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教案

日期:2022-06-12

这是《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梳理整篇内容,学生已初步感知柳宗元漫步西山,心凝形释,暂得欢颜。此时劈空一问:“为什么单单是西山,而不是‘永州之山水有异态者’令柳宗元怦然心动,心怀释然呢?”

  生:因为西山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与别的山不同,气质更独特卓立。

  生:这座山形势特别险峻,让柳宗元视野开阔,心胸也开阔起来。

  生:它是那样的高峻、险要、特立。这与自己的不被众人理解,特立独行,志向高洁,与他人不同是非常相像的。

  师:读一读大家都关注到的句子。

  生齐读: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师:我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大家能否帮我解答。西山真的是永州最高峻挺拨卓异特立的山峰吗?

  生:好像不是。(期待眼神关注)第一段结尾讲: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说明它不是最有特色的!

  生:作者发现西山时是“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也说明是比较巧合的看到它的奇特的。(众生点头)

  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还需靠缘分。在法华西亭中那惊鸿一瞥就已在他眼底心中留下一见钟情的倩影了!

  生:在别人眼中西山也是一座一般的山,也没有什么人去开发利用过。

  师:何出此言啊?

  生:你看作者登山之前说命仆人“缘染溪,斫榛莽,梦茅茷”,说明是现开山寻路的。

  师:阅读并且形成了对文字背后的领悟,这才是真阅读。西山在柳宗元眼中心上独一无二,是因为它令作者探索发现,并令他感到两者冥冥中有一些共性,比如特异独立,比如初看无奇,还有什么呢?

  生:表面上平凡,实际上很秀美独特。

  生:他们都是有自己的坚守的,内在很美。

  生:都不为人所知,不被人理解。

  师总结:由此来看,西山只是一个媒介,象由心造,境由心生。物与我的融合与契合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山水本身。就好似东坡邂逅赤壁的清风明月,史铁生邂逅地坛的茂盛花草,朱自清邂逅清华园的荷塘月色,梭罗邂逅瓦尔登湖的神圣清波,川端康成邂逅凌晨四点的未眠海棠------寻遍千山万水,其实只为邂逅自己。以山水关照内心,给心一个安放处,劝慰自我,陶然忘我,这恐怕才是游之真谛。

  师:西山平复柳宗元灵魂狂躁而痛楚的嘶吼,大家能否设想一下,从西山归来的柳宗元会如何呢?

  生: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以后会更喜欢游览山水。

  生:可能会豁然开朗,豁达洒脱,寄情山水

  师:那么联系其生平及所学作品,各位是否觉得西山一游已令柳宗元超脱旷达,此后他将纵情山水豁达洒脱一生了呢?(生皱眉思考者众)

  生:可能会吧。

  生(马上站起):不可能,《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刚被贬时写的,是“永州八记”之首。后来他的作品还是流露出挺复杂的情绪的。

  师:如果我们回到文本来看,你们读读文末。“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为什么不想归?

  生:陶醉了,不是说“与万化冥合”了吗?

  师:这令我想到了《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的心情最后是怎样的?

  生齐答:不平静!

  师:为什么又回复到不宁静了呢?

  生(各自谈看法):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又回家了。到底惦着江南了。------

  师:那你们再想想柳宗元呢?

  生顿悟。

  师:柳宗元自己曾言:“子诚以浩浩而贺我,其孰承之乎?嬉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作者的情感从来都需要用心体悟,我们不但要读懂文本,还要读懂背后作者的情感。在面对无法选择的生存空间,无力改变的政治前途,无从接受的现实困境时,柳宗元的家国之念、个人理想永难放下,他注定无力超脱和改变心性。心灵的破茧成蝶,凤凰涅盘,那样的幸运儿只能是苏轼之类。“我”只能强作豁达,强颜欢笑,强自宽慰。

  师:读其文,悟其理,感其情。深读文本,老师以一首小诗作结:

  一杯颓然酒,

  一篇宴游文。

  都言心陶然,

  谁解其中味?

