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教案30篇

日期:2021-04-2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幼儿美术欣赏教案30篇

第1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自己做冰糖葫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团小泥球和串连技能。
  2、学习间隔重复串连的方法。
  3、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
  4、体会创造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团小泥球和串连技能。
  活动难点:
  学习间隔重复串连的方法。

  活动准备:
  各色的橡皮泥和竹签每人一份,两串冰糖葫芦,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糖葫芦,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吗?
  2、幼:……
  3、师:对,小朋友们真棒,就是冰糖葫芦。

  二、谈话讨论,师生共同探讨探讨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1、观察制作冰糖葫芦步骤的PPT,了解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2、老师示范讲解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
  (1)先团球:揪下一小块橡皮泥,把它放在手心,另一只手压在泥块上边转边团。各色的球都要团几个。
  (2)用竹签串起小球:左手拿着小球,右手拿着竹签,把小球慢慢地一个接一个地串起来,注意要一个和一个有一定的距离。

  三、幼儿尝试制作冰糖葫芦。
  教师注意仔细观察幼儿的制作,对有些幼儿操作不正确的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示范,同时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指导做起来吃力的幼儿。

  四、展示幼儿作品,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结束时,让做好的"冰糖葫芦"放在一张干净的纸上,待作品烤干成型后放在幼儿作品区展示,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相互欣赏彼此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幼儿探索糖葫芦时,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充分探索、发现,最后讨论,总结出答案。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糖葫芦”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糖葫芦也是幼儿所熟知的,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以往的机械学习——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重视学的过程,在积极、活动的氛围中探索到了月牙形,圆形的,三角形等绘画技能。从中,我体会到只有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蛋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刮画纸的神奇、有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2.知道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并尝试运用。
  3.能画出蛋糕的轮廓,会用波浪纹、圆形等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图案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掌握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范画、轻音乐;刮画纸、竹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出示课件,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蛋糕的种类可真多呀,有单层、双层,还有多层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

  二、展开。
  1.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2分钟)
  指导语:瞧!刘老师也画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
  提问:这个蛋糕有几层呀?每一层上面是用什么图案来装饰的?
  2.教师示范画蛋糕轮廓并讲解解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6分钟)
  指导语: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这个蛋糕是怎么画的,小朋友来看一看。在画蛋糕的时候我们要从下往上画,最底层要画得大一些,第二层比第一层要小一点,最上面这一层再小一些。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再来画蜡烛和火焰。
  提问:咦,小朋友,你发现没发现老师用的纸和笔和我们平时用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纸,它呀可神奇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炫彩刮画纸”,(小朋友说一遍)在刮画纸的上面有一层黑色的覆盖层,只要我们用竹笔在上面轻轻一刮,就会变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指导语:竹笔由笔尖和笔尾两部分组成,笔尖可以用来画轮廓、刮细线。(就像这样,画完蛋糕的轮廓后可以用波浪纹、圆形或是简单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
  笔尾是用来涂色的,轻轻地刮掉上面黑色的覆盖层。就像小朋友用油画棒涂颜色一样,从上到下,一点一点慢慢的刮,一些细小的地方,或者是边缘处也可以用笔尖来刮。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4分钟)
  指导语:刮画纸和竹笔可真神奇呀,一会小朋友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吧。
  在画蛋糕的时候要在纸的中间画,最下面一层要画的大一些,用笔尖画完轮廓后再用笔尾来涂色;另外,小朋友还要注意安全,不要用笔尖戳到自己或小朋友。
  指导语:一会请小朋友轻轻转过身体面向小桌子,每人拿一支笔和一张纸。一会小朋友可以画和老师一样的,也可以自己来创新。好,开始吧。
  4.请幼儿自评、互评作品。(5分)
  指导语:好,谁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蛋糕?
  提问:那么多漂亮的蛋糕,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指导语:请客人老师也来说说她最喜欢哪个蛋糕吧?

  三、结束。(2分钟)
  指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还画了漂亮的大蛋糕,真能干呀,给自己鼓鼓掌吧!
  提问:那你们知道过生日为什么要送蛋糕吗?
  小结:是呀,送蛋糕就像送祝福、送健康、送快乐一样,收到蛋糕的人也会非常幸福和开心。
  提问:你们画了那么漂亮的蛋糕,你想送给谁?
  活动延伸:
  一会活动后咱们就把蛋糕送给你想送的人,现在请小朋友告诉旁边的小伙伴你想把蛋糕送给谁。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绘画感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故事《小船悠悠》中发现孩子们对蛋糕的兴趣浓厚,于是生成了炫彩刮画《生日蛋糕》的活动。结合我班美术特色,选用新颖独特的绘画材料——刮画纸,它结合多种绘画的特点,让原本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刮画纸颠覆了以往用笔在纸上绘画的传统,而是用竹笔在纸上刮画,底色绚丽多变,很好的促进教学氛围,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活动一开始,教师请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蛋糕,孩子们兴趣浓厚,知道了蛋糕的种类有许多,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口味不同;每个蛋糕上面的图案和花纹也都不一样。展开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而是让幼儿在观看示范画蛋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纸和笔的不同,然后再进行示范讲解,从而突破难点。
  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浓厚,教学环节流畅;95% 的幼儿画出了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5%的幼儿在画完蛋糕的基础上尝试大面积刮画,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评价环节中将所有孩子的画都展示出来,引导他们从蛋糕的形状、颜色、构图、大胆创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自评、互评,让孩子们充分体验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课后经过反思发现活动中仍寻在许多不足,如:应注重从小培养幼儿绘画时的坐姿,执笔的姿势及大胆创新的意识。另外不应把活动的重点设为画出蛋糕的轮廓,并用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而应放在刮画上,只有大面积露出炫彩的底色,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刮画的神奇与乐趣。教学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今后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应再深入一些,在分析教材的同时也要分析美术活动中所用的材料;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每一次学习。

第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青蛙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青蛙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还记得《小青蛙》这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好不好?(师幼一 边唱歌一边表演小青蛙)

  (二)提问题,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唱得真好,那么在刚才的歌曲中,描述的是小青蛙的样子,谁 能告诉老师,小青蛙长什么样子?
  幼甲: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
  幼乙:小青蛙有绿绿的身子。
  幼丙:小青蛙有四条腿。
  师:小朋友对小青蛙观察得可真仔细的,那么他的四条腿都是一样的吗?
  幼: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幼:前腿短,后退长。
  2、师:小朋友,我们跟着爸爸妈妈去小河边、田野里,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小青蛙?那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幼:呱呱呱。
  师:它走起路来是怎么样的?
  幼:一蹦一跳的。
  3、师:一蹦一跳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想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谁愿意上来?(请两位幼儿上来表演小青蛙走路)
  4、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小青蛙有大大的眼睛,宽宽的嘴巴,绿绿的身子,前腿短、后腿长。看来小朋友对小青蛙特别的了解了,但是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小青蛙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本领是什么?
  幼答:帮助庄稼捉害虫,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
  5、教师总结:小青蛙把所有的害虫都吃了,农民伯伯是不是大丰收了,那么这么可爱的小青蛙,我们小朋友喜欢不喜欢?(幼答:喜欢)老师也喜欢这样勤劳可爱的小青蛙。既然小朋友这么喜欢小青蛙,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画这只可爱的小青蛙,来,咱们先来看看这只小青蛙。

  (三)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1、老师示范讲解青蛙的画法
  师:看,这是小青蛙的身子?老师拿着什么?(幼答:三角形,同时出现三角形贴在旁边黑板上)
  椭圆形是小青蛙的两条腿。 (出示两个 椭圆形)圆形是小青蛙两只大大的眼睛。 ( 出示两个圆形 ) 看,一只小青蛙就出来了。
  问:这只小青蛙都是有什么形状拼成的?(幼答)
  2、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老师再用线条给小朋友们展示一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只青蛙)小青蛙在干什么?(蹲着)老师画的小青蛙蹲在什么上面?(幼答:蹲在荷叶上面。)对,按老师画的小青蛙就蹲在荷叶上面,看着上面蓝蓝的天。
  3、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想象力,把你所想象的小青蛙画在纸上。

  (四)幼儿开始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相关景物。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位置。

  (五)展示作品
  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给予简单的评价,然后把画
  贴在黑板上。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第4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螃蟹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画出螃蟹身体并添加出八条腿等螃蟹其他的基本特征。
  2、体验创造和成功带来的乐趣。
  3、能够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及其简单的生活环境。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螃蟹范画图。PPT图片
  2、 5米长的白纸上画好海底背景、蜡笔、记号笔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掌握螃蟹的绘画步骤。
  活动难点:
  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即两边的四只脚要对称。身体是各种形状的。

