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2
这是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1、 查找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资料。
2、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
2.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幻灯片:
1.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幻灯片:扉页 惬意 粘补 驯养 背一个筐子 栖身 】——扉页就是书的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一页,也指封面或封底前与书皮相连的那个空白页。
——背一个筐子,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第一声,再跟老师念一遍。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1)学生讨论:根据每段段意,哪些自然段可以分为一段,段意是什么。
(2)交流:
第一段(1-6):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一家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段(7-12):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段(13-14):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段(15):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3)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怎样读呢?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边读边想,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是啊,这本书三带相传,肯定非常珍贵,在书的扉页上有爷爷写给爸爸的话“ 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父亲写给我的话 “ 学会生存。”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可是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当然重要。并且《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的内容也中能让人获得许多生存的道理,所以这本书确实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学习写字
1、重点指导。
笔画易错写“艘、礁”
形近字易混“粘、筐”。
2、学生写字展示评议。
3、听写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鼓励学生自纠后面批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这到底是怎样的书这么具有魅力,你们想读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本书。
幻灯片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 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 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 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 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 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幻灯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1)看到画面了吗?随着文字,在你的脑海里闪现了怎样的画面呢?鲁滨逊在孤岛上过得是怎样的生活,他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谁能说一说。
(2)在我们想象的画面中我们能看到鲁滨逊在这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栖身的艰辛与面对的危险。但是他却能勇敢地克服。读书就应该这样,读的时候要在脑海里闪现画面,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就鲜活了,那么书就被你读活了,你才真正地读进书里边去了。
(3)课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概括性的简短的情节,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边读边想象,这时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逊的形象,等会儿请同学交流你所看到的画面。
(4)同学们一定能通过想象,把文字变成了会动的立体画,从中认识到鲁滨逊在困难中,在危险里,他勇敢顽强坚忍,热爱劳动,看到了鲁滨逊这样一位成功者,一位英雄的形象。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幻灯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
(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4)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幻灯片: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请你读读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谁能向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3、 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
(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五、课后作业
1、写一篇读书笔记。
2、完成《补充习题》三、四题。
板书设计:
男孩 探索者
一本 (像) 必读的书 发明家
鲁滨逊 劳动者
课时目标
1.读课文,了解鲁滨逊在荒岛创造条件、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学习写梗概的方法。
2.探究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并且生活得很精彩的原因,感悟鲁滨逊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要点把握
1.了解鲁滨逊的历险经历,体会其内心想法,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他顽强、乐观的精神。
2.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内容,加深理解。
指名说一说《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教师课件出示提示。)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我了解到这部小说主要写了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________,漂流到________。为了生存,他________,最后________。
2.学生根据提示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鲁滨逊是一个勇敢的航海家和冒险家,他在荒岛上的经历表现出他是一个勇敢坚毅、乐观积极的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去具体感受他的这些品质。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梗概”,探究人物形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找出概括鲁滨逊性格特点的词句。
预设:这段话位置特殊,在文中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段话开门见山,介绍了鲁滨逊爱好航海和冒险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写他遇到困难并战胜困难埋下伏笔。
明确:“喜欢航海和冒险”“碰到过许多危险”“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2)品读重点句子,体会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预设:“梗概”部分剩下的内容概括叙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战胜困难,求得生存的经历。在上节课初读课文时,学生已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了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困难的方法。教师在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通过品读句子来具体感受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碰到过许多危险”“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等性格特点。
①体会鲁滨逊初到荒岛的心情。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鲁滨逊身处孤岛、濒临绝境,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和惶恐。)
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即使面对绝境,哪怕是一丝的希望也让鲁滨逊感到高兴。)
②从鲁滨逊解决困难的行动中感受其品质。
困难一:无住所。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鲁滨逊在选择容身之地时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有水源、有树荫、防野兽,体现了鲁滨逊的聪明才干和坚强的意志。)
困难二:食物很快吃光了。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鲁滨逊为了生存下去,想到了各种办法来解决食物问题。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个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能靠智慧解决困难的人。)
困难三:野人袭击。
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鲁滨逊迎难而上,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战胜危难。)
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另外两个野人。(鲁滨逊敢想敢做。)
困难四:发现英国船只叛乱
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勇救船长,体现了鲁滨逊的机智勇敢。)
(3)教师小结。
小结:面对恶劣环境的挑战,鲁滨逊没有绝望和妥协,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同困难作斗争,创造了不朽的传奇。他的这种在绝境中乐观向上、勇于拼搏、机智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读节选片段,把握人物形象。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阅读。
过渡:这个节选片段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活状态和他面对现实的思考。请大家朗读这个片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①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
②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带着问题读选文,在文中圈点批注。
(3)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感知人物形象,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汇报,教师整理汇报结果。
汇报展示:
①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身陷孤岛,生活忧伤寂寞;在岛上缺少必要的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重点句子: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明确:这句话是鲁滨逊在孤岛上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他的心情是忧伤的。一个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内心的孤寂和绝望,这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他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地战胜这些困难。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他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明确:这些句子表明鲁滨逊每完成一件事都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鲁滨逊具有顽强的毅力和肯吃苦的精神。