  愿平凡你我可随每一篇文本畅游作者的心灵山水,深读细思,每一位作者都独具情感魅力,每一篇文本都令人充实!

  始得自我在“于是”

  江苏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戴启江

  “本文的题目叫‘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哪一句话与它照应?”课堂上,我让学生迅速找到语言标志。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学生齐答。

  “‘于是’,什么意思?”

  “从这里。”

  “能够让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里’,有怎样的美的风景?”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抢答的学生一刻不让。

  “特别吗?”我提醒。

  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聚聚缩缩,经过他自己的回味,似乎俯视下的西山更显得平常了,“这个似乎算不上让他欢愉的风景”,这个同学红着脸回应。

  “特立。”有声音传来,“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口气读完,这份独特就在他的诵读里呈现了出来。

  我示意他具体说说。

  “‘特’,就是独特,‘不与培塿为类’,说明它是特立独行的,没有依附,决然自傲。”

  “那是‘孤零零’的美吗?”我顺势‘误导’。

  “不是孤零零,是一种孤傲。”他坚持刚刚的理解。

  “写它的高峻,不跟小山一类,是高峻的山峰。”有学生补充。

  “说它‘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分明写到了它的美,美在无穷无尽、无边无际,非常的广袤。”一语未了,一语又起。

  “与大自然和谐交融,有一种震撼心魄的融合美!”到此处,从孩子们的声音里真的感受到了西山的“特立”之美:美在决然自傲,美在浩渺无际,更是美在与天气融合之大气,还有多少心事不能在此刻生出云烟、化作飞雾?

  “‘于是’,除了理解为‘从这里’,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吗?”轻轻一问,大家陷入思考。一学生说:“从这时”。

  “时间上?能具体说说这一刻时间上的特别?”顺着学生的答案我追问。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就这么几句,再无其他。似乎这么几句简单的傍晚的时间点,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一时刻,因为心情的改变而不一样?”一番思考,有孩子郑重发言。

  “柳宗元终于获得西山之游欢愉的‘这时’,不仅仅是外在的景色美,时间的特别,更是此刻的心情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说他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份西山的美景中,而且与它融为一体了。”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不就更加说明此刻他的心情有了变化?过去他无数次来这里,都是‘觉而起,起而归,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番对比,更是证明了他们的判断非虚。

  “箕踞而遨。”顺蔓摸瓜,细致的学生很快接着补充。“‘遨’就是遨游,就是自由自在,放飞自己的心灵。”孩子的解释很准确,也很诗意。

  “‘箕踞’呢?”

  “不就是坐着的意思嘛。”有学生小声嘀咕。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坐’呢?”我点拨。对照注释,齐读关于“箕踞”的解释:“古人席地而坐,呈簸箕状。”

  “古人席地而坐的‘坐’是什么姿势呢?是‘簸箕状’吗?”我引导。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腿部屈在臀下。”灵活的孩子查起了字典。

  “这个解说分明告诉我们,‘箕踞’绝对不是普通的‘席地而坐’,而是一种与日常的‘坐’姿截然不同的‘臀部着地,腿部向前伸开’的姿势,这是代表着怎样感情的一种姿势呢?”教室里窸窸窣窣,大家并未深入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孩子主动猜测。

  我补充《史记·刺客列传》中有相同描述的语境:“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继而提示:“行刺失败,荆轲‘箕踞以骂’,而非普通的‘坐而骂’,以这样的坐姿来表达对秦王的怎样的感情?”

  “愤恨、蔑视、无礼……”声音一下子有了温度,四散传来。

  “那么此处的‘箕踞’可以看出柳宗元怎样的心情呢?”

  “无所拘束、自由、放松、自在、自我……”

  “说明他此时身心完全地松弛,可以不必承受内心紧绷的死亡的压抑与失意潦倒的苦痛倾轧了……”孩子们一下子仿佛明白了柳宗元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出一种功名利禄、生死恐惧都在此刻的西山中付于烟云的畅然。

  虽然“惴栗”之心始终无法真正“释去”,但“于是”之处何尝不是始得自我之时?