  活动过程:
  一、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做客,它还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到底是谁?
  教师读谜面: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螃蟹)
  (我班幼儿对猜谜语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角色,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以及对其特征的理解。)

  二、教师出示图片螃蟹(图一)。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它长的怎么样?(观察螃蟹的身体和它的脚)有几只脚(8只),一边有几只?(4只)每边都有4只,它们是对称的。那螃蟹生活在哪里呢?(海里)你们看:它长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螃蟹有一对大钳子,还有八只脚,螃蟹是横着走路的,(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走路的样子)教师:是的,这是一只神气的大螃蟹,今天它把他的朋友们也请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螃蟹长得什么样。
  (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下一步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出示图片二)
  1、幼儿看图片二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特征,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发现海底还有形状各异的螃蟹,不仅身体不一样,连脚也不一样,发散幼儿思维,展开想象。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范画
  1、师:海底里还有好多螃蟹没有来,你们猜猜看,海底里的螃蟹会是怎样的?(幼儿说身体的形状,老师画)接着要画螃蟹的脚,螃蟹有几只脚?是怎么样的?(8 只)一边有几只?(4只)你们和老师一起数1、2、3、4,两边的脚是对齐的哦!还有两只大夹子;别忘了(要给他画上两只眼睛)嗯,最后给他添上漂亮的花纹。哦!一只螃蟹宝宝就出现了!
(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知道画螃蟹的基本步骤)
  2、他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找出自己喜欢的红色,给他穿上,先拿起蜡笔宝宝沿着身体内侧涂一圈,(注意不要涂到线的外面)接着在里面顺着一个方向来回涂色,这样一件漂亮的衣服就穿好了。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螃蟹宝宝了?请一幼儿上来示范。

  四、幼儿绘画
  师:那你们还知道海里面还有哪些螃蟹呢?请你把它画下来。
  提出绘画要求:
  1、请小朋友先想好你的螃蟹身体是什么形状的,8只脚是怎么样的,然后再开始画,要和别的小朋友画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有八只脚,左边四只,右边四只。(发挥幼儿的想象,有目的的进行创作)
  2、幼儿自己绘画,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涂色均匀,不涂到外面。
  3、幼儿围在桌子四周在整张长纸上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让幼儿用这种方法作画,这是整堂课的靓点,虽然孩子们站着画,但孩子们乐在其中,画得也很认真,由于孩子们站的方位不同,整幅画上画出来的螃蟹方向也不同,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功感。各种姿态、各种形状的螃蟹跃然纸上。整幅海底世界里的螃蟹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五、展示作品
  师:你们画的螃蟹宝宝真好看,现在请小朋友讲讲你们画得是怎么样的螃蟹,它在干什么?
  (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体验到用不同的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螃蟹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吃过螃蟹,捉过螃蟹。小朋友对螃蟹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节美术活动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螃蟹的主要特征。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引用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猜,激起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看一看范画,说一说常见的螃蟹,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对螃蟹的认识,为欣赏下面千奇百怪的螃蟹打好基础。这样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螃蟹的特征,也为下面的画螃蟹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不常见的海底螃蟹,孩子们缺乏观察,需要老师及时引导,给他们观察的目的,指导他们观察的正确方法,从而准确的迁移到观察其他事物中去。
  在欣赏这一环节中,我如果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有关螃蟹的知识经验,那效果就更好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没有让孩子用动作回答大螃蟹走路的姿势,也没有出示大螃蟹实物,让幼儿观察横着爬是什么样的?和幼儿一起学一学大螃蟹走路,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这个环节没有是比较有缺憾的。
  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大螃蟹的形(奇、新、怪),有些幼儿绘画的大螃蟹还有了情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幼儿的作品上动态的螃蟹很多(孩子站的方位不同,所以画的螃蟹动态也不同),
  本活动在细节处理上还是不够,比如身体的和脚的连接。在教师示范画时,没有明确提出大钳子要画大一点,以致于有些幼儿绘画时会将大钳子画得很小,导致比例有些失调。在涂色方面我没有加强指导,因为幼儿已有经验,幼儿颜色涂得比较均匀。从幼儿的作品来看,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创作能力,整幅画面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5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美术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画正面人,表现出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蜡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长高了呢?”(引导幼儿说出。)
  小结:

  二、观察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1、提问:请你们互相看看对方的胳膊、腿是怎么样的,再看看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看看对方的发型是怎么样的,长相如何。
  2、共同确定头在画纸上的位置,在纸的上方画头部,把脸蛋画大。
  3、教师示范。
  按由上而下的顺序,由幼儿提示,教师逐一添加。
  4、观察人物整体特征,说说还可以画什么。
  提问:
  小结: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纸的上方画个大大的脸。
  2、有顺序地画出身体各部分的特征。
  3、添加某些细节,添加得越多表示自己观察越细致,手越灵巧。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把自己的作品和师生共同创作的人物画放在同一基底线上,比一比画中人物的高矮。
  2、寻找作品中的细节,比一比谁画得更仔细。
  3、教师总结:

  五、活动延伸
  1、游戏:我们会长高幼儿用作品一起玩我们会长高的游戏。
  2、选择长度不同的长条纸画人,从矮到高排一排。

  教学反思
  孩子们从小班升入中班了,应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长大”了,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帮助其萌发初步的责任意识,并尝试体验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快乐。活动中孩子们大都能完成,只有个别幼儿将手画到了头上去,可能要求还不够明确吧。
  总之,我认为美术教育活动不单只是教幼儿画几幅画,它对幼儿的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展现自己心中的天地。

第6篇、中班美术活动小蚂蚁搬家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可抹灭的,每当教师拿剪刀的时候,他们总会围在旁边好奇地观看。由于年龄较小,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操作能力仍比较欠缺。本次活动正是为满足幼儿好奇心、发展幼儿操作能力而设计的。通过活动提供让幼儿学习使用剪刀的机会,引导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出圆形和波浪线,同时学习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此活动的兴奋点。
  2、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圆形和波浪线的情况。
  3、幼儿进行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情况。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圆头剪刀、铅画纸、彩色纸(事先在上面画有较大的圆形)、水彩笔、油画棒、浆糊、纸制蚂蚁模板(一大一小)。
  2、 经验准备:
  ⑴ 学习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 在区角活动中尝试画、剪波浪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两个蚂蚁模板)冬天到了,蚂蚁爸爸造了一间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画有较大圆形的彩色纸)蚂蚁一家住在这里可舒服啦!小蚂蚁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一个人住一间房间。” 蚂蚁爸爸同意了。

  二、讲解示范
  1、 我们帮小蚂蚁把房子隔开来,变成了两个房间。(教师在圆内画波浪线)
     2、幼儿操作用弯弯的线把小蚂蚁的家分成两个房间。
 
  三、观察演示,幼儿操作
  1、 设疑:这几天老是下雨,小蚂蚁的房子就要淹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搬家)
  2、学习使用剪刀
  ⑴ 示范用剪刀沿线条剪,剪一点,转一转。(先剪出圆形,再沿着波浪线把圆形一分二。)
  ⑵ 幼儿学剪,教师观察指导:
  ① 指导幼儿拿剪刀的方法。
  ② 观察幼儿能否沿着轮廓线,剪一点,转一转。
  3、学习粘贴(也可放在延伸活动中进行)
  搬呀搬,搬到哪儿去呢?这里有一块空空的地方。(出示铅画纸)
  ⑴ 示范粘贴
  先把小蚂蚁住的小房间搬过来。再搬爸爸妈妈住的大房间,弯弯的地方是房间的门,两间房间门对门,中间留出一条路,它们就可以走来走去,相互关心。(教师示范把弯弯的波浪线间隔一定距离粘贴。)
  ⑵ 幼儿粘贴,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地粘贴。(指导语:两间房间弯弯的地方对对好,中间分开一点,有一条路。)

  四、活动讲评、提出要求: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 小蚂蚁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蚂蚁请进去。(幼儿随意用水彩笔在上面点小点子)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

第7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台布设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了解几种台布的形状特点,尝试创造性的设计台布图案。
  2. 让幼儿在绘画中了解“对称”的含义。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搜集各种台布图片,供幼儿欣赏。
  2. 提供各色纸张若干及记号笔和蜡笔等。
  3. 小熊玩具一个。

