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去年的树》同课教学设计

日期:2022-06-02

这是《去年的树》同课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老师们:

  你们好!我是青岛太平路小学的商德远。我们这个组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磨课研修方式,来打磨一节中年级的阅读课。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同一教材,由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自己的专业特长,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今年我省远程研修的主题是“贯彻课标,研究学生”。围绕这一主题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可以体现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体现“因人而异”——由学生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法,凸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风格,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专业发展。

  我们这个组选取的课文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分别由两位老师依据不同学情,设定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如选取不同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设计各不相同的语言实践活动等。

  围绕目标任务,群组是怎样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呢?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小说、故事等体裁的课文很多。《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故事,语言朴实无华,内蕴却十分丰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较难选取,针对这一点,群组老师确定了第一个研究问题:对于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如何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围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问题特点,我们又确定了“如何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这一问题,两个要研究的问题针对性强,研究价值比较高。

  “同课异构”的网络教研,是我省远程研修的创新点。双方在同课异构时,技术人员对网络进行了设置,两个小组在研究、设计、备课研讨阶段彼此看不到,只能在组内独立磨课,避免了起始阶段的雷同。本次同课异构过程有六大环节:一是制定计划;二是同课异案;三是备课研讨;四是同课异教;五是观课评课;六是总结反思。前四个阶段两个小组各自独立活动,在教学录像和课堂实录完成后互相观摩,分析自己小组和对方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切磋琢磨,共同提高。

  两个小组在共同的磨课计划下,各有自己的打算。下面先由一组的指导教师寿光市教科研中心的李凤君老师,谈谈她们组在磨课时是如何做的。

  李凤君:好的。我们组在课例打磨时,围绕研究的问题,重点做了三方面的讨论与研究。

  一是掌握学情。备课前,我们首先进行学情的前测,根据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学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这篇童话人物多,情节发展变化快,学生很难一下子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童话语言朴实无华,学生不容易从中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

  根据以上学情,我们又做了第二个研究——学生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我们设计了互相关联的四项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概括为“说—读—写—练”。说,是通过画人物关系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是通过引导学生添加修饰语,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情感;写,是指学生自主质疑,想象写话;练,是拓展阅读,进行学法的迁移运用。这样根据学情预设学习活动,力求做到以学定教。

  我们做的第三个研究是:学法运用。

  在教学设计时,我们把四项语言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四个板块来推进。在每个板块的教学中,教师都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做到“言、意、法”三者兼得。

  比如,在学习第一板块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学习“画人物关系图说说主要内容”的方法,在第四板块拓展阅读环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阅读短文说说主要内容。

  再如,学习第一次对话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利用 “添加修饰语”的方法,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人物情感。接着运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人物的其他对话,进一步展开想象,体会鸟儿的内心感受。

  以上是我们第一小组在磨课时着重思考的三个问题。老师们在观看视频时,可以着重关注两个问题:1.教师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要,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训练点”的? 2.教师是如何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语言学习的认知迁移与运用的?

  商德远:刚才李老师对他们组的打算已经说得清楚了。 接下来,请二组的指导教师滨州市教研室的刘红星老师,说说他们组的做法。

  刘红星:好的,我们组在课例打磨时是如何解决研究问题的。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点在哪里?我们小组经过研讨,我们认为本课语言文字运用点的开发可以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入手。这是一篇经典童话,最大的特点是想象丰富,因此我们认为课文最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运用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与感悟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借助课文语言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和结尾处意犹未尽的特点,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

  找到了语言文字训练点之后,结合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根据学生基础,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我们设计了如下语言实践活动:

  一是编制了自学预习单,摸清学生识字写字的情况、课文主要内容概括情况以及朗读情况。二是设计了小组内分角色合作朗读的训练,让学生转换成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走进童话、走进人物的内心,体验人物的情感;三是设计了续编童话的语言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在多角度创编童话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树和鸟之间的深厚情谊,切身感受童话的魅力,提高想象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在观看我们小组的视频时,不仅要看教师是怎么教的、怎么说的,更要关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习的效果。只有获得这些信息,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是否做到了从教师主体转向了学生主体,落实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商德远:老师们,同一篇课文,两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学生学情,产生了不同的构想,但目的都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做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实现“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建议老师们在观课时,通过比较两节课的异同,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教学思路,扬长避短,融合创新,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效。

  感谢大家观看我们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