②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设: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以选文后半部分为依据,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面对现实情况时心理产生的变化,探究他列出“坏处”和“好处”的作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刻感悟鲁滨逊从自己的不幸处境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
A.文中表明鲁滨逊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
B.鲁滨逊列出“坏处”和“好处”的作用。
明确:首先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使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其次,这也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接受现实,积极乐观地谋求生存;再次,他通过对照得到心理安慰,得到了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C.理解鲁滨逊得出的经验教训。
相关句子: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明确:这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鲁滨逊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这种做法启示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鲁滨逊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③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鲁滨逊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他是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渐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活得有意义的问题;他是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与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尽管岛上条件极差,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实际生活中去。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选段,边读边感受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师生共同探究写法。
(1)通过比较“梗概”和节选片段在表达上的不同,引出第一人称叙述。
预设:学生通过朗读能很容易发现“梗概”和节选片段在表达上的不同。最明显的不同是人称不同--“梗概”采用第三人称,节选片段采用第一人称。由此导致的语言风格不同--“梗概”采用概括性描述,语言简练;节选片段的语言生动、形象,有较多的细节描写。两者的差别正显示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第一人称叙述。
方法点拨:所谓第一人称叙述,即行文中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和角度展开叙述,直接向读者叙述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个“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有助于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内心活动的描写,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3)学生通过朗读自主感悟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并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
2.学生尝试运用。
(1)教师出示一个以第三人称叙述的片段。
(2)学生运用第一人称改写这个片段。
(3)对比阅读,感受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
(4)教师小结。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导语: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万读者心中的英雄。老师读了这部小说后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不知道同学们读了原著之后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激趣荐书。
师:《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小说,本课中的“梗概”部分实际上是对小说进行了缩写,原著的情节更加生动,描写更加细致。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原著读一读,将会大有收获。
2.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
(1)过电影的方法。
读书是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与画面,这是一个硬工夫,需要我们不断练习。阅读这本书时,可以在脑子里边读边演电影,这样可以读得特别深入,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2)复述的方法。
我们读到某个章节,会被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深深地吸引,特别想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那么,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小组与同学,或者在家里与父母绘声绘色地讲一讲所读的章节,这样还可以练习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3.学生选读某个章节,概括主要内容,再试着在小组内讲一讲。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丰富积累。
2.课外读一部小说,尝试着写梗概。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阅读“梗概”,了解大意
(学生快速浏览“梗概”部分。)
师:读了“梗概”后,谁能给大家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生:这部小说讲了鲁滨逊在海上遇险后流落到了一个荒岛上,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的故事。
师:他为什么会流落到这个荒岛上?他是怎样生活的?最后结局怎样呢?你能更完整地说说吗?
生:小说讲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翻了,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终于获救,回到了英国。
师:你概括得比较完整,语句也很简洁。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
生:小说重点写鲁滨逊漂流到岛上后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想方设法克服了那些困难。
师:具体有哪些困难呢? 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请大家再次默读“梗概”,把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办法做上记号。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师:同学们读得很快,做的批注也很精彩,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
生:首先是没有住的地方。“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他在荒岛上建房定居,等待救援。
生:还有吃的困难,鲁滨逊先是从船上找到很多吃的东西,但因为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于是,“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他还把从船上搬来的麦子“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生:还有一点,就是孤独,幸亏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跟他做伴。
生:我觉得他最大的困难是恐惧。有一天,他发现了野人的脚印,担心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后来,他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师: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孤独吗?
生:后来,鲁滨逊救了一个被同伴追杀的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经过教化,这个野人成了他的好帮手。
师:现在,我们尝试着把重点内容抽出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概内容。
生: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海上遇险,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为了生存,他用木头和船帆搭帐篷。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拿着枪到森林里去打猎,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并种了一些麦子。当发现岛上可能有野人时,他想办法对付野人,战胜恐惧。二十六年后,他救了一个被同伴追杀的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并教化他,让他成为自己的帮手。有一天,他俩看到附近停了一艘船,船长被绑架,他们便救下了船长,那个船长把他们带回了英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精准。鲁滨逊在看似毫无希望可言的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这时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赏析:本教学片段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经历了一个“概括--揣摩--提升”的过程。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故事梗概具体而又准确地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接着,引领学生回到梗概之中,具体感受鲁滨逊经历的困难和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然后,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效地融合具体内容,进行再概括。经历这样的反复过程,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由“梗概”和节选片段两部分组成,“梗概”主要讲了鲁滨逊是如何在荒岛上历险的,突出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节选片段主要讲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的生活情况以及他对现实的思考,重点表现了鲁滨逊面对重重困难时积极乐观的精神。这样安排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学会生存的道理。所以在讲授本课时,我特别注意向学生渗透抓紧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强健身体,锻炼意志,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增强生存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思想。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对此有较浓厚的兴趣,而且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谈感悟,这也正体现了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第二至八自然段鲁滨孙战胜困难的经历。
教学思路: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鉴于个别学生已经大概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因,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印象讲述故事,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接着,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讲一讲鲁滨孙的种种困难的经历。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
教学准备:建议学生在课前阅读《鲁滨孙飘流记》原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通过学习,霍金那种向命运抗争的勇气,顽强的斗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与困难作斗争的勇士,他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鲁滨孙。(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你们对鲁滨孙知道了些什么?