  活动重难点:
  了解台布的形状特点,尝试创造性的设计台布图案,了解“对称”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引出课题。
  (小熊要过生日了,他决定请他的好朋友(小羊、小兔)来家里做客,可是他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他的台布坏掉了,这可怎么办呢,可把小熊给急坏了,小朋友们你们来帮助小熊想想办法吧)
  (1) 请每组幼儿为“小熊家的餐桌”设计一块台布。
  请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想要设计的台布的颜色、形状等。
  (2) 欣赏搜集来的台布,从台布的形状、色彩、构图进行了解。
  请幼儿帮忙并带来各种花布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请幼儿说一说:“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样的?台布上的图案象什么?(看台布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台布的颜色、形状及构图)重点引出“对称”

  二、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设计台布的见解。
  (1)启发幼儿从设计的形状、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来协商(教师出示范画)
  (2)请一个幼儿上来绘画台布,教师讲解。

  三、引导幼儿绘画。
  (1)引导学会注意倾听,提醒幼儿先讨论台布的图案式样,再动手作画。
  (2)及时鼓励幼儿有创意的操作。

  四、展出各组幼儿的作品,供幼儿相互欣赏、学习。
  将幼儿设计的台布分别铺在小熊家的桌子上,请幼儿讲述自己设计的台布,说出设计的理由。

  五、教师小结,并代表小熊谢谢小朋友。

  活动反思:
  台布在幼儿的生活中也较常见,但却很少有幼儿会有意识地观察台布,因此,我在让幼儿设计台布前,要先让他们对台布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所以课前在网上找了一些台布的图片,制作成PPT,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台布的形状,图案等等。孩子们在观察的时候能将台布的形状和图案用完整的语言形容出来,观察的比较仔细。但从幼儿作画的过程来看,他们显然对台布图案的色彩、结构排列特征还不够理解,表现出的画面布局凌乱,有些象平时意愿画般的随心所欲。可能是我在引导孩子们观察的时候没有把结构作为重点讲清楚。这样孩子们在设计的时候心里就没有一个方向了。于是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应该把结构作为重点,比如在设计方形台布上的图案是需要对称,这样在结构上看起来就会很整齐。还有在图案设计上可以用一个系列的图案去设计,比如在台布的中心点上画一个月亮,周围用星星去修饰,这样就不会出现画面布局很凌乱的情况了。

第8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的面具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动画片一直是孩子们最钟爱的电视内容,其中的孙悟空、哪吒、黑猫警长这些具有正义感的角色也是孩子们纷纷模仿的对象。每当看过这些动画片后,孩子们都会在游戏的时候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你做孙悟空,我做黑猫警长,沉浸在自己创编的游戏情节中,而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和美人鱼也被女孩子们所喜爱着。游戏时,孩子们常常为了角色的分配而争执。“要是有面具就好了,我就可以象在家里一样演孙悟空了。”“对呀对呀,有面具就方便了!”孩子们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借助一定的道具来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同时,面具因其独特的代表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底蕴。这节活动是以幼儿的意愿出发,为新年舞会制作面具,所以他们的制作热情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这节活动将以“对称”作为装饰核心。使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习大胆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和装饰面具。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松紧带、卡纸、水彩笔。透明胶、剪刀、等。
  经验准备:
  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运用“左右对称”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运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活动过程:
  一、产生制作兴趣,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面具名称,颜色,表情等。引导
  ——欣赏教师制作的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二、观看录象,激发幼儿制作面具的欲望。
  通过看录象,让幼儿了解许多民族部落在节日时会戴上各种各样、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具来庆祝,重点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各种面具的不同特点。

  三、幼儿制作、装饰面具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制作,鼓励其大胆运用和创作,协助幼儿完成作品。

  四、面具展示表演
  在音乐的陪衬下,幼儿戴上各种各样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表演,体验其成功的喜悦。
  作品赏评。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装饰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对称的方法?)
  2、小结
  我们用对称的方法,还有使用各种材料,就能把面具装饰的特别漂亮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欣赏。
  区域活动
  《四大发明》 经验;了解祖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知道四大发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指导:
  1.请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
  2.讨论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我把“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作为了活动的核心。活动之前,我就已经带领幼儿观察过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的物品,孩子们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活动时幼儿基本都能运用对称的方法来进行装饰。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考虑的还不够细致,由于提供的面具是用包装盒剪成的,上面的一层薄膜增加了粘贴的难度,但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还是能够想出各种办法的,从后来幼儿完成的作品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能够运用对称的方法以及使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完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如果在最后讲评时能够把幼儿们想出来的各种粘贴方法在集体面前推广,并表扬他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做法,那么对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将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第9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鱼的课件、图画纸、水彩笔和油画棒。
  2、知识准备:鱼类的知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孩子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活动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好,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听谜语,边听边想,听完了以后再回答问题。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
  2、你真聪明!你怎么猜出来是鱼呢? 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3、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教师:小朋友们,就让我们跟随小鱼胖胖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 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鱼一样玩一玩。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小朋友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4、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
  (1)小朋友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3)比较:认识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两条鱼,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 (出示两条鱼) 请你们举起你们的小手,在你的纸上试着画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并研究一下如何将鱼画大,最后将你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小朋友进行画大的感受) 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欣赏艺术作品
  指导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就把鱼变得更美了。
  5、幼儿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小朋友画一条又大、又美丽的鱼,看那个小朋友给小鱼设计的衣服最漂亮,先想一想,然后抓紧时间画。
  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3、海底漫游(师生共同进行) 教师带领小朋友听音乐到海底世界去游玩,看谁的动作最像小鱼,将你的小鱼展示在珊瑚礁上,小朋友围坐欣赏。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第10篇、中班美术美丽的龙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有参观赛龙舟活动的相关经验。赛龙舟的照片、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4、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第11篇、中班美术我和我的好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用纸盘来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选用那些材料?
  3、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表演手法,如:用纸、绒线粘贴头发,用彩笔在纸盘上画武官。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帮助,并提醒幼儿制作完后要将所有物品归放整齐。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并猜猜“这是谁”,延伸活动:
  可将幼儿作品布置于墙,供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增加同伴间的友谊

  活动反思:
  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提问道:“老师 我不会画我的好朋友。”我便回答到:“你的朋友长什么样子就画什么样子啊。"于是我就在黑板上花了一个样板冰与幼儿讲解我的好朋友的特征。作画认真的进行着,我发现很多孩子都跟着我的样板画,我就赶紧跟幼儿说,不能跟着黑板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长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子。不久,幼儿吧主题人物都画出来了,于是我就增加难度要求幼儿画背景。有的小朋友画了很多花花草草,还有大树;有的小朋友画高楼大厦,还有蓝蓝的天空等等。几乎都是画这些,看起来可美观了,但是有少部分幼儿花花还不怎么行,但比以前进步了,起码不会乱画线了。
  这节美术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了,但是在我们评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涂色能力。有部分孩子的用色不够艳丽,掌握涂色的技巧不够,原因还是平时的训练太少了,子啊这方面还是应该加强训练。让孩子的涂色水平都能和画线描画那样出色。

第1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我设计的瓶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瓶子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物品。我们幼儿园的美工区里也摆放着各种各样高、低、大、小不一的瓶子,孩子们利用这些瓶子在上面做了不少的创意,有的给瓶子彩绘,有的给瓶子黏贴,让这些不起眼的瓶子变成了有色彩的装饰物,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些瓶子,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这么喜欢,何不让孩子也尝试用其他的作画方式画画美丽的瓶子呢!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借着孩子对瓶子的兴趣,我以吹塑纸版画这种特殊、新奇有趣的印刷式绘画为表现载体,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感受吹塑纸版画独特的装饰效果。
  2.幼儿尝试设计瓶子,用水粉平涂进行装饰,体验吹塑纸版画印染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在吹塑纸上设计瓶子,并能按纸张的大小合理布局。
  活动难点:
  学习用水粉颜料涂、印的版画印染技能。

  活动准备:
  搜集实物瓶子及课件图片若干,铅笔、毛笔、水粉颜料、吹塑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阿里巴巴开了一家瓶子商店,里边经营的全部都是美丽的瓶子,小朋友想不想来看一看美丽的瓶子?

  二、欣赏图片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1.提问:
  ①瓶子有什么特点?瓶口是什么样子?瓶颈是什么样子?瓶身是什么样子?
  ②装饰特点是什么?
  2.小结:这些瓶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瓶口很小,瓶肚子很大,有的形状像葫芦……形状丰富多变,这些瓶子都很漂亮。

  三、欣赏范画——《美丽的瓶子》
  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丽吗?哪最美丽?你最喜欢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这就是吹塑纸版画。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怎样画成的呢?

