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这是《望洞庭》教案及评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今天为大家展示方法指导课《望洞庭》借助古诗,掌握读诗歌想画面的基本方法,感受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象的合理、新奇与有趣,进而读好诗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保底目标(诗的内容诗意和感情属于非本体性内容阅读的方法及想象的过程是本体性的教学),
2.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评:学情分析分析什么?现实学情离教学目标有多远?哪部分近,哪部分远?哪部分需要扶梯子?老师们乍一听可能认为:读诗歌想画面从低年级就开始提起,在我们印象中学生似乎已具备了这种能力,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在我们磨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被动接受美的概念,景是什么样的?美不美?并没有具体印象。诗歌不像记叙和说明性的文体是写实的,诗歌是写虚的,他是想象的一个载体。所以对学生进行“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指导是有必要的,因此目标制定是准确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读诗歌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古诗的意境。
难点:通过想象,把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想出来、说出来、写下来。
三、前置学习活动
1.自主读懂古诗,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
2.浏览洞庭湖的风光图片,感受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目标导学(了解学情,已有的能力和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
这节课,咱们就通过《望洞庭》这首诗来学习想画面读古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出示学习目标,生读)
①读古诗,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古诗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②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
1)读懂诗意(2整体构图(认知)(3)细化景物?(实践)(4)诵读感悟
(二)交流汇报,懂诗意
(3)“白银盘、青螺”
“白银盘”是什么样子的?“青螺”又是什么样子的?
这两个词在这里指什么?
是啊,看似一句简单的比喻,却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用词之妙。
(三)整体感知
1.看来大家都读懂了这首诗,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自己先组织一下语言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四)激发想象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深受后人喜爱的写景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吗?
一是因为这首诗的作者非常有名;二是因为作者笔下的洞庭湖分外美丽,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五)整体构图
1.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当作诗人,一起走入秋天的夜晚,来到洞庭湖畔,像刘禹锡一样,去看、去听、去感受、去思考,这就叫想象。(板书:想象)
2.想象就是在头脑中画画。你要画一幅洞庭美景图,想一想首先要怎么办?要画什么?
(六)细化景物
1.知道画面的主要景物了,这样的一幅画就行了吗?不行怎么办?结合你画画的经验来说说。
2.是啊,我们要把这些景物画细致,这些景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没有见过,我们可以根据这首诗去想象。
3.湖光、秋月、山水是什么样子?你能够从哪些字里面得到提示?再来细细地默读这首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结合你的发现谈一谈,在小组内说说。(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说到一个景物,抓住这个景物进行发散,激发学生的想象)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语言积累,迁移写话
刘老师在教学《望洞庭》一课时,循序渐进、层层推促,巧妙突破“读诗歌想画面”这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想象的过程,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学会通过“读诗歌想画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引导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让学生经历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诗歌是想象的载体。什么是想象,如何想象,想到什么程度,刘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内容,读懂古诗,为想象扫清障碍。然后像画家画画一样,使学生敢于大胆的想象,知道想象并不难。先找主要景物,勾勒出大体轮廓,再依托诗句想象景物的样子,化难为易,基于作者的描述建立合理的想象(湖光秋月山水),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湖光秋月山水图。经历建构图画的过程。不断让画面丰富生动起来,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达到读好古诗的目的。
取得的效果。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通过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明确了想象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渐渐学会了这种方法。(1.想象的思路被打开,拓宽,发散自己的想象,既依托诗句,又补充丰富诗句。2.学生需要酝酿的时间。有独学有共学,才是真正地学习。结论不重要,我们不能期望一节课的时间学生的想象就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由、开阔。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想象的过程,学会想象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教研室王主任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方法就像学习骑自行车,学会骑一种自行车,就可以骑任意一种自行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能力。我们就要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去读古诗,现代诗,去想象诗文背后描写的意境,感悟诗文背后的浓郁情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