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

日期:2022-04-23

这是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第 1 篇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的一篇微型小说。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柏林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发生的故事为材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和难以弥合的创伤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

战争灾难是小说的主题。小说抓住情节、环境以及人物的命运来表现战争主题。小说开篇即是环境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社会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生和人物的命运作铺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是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补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微型小说情节紧凑,通过对老妇人的两次数数、两个小姑娘的两次笑、老兵的扫视和说话这些简洁的人物行动交替描写构成故事情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厘清人物及其行动,进行情节的梳理,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感受战争对老兵一家命运的摧残,同时感受微型小说出乎意料的结尾艺术。

全文三百多字,透过一节小小的车厢,讲述小人物的命运,深切表现战争主题,体现了微型小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对于小说这种文体,学生已初步了解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本课重点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人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处于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对战争没有多少认知,需要补充一些资料来加深他们对战争环境的认识,对战争带来灾难的了解,以此来感受本篇小说中描写的战争带来的悲痛,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梳理情节,留心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努力还原真实、自然的阅读状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多元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为阅读整本小说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2.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

重点难点

发现小说是通过老妇人一家的遭遇表现战争灾难的,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 学 流 程:过程设计(突出主问题与关键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交流资料,初感战争残酷

1.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梳理形成重要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是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伤亡9000余某某,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学生用一个词语表现战争的伤害,并写到黑板上。

预设;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残垣断壁 国破家亡

板块二 圈画重点,梳理小说情节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2.学生依据课文情节线,补充故事情节。

学习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1)出示情节图。

/

(2)学生默读课文,填写故事情节。

(3)学生交流展示填写的情节线索。

(4)引导修正故事情节图。

板块三 猜读细节,感受战争的残酷

1.布置任务:看这一个个小标题,就像一个个凝固的镜头画面,再默读课文中给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哪些细节触动了你?圈出来写一写批语。

学习活动:

默读课文,圈画出中给你印象深刻的画面,写一写批注。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关键词句,并写上批注。

全班交流,相机板书。

预设:

①几乎看不见健壮男子,尽是妇女和孩子:男人们大多数都上前线了,预示着还有更多破碎的家庭。

②老妇人数“一二三”: 不断重复的数字背后是不再归来的三位亲人的命,是母亲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是由此发疯的悲剧。

③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上前线:年轻的死了,老的继续打仗,甚至连年长的后备役老兵也要投入战场,表现了战争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灾难。

④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可怜的老妇人已经失去了三个儿子,又即将失去自己的丈夫。

3.教师指着此前写在黑板上的词语,引发讨论:对比之前大家所写的表现战争灾难的词语,你们所看到的小细节,不见刀光、不见血影,只是如此简单的三个数字,平常的灰白头发,一句话XXXXXXXXXX你发现作者表现战争的方式了吗? (以小见大)

板块四 补写想象,感知命运

1.补写想象。

出示:“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学习活动:

选择车厢里的一个人物,想一想他会想些什么呢?写一写。

提示:

(1)把自己想象成车厢里乘客中的一员,可以是小姑娘、老兵或者其他人。

(2)思考自己或别人的命运,真切抒发对战争的感受。

2.交流点拨。

要点:(1)关切战争中别人的命运,体会战争的残酷。(2)关切战争中自己的命运,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3.体会小说结尾的特点。

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命运或是别人的命运,因为战争让人感到了死亡的恐惧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这些想法作者有没有写?

要点:小说结尾的出人意料;“静得可怕”是对战争主题的升华。

4.总结小说特点:小小说,大主题。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第 2 篇

微型小说的特点在于篇幅虽小却五脏俱全,《在柏林》这篇不足 400 字的小说,小说要素俱全,情节波浪起伏,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明,而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却深刻而震撼人心。

一、品读含义丰富的词句,发挥想象“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小说开头这平平淡淡的一句,仔细咀嚼,含义丰富。 首先让学生思考这句话告诉你哪些信息? 学生会说:火车上都是妇女和孩子,而几乎没有健壮的男子。 这是将句子抽取主干所获取的信息,而且有违常理,你会接着问为什么会“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呢? 火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 这就是作者构思的精巧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让读者恍然大悟。

如果教师就此打住,自然也可以了,但如果此时再让学生品读一下这个句子,并且问一句“还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吗”,学生会进入深度思考,也会发现“缓慢”一词显得怪异,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一般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风驰电掣,雷霆万钧,故用“缓慢”显然是不同寻常的。 但是这时你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你只需告诉他答案去文中找,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被你领进文本之中了。

