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鹊桥仙教案导入

日期:2021-04-19

这是鹊桥仙教案导入,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鹊桥仙教案导入

鹊桥仙教案导入第1篇

  【教材分析】 《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

  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 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

  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示范诵读

  学生读 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

  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设问: 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

  (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书:纤云 飞星 金风玉露; 柔情)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具体鉴赏

  (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

  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

  预设生成:

  “纤云弄巧” :“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衬托了人物:衬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 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飞星传恨”: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的光芒,和前面“纤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

  衬托了情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

  赋寒凉季节以吉祥的喜庆(举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吉庆,祥和)

  写出了情感的珍贵 真挚纯洁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忍顾鹊桥归路”:这真像柳永雨铃霖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结语:鹊桥上的相逢,我们看到的是温馨浪漫,流光溢彩,相爱的人情深意长,景美,人美、情美,成

  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唯美)

  (感受这样的唯美,我们一起在上一次鹊桥,感受他们的爱情吧,诵读。)

  (二)鹊桥里的人生——豁达

  这首词作写于北宋年间,到现在已千年,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仅仅是它里面有美丽的爱情吗?

  (描绘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确是《鹊桥仙》这首词流传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化腐朽为神奇!”

  (将这句话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较历代三首咏叹七夕爱情故事的诗作

  (屏幕出示或老师口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七夕》)

  “乞桥楼空,影蛾池冷,佳节只供愁叹。(清 纳兰容若 鹊桥仙(七夕)

  设问:同学们是否赞同这句话?是否能从词中找到依据?“腐朽”是什么?“神奇”又在何处?

  明确:学生会找到两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后得出结论:历代诗歌咏叹七夕是悲吟寻恨(腐朽),而秦观多了豁达之气(神奇)。

  秦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豁达理性?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样爱情?

  (屏幕上打出两句话) “古之伤心人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引入秦观生平资料,事先发给学生)

  设问1:同学们看完资料后,有什么认识?

  可能有的看法:没看到他的豁达,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为文人的多情,痴情。

  设问2:正所谓人生不圆,爱情不圆,而以诗歌圆之,那秦观在这爱情词作里面是如何去圆的呢?

  提示:就词作中的这个爱情故事而言,我们用现实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们现实的爱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请同学们默读词作思考。

  明确:

  “一相逢” “胜无数”:牛郎织女虽然是一年见一次,但却是金风玉露似的感情,真挚,纯洁,忠贞,爱情的质量远远高于人间无数朝欢暮乐的庸常夫妻

  次数少,但情意深。

  “银汉迢迢”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爱情绵长,不可断绝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久长

  找出来后追问:而秦观是怎么去看这些不如意的?(抓住刚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释)

  小结语:,词人对鹊桥相会中牛郎织女的种种失意予以修复,消解着原本存在牛郎织女心里,也存在芸芸

  众生眼里的哀伤。正因为一次次痛彻心肺爱情失意,才有了爱的真谛的透彻领悟;正因为一次次命运弄

  人的人生挫败,才有了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才能从从残缺中看到圆,从失意中看到美,从少看到多,

  从短看到长。所以词人会感叹牛郎织女“相逢”“胜却人间,正所谓“此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纯。

  (再读词作,感受爱的豁达,感受词人至情至纯的情怀)

  (三)鹊桥中的文化——经典

  因为有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交织,《鹊桥仙》里的爱才能如此完美,因为有了至彻至透的人生领悟,爱才能如此豁达,至爱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鹊桥仙》就变成了爱的文化的经典。

  这里面有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大家是否能发现呢?

  明确:塑造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艺术形象(织女)

  “纤云弄巧”这可以是一个劳动的场面,沉浸在爱情中的织女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巧慧

  咏叹的情感:忠贞

  西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情感的方式: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求子、祈福、种生等等

  (对比现在的七夕节和我们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

  小结:这首词作将继续流传,一定是要有我们现在正在丢失但却有慢慢重塑价值的东西,文化是任

  何一部艺术作品生命力恒久的根本。

  课堂总结

  一对苦苦等待的爱人,让我们感受了爱的唯美、情的永恒。

  一场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让我们品茗了爱的坚贞、人生的真谛。

  而一段荡气回肠的传说,更让我们涵咏了中国文化的绵延悠长。

  一首《鹊桥仙》,让后人玩味不够,品味不足,让一代代的读者徜徉其中,品味爱情、思考人生、承传文化,真配得上世人的评价: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我们再一次诵读词作,去感受它流传千年的美,让我们的唇齿留香!

