来了的变化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回位,停住摆造型。
    3、初步体验在多变的故事情境中,表演的诙谐幽默。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师:臭鼬大王肚子饿了,让山狗到山下的村子里找小动物来吃,山狗说:“跟我去跳舞吧”,小动物们都不愿意,“那我们去寻宝吧?”小动物一听,“耶”,全都欢呼着要去。可是宝藏是有强盗看

守的,我们要用泥巴把自己糊起来,不让强盗发现我们。

    2、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师:我们来试试。
    3、用动作感知完整音乐。
    (l)幼儿集体在座位上感知音乐。
    师:等我们把身上贴满泥巴以后啊,我们就能去寻宝啦!
    师:寻宝之前,小动物们先美美的睡上一觉。
    (2)幼儿集体散点感知音乐。
    师:刚才我们都没有找到宝藏,这次啊,我们要换一个山头试试看。小动物们先休息。
    师:好像有情况,你们不要动!我来去看一看。
    师:啊!蜜蜂来啦!
    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
    3、感受情境变化,完整随乐游戏。
    (1)讨论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的动作表现。
    师:蜜蜂来了,我们怎么办?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
    (2)引出臭鼬大王
    师:哎呀,我闻到一股臭味,会不会是臭鼬大王放的屁呢?哎呀,真臭,捂都捂不住,哎呀,受不了啦(吐),天哪,怎么这么臭啊,我实在是受不了啦,我被臭晕啦!
    集体讨论“晕倒”的动作,集体练习。

    4、结束
    师:是真死还是假死啊?他要是假死我就把他带回去给大王吃掉!哎呀,大王,这些小动物都臭的不能吃啦!看来我要到另外一个村子里去骗一骗了。……哎呦!马蜂来了!

第70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一版)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一版)

教学理论依据
根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和“做中学”课程理论,所选活动内容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在活动中学习,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

实施策略
1.手偶表演      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绘画图谱      感知理解音乐结构
3.以物代物      体验泡泡糖的弹性
4.设计情节      启发幼儿创编游戏
5.师幼互动      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讲卫生,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小老鼠手偶
2.《小老鼠和泡泡糖》、《我爱洗澡》音乐
3.彩色松紧带

活动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活动的重点、难点确定为:
1.重点: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合拍地做动作,快乐地进行游戏。
2.难点: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激发游戏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师出示老鼠的手偶)嗯,这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偷偷溜出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欣赏音乐)
提问:小老鼠偷偷溜出去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
2.听故事,了解游戏情节     
师用布偶,边表演边讲故事。
3.画图谱,理解音乐结构
(1)师随音乐画图谱
看图谱,理解A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A段音乐。
(2)随A段音乐,合拍做老鼠跑、左右张望的动作。
(3)看图谱,理解B段音乐
看图谱,欣赏B段音乐。
随B段音乐表现小老鼠玩泡泡糖。
玩松紧带,体验泡泡糖的弹性和玩泡泡糖的乐趣。
 4.随音乐,快乐创编游戏
(1)集体游戏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游戏,掌握游戏玩法。
(2)创编游戏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老鼠形象,创造性地玩游戏。
 5.讲卫生  增强环保意识
(1)泡泡糖不乱扔
提问:吃完的泡泡糖放哪里,引导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大家一起来洗澡
随音乐幼儿自由表现洗澡的动作,并和同伴互动,感受洗澡的快乐。

附故事
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小老鼠来到了草地上,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上,什么呢?泡泡糖,它赶忙用手去拽,拽来拽去,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飞快的跑回了家。

第71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三版)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第三版)

教学理论依据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实施策略
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

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

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
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又降低了幼儿学习节奏的难度,对小老鼠走和张望的节奏合拍也做了铺垫。

3、剖析要点,抓住神韵。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4、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教师采用由慢到快、由说唱童谣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步步递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

5、游戏中韵律,韵律中游戏。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隐藏的猫和大松紧带的巧妙运用,更为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增添了重要一笔,也为幼儿保持长久的游戏兴趣埋下了伏笔。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

教学准备
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松紧带一条。

教学重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教学难点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1、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节奏。

2、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3、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5、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6、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第72篇、大班韵律活动快乐的孔雀教案