二、品读修辞巧妙的词句,把握真意明确了开头作者设置的悬念之后, 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问“小说中还有没有悬念”,相信学生一定会发现老妇人“一,二,三”的数数。 这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为何要不停数这三个数,且“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这不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么?这三个数有什么特殊意义么?这些都能引起读者思考。但是孩子不会思考这些问题,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引得两个小姑娘“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嗤笑起来”。 这时作者写道,“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又是一个悬念,老头为什么要“狠狠”扫她们一眼呢? 他为什么要凶巴巴地对待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呢? 悬念连着悬念,读者的思绪完全被作者控制了,急欲知晓这不近人情背后的答案。

老妇人的数数除了悬念之外,作者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像一柄锤子不断敲击读者胸膛,但作者还是引而不发。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再来一个反复,小姑娘由“嗤笑”而“傻笑”,让学生连起来品读一番,或者可以有别样的感悟。 如果说前面的“嗤笑”代表了老头的情感,那么此刻的“傻笑”则完全代表了作者的褒贬,但作者为何要去贬斥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呢? 在重重的悬念和反复之后,答案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了。

三、品读情感丰富的句子,领悟主旨“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这是老妇人反复数一二三的答案,也是这对老夫妇坐上这列火车的原因,这原因催人泪下啊。 反复让学生品读这段话,实在蕴含了感人至深的情感。 老妇人的可怜是因为她失去了三个儿子,这接连的打击使她疯了,“可怜”应当着落在这个地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可怜”当理解为“可敬”,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她为国家献出了三个儿子,读到这里读者是否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 当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说:“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反复涵咏这句话,是否可以读到老兵的骄傲,因为儿子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是为了国家死去的。 也可以读到战争的残酷,三个儿子死去了,老妇人发疯了,而现在老兵也将上前线了,于是小说的主旨跃然纸上:揭示战争的残酷,呼唤和平。

这时可以抛下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战争? 分析这次战争的情况。 历来有文史一家之说,结合二战的历史,在二战的背景下去解读这篇小说,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作为侵略国的德国,不仅给被侵略国造成巨大灾难, 也让本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 再读“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兵义无反顾的豪迈,所谓上阵父子兵,前仆后继,虽然这是场不义之战,但在老兵心里毕竟他是去为国而战, 故可以理解为表现他的爱国之情。 但是反过来看,“轮到”一词又显得被迫无奈,虽不想去前线,但为了祖国也不得不去,这就使小说的主旨更加丰富,更其深刻,具有了反战的思想。回过头来看小说标题“在柏林”,为什么不用“在巴黎”或“在伦敦”? 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是更切合这反战主题的,是更具有反思战争的张力的。 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其惨烈了。 任何战争,荼毒生灵,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这时可以再读小说的开头,“缓慢”一词当会有新的理解。 这是一列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 火车成了一个象征,战时国民的象征,动作迟缓,表情冷漠,甚至带有点麻木,因为不知希望在何方。 故起笔这平淡的一句话,细细读来,实在为整篇小说营造了一个相当贴切的背景氛围。也正因如此,作者仅仅交待火车驶出柏林,而没有交待火车的目的地,例如通常的习惯“一列开往汉堡的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第 3 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2.通过比较,感受小说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

  3.体会标题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了解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

  体会标题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把握小说三要素

  1.认真阅读课文,圈划批注小说三要素

  2.故事发生在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3.故事有哪些人物?

  4.概括故事情节

  二、听读课文,圈划批注,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小说主旨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圈划批注:人物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从中你有怎样的思考?

  3.由此,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三、朗读课文,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

  1.

  将原小说与改后的内容进行比较,体会小说层层设疑、设置悬念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2.

  品析题目,知道“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四、回顾课堂,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比较文中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①当我告诉你们她就是我的妻子时……

  ②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③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二)、提高题:

  1.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课外阅读《丰碑》,在有疑惑处设疑并解疑,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说一说以“丰碑”为题的好处。

  我们都爱读小说,通常读小说你会关注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小说——《在柏林》,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小说了,我们知道,读这一类叙事类的文本,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核心问题: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可以从人物入手。

  请同学打开书本71页,认真阅读课文,落实小说三要素,在文本中进行圈划批注。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初读情况。

  故事发生在哪(如回答柏林,进一步追问,能在具体点吗:一列驶出柏林的火车车厢内)

  这是故事发生的小环境,能够从文本中推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吗(战争)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小说的人物有哪些?(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老头)主要人物是前三者。

  故事情节概括

  上课一开始老师说了,读小说,我们要思考核心问题: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物入手。接下来,我请两位同学来的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些人分别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从中你有怎样的思考?边听朗读,边拿笔在文本中圈划。我再给大家2分钟的思考时间。

  我们先来看老兵,这是怎样的老兵,你关注到他的哪些表现?