  梦耶,非耶

  宁波市镇海中学 高培圣

  师: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抛进了痛苦的深渊。岁月漫漫,路途漫漫,前程漫漫。每日一“上”,一“入”,一“穷”,无远不到。柳宗元在游走中消磨他的贬谪时光,每到一处后,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生齐: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师:哪一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发现了吗?

  生齐:而。

  师:犀利!(生笑)“披草而坐”“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中的“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大家似乎没有疑义,但对“倾壶而醉”的“而”好像有些困惑?

  (学生有说修饰,有说承接,意见不统一)

  师:到了目的地以后,就拨开杂草顺势坐下歇一歇。接着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喝醉以后呢,就互相枕靠着躺下,既而做梦。如何?

  生齐:承接。

  师:为何意见又统一了呢?

  生:感觉是一个人单一、无趣、乏味的行为,连用承接就显现出了这种单调。

  生:后面一系列的“而”字,其实跟前面的“到则披草而坐”的“则”是保持一致的。我觉得“而”作为承接关系理解,更能体现这一瞬间的单调。

  生:老师,我觉得课本中这几句话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做一下调整。(生笑)感觉中间出现两个句号,似乎打破了这一份单调感,显得不怎么协调。

  师:看来虚词很有表现力,标点符号同样也有生命力。你们的理解很到位。那么大家想想看,在这一段日复一日、索然无味的游走中,柳宗元做梦,有可能梦到了什么呢?

  生: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位居显要的荣耀,应该是柳宗元最深刻的人生记忆。

  师:是啊。初到永州之时,柳宗元就写了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他以鹰自喻,抒发了当年参加政治革新时的壮志豪情。

  生:所以我觉得柳宗元的梦中可能就化身为一只苍鹰,俯瞰大地,自由翱翔。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一个噩梦。柳宗元可能梦到自己又被皇帝贬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

  师:这完全有可能。柳宗元九月先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为永州司马,还有没有可能被迫害一定是他所忧虑的。

  生: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也许柳宗元梦到的是有朝一日皇恩浩荡,又把他召回京城做官去了。

  师:我好像也有这一种想法。刚才我们提及的柳宗元的这首诗是《笼鹰词》,末两句中说:“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你看,冲出樊笼,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是柳宗元不变的理想。这一种期盼在梦中出现很真实,当然也显得很天真。

  生:柳宗元也可能梦到他的母亲,老师之前介绍背景时说柳宗元与老母亲及子女冒风雪抵达住所,没有官邸,只能暂居在龙兴寺。半年后他母亲因病去世。我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愧疚,这种愧疚必然会在梦中出现。

  师:你一下点醒我了。柳宗元得罪遭到贬谪之时,年近七旬的卢氏随之赴永州,身处南蛮之地,她不露忧色,悉心地照料着柳宗元,并不时地宽慰儿子,未及半年,母亲死去,这种巨大的痛苦,对身处萧瑟永州的柳宗元而言,只能仰天长叹。梦里若出现了母亲,柳宗元该是怎样的伤痛啊!

  生沉默。

  师:也许梦境太多了,但这个梦肯定是“浅”的梦吧。

  生点头。

  师:梦耶,非耶,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我们通过对柳宗元“梦”的窥察,看到的是柳宗元悠其表、忧其里的心灵世界。我们可以再做两次减省。

  PPT呈现:到则坐,倾壶醉,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到—坐—醉—卧—梦—起—归。

  师:这一串动词,到底道出了什么?

  生:完全出于一个人生物的本能,我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而已。

  生:仿佛是一个人失去了心灵寄托,无可无不可的。

  生:不是真正的解脱,是更深沉的迷惘与苦闷。

  师:每一次的浓缩,似乎敲打出的是柳宗元的灵魂。能否来填一空?

  PPT呈现: 梦非梦,梦

  生:梦非梦,梦里梦外恒惴栗。

  生:梦非梦,梦若成梦何为梦?