  四、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介绍材料: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吹塑纸、黑色卡纸。
  2.构思:准备设计什么样的瓶子。
  3.起稿:用铅笔将瓶子画到吹塑纸上。注意用力一些,顺着铅笔的方向走。
  4.涂色:吹塑纸上的瓶子涂上美丽的颜色印到黑色卡纸上。

  五、启发幼儿设计瓶子
  小朋友想画一个什么样的瓶子,先构思一下。如:跳舞的瓶子,长腿的瓶子……

  六、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作画要领。

  七、评画——《幼儿画展》
  1.让幼儿评出每组最优秀作品,给予鼓励。
  2.老师小结:我们今天用水粉颜色在吹塑纸、卡纸上边画的画是纸版画。

  八、收拾画具,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一个活动能顺利开展下来,最关键的是每个环节的接轨处需要层层递进,设立的问题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建立,我想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所预设的效果,本次活动我分成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活动,先是出示一个瓶子的课件通过观察瓶子让幼儿了解瓶子的基本部分知道,瓶子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再次出示各种不同大小色彩的瓶子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瓶子的不同形状及色彩,最后让幼儿了解这些漂亮的瓶子都是瓶子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让幼儿知道瓶子设计师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物,通过让幼儿来当一位能干的设计师,激发幼儿产生对设计瓶子的兴趣,在次环节我觉得恰到好处,孩子们在后面的几个环节中都能顺心如意的设计着自己想象中美丽的瓶子,操作成果中虽然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但我觉得此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们收获很多,反思更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中,讲评作品时孩子们通过我的追问,能够找到问题的存在,如:拓印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刻的不够深、还有涂色时不够均匀、知道颜料涂的太厚也不好、太薄也不行等等。我想通过这次吹塑版画活动,我相信在第二次活动时,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好的成果。

第13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池塘里的小鸭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于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鸭子特感兴趣,小鸭的各种形态特征在幼儿的脑海里早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是我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心灵才会手巧”,泥工活动可以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搓、团圆和镶嵌的技能塑造小鸭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地做事习惯。
  3、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牙签、塑料分泥薄片、塑料小棒。
  2、小鸭范例、用积木搭好的池塘。
  3、录音机、《郊游》、《母鸭带小鸭》音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谁来了?”(放小鸭叫的录音)(出示小鸭范例)“呀!小鸭子来了。小鸭子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跟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说一说。”(然后请个别幼儿讲述)
  2、师小结小鸭子的特征。
  小鸭子长着圆圆的脑袋和胖胖的身体,还有一张会唱歌的扁嘴巴。你们看它多神气!小鸭子最喜欢到小池塘里去游泳了。”
  3、引导幼儿学习塑造小鸭子的方法。
  (1)师:“池塘里的水蓝蓝的,清清的,小鸭子游到东,游到西。哎呀!一个人玩真没劲,要是有好朋友陪陪我那该多好啊!小鸭子想念它的好朋友了,可是好朋友在哪里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鸭子,使它不孤单呢?”(用纸折、用笔画、用橡皮泥捏)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鸭的塑造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塑造过程: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鸭子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朱老师就先找一只小泥鸭做它的好朋友吧。先将橡皮泥搓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分成一大一小的两块,我们将小泥块搓成一个圆脑袋,用塑料片在圆脑袋上插出一个小口子,然后在大泥块上切下一丁点,用大拇指用力一摁对折做成小鸭子的嘴巴,镶到小口子里,最后用塑料小棒在小鸭子嘴巴的左上方和右上方点出眼睛,在点眼睛时一定要将小鸭子的嘴巴对着自己,这样点眼睛时就不会歪掉了,点出来的眼睛就漂亮了。然后用一个大泥块做小鸭子的身体,做身体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掌腹将橡皮泥搓成萝卜形,将尖尖的一头用手指轻轻地往上一顶就变成了翘起来的小尾巴,最后用牙签
  把头和身体连在一起,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就做好了。
  4、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师:“小鸭子除了会游泳它还有很多本领,会抬头给太阳公公唱歌,会把头钻到水里去抓小鱼,还会转过头去招呼自己的好朋友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给小鸭子捏一个好朋友,我们要捏出它们不同的姿势。捏好后让它到小池塘里去找好朋友一起玩。你也可以欣赏一下别的小朋友捏的小鸭子,看看哪只小鸭子最神气。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幼儿解决嘴巴的塑造问题。
  (3)放《郊游》音乐安定幼儿情绪,组织幼儿回到座位上。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组织幼儿参观作品,找出最喜欢的小鸭子。
  师:“小鸭子找到了很多好朋友,它们在小池塘里游泳、捉小鱼,玩得真高兴!我想请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欢的小鸭子,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讲评部分幼儿作品)
  (2)师:“哎呀!小鸭子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来跟小鸭子学本领吧!”(律动:母鸭带小鸭)
  活动延伸:组织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继续进行加工。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幼儿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绘画的主人公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小动物,我们一起饲养,一起观察,还利用下雨天到户外寻找小蜗牛,在活动中还利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的形式进行活动,幼儿观察的很仔细,故幼儿画的比较好。不足,教师在线条上引导的还不够,幼儿画的较单一,不过色彩画的还比较丰富。

第14篇、中班美术活动吹画桃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和桃花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吹、点出大棵桃树。
  难点:吹树枝。

  活动准备:
  知识:了解桃花的有关知识。
  物质:棕色、粉红色颜料,毛笔、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春天为主题,谈话引出课题。

  二、展开
  1.教师出示桃花,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教师:春天来了,桃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你看它,长在棕色的树枝上,每朵花有圆圆的、粉红色的花瓣,有的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圆圆的花蕾。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桃花。
  2.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教师出示并分析范例:这棵桃花树的树干和树枝是用棕色颜料吹出来的,等颜色干后,再用手指蘸粉红色颜色点上桃花。
  教师示范讲述吹画桃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
  (1)先用毛笔蘸上棕色颜料,点一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
  (2) 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粉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桃花和花蕾。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与花蕾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练习吹画桃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延伸
  1.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桃花树的大轮廓剪下来,贴在墙上组成桃林,供大家欣赏。
  2.教师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绘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初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让幼儿能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打好基础。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15篇、中班美术活动藤蔓装饰画—美妙的树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金色的秋天悄悄向我们走来,我们的主题也进入到《会跳舞的树叶》,小树叶是怎样在秋天的树上跳舞、嬉戏、玩耍的?在生动的主题中怎样让小朋友们从生动的活动中体验、感受、表达?适逢这个流行田园风格的城市到处流淌着藤蔓类的装饰物,让我们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感受这藤蔓之美,在秋天的主题里学习怎样用美丽的藤蔓画装饰我们的环境吧!

  活动目标
  1、感受蜿蜒的螺旋形线条的优美,并尝试用水粉创作有藤蔓装饰风格的树,想象、粘贴树上的装饰图案。
  2、通过欣赏具有藤蔓装饰风格的树的作品,感受螺旋形线条的延伸、变化。
  3、体验藤蔓的装饰美,能大胆、愉快的创作、表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藤蔓装饰风格的树,感受并尝试用水粉进行创作。
  难点:体验螺旋线条的延伸、变化,理解并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藤蔓装饰风格的树图片7幅(其中7号为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装饰画作品)、藤蔓的写实图片4张;
  2、背景音乐,肖邦:《玛祖卡舞曲》;
  3、白色背景纸、水粉笔、黑色颜料;
  4、幼儿人手一张装饰画框纸(黑色、白色、橘黄色),水粉颜料黑色、白色、橘黄色、棕色、红色、绿色等,剪好的各种爱心型、花型、动物型等彩色装饰小片片,幼儿人手一只胶棒。
  经验准备:
  1、幼儿有画装饰线条的经验;
  2、对大树的造型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观察藤蔓实物图片,引起好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什么样的?用你的小手绕一绕。
  小结:这是树的藤蔓,它们卷起来的样子很特别,像一种螺旋形!

