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黄鹤楼教案一等奖

日期:2021-04-19

这是黄鹤楼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黄鹤楼教案一等奖

黄鹤楼教案一等奖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首诗的的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这首诗,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学习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意象”“意境”等专业术语,学会欣赏写景抒情的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1、展示交流。

  学生就古诗词相关的常识进行交流,为接下来的`赏析做铺垫。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

  2、朗读感知

  (1)学生反复朗读全诗,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谈谈自己初步的阅读体验。

  3、精读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诗中景物描写的语句,组织学生对诗中的意境进行描述。

  (2)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延伸拓展

  复习学过的思乡思亲的名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观念。

 

  2、学习作者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3、养成文明出游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积累思乡思亲的名句。

  三、教学难点

  1、描述诗中意境。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谈你所了解的古诗词常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特别是“意象”“意境”知识。)

  (二)朗读感知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接力,在稍显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激发朗读的兴趣。

  2、教师播放朗诵视频,并组织学生从语调、停顿和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就个人对这首诗初步的阅读体验进行交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点拨。)

  (三)精读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诗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对诗中已经进行描述。

  2、重点研读尾联,体会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抒情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四)背诵默写

  1、限时背诵

  给学生三分钟左右时间,力求熟读成诵;接下来用两分钟左右,用上下句对接形式检查背诵效果。

  2、当堂默写

  两名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练习本完成。力求让背诵效果真正落到实处。(满分100分,题目和作者各10分,每句各10分,每处错一字则为零分。)

  (五)资料补充

  1、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可加入诚信、感恩教育)

  2、江南四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安徽宣州的谢朓楼。(可加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教育。)

  (六)课堂小结

  学生就自己本节课最主要的一点收获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归纳明确。

  (七)课堂练习

  完成关于思乡思亲的古诗词名句上下句填空。

  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

  崔颢

  叙事 昔人乘鹤而去 (诚信、感恩)

  写景 黄鹤楼遥望 (热爱祖国、建设家乡)

  抒情 思乡之情 (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初步一看,可能会发现就是常规模式,但其实在细节上极大地融入了对学情的调查,对知识的渗透,对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尝试从局部着手,边读边赏。

黄鹤楼教案一等奖第2篇

单从诗作本身来说,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在仕途失意之时,登临古迹黄鹤楼,看到眼前之景,不由得诗兴大作,于虚实交错间写就了一首自然旷达、音韵和谐的诗。此外,还因“诗仙”李白对这首诗的推崇和钦佩,更为此诗增添了一抹值得品味的亮色。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掌握重点字词,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情感。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小组讨论、品词析句等方式,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感受崔颢对岁月苍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崔颢对岁月苍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法(配乐);朗诵法(教师朗诵、集体朗诵);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进而谈话导入本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朗读声中,你能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的确,在诗人充满意趣的遐想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草木繁茂的美景盛况。能够想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惬意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诗人究竟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崔颢的《黄鹤楼》,去一探究竟。【板书:黄鹤楼】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解决重点生字词。

明确:历历:清楚可数。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2.请同学们与同桌交流诗歌大意。

明确:这首诗的大意是:早先的仙人乘着黄鹤远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走了,就不再回来了,只有天边的白云千百年来依旧如此。天气好的时候,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对岸繁茂的树木,以及鹦鹉洲上茂盛的草木。可是在夕阳迟暮之时,却看到江上泛起的无尽烟波,何处才是我的家乡呢?真是令人发愁啊!

(三)深入研读

1.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前三句中一连用了三次“黄鹤”,请同学们思考每次出现的用意是什么?(指定学生答)

明确:从内容上来说,第一次出现:作者借助“黄鹤”这一令人喜爱的意象开启此篇,引出想象中的仙人驾鹤远去的宏大场面,给读者营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第二次出现:直接点题,且与第一句相互承接,共同借助“黄鹤楼”名字的由来,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诗描写的古迹对象——黄鹤楼。第三次出现:虚实结合,“黄鹤”是动态虚幻的意象,无拘无束地来往于时空之中,并且能够与眼前实实在在存在的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令人产生无限联想的画面。从结构上来说,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三次“黄鹤”,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2.小组讨论:找出你喜欢的字句,并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美?

明确:“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是说仙人乘着黄鹤飞去,仿佛已有千百年之久。这种说法本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情境,可是诗人在诗中却把它当作实际存在的样子来写,还说仙人驾着黄鹤“一去不复返”,不仅为全诗增添了物是人非、往昔不可追的慨叹,而且借眼前漂浮的白云营造了虚实结合的意境美。(板书:意境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及“日暮乡关”“烟波江上”体现了场面旷达、色彩斑斓的绘画美。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首先在天气晴朗时,看到离黄鹤楼不远的江外长着葱茏的草木,接着又含蓄地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江上朦胧的景色。一棵棵清晰可见的树木,再加上在落日中泛着雾气的江面,明暗交错,像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板书:绘画美)

此外,全诗以“ou”为韵,诗中还用到了“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轻快和谐的音乐美。(板书:音乐美)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思考诗人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慨叹,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失意途中衍生出的无限思乡之愁。(板书:吊古伤今 思乡之愁)

(四)拓展延伸

配乐集体朗诵,注意诗歌的停顿和语调气势。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

作业:背诵本诗;继续搜集崔颢的其他诗作,品味其诗作风格。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古诗,因而重心在诵读和体悟情感上。本堂课的教学,抓住了诗歌蕴含的意境美、绘画美、音乐美,并让学生在反复听诵和朗诵的过程中,深切感受诗人崔颢在诗中表达的双重情感。课堂充分地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采取了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营造了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黄鹤楼教案一等奖第3篇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4、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并能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祝您一路顺风》。

  3、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李白,孟浩然吗?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2、介绍李白和孟浩然,并且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导入课题。

  二、讲授课文内容

  (一)初读

  1、让学生大概了解黄鹤楼,理解课题意思。

  2、听课文读音,然后给课文划分节奏。

  3、学习生字词。

  4、练习朗读诗歌,然后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有节奏、更有感情。

  5、奖励读得好的同学。

  6、理解课文词语。

  7、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古诗的。

  (二)细读

  1、请学生再读诗歌然后思考: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怎样的图景,李白这时候有心情

  (三)精读

  1、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2、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好友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课外延伸

  1、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

  2、让学生由诗歌联想到现在的歌曲,比较古时候人们表达离别之情的的方式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3、欣赏音乐:《祝您一路顺风》

  4、回忆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别的场面?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 叙事

  三月下扬州浩然之广陵写景孤帆碧空尽

  长江天际流

  春景送别 情景交融 依依惜别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