  生:梦非梦,梦亦梦,好梦恶梦,梦人生。

  师:大家的体悟已经上升了,很好。当然在这一场场梦之后,柳宗元这一个政治上失意的、被忽略的人与一座人迹罕至、冷清的、被人忽视的山深深契合。他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再一次得以释放。

  可将“始得”改“喜得”?

  湖北夷陵中学毛华玲

  师:有位同学在质疑探究卡片中说:我觉得可以将课文标题改为“喜得西山宴游记”,“喜得”不是比“始得”更符合文意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究竟哪一个更符合文意?请大家深入研读文本,广泛发表意见。

  生:我也觉得改为“喜得”好,因为文章的主旨就是突出西山宴游之喜。

  生:我同意,文章多处描述了西山宴游的喜悦之情。

  师:请找出具体描写西山宴游之喜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好吗?

  生:首先是写登山之喜,例如“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这是写登山的过程,其中有“喜”吗?你似乎还没有读出“喜”来。作者为什么要用一组短句,而且是结构整齐的一组?

  生:短句节奏快,能表现喜悦。

  师:对,怎样把喜悦读出来,你再试试。

  生:(重读)“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师:很好,你有意将这一连串的动词“过--缘--斫--焚--”,用重音、快节奏读出,仿佛电影中的快镜头,披荆斩棘,一口气登上西山,“穷山之高而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喜洋洋者矣!

  生:下面一句也是写喜:“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登上西山之巅,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

  生:我觉得更“喜”的还在后面:“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辽阔浩渺,悠然自得,畅享天地之大气,观赏自然之万物,那种欣喜之情,简直就是“陶醉”了。

  师:很好,同学们列举的都是“西山宴游之喜”。如此说来,就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了吗?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喜得”最多算是符合文意,而“始得”才真是切合文意。

  师:请大家注意,他的发言独出新见:“喜得”是符合文意,“始得”才是切合文意。赞同“始得”切合文意的,请点赞。

  生:我点赞。全文围绕一个“始”字展开,用“始得”才表明行文的思路。

  生:我数了一下,全文四处用到“始”字,依次是“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可见“始”字是贯穿全文的。

  师:同学们读得很精细。全文的确是紧紧围绕“始”字逐层展开的:未始西山之游--始见西山之异--始得西山之游--游赏于是乎始,以一个“始”字统领全文,显示了行文的思路。那么,说“始得”切合文意,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吗?

  生:我觉得还有内容方面的,因为是“始得”,才更突出西山之特立,更突出宴游之惊喜。

  师:很好,这是更深一层的理解。正因为“始得”,才新奇,才惊喜,才会有那么多的感触。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可以将“始得”改为“喜得”吗---不可以。以“始得”名篇,不仅关乎行文思路,更关乎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意味深长,很值得品味、鉴赏。

  师: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品味这一个“始”字,请以“始得西山之始”开头说一句话,表达你的鉴赏心得。

  生:始得西山之“始”,是作者的行文思路,以一“始”字贯通全文,写景记游,自然成篇,可见构思之巧妙。

  生:始得西山之“始”,体现了映衬手法的运用,以未始西山之郁闷,映衬始得西山之欣喜,可见谋篇之用心。

  生:始得西山之“始”,流露出作者始遇知己的喜悦,西山如我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生:始得西山之“始”,表明了作者精神的解脱,始见西山高大辽阔,令“我”胸襟开阔,忘却了怀才不遇的烦恼。

  师:始得西山之“始”,是我们走进作者内心的门径,是我们鉴赏文本的窗口---其中有无限风光,其中有万般情思。

  同中觅异,尺寸千里

  江苏省常熟中学 张卫

  生:“始得”意思是“开始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个“始”字落笔的。

  师:怎么讲?

  生:第一节最后有“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二节开头有“始指异之”,最后有“游于是乎始”。

  师:都是“开始”的意思吗?

  生:(顿住)┄┄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游于是乎始”指“开始”。“始指异之”解释为“才”。

  生:“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指“曾”。

  师:词性一样吗?

  生:不一样了,“才”“曾”是副词。

  师:未见过西山,所以“从来不曾”;刚刚见着西山,所以“才”;从此真正游览,所以“开始”。在词义的细微变化中,可以看出点什么?