活动目标:
1、 尝试模仿孔雀的各种动作,随着孔雀舞音乐的节奏舞蹈。
2、 感受傣族舞蹈的韵律和节奏,体验共同跳傣族孔雀舞的乐趣。
活动难点:起伏步的学习
活动准备: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引发兴趣
1、师:你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用一个动作来表现它好吗?
(幼儿大胆做动作并互相猜测动物名称)
2、师:在云南,西双版纳,也有一种美丽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做孔雀手势提示。
3、跟着教师做孔雀手势。
师: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美丽的孔雀。这是一只神气的孔雀,它的头高傲的挺直着,多美呀!好,孔雀放下来。
二、进入情景,分步骤学习舞步
1、开着大巴去版纳
(1)师:想去看孔雀吗?那就乘上我们的旅游大巴到西双版纳去,西双版纳比较远,去的时候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好的,起立,找个合适的空位子出发吧。
(2)模仿不同速度的屈伸以及傣族舞简单的步伐师:我们的车子一会儿开得快一会开得慢,有山路还有小树林,你们一定要跟上哦!旅游的路上挺寂寞的,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发好不好?
(跟着音乐师幼练习)
2、教师做司机示范动作,探索屈伸的发力点
(1)师:(示范动作)汽车在开的时候,我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膝盖)对,是我的膝盖跟着车子一起在颤。
(2)身体起伏:看,前面一片小树林,我们的巴士穿树林啦!身体随着大巴弯弯扭扭,朝这弯,朝那弯。
(3)上山路,点脚的动作:这是在干吗?(上山路)对,上山路,膝盖弯曲,山路旁边是悬崖,快快起脚,慢慢落下!(请幼儿重点练习上山路部分——鼓励幼儿试着练习起伏步)
(4)起伏步练习:现在我们下车走走看看吧!走一走,走一走,左走走,右走走,西双版纳真美呀!
3、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师:乘客们,坐上大巴,听着音乐,我们继续出发啦!记得哦,上山路,穿树林,应该怎么走。
三、尝试表现孔雀的动态
1、师:看到孔雀了吗?听,孔雀来了!一只美丽的孔雀远远的向我们走来。把你的小眼睛睁大了看,孔雀出来啦,多漂亮!(播放课件)
2、师:这是傣族的竹楼,孔雀就住在这儿。这是什么颜色的孔雀?(白孔雀)
3、(出示孔雀开屏图片)我们也来开开屏,幼儿张开手臂上下舞动。
4、欣赏孔雀舞,模仿与学习孔雀的各种形态。
师:瞧,这是谁呀?——这是舞蹈家,他们跳的就是孔雀舞。这个动作是孔雀在做什么?说一说,你看到的孔雀正在做什么?(请幼儿个别示范——幼儿集体练习——看课件欣赏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孔雀的头怎么做呀?——三根手指三根毛,要竖直,高高的在头上。
2)孔雀理理自己的羽毛。
3)孔雀开屏。
4)孔雀喝水。
5、教师帮助提升、精炼幼儿的动作师:小孔雀们,你们太美了!老师把你们的动作串编起来,看一看,我这只孔雀美不美,好吗?
6、幼儿与教师跟这音乐共同演绎孔雀。
师:那现在,我,大孔雀,带着你们小孔雀,一起跟着音乐快乐起来吧!
四、活动延伸
(1)欣赏歌曲“孔雀飞来”
师:听,孔雀飞来啦,小孔雀们长大了,孔雀妈妈邀请你们来跳舞。当孔雀妈妈邀请到你,你就来到舞台上舞蹈,当妈妈请到下一只小孔雀,你就要立即摆个最美的造型不动。
(2)一个个幼儿扮演小孔雀表演孔雀舞蹈

第73篇、大班韵律活动蛀虫和牙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的三段结构和表达的内容。
  2.创编蛀虫和牙齿的各种动作及表情。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音乐游戏的快乐。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圆形座位摆放、图片三张(小蛀虫吃牙齿、小蛀虫跳圈圈舞、刷牙)、自制大牙刷一把、记号笔、白纸。
  2.经验准备:幼儿对蛀虫和牙齿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
  教师:我带来了三张关于小蛀虫和牙齿的图片,看看它们在干什么?这三张图片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音乐,仔细听一听,它们分别适合音乐的哪一段?
  2.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三段结构和每段音乐的内容。
  l)完整欣赏音乐,教师随音乐画出完整图谱。
  2)根据音乐,自主把三张图片与相应的每段音乐图谱进行匹配。
  3)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3.分段创编蛀虫和牙齿的动作及表情。
  1)创编第一殷小蛀虫找牙齿、吃牙齿和牙齿疼痛的表情及动作,并分角色随音乐合作练习。
  2)创编第二段小蛀虫跳圈圈舞、做鬼脸和牙齿生气的表情及动作,并分角色随音乐合作练习。
  3)创编第三段牙齿洗澡动作,加入游戏规则:  "大牙刷"出现,牙齿做洗澡动作,小蛀虫在"嘴巴"  (圆圈)内躲起来不许动。  "大牙刷"刷到哪个小蛀虫,被刷到的小蛀虫就要跟在"大牙刷"后面一起走,并在听到吐水"扑"的声音时,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4.完整进行音乐游戏,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1)请几名幼儿当小蛀虫,其他幼儿当牙齿,教师当大牙刷,跟音乐完整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2)交换角色,跟音乐再次游戏。
  5.谈话,感知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1)讨论:小蛀虫被赶走了,接下来它会去找谁?怎么做小蛀虫才不会找你?  ,2)小结:小朋友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牙齿才会更健康。

