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这是《祝福》探究教学案例,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如何贯彻新课标的先进理念,有赖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本文是我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探究教学进行的思考和实践,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和知识生成过程提供一个教学案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 “阅读鉴赏”部分,第一单元所选课文为小说。在该书前言中明确指出本单元学习内容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致同学们》)。单元一所选的三篇小说,是中外的名著。从人物与环境的角度来看,有林黛玉和贾府、祥林嫂和鲁镇、桑迪亚哥和大海三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接受水平和文本特点,对本单元的三篇小说做了不同的处理。第一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是我国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节选,我把它作为经典进行了精讲,引入“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解读文本,使学生建立阅读小说的基本图式,解决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的基本概念,明确环境是对人物性格塑造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教学设计以解决阅读知识的短缺为出发点,课堂教学以问题设置和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对话为完成课堂目标的主要方式。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林黛玉的谨小慎微、自尊又自卑的性格和她身处的荣国府这个封建大家族之间的必然联系,初步掌握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了环境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课文《祝福》是我进行探究教学实验的最佳文本,本文拟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考和课堂实录进行展示、分析,把这节课的教学作为探究教学的一个案例。
第三篇课文《老人与海》,情节简单内蕴深刻,我把课堂还给学生,以自读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小说主旨进行多角度的自主探究,以检验本单元小说 “人物与环境” 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
《祝福》教学设计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研读小说的情节,写作祥林嫂小传;第二课时,研究人物形象,探究人物悲剧性命运;第三课时,分析祝福环境,探究祥林嫂的死因,分析小说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1、探究小说的情节设置。倒叙的好处。
2、探究“讲故事的人”的故事。探究“远游还乡”叙事模式。
3、探究祥林嫂的悲剧一生。写出200字左右人物小传。
4、探究祥林嫂的三次反抗:出逃——撞头——捐门槛。
5、探究“祝福”。文中写了几次祝福,对推动人物命运发展有何作用。
6、探究祥林嫂的死因。谁杀死了祥林嫂。(重点) 写作祥林嫂之死小论文。
7、课外探究:《祝福》作为《彷徨》第一篇的结构意义。
8、课外阅读材料:《我之节烈观》《论雷峰塔的倒掉》《娜拉走后怎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祝福》创作于1924年2月7日,收入《彷徨》,为该集子第一篇小说。小说围绕着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旧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展示了她不幸的命运。
美国学者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小说不是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别人的命运而有意义,而是因为这陌生人的命运燃烧的火焰为我们提供了从自身的命运中无法汲取得的热量。小说吸引读者的是借他所读到的一次死亡来温暖冷得发抖的生活的希望。”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文本来看看这个陌生人的命运,解读她的死亡。
二、情节梳理:
1、设问:祥林嫂的一生命运如何?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连成一片了。”
小说由“死”写起,追述人物的一生。
2、阅读,讨论(注意小说自然分层现象)。
——明确《祝福》的结构:
(1)序幕:祝福景象;(归乡)(2)结局:寂然死去;(3)开端:初到鲁镇;
(4)发展:被卖改嫁;(5)高潮:再到鲁镇;(6)尾声:祝福景象。(离乡)
3、本文在叙述上采用了倒叙,请简要概述这种叙述顺序安排的作用。
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
倒叙既给作品造成了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另外这种笔法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够引人入胜。
4、“我”在小说中的故事:
设问:祥林嫂之外,本文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谁?
