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14.故乡》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2-06-04

这是《14.故乡》第一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上周,听了三节《故乡》的第一课时。

  因为学校没有看我们要去听课的周安排,三位老师都不知道会有人听课。

  第一节课的一位老师由于是过去早就认识的,也觉得没有怎么准备怪不好意思的样子,一开始就叫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利用这一时间不断进行思考怎么来组织学生的学习。第二节课的一位老师则将备课组的课件一放,密密匝匝的生字生词要求学生一一过关。由于听课人员重复,第二节课刚开了头就换到另一教师,这第三位老师是放作家作品介绍,要求学生记住鲁迅的小说集散文集杂文集分别是什么。

  接下来,第一位老师组织学生根据小说三要素进行讨论回答。第三位老师则逐一抽学生朗读课文一遍,再进行备课组统一的课件的生字生词的掌握检查,之后再开始课文讲解。

  这三节《故乡》的开头引起我的如下思考。

  当我们准备还不充分的时候,最机智的教学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就是有意识的要学生在我们眼皮底下读书,因为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而各个学科的作业一压下来,最容易被挤掉的作业就是语文的读书了。学生在我们眼皮下读书,是实在的读,有时间空间保证的读,什么问题,我们都可以在阅读现场进行指导。

  在社会不断往前发展,而我们的汉字用字量不断减少的今天,在课堂上怎么样进行识字写字教学是需要进行研究的,我以为,对于课本上的生字生词,不能够一股脑儿的完全倾泻进学生的大脑,应该分分常用与次常用乃至非常用来提出要求来进行教学,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一些字词,今天已经不再在社会用字中频繁出现了,对于这些字词,我们就没有必要话太大的力气进行教学。抓住常见常用来进行才比较实际。当然,对于中上等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也是意见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则只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这样可能才比较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鲁迅的各个文学题材的代表集子的名称,的确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去死记了,高考中考也多年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要求了,如果要求了解,还不如提出一些作品的内容来引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进一步帮助理解那个时代,理解《故乡》。

  备课组的课件,是现在的校本教研的产物,是值得肯定的物化成果。但是,绝对不能够让这样的课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筛选剪截。

  因为教学是个体性很强的脑力劳动。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