  动作建议:
  第1段:创编小蛀虫找牙齿、吃牙齿和牙齿疼痛的表情及动作。  (音乐响起时,小蛀虫跑着找牙齿;音乐休止时,小蛀虫停下来做啃牙齿动作,被啃到的牙齿做出疼痛的表情及动作。)第2段:创编第二段小蛀虫跳圈圈舞、做鬼脸和牙齿生气的表情及动作。(第l-4小节:小蛀虫跳圈圈舞;第5小节:小蛀虫对牙齿做鬼脸,牙齿做出生气的表情及动作;第6-9小节同第1-4小节:第10小节同第5小节。)第3段:创编牙齿洗澡、小蛀虫躲藏的动作。("大牙刷"出现,牙齿做洗澡动作,小蛀虫躲藏起来。被"大牙刷"刷到的小蛀虫要跟在牙刷后面,最后跑出嘴巴,牙齿做胜利的动作。)游戏玩法:
  1.幼儿围坐成圆圈作"嘴巴",几名幼儿当小蛀虫,其他幼儿在座位上当牙齿,教师或一幼儿当大牙刷。
  2.第1、2段,小蛀虫和牙齿跟音乐互动;第3段,  "大牙刷"出现,小蛀虫躲藏起来不能动,被刷到的小蛀虫要跟在"大牙刷"后面,并在听到吐水"手r"的声音时,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活动反思:
  通过讲述保护牙齿这一教育活动,我觉得我班幼儿对如何保护牙齿这一内容十分感兴趣,在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多种类型的师幼互动方式来推动幼儿的发展。在幼儿看课件《没有牙的大老虎》时,将几个问题抛给幼儿,“老虎的牙齿哪去了?”“故事里的老虎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引导幼儿思考,蛀牙是怎样形成的呢?再通过吃饼干,逐个让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醋中蛋壳,让幼儿知道吃完东西后会有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时间久了牙齿就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软,变黑,久了牙齿还会掉落,此时的师幼互动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提高幼儿保护牙齿的意识。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后,启发幼儿讨论如何预防蛀牙?怎样保护牙齿? 通过保护牙齿的课件,使幼儿形像的观察了解到了牙齿的作用,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特别是我在我在讲述正确的刷牙方法时,有的孩子都争先恐后的替我讲述,好像他们是老师似的,因此幼儿对“刷牙”的动作就有了一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刷牙的时候,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孩子都浸在了欢乐愉快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在快乐的学习中懂得了怎样保护牙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的不足之处:1、我的肢体语言不丰富。2、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活跃,幼儿纪律有点乱。3、课件保护牙齿得声音有点小,使有的幼儿听得不太清楚,如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

