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养笔记《留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留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这段日子一直下着雨,操场上积起了小水洼,午饭后小朋友们都在走廊玩积木,我转身时发现何xx正在玩水,他把一块块雪花片放进水里,雪花片在水面飘来飘去,并未沉下去,他又在雪花片上用手指摁了一下,雪花片还是浮在水面,他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这样操作着。
我走过去问他:“你发现什么了?”
他说:“雪花片漂在水里,总也掉不下去。”
我告诉他,这叫“沉下去浮上来”。
何xx想了想说:“木头会不会浮上来呀?”
我说:“会呀。”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听了也问起来:“老师,瓶盖会不会浮上来?”
“橡皮会浮上来吗?”……
我就说“这个老师也不知道。”
“啊?!”
看到他们疑惑吃惊的样子,我又说:“不如我们一起试试看吧!”。
我和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又挑选了几样物体,瓶盖、磁铁、纸、象棋、粉笔等,让他们到水槽中去试试,它们是沉还是浮,结果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奥秘。
分析:
这简单的“沉与浮”的探索,却引起孩子的多次操作,显示了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着迷以及积极的思维能力。有时我们老师佯装不知道,也是对孩子提问和思考的一种鼓励和引导。其实,我们这种看似“懒”于解答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懒”要做到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幼儿,就会造就一个个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孩子。为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兴趣,更多的收获。
教育笔记:“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过了一年,孩子们长大了一岁,也懂事了很多,但也越来越皮了。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常规方面抓得比较紧。
久而久之,在教学方面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总希望孩子们可以像小学生一样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上了几次课之后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们坐不住,而且回答的也是天马行空的。但是今天上完课之后,通过两组幼儿做的作品对比,才发现自己控制的太广了,让孩子失去了原本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我上了一节《神气的刷子》,给第一组小朋友上的时候,所有的步骤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在我的指挥下,小房子做出来的效果非常好,颜色搭配和刷的效果都很好。但是太板正了,怎么看都觉得缺少点什么,与想象的不太一样。第二天给第二组的小朋友上的时候,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我在旁辅助,虽然最后刷出来的房子有缝隙没有第一组的匀称,但是一面墙上不同的颜色搭配让整座房子显得生动立体。两座房子摆在一起,一下就可以分辨出哪个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当小朋友们说第二组好看的时候,自己也从心里感到高兴。
通过对比让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在刷的时候会自己选择颜色),而且每个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同,不能让每个孩子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完成。有时孩子自己完成的效果也不错。所以适时地“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过这次课程,发现孩子们对这节课很感兴趣,谁没有刷的都会主动告诉老师,所以在区域活动或其他美术课上都可以安排用刷子涂色,让孩子们多动脑多动手,“放手”让他们去做。
幼儿园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200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园下学期教育笔记200篇
幼儿教育笔记200篇
教育笔记:给孩子留出动手动脑的机会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更是爷爷奶奶心中的宝,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人们都对他百依百顺,以至于孩子没有动手动脑的机会。
我们班的xx小朋友家长向我反映:孩子早上不爱起床,起床之后从来都是等着奶奶给穿衣服,甚至穿衣服的时候自己的主观意识都穿不好,奶奶给拿来了裤子,他却并着腿往一个裤筒里伸,吃饭的时候奶奶端着饭碗追着吃。以至于孩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比其他小朋友弱一些,在家长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后忧心的对我说。
其实据我观察,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只是懒于动脑。早上,孩子带来了两个果冻,在上课的时候玩弄着想吃,我给他放到了橱柜上确定他够不到,并告诉他下午放学的时候给他。到中午的时候,我忙于其他事情,他看我不再,于是找了玩具插起来当小棍来够,够了半天没够着,于是他又搬来小椅子踩上去,小心翼翼的够,我在窗户下静静的看着他,他总算没够着,怕他摔倒我就进去了给他拿了下来但没给他我告诉他:瞧,你的果冻还在这呢,下午放学的时候给你。下午放学的时候我给了孩子果冻,孩子并且很愉快的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了。我跟家长说了此事,家长很无奈的笑笑。孩子可以动手动脑,去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的,但只是孩子常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住,爷爷奶奶对他的疼爱,使他没有动手动脑的机会。