2.哪位同学讲讲这个故事,也可以几位同学共同完成?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阅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然后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不理解的语句画下来
四、小组合作学习
请大家自由组合,三五人一组,先交流对画出的难理解语句的理解,再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自由说,如,课文是长篇小说的缩写,小说的其他内容等。
讲故事,听故事。
阅读“阅读提示”,并按阅读提示自行阅读。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交流难理解的语句,讲讲鲁滨孙的故事。
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并思考
讨论并归纳
交流体会并自由发言
五、重点研读感悟
1.仔细阅读第二至八自然段,思考鲁滨孙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师生共同讨论,从“食物、住处、安全”等方面进行归纳,使学生认识到:这是生存下来的必备条件,为此,鲁滨孙想了不少办法,很不简单。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从鲁滨孙的非凡经历中,感悟学会生存的道理。如要有生存的勇气,要善于因地制宜想办法,要不断改善生存环境。
教学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是作家笛福的著作,文字洗练,叙述流畅,情节曲折,非常容易吸引学生阅读。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阅读引导。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在课堂教学时,围绕“难和险”字展开教学,把精力集中在孩子直接接触文本的阅读上,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自学自悟,动口、动脑、动手,用不同的符号找出有关的语句。《鲁滨逊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拥有众多的读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奇”与“险”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我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原著,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二、自梳情节。
学生课前必须充分自学,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并交流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经历了哪些事情。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来“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五个小标题。接着重点交流精彩片段,思考深陷绝境的鲁滨逊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从而了解从鲁滨逊具有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劳动、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精神品质。最后交流从鲁滨逊战胜种种困难的非凡经历中悟出的道理。
不足之处:让学生写一两句话并用上一两个好词在插图下夸一夸鲁滨逊。这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未做到做到读写听说相结合。未让学生充分学以致用,从中受到启迪。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做: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切入教学重点。精彩片段中“好处”“坏处”对照表,是本课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一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鲁滨逊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能帮助学生今后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困难。通过自读自悟——对照比较——对读感悟,落实知识、方法、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也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生存”的话题交流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标: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阅读沟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阅读沟通了殊方异域的文化传播,使人类变得丰腴,可是面对茫茫书海,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灵魂加油充电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
二、想一想:
进入高年级,我们的阅读又向外延伸到外国文学的赏析上,大家猜猜看,今天我们要走进谁的生活中?
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
2.这部作品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尔柯克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吗?
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
4.被鲁滨逊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鲁滨逊教给他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吗?
小结:面对种种挫折,鲁滨逊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想出变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他改变了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地震的恐惧,挨过了疾病的打击,只要有可能,就动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
(出示:补充材料:《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名著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鲁滨逊的原形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他是一个苏格兰水手,他是在1704年9月由于与船长发生争执而被遗弃在距智利海岸500海里,周围约30英里的于安菲南得岛上的这个无人居住,只有来往南美的船只偶尔到这里来补充或修理船只。
塞尔柯克在这里住了四年零四个月,才被有名的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发现,塞尔柯克参与了他的船队,在一七一一年回到英国。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形象为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先导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三、说一说:
鲁滨逊是世界海洋文学中第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原文的精彩语句,让鲁滨逊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四、演一演:
对于鲁滨逊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漂流在荒岛上的他以人的尊严、人的智慧、人的力量与大自然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让我们从中看到生命活力的跳跃。鲁滨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带给我们一种启示,如果你是鲁滨逊你会怎样面对下面的处境呢?
1、没有吃的东西。
2、没有住的地方。
3、受到野人的袭击。
4、没有人可以说话。
小结:鲁滨逊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敢、勤劳和热情是我们人类至今都诊视的宝贵品德。
五、写一写:
那么结合着大家对鲁滨逊的分析,你能用一段文字、一个符号、一种图形或是一种声音来表达你对鲁滨逊的评价吗?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评述,老师被鲁滨逊震撼着,也被同学们感动着,我想鲁滨逊的拼搏、勇敢、智慧和热情应该是这部书送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吧!请同学们去拜读原著吧!
六、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
(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板书:
有选择读书
讲方法
读记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