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

日期:2021-05-21

这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第1篇

  学习内容:

  课本第9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三1、2、3题。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我能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把分数进行通分。

  3.我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合作探究

  1.解决独学中的疑难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通分?讨论提示:用什么作公分母?怎样把一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把________________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________的________分数,叫做通分。

  5.我能行:完成课本94页“做一做”。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第2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5课时

  第一课时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第52页)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12、以2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 2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习题如下:

  123(1)7、9、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

  7③12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习题如下:

  (1)填空。

  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2141②7里面有( )个7、15里面有( )个15。

  (2)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能看全书的几分之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2-3个小组发言并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八的第1、2、3、4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整体→单位“1” 一些物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 板书:单位“1”)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即比单位“1”小。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师:现在黑板上有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陈老师要你们给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准备按怎样的标准来分?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分母 真分数 < 1

  分子≥分母 假分数 ≥ 1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