请多给孩子留出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有自己发挥,自己创造的空间。
教育笔记:多给这样的孩子一些机会
今天的语言课上,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提问了几个小朋友后,我想把下一个机会让给从不举手的小朋友。
我走到小宇跟前蹲下:“老师想请你来说说。”她紧张地看着我,别扭着不愿站起来。看着她紧张的样子,我没有强求她,而是握住她的小手,轻轻地说:“你也会讲故事,是吗?”我明显感觉到她的身体开始僵硬起来,继而有些颤抖。我微笑着平视她,而且更用力地握住她的双手,想把我的力量传递给她:“没关系,把你想的说出来好吗?”她的脸涨得通红,嘴巴一张一合。
突然,旁边的于xx告诉我:“她不会,她从来不举手。”她低下了头,身体颤抖得更厉害了。又有几个孩子叫了起来,我轻轻搂着她,示意吵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告诉你们,老师已经听到她的答案了。”孩子们安静了下来。“以前也许她不敢发言,但是今天她非常勇敢,老师已经听到她的答案了。我们要表扬她,你们同意吗?”“同意!”孩子们大声地说。小宇的脸涨得更红了。我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让她平静下来。
“刚才你们听到她的回答了吗?”“没有。”“你们为什么没有听到呢?”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教育一下那些自以为是的孩子。“她说得太轻了。”“她说得是很轻,可你们也太吵闹了。”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只见孩子们一个个把嘴巴抿了起来,我继续道:“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仔细听,你们做到了吗?”几个骄傲的小脑袋低了下去。“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应该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自己进步,对吗?”“对。”“小宇的优点是能一直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回答,老师相信她以后会勇敢地把答案说出来。你们相信吗?”“相信!”这时,我微笑着看着她,她不断地扯着自己的衣服,眼睛里却闪烁着亮光。
回答问题是每个孩子的权利,我们老师在平时上课不应该只看到高举的小手,更应把答题机会给予沉默寡言的孩子,让他们也来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相信他们在不断的鼓励下也能勇敢地说出心中的回答。
教育笔记: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的机会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完整儿童”是我们的目标,让幼儿敢说,爱思考,并能主动地解决问题,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此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常是幼儿发现问题,教师就回答问题,为其释疑解惑,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但这样的释疑,对幼儿来说是否是经过努力才得到的呢?是否能在他心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呢?是否能为其能力典型成服务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幼儿能够发现问题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更关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答案也才能印入脑海,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鸟》中,孩子们对鸟的嘴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和家长一起从图书、网上找来的图片,把自己从图书、类似于《蓝猫三千问》中学到的知识,在集体中交流——有的鸟的嘴巴是弯弯的,有的鸟的嘴巴是尖尖的,有的鸟的嘴巴是扁扁的……关于鸟喙的形状的讨论是孩子们自己收集资料、观察图片的结果,这样的氛围不仅热烈而且每个只要有经验的孩子都有机会交流,都能从你或他那儿得到一些收获。于是,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鸟为什么需要不同形状的嘴?天天说:“因为它们要用嘴吃食物。”龙龙说:“大家都一样就不好看了。”有的小朋友赞同天天的回答,有的小朋友赞同龙龙的答案,大家开始争了起来。争执也是一个获得经验能力的方式。徐徐说:“小兰老师,告诉我们原因吧。”我刚要张嘴告诉孩子时,转念一想,给孩子一次自己解决的机会吧。就进一步问道:“我们怎么样能知道正确的答案呢?”孩子们表示象收集各种形状的鸟嘴巴资料一样自己去找一找。
第二天,孩子们纷纷来告诉我——有的说尖尖的嘴的鸟一般吃种子,他们要用嘴来啄;有的说,老鹰的嘴巴上有个钩子是为了把肉撕开;有的能概括地说出,是因为它们吃的食物不一样,所以嘴巴的形状不一样。当我用肯定的口吻、鼓励的眼神时肯定孩子们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答案时,孩子们一脸喜悦。
我相信,经过自己找寻资料、观察、探索,动脑解决的问题,他们肯定难以忘怀,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解决问题,知道要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得到答案的快乐,是别人给予不了的,这种快乐带给儿童更多的是一种自信。
自信、勇敢、善思考、不被动的接受,这不正是“完整儿童”所必需的吗!作为教师,一个留有思考余地的回答,能带给幼儿这许多,为什么我们不去尝试,不去做呢?
教育笔记:留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这段日子一直下着雨,操场上积起了小水洼,午饭后小朋友们都在走廊玩积木,我转身时发现何xx正在玩水,他把一块块雪花片放进水里,雪花片在水面飘来飘去,并未沉下去,他又在雪花片上用手指摁了一下,雪花片还是浮在水面,他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这样操作着。
我走过去问他:“你发现什么了?”