  生:西山的“怪特”体现出来了。

  师:对,因此我们要学会仔细辨析词义,从变化中体会字词丰富的意味,感受它如此表达的不可或缺。

  师:既然同学们把目光投向文言字词,我们再来辨析一下“其”字吧!

  生:“日与其徒上高山”是代词,指“自己”。

  生:“其高下之势”也是代词,指“西山”。

  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也是代词,指“西山”。

  师:代指“西山”?文后有句子翻译,读出来。

  生:“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那应该指代“颢气”。

  生:“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是代词,指“造物者”。

  生:老师,我觉得这两个“其”也可以指代“我的神思”“我的情怀”。

  师:为什么?

  生:下文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我”的精神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其”指代自然天地,当然也可以指代“我”的情思。

  师: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物我相融,物我同一。从结合文章立意的角度看,你的思考也有道理。

  师:你们都漏了一句“其隙也”,为什么呀?

  生:看下面的句子翻译,这个“其”好像不译。词典里“其”字也有不译的义项。

  师:读出来听听。

  生: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作用。如“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生:我觉得放在句子开头作助词来调整音节解,不合适。是不是解释为“那”,但我觉得解释为“那些”更好。

  师:理由呢?

  生:前文说“自余为僇人”,那么被贬在永州自然是整日忧惧不安。后文说“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自然是终日无所事事。所以解释为“那些”更符合柳宗元当时处境。

  师:同学们触类旁通,能够紧紧结合原文去理解字词含义,这就遵循了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信”。我特别欣赏同学们能突破语言文字的“外壳”,思考真正的“意思”,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我们也来举一反三,再从句式修辞的角度来探寻变化。

  师:大家看第一节的一句排比句“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第二节哪一句和它句式相同?

  生:“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师:试着朗读一下吧!

  (生朗读)

  师:读得速度很快,为什么?

  生:这两句都连续用动词来表现作者急切寻觅的状态,所以要读得快一点。

  师:哪些动词?

  生:第一句是“上”“入”“到”,下一句是“过”“缘”“斫”“焚”。

  师:“穷”不是动词?

  生:呃,是的吧┄┄

  生:“走遍”的意思。

  师:对,动词。你刚才说,这两句都表现柳宗元急切寻觅,大家都这么认为吗?

  生:我觉得第二句写披荆斩棘,表现作者对西山的向往。可以读得急促一点。

  师:为何第一处不是这样呢?

  生:“高山”“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这些都是泛指,说明游得很随便,没有目的性。所以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

  师:从前后文看,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吗?

  生:“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似乎作者来游玩的目的是喝酒睡觉,不是欣赏美景。而且醒来后就“觉而起,起而归”,无精打采,随便一游。

  师:仅仅是“到此一游”,到了不赏美景,心情不佳。所以要读得慢一点,无聊一点,是吧!请你们再沿着这样的思考分析第二句。

  生:第二句“湘江”“染溪”都是确指的地点,“榛莽”“茅茷”都是具体动作施与的。表明作者游览的目的很明确,动作幅度也很大。

  生:也表明这个地方很少人来,是作者自己发现并开辟出来的,可以看出作者的坚定和执著。

  师:有不平和愤懑吗?

  生:这样的美景却无人欣赏,只有被作者发现,是有一点愤愤不平的。

  师:对西山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珍重是吧!那他上去了不是也喝酒的吗?是否如上句那样精神不振?

  生:他登高以后饱览西山风光,如“箕踞而遨”“四望如一”,然后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感觉到自己和西山、和周围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师:这个“醉”可以指喝醉,更指?

  生:更指醉心于这样的美景中,境界中。

  师:文中根据在哪?

  生:“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师:所以相比第一句,我们要读出气势和较强烈的节奏,是不是?

  (生认同)

  师:那就请刚才那位同学再朗读一下,从相似的句式修辞中读出不同来。

  (生读)

  师:同一个词语,同一种句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我们多对此思考和辨析,就能培养出自己对文言文的感觉。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