  二、欣赏具有藤蔓装饰风格的树的作品,初步感受螺旋形的特征。
  教师:因为这样的藤蔓很好看,还被设计师们用到了装饰画上,我们来看看这些装饰画。(教师播放6幅藤蔓树的图片,根据幼儿的选择点击放大欣赏。)
  教师:这棵大树是什么样的?(造型)它的树枝是怎样的?(分析螺旋形的异同)你用小手绕一绕,我们一起绕一绕(全体幼儿看着画面用食指绕一绕)。树枝上还有什么?(观察具有装饰意味的各种图案:爱心、花、各种形状)

  三、欣赏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装饰画作品,师幼共同学习螺旋形延伸、变化的特点。
  教师:有一位叫古斯塔夫的奥地利画家,他特别喜欢用藤蔓来画装饰画,我们看看他怎么画的?(出示他的藤蔓作品)他画的什么?树枝是怎样的?我们再来用手绕一绕,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用水粉笔绕一绕,看看和画家绕的像吗?(请幼儿个别尝试)
  小结:绕完了一条还可以接着往外延伸继续绕,每一个树枝上都绕满了才好看。
  教师:画家在树枝上也添了许多的装饰图案,有些什么呢?你找一找,在哪里?
  小结:画家用了许多的螺旋形线条来画树枝,又在树枝上添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图形、图案,让这幅画看起来很丰富、很美,这样的画还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环境也有美感。

  四、幼儿制作自己的藤蔓装饰画,教师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粉颜料、水粉笔和装饰画框,想让你们学着画家的方法制作一幅藤蔓装饰画“树”。先用水粉笔画,然后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各种小形状粘贴、装饰。
  教师指导:要把藤蔓画的满一些、丰富一些会更好看!

  五、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教师:你制作的是哪一幅?你怎样画螺旋形线的?上面添了哪些自己喜欢的图案?你觉得有趣吗?大家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装饰在教室里吗?好的,我们一起来布置。(师幼共同把装饰画挂在活动室的墙壁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从《纲要》中对艺术目标的阐述也能看到“让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藤蔓的装饰画在当今的家庭装潢装饰中被广泛的运用,成为了时尚元素,带领幼儿感受这种装饰美,感受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尝试创作藤蔓风格的装饰画,用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法来装饰儿童眼中的时尚元素所创造的环境美。 由于藤蔓作品的丰富和其装饰画的特征,我选取了幼儿能够表现和理解的关于树的藤蔓造型让幼儿通过欣赏、比较、游戏,感受螺旋线的旋转和装饰特征,从而较好的展现树的藤蔓之美!

第16篇、中班美术活动路边的树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大树就在孩子身边,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给孩子一个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树,通过层层引导、提升,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多感官参与的情况下,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乐趣。具体设计思路是:经验交流——观察想象“树”——添画想象“大树的眼睛”——换位想象“马路上的热闹”。

  活动目标:
  1、根据树的形态、颜色进行想象,初步学习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2、通过创造性地表现大树的眼睛,想象和感知马路上的热闹。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围裙、套袖、与孩子相当的图片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调查了解哪里有树
  3、课件的准备:有关大树的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经验回顾
  1、经验交流。
  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PPT出示“树”,“今天我们来讨论树,哪里有树?”引导孩子交流对树的位置的经验影像,促进孩子对新经验的建构。
  2、大胆说出树好在哪里?并通过教师的回应提升,了解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引发孩子的情感同时引出孩子们对树的热爱。
 
  (二)欣赏课件,引发想象
  1、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欣赏PPT中“树的美景”。并通过欣赏,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从而为孩子广阔的想象做铺垫。
  2、使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PPT的操作(用我们的小手依次“点开”PPT中的色块),通过PPT出示不同形态的树,引发孩子从树的颜色、形态进行想象。
  (1)绿色色块——绿色树叶的形态奇异的树。“这棵树像什么?”根据树的形态来想想象。
  (2)黄色色块——黄色树叶的形态奇异的树。“这是哪个季节的树?这棵树像什么?”同样根据树的形态来想想象。
  (3)红色色块——红色树叶的树。“红颜色的树让你想到了什么?”根据颜色进行发散性的想象。
  (4)蓝色色块。“猜猜蓝色色块后,藏着什么样的树?”通过老师的质疑“你见过蓝色的树吗”,来引发对“灯树”的了解和想象。

  (三)动手玩乐,换位想象
  1、添画想象:“如果树有眼睛会是怎么样的呢?”通过美术活动创造性地表现大树的眼睛。
  2、换位想象:“如果大树站在马路边上它会看见什么?”想象和表述马路上的热闹。
  3、自由操作,引导孩子们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
“你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心中“树”;并通过添画不同的色段来换位想象“我看到了(马路上的)……”

  (四)展示分享,活动结束
  与同伴互相说一说“你的大树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也可以与听课老师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想象。) 教师小结:让我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把各自的教室装扮起来吧!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据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而且多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所以本次活动借助中班孩子比较熟悉的树,在游戏、观察、制作中多角度地引领发现并产生突发奇想,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第17篇、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树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四季树林的图片,感受不同季节的树林产生的色彩美。
  2:尝试用同一色系的纸通过剪贴、绘画的方式与小组合作共同表现树林的美丽与生机。
  3:能按照小组的分工进行创作,体验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及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幼儿在《绿野仙踪》主题中对树木进行过探索。
  2: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过树林。
  3:幼儿具有看图剪纸的能力。
  4:幼儿在活动以前就已经分好了小组。
  物质准备:各色色纸;剪刀;胶棒;四张底色纸;水彩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森林四季图。
  1:出示四季树林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四幅图的色彩,感受不同色系所带来的季节特征。
  2:欣赏图片中所表现树木的远近、大小等构图特点。

  二:引导幼儿与同伴学习用剪纸的方式表现不同形式的树木。
  1:幼儿大胆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树的外形特征。
  2:分别请幼儿在对折纸上画出不同外形的树,拓展幼儿的思路。

  三:教师介绍活动材料以及活动的形式。
  1:教师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表现美丽的树林。
  2: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最喜欢树林了,可以增加一些动物来丰富画面。
  3:介绍材料:将摆放在前台的各种色系的纸向幼儿一一介绍,提醒幼儿在取材料的时候按照色系来取。
  4:讨论:怎样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合最美丽的树林?(对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行讨论:提醒幼儿先不要急着将剪完的树贴在底纸上,等大家都完成后先做好整体布局再来张贴。)

  四: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1:每一组的幼儿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目的的取材料,教师进行观察并且指导。
  2:引导幼儿剪出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外形的树。
  3:对幼儿小组间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指导。
  4:提醒幼儿操作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欣赏评析作品。
  每组幼儿共同为作品起名字并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做介绍。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第18篇、中班美术划龙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2、增强幼儿撕贴和叠小船的技能。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阅读区:投放与端午有关的图片、书籍。   
  手工区:投放各色彩纸、小船模型、画纸、手工纸。   
  数学区:投放画好的船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明天我们就要过节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回答)   
  老师:老师告诉你们吧!明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我们大家就要吃咸蛋吃粽子还可以去观看划龙舟的比赛,老师小的时候就会去观看这样的比赛哦。你们看过划龙舟吗?   
  (幼儿回答)   
  老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看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一些图片,看看是怎么样划龙船。   
  (播放图片)   
  老师:好的,看完了图片现在我们回到这节课的主题吧,今天我们的区域活动也是跟船有关系哦,老师在各个区角都准备了一些材料。   
  在阅读区放了一些图片,小朋友们可以一起看一看,说一说你们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你们乘过哪些船?   
  手工区的小朋友可以给小船涂上颜色或者来制作小船,制作好了小船老师帮你们写好名字在我们的墙上进行展示,所以请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做,好吗?   
  数学区的小朋友可以通过点卡来买卖小船,或者给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数清楚数量哦!   
  (常规提醒)   
  老师:好的,那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自觉的使用进区卡,不要争抢,在自己的区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们一起活动,不要闹哄哄的。   
  (幼儿自选区角,老师适时指导。)   

  二、活动结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个别效果比较好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出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让幼儿学习好的榜样。   
  课后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供幼儿和家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教师通过视频的导入、师生讲解演示、幼儿自我创作到最后作品的成功展示,时时体现出对幼儿进行的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化习俗活动的意义,还获得了多种经验的积累,如学会有序的使用多种工具的经验、用画剪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的经验等等。

