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七年级下《16.社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2-05-23

这是七年级下《16.社戏》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介绍背景资料

  (屏幕显示 学生齐读)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屏幕显示)

  作品简介

  《社戏》描写、表现了“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有人说,《社戏》通过“我”的眼睛表现了浓浓的乡情,真真的友情,美美的山水情,深深的母子情。

  师:“我”为什么要打引号呢?《社戏》是一篇小说,这个“我”就可能不是实实在在的鲁迅先生,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注意“眼睛”两个字,《社戏》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那么,眼睛就是作品写作的视角,去同学们旁批“儿童视角”在标题旁边。我们学过的《最后一课》也是儿童视角。

  (屏幕显示)

  也有人说,《社戏》以其故乡美、童年美、人性美、情感美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人间挚爱分感受。

  还有人说,《社戏》的主题乃是怀念那永不复返的童年审美体验,怀念那永远逝去的童年的纯净的美。

  师:所有的作品简介,关键词就是童年的生活美。《社戏》通过看社戏这个故事的叙述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屏幕显示)

  教学设想简介

  课文细读

  第一课时:看戏前

  第二课时:去看戏

  第三课时:看戏后

  二、明确学习内容 强调学习方法

  (屏幕显示)

  第一课时:看戏前的故事

  在这节课上,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第4-10自然段。

  (屏幕显示)

  三、品读细节,揭示学生艺术手法

  品读内容

  1、这一部分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这一部分最后一段的语言之美、表达之美。

  (屏幕显示)

  提示:写“找不到船”,在小说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提示:写“找到了船”,在小说中也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师:下面各自读书,品味细节,说明它写出了什么,又表现了什么。要求是,拿起笔,勾画一个地方,写上一点评点的文字。

  (写上对比 老师巡视 学生回答 老师评点)

  (屏幕显示 老师讲解 学生记录)

  1、写出了“我”的心情的抑扬。

  2、增加了故事情节的起伏波澜。

  3、表现了外祖母、妈妈的关爱和乡亲的友善。

  4、第一次让少年朋友们集体出现。

  5、表现友谊,为月下航行与月下偷豆进行美妙的铺垫。

  6、将少年朋友们巧妙地聚集到船上,从而在“航船”这个“场景”上塑造了一群美好的少年形象。

  四、品味语言之美、表达之美

  (屏幕显示)

  品析:这一部分最后一段的语言之美、表达之美。

  (学生各自读书 安静思考 小组交流 抽查发言 老师评点)

  (屏幕显示 老师讲解 学生记笔记)

  1、美在“快速行动”的描写。

  2、美在对“心情”的直接与间接的抒写。

  3、美在动词、色彩词的运用。

  4、美在暗写了平桥村孩子的懂事。

  5、美在再写双喜,并引出了阿发。

  6、美在景物描写的伏笔与照应作用。

  五、结课

  (屏幕显示)

  小结

  《社戏》第一课时

  故事情节的表达作用欣赏

  小说细节的表达之美欣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