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2
这是鸿门宴教学设计新手,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精炼的动作描写。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3.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助读”,了解作者、背景、《史记》相关知识。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鸿门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二、提出问题,指导自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文言语法现象,师生共同择要挑出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字词积累:
1.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基础梳理”,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集中难懂的地方进行指导。
2.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四、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2.思考:“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五、布置作业,课外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一)检查作业
(二)明确目标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第一,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
第二,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了解归纳一词多义词,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安排预习
1.试分析项羽的形象。
2.熟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1.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2.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学生讨论交流)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小结: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小结:项伯泄密、刘邦设计
(3)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小结:鸿门宴(一个阵营的内讧)
(4)“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5)朗读第四段,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小结:刘邦脱逃、项王内患
(6)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2.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归纳并板书故事情节。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1.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人物形象项羽、刘邦的分析。
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教师巡视指导)
2.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可采用小组讨论解决)
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远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行动描写人物和对比烘托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3、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4、朗读法,问答导学法,小组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分析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教学层次设计】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约1分钟)
二、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25分钟)
三、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行文技巧,探究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课文中的运用;(约17分钟)
四、课文总结及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学过程】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约1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知道此时刘邦的生命危在旦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刘邦知人善任的性格,那么,在刘邦的危急时刻,他的部下会做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4、5、6、7自然段。
二、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25分钟)
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把握樊哙的语气语调,感知宴会中的紧张气氛。(引入第四段的教学)
(十一)樊哙闯张,义责项羽
师:鸿门宴上危机重重,刘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毙吗?
明确:樊哙出场。(板书樊哙闯帐,义责项羽)
翻译相关内容,并分析。
明确:闯入宴会——救主心切,神勇;
忍辱吃生彘肩——不示弱;
慷慨陈词——表面指责,实则恭维项羽。
重点词句:客何为者:宾语前置句。王:使…为王。故:特意。
师:面对樊哙的指责,项羽有辩解吗?为何不辩解?
明确:无,樊哙的言行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
师:樊哙的闯入本是无礼的行为,项羽为何不借此假装大怒,杀了刘邦君臣呢?
明确:经过项伯的劝说,刘邦的道歉,项羽已经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同时项羽不屑用下三滥的手段,文章开头项羽大怒,就说“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赢要赢在战场上。
(十二)刘邦逃席 (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朗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引入第五段的学习)
师:项羽无意杀刘邦,刘邦应该说是安全的,刘邦也这样认为吗?
明确:没有,借上厕所,逃跑。(板书刘邦逃席)
师:刘邦担心项羽怪罪吗?
明确:怕,“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十三)张良留谢
师:樊哙和张良如何处理这事?
翻译相关内容,分析:樊哙支持逃跑,张良留下进献礼物。(板书张良留谢)
重点词句:辞:计较。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
(十四)项王受璧,范增怒骂(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朗读第六、七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引入第六、七段的教学)
师:项羽跟范增对待礼物的态度如何?
明确:项羽:接受了礼物;
范增:击碎,并骂项羽。(板书项王受璧,范增怒骂)
重点词句:沛公安在:宾语前置句。
(十五)诛杀无伤,刘胜项败
探讨:很多人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而失去天下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随机点3至5位学生回答,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明确“性格决定命运”)
明确:性格决定命运。(ppt展示)
项羽:
对刘邦:傲慢,自高自大,毫无远虑;
对部下:不采用计谋,刚愎自用,意气用事;
对内奸:视而不见,治军无法,任人唯亲;
对内应:胸无城府。
刘邦:
对项羽:掩盖野心,深谋远虑,忍辱负重;
对张良:采纳意见,知人善用,从谏如流;
对内奸:立杀,治军严谨,有奸必除;
对内应:拉拢,善于团结一切有助于自己的力量。
三、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分析行文技巧,探究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课文中的运用。(约17分钟)
师:鸿门宴上两大军事集团演绎了一场明争暗斗,实际上也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在这场斗争中,作者将两大集团的人物一一对应,对比着来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我们分析人物形象也应该把握住这种对应关系,作对比分析。
请大家结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全班分为四大组,每大组讨论一组人物关系(板书两大军事集团人物的对比),每大组中按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讨论5分钟;小组展示8分钟,教师总结4分钟(板书关键词)。)
1.第一组主帅:项羽pk刘邦提问:在主帅的对决中,双方各有怎样的表现?反映出怎样的性格特点?谁将在对决中胜出?
要点提示:
(1)项羽。
①行为表现:无伤告密(大怒),决意伐刘——项伯说情(许诺),答应善遇——沛公谢罪(留饮),自愧设宴一一范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项伯翼蔽(不应),继续纵容一一樊哙闯帐(称赞),赐坐赐酒一一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
②性格特点: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2)刘邦。
①行为表现:为之奈何(惊)——求救张良(问)——拉拢项伯(谋)一一谢罪项羽(奸)——脱身独去(识)——留良代谢(周)。
②性格特点: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辩、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点评: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邦的表现要略胜一筹,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2.第二组谋士:范增pk张良提问:作为双方阵营中的决策人物,二人在斗争中的表现如何?
要点提示:
(1)范增。根据刘邦人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的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庄。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2)张良。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
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
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点评:从智谋上来看,二人不相上下,但范增输在了项羽不采纳他的意见,更为致命的是他用错了项庄,并让刘邦脱逃。
3.第三组武士:项庄pk樊哙提问:这组对决,谁的表现更为抢眼、形象更突出?要点提示:
(1)项庄。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有勇无谋,被动。
(2)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人,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人,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形象。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
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点评:樊哙以绝对优势胜出。
4.第四组内奸:项伯pk曹无伤提问: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伯、曹无伤这一组人物形象的?
要点提示:
(1)项伯。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人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2)曹无伤。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点评:曹无伤没有出场,一句台词也没有,投机未成反丢了小命,而项伯泄露军事机密,不但不受罚,反而在宴会上风光无限。项伯是项羽集团中唯一的胜出者,他的胜出只能对刘邦集团有利。
总结:通过四组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我们不仅把握了人物性格,同时不难发现,项羽集团除了项伯外,都是全面落于下风的,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四、课文总结及作业布置。(约2分钟)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鸿门宴》刻画了八个人物形象,你最欣赏哪一个呢?请大家以《走进秦汉英雄人物——( )》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或人物小评价。
【板书设计】
鸿门宴
司马迁
樊哙闯帐,义责项羽→刘邦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怒骂→诛杀无伤
对比照应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七、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八、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九、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十、古代“座次”问题:
1、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 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 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
4、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 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十一、古代的礼节:
1、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归纳实词义项:
因、如、举、谢、意、置、斗、坐、王、军、击
时间副词归类:
表过去的:
昔:昔某公欲增慰帅兵
初、始:初,君之始入京也
已: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尝:吾尝终日而思矣
既:定国是之诏既下
旋:旋乃还
向:失向来之烟霞
本:臣本布衣
素:素善留侯张良
表现在的:
今:今而知皇上真无权矣
方:余方心动欲还
正: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当:当是时
表将来的:
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流而下
行将: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