  老兵:

  “头发灰白”,这一处肖像描写表明老兵年纪已大,

  战时后备役,意思是公民随时准备根据国家需要应征入伍的兵役。年纪已大却还要服兵役,可见战争的残酷,如果联系前面这列车厢上没有一个健壮的男子,我们会进一步追问,这些男子都去哪里,再结合老兵的那番话,这些年轻人都上前线了,而且很多不幸阵亡,战争还在进行,人手不够了,因此即使年迈也不得不上前线。

  “挺了挺身板”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表明老兵的这段话是再一次揭开痛苦的伤疤,这需要勇气,这需要力量来支撑,所以老兵说话前要挺一挺身板。

  “总得”这个词语意思是一定要、必须要,表明无可奈何

  小结:战争的残酷在于有时候,分别即是永别,生命在战火中不堪一击、如此脆弱,无数生命在战争中消亡。

  老妇人

  老妇人的表现或者说举动文中用了“奇特”表示,奇特在于反复数着“一、二、三”,而且身体虚弱且多病的她声音却盖过了车轮声。从老兵的话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神志不清的疯子,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数一、二、三,除了进一步表明老妇人的神志不清,老妇人的疯,除此之外,我们来还原一下老妇人在神志不清之前她陆续接到噩耗时的心理变化:悲痛——悲痛欲绝——精神崩溃。发现了吗,一、二、三,老妇人的悲痛、恐惧在成倍增加,她的希望在不断减少,最后悲痛恐惧彻底击垮了老妇人,她疯了,在她奔溃之前,在她的头脑里存留的记忆是一、二、三三个儿子的到来,一、二、三,三个儿子的死去。

  小结:战争的残酷在于给活着的人带来精神的苦难与摧残。这种精神的创伤所带来的无穷尽的痛苦甚至超过肉体的消亡。

  小姑娘

  “指手画脚”意思是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让人感觉这两个小姑娘非常没礼貌,没教养

  “不假思索”意思是不花时间思索、考虑,可见他们是无知、不谙世事的

  嗤笑,态度轻蔑,不尊重人

  她们没有同情心、她们无知无礼、她们的笑无疑是把刀子插在了老兵的心中。从作者形容小姑娘的用词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对于这两个小姑娘,作者是持否定态度。

  小结:作者并非要批判这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因为她们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因为战争,她们不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她们的内心自然不健康。

  车厢其他乘客

  听了老兵的一番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老兵的一番话不仅激起大家对老兵一家遭遇的深切同情,更引发了人们对战争的思考,老兵一家的遭遇是整个车厢每个人过去、正在、将要遭遇的。

  小结: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就像这列不知去向的列车,不知出路。他们悲痛、他们迷惘。他们无奈,因此整节车厢里笼罩着如此压抑的可怕的寂静。

  把这些人的表现,表现背后的原因联系起来思考,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预设:战争是残酷的,带给人无尽的伤害,

  战争给人肉体带来伤害,给人们的心灵也带来了伤害

  战争的残酷就在于不仅毁灭了死去的人,更毁灭了还活着的人

  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老师换一种方式讲这个故事,大家比较一下,和原文作者讲故事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哪一种更吸引你?

  原文作者在一开头为我们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因为这一连串的问题,使读者读了开头还想继续往下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设置悬念,作者有意隐藏这些信息就好像有意蒙住读者的眼睛,同时也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

  最后,我们试着再将思维往更深处推,故事发生在一节车厢里,一节驶出柏林的车厢,为什么小说的题目却是在柏林?

  车厢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遭受残酷战争的不只是老兵一家,而是整个柏林,整个德国,乃至整个被卷入一战的所有国家,千万个家庭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通过一节小小的车厢来反映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是本文创作的一大特点——以小见大。

  回顾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在柏林教学设计一等奖绿色圃第 4 篇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 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板书:在柏林)【出示课件1:出示课题】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 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2】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 后备役老兵)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 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3】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4】

  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着眼结尾,感受技法

  1.出示问题:【出示课件5】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2.提问,评点。

  3.指导:

  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板书设计

  在柏林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

  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