我——讲故事的人。
(1)叙事模式的引入:
鲁迅小说解读的两把钥匙:①“看”与“被看”模式(例:《孔乙己》);②“远游还乡”模式(例:《故乡》)。
小说中的“我”,回到鲁镇,又离开鲁镇,完成了一个“离乡——归乡——离乡”的故事,完美地演绎了“还乡”叙事模式。
(2)理清“我”的故事。
(3)“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线索人物,讲述祥林嫂的故事。 “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意义。(留作课外探究)
三、为祥林嫂写作小传。(200—300字)
留作课外作业,第二节课展示。
四、高一五班学生作文展示:(2篇)
1、李继茹作品:《祥林嫂小传》
祥林嫂,女,生卒年不详,卫家山人,鲁四老爷家仆人。
一嫁二寡。
一嫁入卫家山,夫死,逃出到鲁镇做劳力。
二嫁入贺家墺,被逼改嫁。抵抗未成。生有一子。后夫死,儿夭折。受打击。
再回到鲁镇,精神受到打击,状态不似从前。
最常说的话:我真傻,真的。
最常做的事:任人摆布,无力反抗。
最痛的事:丧子。
最无奈的事:听婆婆的话。
最凄凉的事:受尽“好人”“坏人”的嘲讽。
最后的遭遇:乞讨。
就像一个皮影娃娃,短暂的一生却受尽折磨,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却没能真正幸福过。
2、周璇作品:《祥林嫂小传》
祥林嫂,卫家山人,大概姓卫。
有一年春天,比她小十岁,打柴为生的丈夫走了。家里还剩下十多岁的小叔子,严厉的婆婆。后来,她便离开婆家,经卫老婆子介绍,在冬初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每月工钱五百文,她安分耐劳,不计较活的轻重。
几个月过后,她的婆婆带人将她绑了回去,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叫她婆婆拿了去。原来她的小叔子要娶老婆需要聘礼钱,便将她卖去别村。不几天,她就被花轿抬去了贺家墺的贺老六家。她不肯屈服,进行了抗争,旦最终还是失败了。年底生了个男孩叫阿毛,吃的白胖。
可好日子过了两年,丈夫就死了。四岁的儿子也被狼衔去了。她又经卫老婆子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却总是神情呆滞、笨手笨脚,祭祀时,鲁家人也不叫她干活了,人们对她都变得冷冷的。看见别的孩子她总是想起阿毛,不禁伤心起来。起初,人们总听她的悲伤故事,听的多了便厌烦了。
柳妈建议她捐一条门槛,去了阴间免得受苦。她听信柳妈的话,捐了门槛之后,分外精神。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用具,她深受了打击,成了木偶人,于是主人便把她打发了。
她沦落成了乞丐。腊月末人们都在准备祝福时,祥林嫂去世了。
(三)
五、研究祥林嫂人物形象
1、教师点拨提问:小说几次写到了祥林嫂的外貌?
——讨论,明确:3次。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临死之前;
2、小说每次写到人物有何不同?
结合她的生活遭遇,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学生进一步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绘祥林嫂外貌的语句,填写下表: 时 间
年 龄
服 饰
脸 色
眼 睛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临死之前
(2)引导学生讨论,说说祥林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初来鲁镇时她青年丧夫,勤劳善良,安分耐劳,她本想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可却被婆婆再嫁到深山野坳里去,可是不久丈夫病死了,儿子又被狼吃了,生活中的惨重打击,使她重新回到鲁镇时“两颊上失去了血色”,“眼角有泪痕……”。当她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婶一声“你放着罢!”以及柳妈的关于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的惊悚,使祥林嫂的精神完全崩溃了。
3、祥林嫂的反抗:
出逃——撞头——捐门槛
结合“初到鲁镇”部分的有关段落,研究祥林嫂是怎样一个劳动妇女?重点理解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特点。
结合“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的有关段落,研究祥林嫂怎样对待周围的人们所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指导学生理解祥林嫂的种种挣扎与抗争,以及这种抗争的悲剧性。
探讨祥林嫂是怎样从挣扎、反抗到毁灭的。
(四)
六、研读“祝福”
体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分析鲁镇的人们的思想性格和对祥林嫂的态度,分析鲁镇这一典型环境和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分析。
1.体会《祝福》的环境描写。
(1)指导学生找出本文环境描写的部分。并讨论其作用。
(2)提示: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四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2、祥林嫂在每次祝福中的命运如何?
①第一次:寡妇,允许参加;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靠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
②第二次:再寡,不让参加;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③第三次:捐了门槛,却禁止参加;
④第四次:乞丐,祝福中死去;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喜庆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
3、作者多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写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无限凄苦地离开人世,并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这些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有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的反衬手法。作者在《祝福》中巧妙地运用,使作品产生了“益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主题。
4、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之类的地主压榨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害死了祥林嫂。你认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七、写作小论文《祥林嫂之死》。
八、高一五班学生作文展示(3篇)
1、李继茹作品
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作为一个二嫁二寡的妇人,在不惑之年走完了她的一生。
可以说,尽管对她的死感到遗憾,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死在当时是必然的。
一个人在经历了出嫁,守寡,再被逼嫁,夫死,儿子被狼吃,被迫做劳力,被无数的所谓的善良的慈祥的人嘲讽,当作笑柄之后,她还能生存下去吗?她还有生存下去的信心与勇气吗?