第19篇、中班美术活动彩陶图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感受彩陶的审美、实用功能。
  2.尝试欣赏古代彩陶作品的装饰性。
  3.能简单了解文物意义及其欣赏和研究价值。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已经认识陶瓷。
  2. 师幼共同收集花瓶、酒瓶、瓷盘、瓷碗、陶罐等瓷、陶器,用来欣赏的彩陶图片的资料。PPT课件,剪成瓶子形状的白纸、纸盘若干。 音乐《金蛇狂舞》
  3. 场地准备:教室布置小型瓷器、彩陶博物馆,幼儿做前排,后面桌子呈半开放方形摆开桌上放有瓷器、彩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参观小型瓷器博物馆,欣赏花瓶、茶壶。
  (1)教室带领幼儿从教室外,排队进入教室。  
  老师: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参观一个小型博物馆,看看博物馆都展示了什么?
  (2)老师:我们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老师请小朋友说说他看到了什么,触摸之后有什么感受。在老师带领下参观、触摸瓷器和彩陶
  (3)讨论:这些是什么?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插花、盛饭、盛菜、泡茶……)瓷器上有什么图案?(好看的花纹有龙纹、圆圈等)这些图案有什么作用?(图案使瓶子更加漂亮)
  2.出示彩陶实物。
  (1)老师:除了现代的瓷器之外,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了一个和现代瓷器不同的容器。
  (2)讨论:小朋友们猜猜看这是什么?(陶罐)
  老师:你们看看它和现代的瓷器有什么不同(粗糙、颜色不同、花纹简单)
  老师小结:它是古代人们用来装食物的容器,你们想不想欣赏更多的彩陶图案?
  3.出示图案,分别欣赏。
  (1)老师: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图案 第一张图片小鸟图案,
  (2)老师出示青蛙图案的彩陶图片,讨论:如果里面装水,随着水的晃动,感觉像是在跳跃
  (3)老师出示人面鱼纹盆欣赏,讨论这是什么图案
  (4)最后出示舞蹈纹彩陶盆
  讨论:他们在干什么呀(在一起跳舞)对,这是古代人民围在一起跳舞的场景,你们心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想跳舞呢?(高兴快乐的时候)
  老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给这个陶罐起个名字吧(舞蹈纹彩陶盆)
  师幼共同总结:陶器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他们不仅实用,而且美丽。
  4.你们想不想和上面的小人一样手拉手跳起舞来 请幼儿围着座椅一起跳舞。
  5.拓展延伸
  老师这里有一些没有图案的花瓶,下面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来装饰一下这个花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是一节中班美术课,我力争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并对此有所收获。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发现事物中的美,感受生活的乐趣。

第20篇、中班美术爬到月亮上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儿绘画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中各种物体在头脑中的影像,让幼儿动手学画,首先要给幼儿提供绘画内容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或是录影带等,为幼儿提供切实的生活体验。因此,设计了美术活动《爬到月亮上》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动脑、动手去制作,创造出多姿多彩画面。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去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横祸经验,感受作品表达的内容。
  2、能自由想象和创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挂图。
  2、《美工》第9页。

  教学过程:
  一、爬楼梯
  谈谈爬楼梯的经验
  1、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爬楼梯呢?楼梯是什么样子的?你怎么爬的?
  2、还有什么好办法爬楼梯?一次爬几个台阶?你觉得爬楼梯像什么?

  二、爬到月亮上去
  1、创造情境
  我们前面听过一首歌,再听听好吗?月亮爬到了天空中,我们一爬到月亮上去吧。但是我们没有翅膀,不会飞,我们的飞机也飞不了那么高。还是让我们做一把梯子吧。大家想一想,要多高的梯子才能到月亮上去呢?
  2、欣赏米罗的作品《犬吠月》
  (1)我们来看看艺术家做了一把怎样的梯子。这个梯子有多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里的人到月亮上了吗?
  (2)画画上什么地方最明亮?什么地方最暗?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你最喜欢画里的哪个地方?为什么?
  3、幼儿自由想象和创作“爬到月亮上去”的情景。

  三、作品欣赏和交流
  1.分享成果:请每个小朋友将作品放于桌子中间,小朋友之间相互之间欣赏作品。
  2.幼儿评价哪个小朋友做的最漂亮。
  3.教师总结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美术教育最富有意义的,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相信通过这样踏实的实践,孩子们的美术能力会更好。
  美术创作是一个极端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构想与表现,但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既不会对集体产生干扰,也不会限制其他幼儿的创造。相反,我认为是对幼儿创造的推动。但如果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已经错过了,其意义就非常小。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引导幼儿感知、欣赏他人的作品、激发幼儿美感和创造兴趣,他们的绘画水平、鉴赏水平都会有质的变化。假如一味的急于求成,埋怨孩子,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他们的作画兴趣,扼杀他们的创作欲望。

第21篇、中班美术夏天的荷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油水分离法画荷花。
  2.能结合夏天的特征,创造性地表现荷花的不同形态。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各色水粉颜料、油画棒、调色盘、刷子、画纸。
  2.魔术道具(乾坤袋)、范画、夏天背景图、PPT。

  活动过程
  1.魔术情境导入 ,感受荷花的多种形态,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1)创设魔术师表演的情境,魔术师自我介绍后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夏天吗?想不想现在就到植物园看看夏天的景色呢?
  (2)表演第一个魔术“变夏天”,导入“夏天背景板”,引导幼儿欣赏并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荷花有哪些形态?”并小结。
  2.第二个魔术——荷花开了,示范讲解“油水分离”画法。
  师:下面我要表演的魔术就跟美丽的荷花有关,请欣赏魔术“荷花开了”。
  (1)在表演魔术过程中,讲解准备用具、荷花的绘画步骤。
  (2)魔术表演完利用PPT演示淡幼儿揭秘魔术的原因。
  3.幼儿学习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先用油画棒画出自己喜欢的荷花形态,并大胆添画夏天的景色。(2)指导幼儿画完要画的内容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在画好的画面上罩染。重点观察幼儿蘸色、罩染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快速、均匀的罩染方法。
  4.引导幼儿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1)创设魔法城堡正在装修的情境,引导幼儿将画好的作品展示在魔法城堡的城墙上。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5.活动延伸。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继续学习用油水分离画法,表现夏天等其它事物。
  (2)请小朋友回家为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荷花开了”的魔术。
  告诉幼儿魔术表演结束了,一起离场。

第22篇、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雨花雨声雨景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利用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色彩,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2、体验下雨给人、动物、植物带来的不同美感。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
  悠扬的古筝音乐、课件、雨衣、雨伞、亮纸剪成的雨丝、记号笔、油画棒、雨点状的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
  课前进行美术活动场地的情境布置以烘托艺术氛围。

  教学过程:
  一、引题——洒雨水。
  师:好雨,喜雨!小朋友们,这两天的雨真大,把老师心中的春芽都浇开了花。不知平常遇到下雨天你是怎么来上学的?(鼓励幼儿描述上幼儿园的雨中情景,启发幼儿等会儿画出不同色彩的雨伞、雨衣。)

  二、再现——雨中景
  师:假如现在这里也下雨(播放雨的声音)你们会怎么办?赶紧动脑,可以用身边的雨具。(启发孩子们做起各种不同下雨时动作、姿势、表情等造型。)原来,雨中的景象还真美,让我们像摄影师一样把它拍下来,藏在心中。

  三、想象——小雨点
  师:下雨了!下雨了!
  师:哟!打雷了,快到教室里躲起来。是啊,不同的雨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你能画出各种不同的雨点吗?伸出手在空中画一画,(激发幼儿在空中空手画雨点),哦,我看到了,很多小朋友画出的是这样大大小小的雨点,谁有不同的画法?说一说。(启发幼儿说出不同形状的雨点如线一样的雨丝、钻石般的雨点、花一样的雨点、多边形的雨点等等)
  师:你的想法真好,有时候雨确实是这样。雨是那样的不寻常,雨点儿也是那样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现在就请你们来画一画各种不同的雨点,相信大家能画出各种不同的雨色、雨点来。

  四、表述——雨中故事
  师: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小朋友你会在雨中干些什么,看到些什么呢?(课件:下雨了小朋友们在雨中尽情地玩耍着,马路山的交警叔叔还在紧张地工作着,环保工人为了搞好卫生也在冒雨工作着。)在雨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音乐响起,教师吟诵有关雨的诗一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师:(音乐停)你刚才想到了什么?
  师:你的想法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想法,请说给边上的同伴听听。(孩子们互相讨论……)

  五、画——我心中的雨景
  师:说得多好啊!在雨中小花、小草们喝着甜甜的雨水使劲地长呀长,小动物们在雨中尽情地玩耍着,小朋友们在雨中快乐地欢呼着。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雨中发生的事画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屏幕显示幼儿雨景作品)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老师边说边点击课件:老师喜欢这张(让所有的人都惊讶,因为这张是空白的)
  师:对啊,因为老师觉得最美的画在我们小朋友的心中,雨中的情景真美,请你在雨点画纸上把雨中看到过的情景像摄影师一样地把它画下来,行吗?