  【板书设计】

  鹊桥仙 秦观

  爱情(唯美)

  鹊

  桥 人生(豁达)

  相

  会 文化(经典)

  【教后反思】

  教学思路

  立足文本,夯实基础。

  尽管要在这堂课上求突破,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首词作常规教学中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找找词作中“美”的体现,比如人美,景美,情美,让学生按着鉴赏诗歌的一般思路完成对词作的理解。如何对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是讲了很多的,这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并最终掌握的共性的东西。

  探究思考,个性解读。

  这首词作从角度的切入上我认为遵循了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提倡“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我以“美”为切入口,分成三块:爱情,人生,文化,其中爱情的“美”是常规教学中都会体现的,所以在这个板块中我没有花太多时间,而将重点亮点放在了第二个板块,探究词作里的人生“美”,作为整堂课程的高潮部分。引导学生结合课外的一些资料,进行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解读。这个教学的思路在课堂上基本予以了清晰呈现。我以为,诗歌教学不仅仅是利用掌握的鉴赏知识求得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能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密吟恬咏,以玩其味”,和词人进行灵魂的交流,获得更深层的审美体验,而这也是让学生真正感受作品魅力的关键所在。

  2、教学方法

  遵循古典诗词“美词美教”的原则,从导语的设计,问题的设置,环节的衔接,课堂的结语,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归纳和补充上都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

  遵循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原则,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诵读词作,由句到篇,再由篇到句,引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在读当中进行审美体悟。

  3、教学实施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正完美的语文课只能存在于理想的中,在这堂课中,虽然角度的切入,课件的制作,教案的详尽上已经做足了功夫,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忙乱。

  首先,在“鹊桥上的爱情——唯美”这个板块中,暴露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智慧不够,设计的问题不太清晰,让学生无法抓住要点,达不到我的预设。甚至出现了被学生带离轨道的情况,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在“鹊桥中的人生——豁达”这个板块中,没能做到精讲精析,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作者情感方面有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的问题。这个板块本应该是这首词作解读的一个亮点,但因为第一个板块中浪费了太多时间,生怕时间不够,为了提高教学的节奏甚至是直接将结果提供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致使在这个环节中显得紧张忙乱,亮点没能充分呈现,尤其是在知人论世这一个环节上,对词人的生平匆匆而过,学生没能有深刻体会,发给学生的补充资料没有起到很大效果,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师生交流显得生涩。

  最后,在“鹊桥里的文化——经典”这个板块中,问题设置不够针对性,学生挖掘不到这个深度,所以无话可说,大部分是我讲,致使这个环节中的课堂略显沉闷,而且花的时间过多。

  可见,上一堂课,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带来心态和状态的极大不稳定,从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从时间的安排,问题的设置,过渡语的衔接,主次的处理等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筹划和处理,同时,课堂上会出现备课预设之外的情况,非常需要有丰富的积淀和教学的智慧,才能牢牢地掌控课堂。

鹊桥仙教案导入第2篇

  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

  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

  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

  授课班级:高二(20)班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

  《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话》);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朱光潜《诗论》)。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教学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古诗词中,早已是写滥了的套子。多少名家咏七夕,每每感叹双星聚少离多。秦观词《鹊桥仙》,能于俗套中翻反传统,出新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观的何种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秦观,走进鹊桥仙,徜徉在七夕诗词中,揭开谜底。

  (二)知人论世(课前预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秦观十分推崇苏轼,也颇得苏轼的赏识,他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被当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词长于写景抒情。音律谐美,语言雅淡,委婉含蓄,饶有余味。秦观词的内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间的爱情和抒写个人的愁怨。他的词风,远袭温庭筠,近效柳永。“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恋情”,是秦词的又一显著特色。

  (三)赏析秦观词《鹊桥仙》——旧题材新情趣

  (1)读一读(整体感知):集体读;分组读;个人读;听读;诵读。

  板书:上片(相逢)

  下片(离别)

  (2)议一议(问题赏析):

  问题一:意象(云、星、银汉、风、露等)的修饰语有何作用?