第74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第75篇、大班韵律活动地毯上的游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似乎特别喜爱地毯,平时只要一进舞蹈教室,就冲向地毯并在地毯上做各种有趣的自编动作。这个律动中的大部分动作就是取材于此并经集体讨论创编出来的。大班韵律《地毯上的游戏》的音乐“加沃特舞曲”本身就有趣、活泼,蕴含节奏。在听了音乐以后我就想怎样才能使孩子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展开活动呢,大班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她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韵律活动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要听、要看、内化为自己的动作。怎么让孩子学的轻松玩的快乐,经过思考我们就想到了以游乐场的情景来贯穿整个活动。该律动给幼儿留有创造的空间,每次都可进行部分动作的改变,即新创编的动作可以将旧的某个动作替换下来,从而使幼儿乐于反复游戏,充分享受参与、交流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
  2.在分段创编动作后,尝试根据游戏的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能大胆主动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制订,分别是尝试创编动作,并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根据游戏的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能大胆主动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目标一中的尝试创编动作,并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第一个采用了游戏的方法,用了三种游戏卡的形式让幼儿感知ABC三段音乐,同时在游戏卡的帮助下能有节奏的作出韵律动作解决了难点一。第二大班幼孩子方位感不是很强,通过手腕花的利用,提示孩子往同一个方向转解决了难点二。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看图谱,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学会看图谱和动作图谱,让孩子自己来发现动作,学习动作。
  活动准备1.音乐:《加沃特舞曲》;PPT:《在游乐场》。
  2.可供幼儿席地而坐的垫子,每位幼儿的右手上戴上腕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快乐的小汽车。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游乐园。快开着小汽车,我们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拿着垫子做小跑步、摇摆等动作。(语言提示:开开出发啦、开开往前开、开开往前开、开开小心撞、开开快到了、找个点子站站好)(二)在游乐园: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学习韵律动作。
  1. 第一张游戏卡:“赛车和蹦床”游戏 ——感知A段音乐(1)教师:我们快看看游乐园里都有什么好玩的?(重点观察“赛车”和“蹦蹦床”)赛车怎么开?蹦蹦床怎么玩(幼儿模仿并创编动作)蹦蹦床可以跳跳跳。(动作)(2)教师:玩游戏可是有规则的,管理员给我们出示了第一张游戏卡,要按照提示来玩。
  (3)教师:瞧规则是什么?我们可以玩哪些项目?双向的箭头是什么意思?
  (4)教师:原来规则就是先玩赛车,接着玩蹦蹦床,完好蹦蹦床再玩赛车交换着来玩。让我们一起玩一玩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第一段音乐做动作:让我们一起坐上赛车,握好方向盘,准备)(5)教师:刚才我们一共玩了几次?请小朋友一个接一个轮流玩赛车和蹦蹦床,前面小朋友玩的时候,后面小朋友做好准备,听好音乐,一个接着一个玩,不要漏掉哦。看看有几个小朋友玩到了?(教师暗示幼儿进行动作)刚才有几个小朋友玩到了?原来我们一共玩了8次(出示数字8)。请这一半的小朋友也来玩一玩, 6.教师:这次我们请两组小朋友同时一个接着一个轮流玩,注意要一个接着一个,不要漏玩哦!
  2.第二张游戏卡:“旋转木马和踩水车”游戏——感知B段音乐(1)教师:玩了赛车和蹦蹦床,还会有什么好玩的项目呢?(出示旋转木马、水车)(2)教师:管理员向我们出示了玩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怎么玩?(出示动作图谱,随着音乐指图谱)(3)教师:旋转木马怎么玩的?(手指暗示),我们也学学图片上小朋友坐在地毯上,那小屁股可以怎么转呢?
  (4)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小手撑着、小脚抬起、屁股就转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5)教师:刚才在玩旋转木马时发生了碰撞,怎么转可以不碰在一起?
  (6)教师:今天手腕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戴花的方向转,来试试吧。(无音乐)这个办法真好,我们没有发生碰撞了。这次转有要求我们要不快不慢同时转。(看图谱)转几次?那这次只能转一圈哦!
  (7)教师:水车可以怎么玩?(个别,一起踩)玩几次?我们快来踩一踩。(幼儿看图谱做动作)(8)教师:真好玩啊!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第一遍动作中教师语言提示)3.第三张游戏卡:“过山车”游戏——感知C段音乐(1)教师:旋转木马和踩水车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等着我们呢?(出示过山车图片)(2)教师:想坐吗?何老师这边是车头,那边就是车尾。请小朋友往手腕花的方向转坐进车厢,拉好扶手,跟上车头。(教师纠正做的不到位的幼儿。提示语:坐进车厢、拉好扶手、小脚并拢)(3)教师:刚才有一个小朋友上车比较慢,这次可要及时坐进车厢,不要掉队。准备好(教师唱谱子带领幼儿做动作。)坐进车厢、拉好扶手。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第76篇、大班韵律活动绣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工艺“刺绣”,感受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和节奏。
  2、根据音乐节奏模仿并创编绣花的动作,能随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民间艺术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茉莉花》。