  六、评雨、赏雨
  师:我看到了,那么多那么美的雨中故事。它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心田(老师随手把手上画好的雨点画贴到事先挂好的“雨丝”上。)我们把自己的作品挂在不同的雨丝上吧。
  师生一起赏雨、评雨、品雨、戏雨,自然结束。

  课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这几天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对孩子们来说雨是最寻常的,如何把这如诗如画的雨中情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如何挖掘雨景带给我们的如诗般的意境之美,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想象思维,正是我要思考的。
  第一个环节中,通过亲和的师生对话来渗透性地认知雨中景,使教学艺术的生动性自然而然形成。第二个环节中,在撑伞、穿雨衣等情境性的表演实践中,孩子们做着各种不同的下雨天的动作、姿势、表情,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把这种情感与认知、造型结合起来,使幼儿初步感知和重创,让生活形象美丽再现。第三个环节教师通过空手画雨点的手段,激发幼儿想象自己所见所想所创的雨点,这种雨点是孩子们带着快乐和想象的翅膀画出来的,为最后的实际绘画重点作了巧妙地铺垫。第四个环节雨中故事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享受雨带给我们美丽的同时,也感受雨中有很多感人的情景,由此更丰富了雨的绘画内容,更多融进了对雨的情感和联想,可能孩子们画不了雨中故事,但至少感受了雨中之爱的情愫。第五个环节是优秀作品的展示和品评,这里不仅是范例的呈现,更是对好的绘画的点评,也对孩子们下一个环节的绘画要学点什么,借鉴点什么作了伏笔,也为我们美术课中如何评课提供了一种参考。最后的环节是幼儿自由创作画,自由在创设好的情景雨伞(雨丝)上贴画,这个环节中,师生、生生互动,赏雨、评雨、品雨、戏雨,轻松愉悦地分享着彼此艺术创作的快乐。整堂课始终围绕雨来展开话题,认知雨,感受雨,首尾呼应,达到了较好的美的意境,给予了幼儿艺术美的熏陶。
  本人推出这节展示课,重在研究美术活动中对幼儿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凸显艺术美的创造,给予孩子美的渐染,从而挖掘平凡生活、大自然中的如诗般的艺术美。本次课中音乐的烘托、意境的创设是个关键,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第23篇、中班美术小斑马教案

   活动目标:
  1.用撕贴添画的方法,尝试表现斑马的不同动态特征。
  2.根据斑马的不同动态,展开合理想象并愉快的与同伴分享交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白色铅画纸、事先做好背景的牛皮纸、记号笔、胶棒、活动ppt、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导入
  师:今天,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一本魔法书,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观察画面,归纳分析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身体构成提问:魔法书这一页上面的图符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忆已有经验)小结:原来斑马的身体可以分成四部分(出示图符,归纳总结)头-----小椭圆形脖子----长方形身体----大椭圆形腿-----细长方形
  2.阅读步骤图,引导幼儿回忆撕贴步骤和方法导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魔法书的下一页讲了什么?
  提问:这一页你看懂了吗?
  小斑马是怎样做成的呢?你能来说一说吗?(幼儿分组讨论,个别回答)3.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斑马的不同动态导入:魔法书里真有趣,我们来看看下面还讲了些什么有趣的内容。
  提问:这里有两只斑马, 它们的动作一样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寻找变化规律)小结:原来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经验迁移,表现动态
  提问:今天我也用魔法书里方法,制作了一只可爱的斑马,请你猜猜我的小斑马在干什么?(出示操作模板 )你能贴出和这只斑马动作不一样的斑马吗?说说你的斑马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展开合理想象,个别幼儿操作示范)小结:小斑马它的头部在不同的部位,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渡:你也想用魔法书中的办法来制作一匹可爱的小斑马吗?

  四、操作实践,完成任务提出任务要求
  1.要注意仔细阅读魔法书步骤图,按照步骤制作。
  2.注意要将斑马的重点部位添加完整。

  五、分享交流,大胆表达
  1.寻找亮点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奇思妙想。
  2.请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和朋友们讲一讲,你的小斑马在草地上干什么?

第24篇、中班美术活动会变的格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游戏活动,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体验格子布简洁而富于变化的美。
  2、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进行格子布的设计创作。
  3、能用自己的作品给他人装扮,体验创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魔法格子”、格子布制品、彩绳、布、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格格商店,引起幼儿对格子布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格格商店
  A、教师:“鑫鑫老师开了个商店,,在我商店里的东西有个共同的秘密,请你仔细找一找。”
  B、带领幼儿参观布店,引导幼儿发现所有商品都是格子布制作的
  教师:“原来,在我的商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是格子布做的,你们喜欢这些格子的图案吗?你看到什么样的格子?你喜欢什么样的格子?为什么?”
  “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个有魔力的格子布,你们想看吗?”
  “现在请小贵宾坐到贵宾区的位子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幼儿观看讨论“魔法格子”,感受线条疏密与格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教具“魔法格子”
  2、引导幼儿移动线条使格子大小发生变化
  A、教师:“这就是一块有魔力的格子布,现在上面的格子都是一样大的。我想把这些格子变得更大,谁来帮帮我?”
  B、幼儿想办法并尝试移动线条把格子变大
  C、教师:“现在我想把大格子变成小格子,谁来帮帮我?”
  D、幼儿想办法并尝试移动线条把格子变小
  4、教师小结:“原来线条在一起就会变成格子,线条靠得紧紧的就变成小格子,线条离的远远的就是大格子,格子里还可以有各种颜色。”

  三、 游戏“会变的格子”
  1、教师:“你们想变成这些会动的线条宝宝吗?”
  2、幼儿和教师玩游戏“会变的格子”
  教师:“现在我就是魔法师,请线条宝宝听好我的咒语:线条线条动起来,变成大(小)格子。”

  四、 幼儿创作格子布制品
  1、教师把幼儿变成小设计师
  教师:“线条宝宝们玩过游戏了,你们想自己设计好看的格子布吗?”
  2、教师介绍创作要求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布,还有颜料,请你来设计格子的图案,你可以设计大格子,可以设计小格子。怎么才能画出大格子或是小格子呢?请小朋友们仔细想想好。如果格子设计好了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在格子里加上颜色。”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重点:
  ⑴格子的线条有疏有密
  ⑵一种颜色一只笔,换颜色的时候换笔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1、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2、幼儿随音乐SHOW作品
  教师:“你们这么好看的作品想不想展示给客人老师看看?”
  “还记得我们以前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的时装表演吗?现在就请我摸到的宝宝跟我一组,其他的宝宝和玮玮老师一组,我们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客人老师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纲要》的理念告诉我们,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感受和体验,逐步丰富幼儿美的经验,提高幼儿对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评判能力,同时学习和积累美术的技能技巧。

第25篇、中班美术蚂蚁搬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此活动的兴奋点。
  2、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圆形和波浪线的情况。
  3、幼儿进行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情况。
  4、探索、发现生活中蚂蚁的特征。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圆头剪刀、铅画纸、彩色纸(事先在上面画有较大的圆形)、水彩笔、油画棒、浆糊、纸制蚂蚁模板(一大一小)。
  2、 经验准备:
  ⑴ 学习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 在区角活动中尝试画、剪波浪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两个蚂蚁模板)冬天到了,蚂蚁爸爸造了一间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画有较大圆形的彩色纸)蚂蚁一家住在这里可舒服啦!小蚂蚁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一个人住一间房间。” 蚂蚁爸爸同意了。

  二、讲解示范
  1、 我们帮小蚂蚁把房子隔开来,变成了两个房间。(教师在圆内画波浪线)
  2、幼儿操作用弯弯的线把小蚂蚁的家分成两个房间。

  三、观察演示,幼儿操作
  1、 设疑:这几天老是下雨,小蚂蚁的房子就要淹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搬家)
  2、学习使用剪刀
  ⑴ 示范用剪刀沿线条剪,剪一点,转一转。(先剪出圆形,再沿着波浪线把圆形一分二。)
  ⑵ 幼儿学剪,教师观察指导:
  ① 指导幼儿拿剪刀的方法。
  ② 观察幼儿能否沿着轮廓线,剪一点,转一转。
  3、学习粘贴(也可放在延伸活动中进行)
  搬呀搬,搬到哪儿去呢?这里有一块空空的地方。(出示铅画纸)
  ⑴ 示范粘贴
  先把小蚂蚁住的小房间搬过来。再搬爸爸妈妈住的大房间,弯弯的地方是房间的门,两间房间门对门,中间留出一条路,它们就可以走来走去,相互关心。(教师示范把弯弯的波浪线间隔一定距离粘贴。)
  ⑵ 幼儿粘贴,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地粘贴。(指导语:两间房间弯弯的地方对对好,中间分开一点,有一条路。)

  四、活动讲评、提出要求: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 小蚂蚁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蚂蚁请进去。(幼儿随意用水彩笔在上面点小点子)