  问题二:数字“一”和“无”有何妙用?

  问题三:“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有何修辞手法?

  问题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3)比一比:比较意象比较情感。

  ①《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②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③晏几道《鹧鸪天·七夕》: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鹊桥仙教案导入第3篇

  【教材分析】 《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

  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 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

  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

  示范诵读

  学生读 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

  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设问: 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

  (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书:纤云 飞星 金风玉露; 柔情)

  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具体鉴赏

  (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

  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

  预设生成:

  “纤云弄巧” :“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衬托了人物:衬托了织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为爱人的到来作着精心的准备,她沉浸在爱的甜蜜中, 欢愉的心情了然可见。

  “飞星传恨”:飞星可以解为流星,流星划过夜空,不时闪过长长的白亮的光芒,和前面“纤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

  衬托了情感:“传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体现象,词人赋之以情感,写出了相会的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银汉迢迢暗度”:银河之宽阔,相隔之遥远,暗衬相思之苦,相见之难

  “金风玉露”:即秋风生起,白露为霜时节,以“金”、“玉”相饰

  赋寒凉季节以吉祥的喜庆(举例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吉庆,祥和)

  写出了情感的珍贵 真挚纯洁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缱绻美好

  “忍顾鹊桥归路”:这真像柳永雨铃霖中“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结语:鹊桥上的相逢,我们看到的是温馨浪漫,流光溢彩,相爱的人情深意长,景美,人美、情美,成

  就着这个古老爱情故事的唯美,难怪秦观感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板书:唯美)

  (感受这样的唯美,我们一起在上一次鹊桥,感受他们的爱情吧,诵读。)

  (二)鹊桥里的人生——豁达

  这首词作写于北宋年间,到现在已千年,为什么会流传这么久,仅仅是它里面有美丽的爱情吗?

  (描绘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确是《鹊桥仙》这首词流传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际飞评“(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化腐朽为神奇!”

  (将这句话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较历代三首咏叹七夕爱情故事的诗作

  (屏幕出示或老师口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白居易《七夕》)

  “乞桥楼空,影蛾池冷,佳节只供愁叹。(清 纳兰容若 鹊桥仙(七夕)

  设问:同学们是否赞同这句话?是否能从词中找到依据?“腐朽”是什么?“神奇”又在何处?

  明确:学生会找到两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比较后得出结论:历代诗歌咏叹七夕是悲吟寻恨(腐朽),而秦观多了豁达之气(神奇)。

  秦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豁达理性?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样爱情?

  (屏幕上打出两句话) “古之伤心人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引入秦观生平资料,事先发给学生)

  设问1:同学们看完资料后,有什么认识?

  可能有的看法:没看到他的豁达,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为文人的多情,痴情。

  设问2:正所谓人生不圆,爱情不圆,而以诗歌圆之,那秦观在这爱情词作里面是如何去圆的呢?

  提示:就词作中的这个爱情故事而言,我们用现实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们现实的爱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请同学们默读词作思考。

  明确:

  “一相逢” “胜无数”:牛郎织女虽然是一年见一次,但却是金风玉露似的感情,真挚,纯洁,忠贞,爱情的质量远远高于人间无数朝欢暮乐的庸常夫妻

  次数少,但情意深。

  “银汉迢迢”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爱情绵长,不可断绝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久长

  找出来后追问:而秦观是怎么去看这些不如意的?(抓住刚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释)

  小结语:,词人对鹊桥相会中牛郎织女的种种失意予以修复,消解着原本存在牛郎织女心里,也存在芸芸

  众生眼里的哀伤。正因为一次次痛彻心肺爱情失意,才有了爱的真谛的透彻领悟;正因为一次次命运弄

  人的人生挫败,才有了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才能从从残缺中看到圆,从失意中看到美,从少看到多,

  从短看到长。所以词人会感叹牛郎织女“相逢”“胜却人间,正所谓“此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纯。

  (再读词作,感受爱的豁达,感受词人至情至纯的情怀)

  (三)鹊桥中的文化——经典

  因为有了至真至纯的情感交织,《鹊桥仙》里的爱才能如此完美,因为有了至彻至透的人生领悟,爱才能如此豁达,至爱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鹊桥仙》就变成了爱的文化的经典。

  这里面有我们民族传统的东西,大家是否能发现呢?