  2、绣花针、彩线、布、圆竹绷,刺绣作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听一下!(完整倾听音乐)师:这段音乐好听吗?你以前听过没有?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听完告诉我这段音乐的名字。(再次倾听音乐)师:谁知道这段音乐的名字?
  这段音乐是我们家乡江苏很有名的一首民歌,名字叫《茉莉花》。江苏人不仅喜欢唱茉莉花的歌,还很喜欢绣花,把美丽的花绣在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
  二、欣赏刺绣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绣花的图案,放在桌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听着音乐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案,音乐停了就坐回来。
  师:这些刺绣作品漂亮吗?你知道这些花是怎样绣出来的吗?(幼儿讨论)师:绣花的时候要用什么工具呢?
  教师出示:绣花针、彩线、布、圆竹绷。
  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是怎样用的?
  三、听音乐创编绣花动作。
  师:你见过别人绣花吗?你能来学一学吗?
  教师表演刺绣,幼儿观察。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绣的?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学一学!(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师:向上刺,拉拉线,向下刺,拉拉线,跟我一起来试试!(教师念儿歌,幼儿练习)师:绣了一朵大红花,让我来看一看美不美?真不错,我们来表扬表扬自己。
  可以怎样表扬呢?
  师:拍拍手,点点头。还可以怎样表扬?(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四、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在衣服上绣一朵花吧!一只手拉衣服,一只手来绣花(教师语言提示幼儿做动作)师:听着优美的音乐有节奏的来绣。(听音乐完整做动作)师:还可以在哪里绣?有的小朋友的动作很美,请他们来表演一下!(幼儿表演)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绣花也叫刺绣,我国的刺绣非常有名,特别是我们江苏苏州的刺绣最有名,今天我们也学会了刺绣的本领,小朋友们真能干!
活动反思:
  一、紧抓情感主线,让学生走进文本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我紧紧围绕“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这个问题展开教学,教学中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整个过程清晰明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注重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体会玩游戏时的开心;接着引导学生仿说句子,想象“我”做错事后的害怕;然后让学生表演“不自在”,不仅理解了重点词语,而且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最后在朗读中感受“我”承认错误后的轻松。在学生的角色转换中,很自然地走进了人物美好的心灵,获得了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
二、注重朗读感悟,凸显学段特点
  读书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为了使学生从孩子纯真、悔过的表现和老奶奶博大胸怀中受到深刻地教育和启迪。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感悟,以几个描写小男孩心情的关键句来重点指导朗读,设计了个人读,男女生读,范读,评读等方式,注意朗读的层次性、目的性、趣味性,逐步使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体会,有效促进了语言的内化。
  三、重视语言训练,体现“语文味”
  “加强阅读实践,提高教学实效”是本次阅读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针对学段特点,创设了很多生动的语言实践情境,如想像“我”的害怕,设计了仿说句子,从扶到放,从易到难,学生想说,会说,在语言实践中感受到“我”的做贼心虚。再如,“我”写给老奶奶的便条是文本的“空白点”,教学中,我创设了说话情境,让孩子们用“我”的口吻说一说便条里的内容,体会了人物的内心,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也从学习语言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读说结合,导在实处,使学生切实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激发个性评价,点燃学习激情
  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大,求知欲强,又很爱表现。这节课上,我把评价的机会让给了学生:“他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学生的评价更是精彩不断,“我觉得他‘害怕’读得太快了,要是读慢一点就显得更害怕了。”“我看到老师读这句话时愁眉苦脸,和句子说的意思一样。”通过这种方式的朗读评价,不仅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景,还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评价反映出来了,同时,更是教会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尊重他人,课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当然,这节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的主导的痕迹还是较重,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少,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和积累,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中快乐地成长。