  活动反思:
  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第26篇、中班美术颜色变变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不同的颜色调配出另外一种颜色。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实验。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变魔术用的蓝色小草图片、红黄蓝三种颜料、色卡、葡萄图片、透明纸杯、幼儿操作纸、棉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小草都发芽了,从泥土里钻了出来,你们瞧!(出示蓝色小草图片)
  师: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将蓝色的小草变成绿色吗?(幼儿自由讲述)

  二、尝试色彩变化
  1.蓝色加黄色
  师:今天老师要来当一回魔术师,把蓝色的小草变成绿色,你们瞧!(示范)我是怎么变的呀?
  师小结:蓝色颜料加上黄色颜料会变成绿色颜料。
  2.红色加黄色
  师:我的魔术棒不棒?那你还想看吗?(进行红黄色的变化,出示透明纸杯)
  师:你愿意给我当小助手吗?
  师小结:红色颜料加上黄色颜料会变成橙色颜料。
  3.红色加蓝色
  师:瞧!这是什么?(出示葡萄图片)葡萄是什么颜色的?我现在没有紫色该怎么办呢?(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幷示范蓝色加红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你愿意来试一试吗?(请个别幼儿尝试,幷讲诉要求)
  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

  三、幼儿操作
  师:今天,我也帮小朋友们准备好了红黄蓝三种颜料,请你们用棉签配出相应的颜色,注意一只棉签只能调出一种颜色,在配色时要换另外一直新的棉签。

  四、评价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次的美术活动,我忽略了幼儿自主操作的过程,整个环节变成教师的教,而不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整个活动环节较平淡。在活动中让幼儿跟读颜色规律次数太多,应让幼儿探索找寻颜色规律,孩子们的兴趣才会被更好的调动起来。活动评价有些混乱,没有把握住评价的重点,可让幼儿讲述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用什么颜色配出了什么颜色,在评价中又能巩固幼儿所学。

第27篇、中班美术活动愉快的六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尝试学画人的基础上,初步表现“六一”中的愉快事。
  2、初步学习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学习布局。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六一”活动的照片及部分活动道具。
  2、幼儿绘画用的蜡笔和纸。

  活动过程:
  1、提问:昨天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在昨天的活动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为什么?
  2、讨论:怎样把“六一”活动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并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事要画大,并画在纸的中间。
  3、请个别幼儿示范,老师在边上指导。
  4、幼儿绘画:
  重点指导画出一件最高兴的事。难点是能画出主要的情节。
  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构图。
  5、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介绍、欣赏他人的作品。挑选几幅画布置在活动时的一角,标题就是“快乐的六一”,并配上幼儿的话。

  活动反思:
  活动前,老师引导幼儿充分地讨论和分析,拓展了孩子的思路。因此,在活动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将“六一”中最高兴的事画下来,每幅作品既是内容相同,但画面构图都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介绍时,老师引导幼儿先不要告诉同伴“我画的最高兴事是什么?”,让好朋友猜猜,这也增加了孩子介绍作品的兴趣,并且,从中孩子自己体会到要介绍的内容应该画大、画在中间,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其实这就是绘画的构图方法。

第28篇、中班美术印染丝巾教案

   活动分析:
  天气渐凉,各种各样的丝巾飘荡在大街小巷,五颜六色,花纹各异,本次活动从感兴趣的实物入手,重点欣赏丝巾的图案和色彩变化,感受美,体验美,难点是尝试印染丝巾。

  活动目标:
  1、欣赏丝巾,能从印染的图案和色彩变化中感受美,逐步养成关注美的事物的习惯。
  2、初步了解印染的方法和特征,进一步养成对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各色印染丝巾。
  2、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3、宣纸.水性颜色毛笔.展板(泡沫板)。
  4、录音机和轻快的音乐,如“绸带舞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印染丝巾。
  请幼儿拿出自备的印染丝巾,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色彩和图案。
  2、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欣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印染丝巾 ”)
  引导幼儿欣赏丝巾的图案:有的是一朵朵盛开的花,有的是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是抽象的几何图形…….看丝巾的颜色也会渐渐地变化:有的是红色渐渐地变成淡黄色,有的是兰色渐渐变成绿色又渐渐变成黄色……这些渐变的色彩,使丝巾显得很鲜艳也很柔和
  3、引导幼儿观察印染丝巾的制作过程。
  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柔和的丝巾是怎样印染出来的吗?现在,我们用宣纸代替丝巾来印染。先将宣纸折叠起来,(可与幼儿商量,启发幼儿发挥创造性,想出多种折法,教师从中选出角对角、一正一反等折发作师范。)教师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或涂画在折叠后的宣纸上,颜色也可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在点第二种颜色时,让幼儿观察欣赏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浸透,渐渐变化。颜料稍干一会儿之后,教师打开宣纸,固定在泡沫板上,让幼儿欣赏染纸的整体效果。
  小结: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丝巾就是印染丝巾。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花布、裙子等。只要我们小朋友平时注意观察、欣赏,就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
  4、用印染丝巾装扮自己。
  老师:你们的印染丝巾真漂亮,你们想不想用丝巾把自己装扮起来开革化装舞会?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丝巾装扮自己。如系在腰间当裙子,披在臂膀上当飞翼,顶在头上当面纱……
  放音乐“绸带舞曲”,幼儿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自由地跳舞。

  活动延伸:
  1、可在美工角提供宣纸和颜料,辅助幼自己操作,初步学习印染的方法。
  2、结合日常生活,可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印染的花布、裙子等。

第29篇、中班美术活动蔬菜作坊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和选择工具、材料,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意愿、大胆的造型,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2、乐意交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茄子、莲藕、(红白)萝卜、黄瓜等、塑料水果刀、牙签、湿毛巾、剪刀
  2) 知识技能准备:会使用塑料刀,认识各种蔬菜。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大屏幕――家长助教活动,说说厨师叔叔在做什么?怎样使用刀?
  2、幼儿与同伴一起讨论――你想做什么?需要用哪种蔬菜?
  3、幼儿制作,提供各种装饰、辅助用品及用具要求幼儿注意安全,并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4、作品展览: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有什么特色。
  2)老师让幼儿和自己的作品一起拍照。
  5、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将制作好的作品洗涤后送到厨房进行烹调。 

  活动反思:
  应注意对孩子技能的培养、操作习惯的培养等,这些也可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如区域游戏等,小组指导要比集体指导更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开展类似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力,充分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各种乐趣了。

第30篇、中班美术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鱼的外形特征,欣赏鱼身上的独特花纹和绚丽色彩。
  2.尝试用各种形状、线条和色彩来装饰鱼。
  3.合作布置海底世界,感受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的海底世界场景。
  2.范画:鱼。
  3.各种鱼的PPT。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和着音乐《小鱼小鱼水中游》进入活动场地。
  T:瞧,我们来到了哪里?(海底世界)
  T:你发现了什么?(很多鱼)
  T: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具体引导他们观察鱼的形状、花纹和色彩。
  用手指来圈画鱼的外形: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等,让幼儿初步感知鱼的基本形状。
  2.观察PPT
  T:除了这些鱼,你还见过哪些鱼?
  观看PPT,边看边说,教师讲和幼儿说相结合。
  重点示范鱼身上的花纹
  T:你看到鱼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现场示范)比如:圆点、条纹等
  可请1——2个幼儿上来尝试画不一样的花纹
  教师小结:这些鱼有着独特的外形,漂亮的花纹和绚丽的色彩。每一条鱼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想来画一条跟别人都不一样的鱼吗?
  3.幼儿作画(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简单介绍砂纸
  T:你们在这种纸上画过吗?
  请个别幼儿感知纸的特性,知道这是砂纸,上面粗粗的是沙子,在这样的纸上画画时要用大大的力气哦。
  T:我要请小朋友画一条大大的鱼,那么它的身体应该多大?请一个小朋友用手指在纸上比划,鼓励幼儿尽量把鱼的身体画大。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送鱼儿回海底世界
  先画好的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把鱼贴在海底世界。
  共同欣赏海底世界,教师带领幼儿边看边评价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取材于生活,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在活动中,面对我的提问,幼儿都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看到过的鱼的形状、颜色、花纹,在示范画鱼的轮廓时,他们个个都很兴奋,也很跃跃欲试。在幼儿绘画涂色时,他们能够领会到涂色的要领,只是我自己感觉可能是受幼儿兴趣的牵引,在欣赏鱼的过程中时间稍微长了些,应该把重点放在画各种几何形的鱼这一方面。

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安全教案100篇及反思,欢迎收藏学习!

《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游戏教案3篇》:第1篇、大班户外体育游戏传球接力教案反思设计意图:我们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他们很喜欢球,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对球类的喜欢,设计传球接力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

《大班数学20篇教案》: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量的守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守恒得概念。  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同伴良好的沟通并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