她就像一个可怜的皮影娃娃。
成了寡妇的她到鲁四老爷家做工。认真而努力,忙碌而快乐,似乎幸福开始了。正在淘米的她,被人拖到船上。被迫嫁给贺老六,不从,寻死,可又有什么用呢?悲剧上演了。
生了个漂亮的小孩,似乎要改演喜剧了。丈夫得风寒病,死了。儿子,被狼叼走,吃了。为什么又变成悲剧呢?
被鲁四老爷和他的妇人看不起。被镇上的人嫌弃。被大家伙儿取笑。甚至也被“我”的一句“说不清楚”打发去了。
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甚至最后,被她效力了那么长时间的主人赶出门外,成了乞丐。
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苦难酿成的苦水之中,她能好好地活吗?
在那个又封建又迷信的社会里,因为丧夫,她被瞧不起;因为丧夫,她不得不听从婆婆的;因为丧夫,她被看作不祥之人。
如果没有鲁四老爷,卫老婆子之类的极端冷酷的人,祥林嫂会这样死去吗?如果没有“慈祥”的柳妈所说的一番看似正确的话,祥林嫂会这样死去吗?如果没有“我”的胆怯,“我”的“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祥林嫂会这样死去吗?如果没有种种匪夷所思的封建礼教,祥林嫂还会这样,这样可怜地死去吗?
“我真傻,真的。”
可是作为一个命运在别人手中的木偶亦或皮影,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即使,她由软弱变得坚强,又会有什么用呢?她还是这样凄惨地死去。
其实,祥林嫂不仅仅是祥林嫂。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吧!她是中国封建社会贫苦妇女的写照,她的身上处处都有她们的影子。
封建礼教。富贵人家,极端冷酷。甚至连那最“可爱”的平常人,也没有了同情心。
于是,祥林嫂死掉了。
她终于结束了在这个世界上的苦难生活,在另一世界,是福是祸,说不清楚。
不更事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楚”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迅哥儿说。
祥林嫂的死,有点眉目了吧!但还是说不太清楚。就这样,祥林嫂死去了。
2、段毅静作品
祥林嫂之死
小说《祝福》塑造了一位身世悲惨的女性——祥林嫂,她在新年的祝福声中,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寂寞死去。
这样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经历一生的波折,走向了生命的毁灭。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他遵守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条条框框,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因素。他讨厌祥林嫂是寡妇,祥林嫂再嫁后,祝福不让她沾手,死了还骂她是“谬种”。
柳妈这样一群生活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平民,冷漠,无情,保守自私,他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作为无聊生活的调味剂,他们以他人的痛苦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真可谓世态炎凉。祥林嫂的死,是与这样一群毫无温情的人脱不了干系的。
鲁镇是一个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封闭落后的小社会,是黑暗旧中国的一个缩影。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使社会中的人麻木、保守、自私、毫无温情可言。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了悲苦社会的根源,因此,杀害祥林嫂的真凶就是封建礼教和迷信。
祥林嫂始终蜷缩在社会的底层,充当一个玩偶的角色,没有自由,只有束缚;没有彻底的反抗,只有懦弱的屈服;没有成功的逃脱,只能在苦难酿成的苦水中煎熬。挣扎无果,哭诉无声,只在一个黑暗的角落彳亍,始终摆脱不掉封建枷锁的束缚。
就这样,在微弱的祝福声中,在无情冷漠的人们鄙夷中,她落寞地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3、邵雷宇作品
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的死亡,也有自身的原因,她自己就有着浓厚的礼教思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的原因是什么?是出逃。逃什么呢?逃婚。因为她的婆婆要将她嫁给——其实就是卖给另一个男人。祥林嫂是不怕劳动的,她在鲁镇是那样勤劳,“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鲁四老爷家里年底竟没有添短工。但礼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条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后来柳妈的一番所谓“捐门槛”的指点,被祥林嫂看成了救命稻草。虽然直接的原因是怕死后被分给两个男人,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赎罪之后,自己从此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就是封建思想的毒害,最终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
(五)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我们可以并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加以实现的。本文仅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探究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针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和知识生成过程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探究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探究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只有教师的探究而缺失了学生的探究,只不过是旧的一套教学方式的照搬。只有把探究的目标设定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探究教学才有意义,因为这正是新课程对教师课程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所要求的。探究不仅局限于课堂内、文本内,也可适当向文本外延伸(如本文设计的探究目标7),以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本文的内容选自我的课堂实录,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探究讨论的案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
2、《鲁迅小说全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3、孔庆东《祥林嫂之死》中国海关出版社《正说鲁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