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这是《长亭送别》教案及教学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导语设计
1[课前准备]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送别》。
(设计意图:营造学习曲词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活动]上节课,大家走进了王实甫,走进了《西厢记》,更走进了《长亭送别》。你能结合自学,围绕你所了解的《西厢记》,将题目扩展成一段话吗?
[参考]貌美如花的相国千金崔莺莺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张生偶然相遇,并彼此深爱。他们以西厢明月为证,私订终生。然而,崔莺莺的母亲却恼怒不已。她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得状元才能成婚。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西厢记》的剧情,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为学习《长亭送别》做好铺垫。)
二:自学交流,回忆旧知
[活动1] 发现:请简要谈谈在自学作品时感受最深的一点。(提示:可从写作思路、语言表达、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谈。)
[活动2] 质疑:在自学文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自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在碰撞中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活动] 学习戏曲,需从情节入手。请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情节的发展,将课文划分成几个场面,并为它们拟写小标题。
[板书]长亭路上——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设计意图:学习戏曲,从情节入手,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脉,为下阶段进行审美评价奠定基础。)
四:细读文本,走进莺莺情
[活动1] 十里长亭,送别情深,道不尽,许多愁。请你结合曲词,用准确简洁的词语概括四个场景中崔莺莺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的变化。
[参考] 面对分别,崔莺莺的思想感情可谓愁肠百转。既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与愁苦,也有对追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还有目送张生远去的依依不舍。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板书] 愁苦——怨恨——担心——不舍
[活动2]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离别是古老的门槛”,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有关离别的文字,世间最微妙且最难传达的也是这离别之情,而王实甫却将这一抽象的情感写得艳丽缠绵。请你朗读比较:〔端正好〕〔滚绣球〕和〔一煞〕〔收尾〕这两部分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 情景交融
[活动3] 师生共同鉴赏〔端正好〕,体会送情。
1细读文本,品味妙词
[参考]紧: 西风一阵紧似一阵,而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2比较探究,解读意象
课下注释说:“碧云天,黄花地”一句由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王实甫为什么要这样改?
[参考]所谓的“黄花”就是菊花,它在寒冷中开放又在更寒冷中凋零。中国的女性常用黄花的凋零表达自己容颜的衰老和内心的悲哀。文中的黄花也是如此。它一定不是盛开在东晋时代陶渊明的南山上的菊花,恰如李清照的家园里满地堆积的黄花,“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分别让崔莺莺年轻的生命过早的承担了太多的沉痛哀伤。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人比黄花瘦”的女子正怀揣着一颗苦痛的心向我们走来。
3描绘画面,形成意境
[参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蓝天白云,黄花遍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霜林如血,令人黯然神伤。一个容颜不在美丽的女子提着苦痛的心向我们走来。一路的伤心泪,一路的离别情。
[小结]一片风景就是一片心灵的折射。崔莺莺在送别路上看到的景触动了她内心的情,她内心的情又赋予景以别样的色彩。这样因景生情,移情入景,精妙的传达出莺莺面对分别的情感世界。
[背诵] 清人梁廷楠在《曲话》里有这样的记载: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王实甫是否就这样死去,倒不一定,但可以说明王实甫一定是被自己的作品打动了。请背诵精彩片段〔端正好〕
[活动4]结合曲词,自由鉴赏〔滚绣球〕
[点拨] 暮秋时节,怎么想用柳丝来留住远行的人?
[投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施肩吾《折杨柳》)
[小结] 柳与留、丝与思谐音,表明挽留思念之意。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在一些描写送别、思念的诗词中就常常能见到柳的影子。柳这一意象承载着的是离人的眼泪。“柳丝长玉骢难系”又写出了崔莺莺的多少不舍。
[活动5]结合曲词,自由鉴赏〔一煞〕〔收尾〕,体会别情。
[点拨]“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为什么要在冷清的夕阳古道,死寂的分别之后,写秋风瑟瑟,马鸣萧萧?
[参考]“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隐隐青山隔断了人影,层层树林遮住了人形,沉沉暮霭掩没了人迹。夕阳古道上听不见情人的温存话语,只听得秋风中禾黍飒飒作响,马儿嘶鸣萧萧。作家以声写静,以景衬情,把莺莺柔肠寸断的苦痛与不舍烘托得催人泪下。
[小结]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实甫用他生花的妙笔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充满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味,必须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在朗读品味、合作交流、比较探究、迁移拓展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抓其一点,不及其余,重点突出,学有所得。文章中运用典故、使用修辞、传神的描摹情态来传情达意,可课外探讨。)
五:走进《西厢》 解读莺莺心
[投影] 崔莺莺人物事略补充
特长:针黹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家庭:红娘莺莺潜出闺房,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岂不自耻!
情感:张生在月下吟诗,便去酬和联吟:“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请你结合文本和投影资料,用生动的语言为崔莺莺写一段话。
本是相国千金的她却走入了一介寒士的世界。西厢月下,琴声袅袅,长亭路上,泪眼婆娑。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一个多情的女子却在情与礼的抗争下,在功名与爱情的冲突里,选择了心灵的需要。这个不与时代同步的叛逆的女子,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 一个不与时代同步的女子
一个活出心灵需要的女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把握莺莺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莺莺心。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既把握了莺莺形象,也训练了语言表达。)
六:拓展探究,迁移延伸
[活动1]研究课题申报:文学家郭沫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为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着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是啊,经典不厌百回读,这就是《西厢记》的魅力,对于《长亭送别》的解读,你有哪些新的角度?
[活动2]走出《西厢》,整合教材:从林黛玉、刘兰芝、杜十娘、崔莺莺看中国古代女性的形象。
(设计意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运用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利用网络走进《西厢记》的各个角落,从其他角度切入,以延伸对《西厢记》的品读。另外,走出《西厢》,走进教材中的女子,整合形象,提升认识。)
七: 结束
走进语文的世界,我们与一个个美丽的女子相遇。面对爱情,林黛玉痴情焚书稿;刘兰芝举身赴清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崔莺莺月下定终身。这些女子不仅因美丽而可爱,更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让我们为这些可爱的女子致敬。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形象之美,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感动,陶冶情操。)
教学反思:1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魄的离歌。这一古典名篇,可以鉴赏的角度很多。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讲,作家如何用情景交融的写法来传达崔莺莺的内心世界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因而,我采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聚焦“送情”和“别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在他们读不懂或是读得不深入的地方深研细品,以此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2语文课堂应充满诗意和语文味。
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师授课语言,教学的整个流程都应该给人以诗样的美感。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应走进语言的深处,咀嚼涵咏。例如:“碧云天,黄花地”一句由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王实甫为什么要这样改?学生在品读中,既培养了鉴赏词语的能力,也加深对意象的理解,更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生发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热爱。
3 处理好“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的关系。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而既要走进作品,细读文本,用好例子,又要走出文本,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从而丰富认识,提高思维水平。教学设计“整合教材,认识中国古代女子的形象”正切合这一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