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这是《白杨礼赞》第三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认识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
2、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学习状物手法和烘托手法。
知识链接:
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到后礼赞之情意犹未尽,于是赋诗一首。表达了作者向往革命圣地延安,愿与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寇的感情。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学习过程:
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白杨树是 的树。
2、《白杨礼赞》《白杨礼赞》中,作者饱含激情礼赞的仅仅是西北平原上极普通又不平凡的白杨树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问题。
自学导引:
1、找出能表明导入第二点问题的段落,完成以下问题:
1)将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注意不可改变句意):
2)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
3、你认为文章结尾“楠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七段的四个反问句:
1)句中“至少”“尤其”两个词语有什么作用?
2)、四个反问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不断加深的?
3)、你认为:四个反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不可以调换一下顺序?
4)、比较改后的陈述句与这四个排比反问句,思考:排比反问句的作用。
2、作者把白杨树与根据地军民联系起来,你认为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展示交流:
巩固提升:
1、从下列形象中选一个写出他的象征意义。
兰花、楠木、莲花、蜡烛、梅花、太阳、翠竹
2、选做题:
1)学习第七段的写法,运用排比反问句式写一段话。(找出一种“物”和与之相应的“人”,找出其精神的共性,然后写作)
2)、现在再次拿出我们的课堂练笔,请赋予笔下的意象以象征义,尝试用一些对比手法和欲扬先抑的手法以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来礼赞所写之物。
3、古往今来,赞美牡丹、菊花、莲花的诗文可谓多矣;而对绿叶的赞美却鲜有所闻。或许有人说;绿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婀娜的姿态。其实,花儿之美,是整体关。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它便会显得单调刺目,正因为有了绿叶,它才构成一个美的和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绿叶长在鲜花之下,总是谦逊地低着头,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它不在意行人的注目礼,即使听到行人一味赞美鲜花而冷落自己的时候,也毫不嫉妒,依然兴致勃勃,忠于职守。
绿叶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大自然。“年轻”时,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必须的氧气;“年老”时,它脱离母体,投向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
1、文章第1节把绿叶和鲜花进行 ,突出了绿叶的 作用,表现了绿叶 的性格。
2、第2节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绿叶的 和 。
3、第3节表出了绿叶 的精神。
4、本文和《白杨礼赞》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是:
教学后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