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李白诗二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日期:2022-05-25

这是《李白诗二首》第二课时导学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白的生命及其思想意识。

  2. 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

  【学习重点】

  了解李白思想意识,体会李白诗歌的特点。

  【学习难点】

  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习指导】

  诵读—想象—涵咏—领略意境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把握文意

  1. 《将进酒》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探究题:探究两首诗艺术特色

  试从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两个方面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四、当堂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诗人在描写眼中的天姥山和“梦中”的天姥山时,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等句子来形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答:

  2. 结合全诗内容,简析并评价最后一段诗的情感倾向和写法特点。

  答: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3、4题。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注〕,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憀:依赖。

  3. 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答:

  4.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注〕。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5.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6.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五、课堂总结

  诗歌鉴赏兵法之一:古典诗歌的特点

  根据作品体裁特点进行阅读和鉴赏,是我们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但是,目前的语文报刊上的高考诗歌阅读和鉴赏解题指导文章,大都注重所谓解题技巧的指导,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尤其是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能力的目的。我认为,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抓住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教学和考试的根本目的,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

  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对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时读出声来。

  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诗人通过想像及拟人、状物、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或片段的、可感可触的具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家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凝练。凝练,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和语言,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内容。古典诗词字数固定,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许。在早期诗词里,含有不少虚词,如《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何之干兮”,虚词“兮”和关联词“之”属于无关紧要的成分,在唐诗宋词这些格律严谨的体裁里就要被省略,这个特点在绝句和律诗里更加显著。

  诗歌的思维方式是跳跃。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跳跃性。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如果作者把所叙述的事物全部详细地表达出来的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艺术的。这就要求作者简化和凝练语言,把关键词找出来,进行合理地排列组合。因此诗词作品就具有了跳跃性的特点,但是这种跳跃性必须是合理的,这时需要思维的连续性来加以约束,使这种跳跃性必须以围绕主题和合理的思路为前提。只有将语言的跳跃性与思维的连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性。

  诗歌的形式特点是整齐。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宋词要求形式整齐完美,格律诗除首联和尾联之外,要求出句和对句之间必须对仗,长短句里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的句子也多要求对仗。对仗在要求字数相等、节奏相应、平仄相对的同时,还要求相对应的词语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必须属于同类,这就使得中国古诗形式几近完美。

  要想正确理解古典诗词,不仅需要掌握上述特点,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古汉语知识。不少人看到李白的《静夜思》,错误理解为诗人看到了床铺一旁的月光而起乡思。其实古汉语“床”的本意是井栏,“床”在这里借指井栏所在的庭院。

  六、布置作业:以“李白,我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学后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