  明确:塑造的艺术形象:传统的艺术形象(织女)

  “纤云弄巧”这可以是一个劳动的场面,沉浸在爱情中的织女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巧慧

  咏叹的情感:忠贞

  西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表达情感的方式: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求子、祈福、种生等等

  (对比现在的七夕节和我们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

  小结:这首词作将继续流传,一定是要有我们现在正在丢失但却有慢慢重塑价值的东西,文化是任

  何一部艺术作品生命力恒久的根本。

  课堂总结

  一对苦苦等待的爱人,让我们感受了爱的唯美、情的永恒。

  一场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让我们品茗了爱的坚贞、人生的真谛。

  而一段荡气回肠的传说,更让我们涵咏了中国文化的绵延悠长。

  一首《鹊桥仙》,让后人玩味不够,品味不足,让一代代的读者徜徉其中,品味爱情、思考人生、承传文化,真配得上世人的评价: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我们再一次诵读词作,去感受它流传千年的美,让我们的唇齿留香!

  【板书设计】

  鹊桥仙 秦观

  爱情(唯美)

  鹊

  桥 人生(豁达)

  相

  会 文化(经典)

  【教后反思】

  教学思路

  立足文本,夯实基础。

  尽管要在这堂课上求突破,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首词作常规教学中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找找词作中“美”的体现,比如人美,景美,情美,让学生按着鉴赏诗歌的一般思路完成对词作的理解。如何对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是讲了很多的,这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并最终掌握的共性的东西。

  探究思考,个性解读。

  这首词作从角度的切入上我认为遵循了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提倡“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我以“美”为切入口,分成三块:爱情,人生,文化,其中爱情的“美”是常规教学中都会体现的,所以在这个板块中我没有花太多时间,而将重点亮点放在了第二个板块,探究词作里的人生“美”,作为整堂课程的高潮部分。引导学生结合课外的一些资料,进行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解读。这个教学的思路在课堂上基本予以了清晰呈现。我以为,诗歌教学不仅仅是利用掌握的鉴赏知识求得内容的理解,更多的是能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密吟恬咏,以玩其味”,和词人进行灵魂的交流,获得更深层的审美体验,而这也是让学生真正感受作品魅力的关键所在。

  2、教学方法

  遵循古典诗词“美词美教”的原则,从导语的设计,问题的设置,环节的衔接,课堂的结语,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归纳和补充上都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

  遵循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原则,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诵读词作,由句到篇,再由篇到句,引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在读当中进行审美体悟。

  3、教学实施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真正完美的语文课只能存在于理想的中,在这堂课中,虽然角度的切入,课件的制作,教案的详尽上已经做足了功夫,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环节的处理上显得忙乱。

  首先,在“鹊桥上的爱情——唯美”这个板块中,暴露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智慧不够,设计的问题不太清晰,让学生无法抓住要点,达不到我的预设。甚至出现了被学生带离轨道的情况,浪费了很多时间。

  其次,在“鹊桥中的人生——豁达”这个板块中,没能做到精讲精析,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作者情感方面有赶鸭子上架,急于求成的问题。这个板块本应该是这首词作解读的一个亮点,但因为第一个板块中浪费了太多时间,生怕时间不够,为了提高教学的节奏甚至是直接将结果提供给学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致使在这个环节中显得紧张忙乱,亮点没能充分呈现,尤其是在知人论世这一个环节上,对词人的生平匆匆而过,学生没能有深刻体会,发给学生的补充资料没有起到很大效果,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师生交流显得生涩。

  最后,在“鹊桥里的文化——经典”这个板块中,问题设置不够针对性,学生挖掘不到这个深度,所以无话可说,大部分是我讲,致使这个环节中的课堂略显沉闷,而且花的时间过多。

  可见,上一堂课,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带来心态和状态的极大不稳定,从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从时间的安排,问题的设置,过渡语的衔接,主次的处理等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筹划和处理,同时,课堂上会出现备课预设之外的情况,非常需要有丰富的积淀和教学的智慧,才能牢牢地掌控课堂。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