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
这是《诗经.卫风.氓》课件及课文解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诗经》是我过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的诗篇。诗中记载了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爱情,记录了他们的欢乐与哀伤,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发端。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这样评价《诗经》:“它以艺术的形式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可以这样说,它是一部永远也解读不尽的经典之作。我只能选取其中的一篇《氓》来做例子,谈谈我自己对其的理解。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弃妇诗,也是一首以抒情为基调的叙事诗。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诗经》中占有较大的数量。在阶级社会中,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妇女的特定社会地位,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更深。《氓》就刻画了这样一位女子,她以纯洁诚挚的心追求爱情和幸福,但最终没有得到,负心的男子骗取了她的财物,也骗取了她的爱情。
该诗以回忆起笔,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对氓“无怒”,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很细致地表达出了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牵挂和思念。在诗的开头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第三章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折射出了女主人公在失去爱情的婚姻中那种悲苦无助的心情。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从中也可以看出男子情意的衰落。
在第五章中,女主人公想起了自己婚后悲苦的生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自己辛苦的劳作,不仅没有换来丈夫的关爱,甚至连手足之情也失去了:“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现实是这样的残酷,一个无辜的被遗弃的女子在自己兄弟那里都得不到同情。她对于自己的过去不仅是悔和悲:“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且有着无比的恨,这在第六章中体现了出来。第六章写出了女主人公“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所遇非人的悲愤与义无反顾的决绝。
作者对这种婚前婚后生活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诗经》中,还有一首很典型的描写爱情的诗《静女》。《静女》和《氓》中分别叙述了两类爱情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是《静女》中的“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还是《氓》中的“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看样子都是“自由恋爱”了。《诗经》的时代,男女的恋爱比后来的封建社会要来的相对自由,但毕竟和我们今天的“自由恋爱”在理念上有不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又不同的恋爱观。
《氓》不仅是一首代表了《诗经》写作风格的和艺术表现形式的诗,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以及婚姻爱情观,很值得玩味和鉴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