第77篇、大班韵律活动小小兵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与摇篮曲的比较,初步感受体验出进行曲的情绪。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按乐曲情绪,创编简单动作的兴趣。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事先欣赏《摇篮曲》
  2. 录音、磁带3. 曾学过歌表演《这是小兵》
  活动过程:
  一、复习欣赏《摇篮曲》
  1. 教师放《摇篮曲》,幼儿自然进入情绪中。(有的身体晃动,有的哄娃娃睡觉……)2. 师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听上去感觉怎么样的?
  3. 教师小结:对呀,《摇篮曲》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听上去很慢,很优美……二、欣赏进行曲1. 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听听看,这首曲子和《摇篮曲》一样吗?
  2. 提问:这首曲子和《摇篮曲》一样吗?听上去怎么样?(如果幼儿说出神气或者说出“可以踏步”,“可以拍手”,集体跟着音乐试试看,让幼儿通过行动来初步体验进行曲的情绪。)3. 师小结:听上去很神气,节奏感很强,可以踏步的曲子,我们叫它进行曲。
  三、迁移创编简单动作1. 师生听音乐踏步走。鼓励幼儿像小兵一样神气。
  2. 教师引导:小兵们真神气,你们听着这段进行曲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你们听着音乐去想想,跟着音乐做做。(连续放3~4遍音乐)3.分别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动作,幼儿喜欢的动作可以集体跟着做。(幼儿跟着音乐作动作时,教师观察,及时发现个别幼儿做出的各种动作,并加以表扬、鼓励。)4.启发幼儿听音乐创编多个动作。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小兵特别能干,别的小兵只会听着音乐做一种动作,他会听着音乐做敬礼、开枪、开炮的动作。小兵们,你们想不想也这么能干?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试看。
  4. 幼儿分组表演。
  5. 小兵们都会跟着这首进行曲编动作,有的编了两个,有的编了三个,还有的编了四个,你们的本领真大。
  四、活动延伸小兵们,我们一起把今天新学的本领去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吧。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
  本课的导入,我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的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播放乐曲《我是小兵》让幼儿来模仿jiefangjun叔叔,让其充分表现自我,通过身心愉悦的活动,引出音乐课内容《我是小兵》,为本课的音乐欣赏和表演做好铺垫,这一环节的效果还不错。
  2、教学环节反思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时间重要的过程。我认为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必须设计“听”的环节,分层次,有目的的让幼儿听,让幼儿充分地感受音乐的美,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弥散性”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因此,我让他们听“歌词内容”、听“情绪”边听边创编动作,但是有些失败,因为他们虽然很多都听过《我是小兵》,但歌词记得并不熟,而毕竟大班的孩子能力还是有限的,缺少老师的引导他们也很难再有更深一步的进度,因此,我觉得在我的思维目标中给他们的定位过高了一点,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多考虑一下孩子们的实际水平和掌握程度,应先让孩子们在非常熟悉歌曲后再进行下一步要求。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想,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改,才会不断地进步。
  新《纲要》中强调: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
  这次的教学活动,我深感到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遵循《纲要》的教学理念,将音乐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学习音乐。