他说:“雪花片漂在水里,总也掉不下去。”
我告诉他,这叫“沉下去浮上来”。
何xx想了想说:“木头会不会浮上来呀?”
我说:“会呀。”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听了也问起来:“老师,瓶盖会不会浮上来?”
“橡皮会浮上来吗?”……
我就说“这个老师也不知道。”
“啊?!”
看到他们疑惑吃惊的样子,我又说:“不如我们一起试试看吧!”。
我和他们一起,在教室里又挑选了几样物体,瓶盖、磁铁、纸、象棋、粉笔等,让他们到水槽中去试试,它们是沉还是浮,结果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奥秘。
分析:
这简单的“沉与浮”的探索,却引起孩子的多次操作,显示了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着迷以及积极的思维能力。有时我们老师佯装不知道,也是对孩子提问和思考的一种鼓励和引导。其实,我们这种看似“懒”于解答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懒”要做到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幼儿,就会造就一个个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孩子。为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兴趣,更多的收获。
教育笔记:把机会留给孩子
朋友们,那你们觉得我们的孩子能做些什么事情?你们觉得把事情交给孩子能做好吗?一开始,我觉得孩子们还小,很多很多的事情是不能完成的.但是经过下面这件事情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能做很多事情.
一天中午,孩子们和我一起把本周主题之下的一块小内容“动物尾巴的作用”整理出来了。我从走廊走到教室,从教室走到走廊,心中不断的在想:把这块内容展示在哪呢?瑶瑶看我一会儿走进、一会儿走出,好奇的问:“小兰老师,你干什么一会儿走进、一会儿走出?”“我在看把动物尾巴的作用贴在哪?”“让我们小朋友想想吧?”我一听,心中顿时犯嘀咕:孩子们能行吗?还是让他们试试吧。于是我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最后孩子们觉得把它贴在走廊上——把写生画的那块撕下来。
说动就动,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了。几个女孩小心翼翼的把写生画撕了下来,墙上留下了粘贴的痕迹,几个男孩马上拿了抹布,吭哧吭哧的擦了起来。渐渐地墙边掉了一些屑屑,龙龙问道:“老师,地上这些怎么收拾?”“没关系的,擦好后用扫帚扫扫就没有了。”朱xx说。“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用一个豆腐盒靠住墙,把擦下来的屑屑接住,地上就没有了。”小陆说。“这些办法都很好,都可以用。”孩子们用自己的办法把墙上、地上弄的干干净净的。
看着孩子们做事情的那股高兴劲、认真劲,心里颇感高兴。其实我们的孩子很能干,他们只是缺少了一些锻炼的机会。他们这些机会往往是被我们成人给剥夺了,因为在我们成人的眼中总觉得孩子还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无形中孩子的机会没有了。把机会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机会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笔记: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童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回忆。作为一名教师,我特别希望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而幸福的童年。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也经常说让孩子在玩中学,因为玩是孩子最好的伙伴。但同时安全工作也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孩子既玩的高兴又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怎样才能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
幼儿园的孩子自我保护力差,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所以在户外活动中经常会有危险发生。这一点也颇让我们头疼。我们很想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去玩,释放他们的天性,但安全事故又让我们心有余悸。但童年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不能轻易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所以我选择了还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她们真正能做到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培养其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
首先,我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自由去玩耍的时间,让她们尽情释放自己,这样可以让孩子情绪高涨,消除其紧张,教师一定要来回巡视孩子,避免危险的发生。
其次,我们每天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组织幼儿游戏。好的游戏活动也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如我们中班时让孩子拿来了呼啦圈,呼啦圈的玩法很多,我们可以转着玩,还可以跳着玩。我们就经常变换圈的摆放形式,以分组比赛或其它形式来组织孩子来玩。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导者,所以我们引导孩子自己来设计游戏的新玩法,这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体游戏的安全性较高,教师比较容易组织,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危险的发生。
当然,安全活动贯穿于我们整日的各项活动中,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俗话说得好,安全无小事,教师应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将安全教育渗透于每日的各个环节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安全中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
《大班教师教育笔记3篇》:大班教师教育笔记第1篇小小餐巾纸每次幼儿用餐前,我总是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重持续桌面、地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残渣等放在桌子的边上。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
《大班保育笔记200篇》:大班保育笔记第1篇大班教师保育笔记篇一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
《大班范文教育笔记200篇》:大班范文教育笔记第1篇 大班教育笔记(一): 感受孩子们的变化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教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来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