第78篇、大班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二)活动过程:       
1.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2.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三)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动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从《纲要》的这一精神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现,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创编动作。当音乐响起,甜甜小朋友躺在地上,随着音乐慢慢从地上抬起头,然后边扭动身体边站立起来表演。当时我没有制止他,在个别表演中请他上来表演,甜甜说这动作代表嫩芽从地上发芽慢慢长成绿叶。的确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感受美的创造力,我对他的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其它小朋友们也自由创作,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强烈起来。其次,在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表演同时,教师也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因为教师和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展示的动作中有来源于幼儿的动作,也有来源于自己的创编,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创编的乐趣,激发幼儿以后在今后的表演中再去尝试创编的欲望。当老师表演结束时,也要得到小朋友的鼓励,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欣赏,共同提高。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创新意。

第79篇、大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奇遇记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该音乐作品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滴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指南》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奇遇记》
  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玩过“小老鼠上灯台”的节奏游戏。选一个孩子当老猫。使劲用力的感觉2、音乐和绳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模仿小老鼠偷油吃,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老师们,今天跟着妈妈去偷油吃,准备出发了: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小老鼠上登台,下不来……小老鼠上登台,滚下来。
  二、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1.理解A段,初步感知三拍子的节拍特点(1)讲述故事情境,在游戏中体验轻轻地和停顿的动作教师讲述故事:我们老鼠最喜欢偷油吃,可是在这间屋子里有一只可怕的大花猫!我们怎么走,才不会 被大花猫发现?
  请个别幼儿模仿,集体学习轻轻地走路。
  练习轻轻地:教师:小老鼠上登台,真的很轻,除了脚步轻,我们为了不让猫发现,身体还要弯低一点。脚下没有声音哟。
  练习停顿:提问:小老鼠一直埋着头走路,如果大花猫在它们面前它们都不知道。我们要一边走一边怎么样?边走边看还是停下来仔细看?对,要侦查一下老猫在哪里。恩,我们再来走一走,要走一走,停一停。小老鼠上登台,停,嗯都停住了,小老鼠上登台,停,我们要说一个字走一步,我们这样轻轻地,大花猫肯定听不见,我们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音乐一)(2)学习四处张望我们学会了边走边停的本领,你觉得当我们停下来时,眼睛要怎么样,怎么看,偷偷地看是怎么看?
  学习四处张望:提问:那小老鼠要看哪里呀?上下左右都要看,因为猫不知道藏在哪儿,我们先来左看看,小眼睛跟过去,右看看,我们要快点看还是慢点看?头一下子就摆过去了,我们再来右看看。
  个别表演:这只小老鼠眼睛瞪得大大的,动作也很机灵。
  幼儿自由看:你觉得猫藏在什么地方,你就看什么地方,停看看,有看上面的有看后面的……停看看多次。
  听音乐:你们发现猫了吗?让我们出发吧,念儿歌,听着音乐出发吧。(音乐一)2.理解B段(1)故事描述听这是什么声音?(音乐二)咚,发生什么了?小老鼠上登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告诉你们,其实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他把桌子一晃,小老鼠从灯台上掉了下来,它掉在了一块它事先准备好的又大又黏的泡泡糖上。
  (2)泡泡糖会掉在哪里?
  你觉得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把手放在你身上的一个地方,我就能看到,你的粘在肚子上了……现在我们想一想,泡泡糖可能会粘在什么地方,准备(音乐二)评价。再来一次哎呀,动不了了,我们赶紧把它拉下来,怎么拉?他说了一个词:使劲,怎么使劲地拉?
  (3)使劲拉你们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模仿:这只小老鼠真有劲,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使劲的?他的身体都打哆嗦。我们从他身上看出他用力了,还从哪里看出他用力了?他的牙都咬的紧紧的。你观察得太仔细了,动作和表情看起来都很使劲,小老鼠在拉泡泡糖时,眼睛,嘴巴,胳膊、手和肚子,全身都很用力,就像他刚才说的,拉的时候身体往后,肚子向前就更能用上劲了,他刚才的泡泡糖粘在哪里了?问师范的孩子,站起来,我们都来学一学,泡泡糖粘在头上该怎么拉,拉呀,真使劲,集体拉,哎呀,怎么弹回来了?可能会弹到哪里?
  (4)听音乐律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拉了几次泡泡糖。(音乐三)让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先想好了你的泡泡糖可能粘在哪里呢?刚才我从动作和表情上看出你们很用力。(音乐三)我们再来一次,看看泡泡糖拉下来后还会粘到什么地方,坐到位置上休息一会儿,3.完整欣赏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你能听懂音乐里的故事吗?(音乐四)小结:小老鼠可真不容易,本来想高高兴兴地去偷油吃,结果掉在了泡泡糖上,还要使劲地去拉,最后终于把泡泡糖拉下来了,不过他们还是觉得很快乐的。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教学反思:
在这次一课三练活动中,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这首歌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在活动开始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我扮演老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很自然的进行了情境游戏,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歌词的内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图谱,让幼儿逐一看图记忆歌词,这样就更直观、形象。以这种观看多媒体课件图谱的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基础。之后,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学唱歌曲,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这是活动的高潮,最后也是在这高潮中结束活动。

第80篇、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拔苗助长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拔苗助长

要结合儿童的个性特征及活动场景来观察儿童的某个独立行为;在了解儿童行为的客观情况时,尽量理解其行为的理由,即对儿童行为的目的、手段、习惯、价值、情感是否合理作综合性的理解。

课题生成:
    一天,小小故事会上一个孩子到前面讲起了“拔苗助长”的事,结果引起了多数幼儿的呼应,都说听过了。有爸爸妈妈给的,有爷爷奶奶给讲的,也有从成语故事书上看到过的。这则我传统经典的成语故事,确实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知道它,它包含较为深刻的哲理,不失为幼儿德育的好教材。能否将寓意深刻故事作为活动内容,让年龄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纳它,运用多通参与理论将故事改编成韵律活动,让孩子自发地投入到听、说、a做、演的活动中来,从而生成本课题。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自主创编“拔苗助长”的律动,并随音乐形象和绪按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和特定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在和谐空间中表演故事情节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熟悉《拔苗助长》的故事,录制好同名乐曲。

活动过程:
    1、依据线索回忆故事情节。
    教师:有个故事藏在一段音乐中,你仔细地听,是个什么故事?
    (1)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唤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
    幼儿1:我听到音乐中有“啊一”。 
    幼儿2:好像听到农夫爷爷“哈哈哈哈”笑的声音。
    幼儿3:我听出来了,是拔苗助长的故事。
    (2)教师帮助幼儿找出音乐中带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词“嗯”“哈哈哈哈”“啊”。
    (3)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嗯”“哈哈哈哈”“啊”等处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①老公公为什么要“嗯”呢?你们来做做他观察禾苗时的表情和动作。幼儿用各种动作姿态表现老公公看禾苗的动作,看看近处的禾苗,前后左右都看看。

第81篇、大班韵律活动啄木鸟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以及真实的情境理解乐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内容课件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习创编动作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     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B.      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C.     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D.     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E.      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F.      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G. 欣赏“苹果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提问:苹果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啄木鸟跳舞的动作,集体表演)三、完整学习表演。(播放背景和音乐)1、集体学习表演动作。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反之。)四、集体在《啄木鸟》的音乐背景中做飞翔动作出室。(结束)
 

第82篇、大班音乐韵律活动赶花会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复习《赶花会》乐曲的旋律及ABA结构,感受乐曲快乐的情绪;
2.创编各种姿势和百花开放的不同造型,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在与同伴共同表演时,会寻找空地方,学会协调表演、合作表演。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1.音乐《赶花会》并分段进行录音;2.花卉图片PPT、魔法棒。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赏花会1.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
  (1)请幼儿欣赏花卉盛开的造型。
  (2)幼儿用肢体模仿图片上的花卉造型。
  2.引导幼儿可以个人、小组、集体的方式来表现花朵的盛开,教师扮演摄影师给鲜花拍照。
  (二)创编律动《赶花会》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回忆乐曲ABA的结构。
  2. 请幼儿创编A段音乐。
  (1)幼儿创编小鸭子出门系列动作(2)幼儿讨论出门路线与回去路线。
  (3)播放A段音乐,幼儿表演出门和回去动作与队形。
  3.重点复习B段音乐。
  讨论(1)在音乐中1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表演)(2)在音乐中几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个别小组幼儿表演)(3)在音乐中所有花都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集体表演)(4)播放B段音乐根据幼儿刚才的讨论表演一遍。(表演前要求幼儿2-4人自由分组,找空位面朝观众(家长)自由站位。)(三)表演律动《赶花会》
  (1)完整播放乐曲,幼儿完整表演律动《赶花会》
  (2)邀请爸爸妈妈也加入到赏花的队伍中,与幼儿组合在一起,表演B段音乐开花的盛况。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孩子创编花的造型动作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了让幼儿欣赏各种盆栽及根据图片上的4种有特色的花的造型来模仿,创编花的造型动作,很多幼儿都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出各种花的造型,来充分感受美,表现美。最后的拓展游戏花儿找朋友的动作表演,我觉得很有意义,可以放在根据音乐完整表演的过程中。    

第83篇、大班韵律公开课杀鸡宰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评:教师在开头以厨师的身份导入,让幼儿进入“厨师做菜”的情景,使幼儿在开头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动的更深层的开展。)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评:在没有范唱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填词主动学唱,是基于幼儿对歌词曲调比较熟悉)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
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这些动作应该怎样做呢?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 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用鸡毛和鸭毛做成漂亮的毽子。  
歌表演部分动作提示: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 ×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 (鸭)。  
12小节:作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教学反思:
         组织一个音乐活动,教师要先熟悉歌词内容,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活动过程。因此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知识,我首先要跟他们讲述找鸡、抓鸡、杀鸡的过程,然后让他们逐句创编动作,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也要做到紧密。动作分为坐在位置上的动作和站立时的舞蹈动作。先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边唱边做动作,学会后就站着和老师一起舞蹈。
         我之所以这样调整,是因为通过讲述找鸡、抓鸡、杀鸡的过程,了解这一生活经验,然后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活动感受兴趣。

第84篇、大班主题韵律小格桑教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韵律活动《小格桑》。这是一首活泼的歌曲,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藏族舞蹈《小格桑》音乐活泼、欢快,老师一股激情,和幼儿一起跳呀、唱呀,用优美的动作渲染孩子,把活动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
  难点是:
  学习用"三步一抬"的基本舞步及西藏舞的表演风格。运用表情、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因为音乐是一门表情艺术、表演艺术,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作用与人们的感官,通过表演演唱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活动目标:
  1、体验藏族舞的风格,感受跳藏族舞的乐趣;
  2、学习藏族舞步:三步一抬;
  3、鼓励幼儿尝试以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
  一.小鸟飞入教室
  幼儿跟着音乐小鸟飞入教室
  二.复习歌曲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格桑"。
  三.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
  1.集体复习踏点步。
  2.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踏点步。
  3.集体复习踏点步(请一幼儿示范踏点步) 。
  4.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
  四.欣赏西藏舞,感受西藏舞的风格、特点
  1.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
  2.  幼儿欣赏 。
  3. 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跳一跳,用动作表示。
  4. 小结: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给人感觉很豪放的。
  五、创编舞蹈动作
  1. 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小格桑"编成舞蹈来跳。
  2. 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
  (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
  3. 请个别幼儿展示,集体学一学。
  4. 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
  5. 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完整地跳舞蹈。
  6. 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7.  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大全100篇》: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空间方位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空间方面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去自由探索空间方位的神秘,我就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

《新蒙氏大班教案第8篇》:新蒙氏大班教案第8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