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若干问题PPT课件这个PPT共50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PPT的教学目标加强幼儿教师师资教育质量,家长调整好自身对早期教育的观念。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 若干问题
内容概要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分析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幼儿园安全问题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 若干意见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今后发展学前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一)、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分析
当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之一:公办幼儿园稀缺、高端民办幼儿园昂贵、低端民办幼儿园劣质,这三座大山压得幼儿家长喘不过气来。“入园难、入园贵”成了年轻家长们心头难以言说的痛。 2010年7月13-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全国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公办民办并举,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学前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项关系社会公平正义的民生工程。“入园难,入园贵”,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 下面就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措施三方面探讨这一教育现象。
一、“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学费”的表现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从义务教育阶段提前至学前教育阶段。为了让孩子能进公办幼儿园,家长们提前几天就开始排队。比排队更让家长“苦不堪言”的是幼儿园收费“贵过大学,涨幅堪比房价”。今年的幼儿园学费涨价比往年来得更加“猛烈”。在“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中,“入园难、入园贵”由去年的第10位“蹿升”至今年额第1位。
现象1:条子生激增,抢占优质教育资源 “南京一家知名的公立园只招80人,却在开学初收到800多张条子”。“条子生”代表的是权利阶层对优质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 现象2:家长彻夜排队,争取入园名额 “天当房顶地当床,面包饼饭当干粮。”这描述的是在北京某幼儿园门口,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宝贵的入园名额,全家老少齐上阵,经历几天几夜排队等号的场景。但即使这样取到一个入园的名额。 现象3:高额的赞助费,犹如一个“香饽饽” 某公立幼儿园的赞助费用从8000元/年涨到了18000元/年,仅一年的时间,涨幅堪比房价;而且有的幼儿园赞助费高达2-5万年。 现象4:入“贵族园”,缴“天价”入托费 目前我国一个大学生一学年的学费5000-8000元/人,但是全国许多城市的民办幼儿园大都超过了2000元/月,而高达7000元/月。
二、“入园难、入园贵”原因分析
政府责任不到位。
各级政府投入的职责不明,投入主题不清,财政投入比例长期较低、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政府学前教育经费只要由区、县和乡镇、街道负担,并直接拨付给学前教育机构。截至2009年,中央财政基本上没有学前教育投入,仅有少数省份财政有所投入,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由县、区投入。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学前教育经费支出中,家庭负担的比例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总经费竟然达到70%以上,这个比例高于大多数国家,也成为我国各级教育中“占比最高的”一项。
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形式成多样化。
目前在学前教育收费中以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为主,实行分类管理;民办幼儿园收费已备案管理为主,实行自主定价,依法纳税。
由于学前教育收费管理上的多样化,各个幼儿园在收费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多样化定价形成了几乎“一园一价”的格局。所以在市场支撑与投入不足、教育成本持续提高、竞争中又缺乏制度性维护的情况下,追求利润的民办园终将办学成本转嫁给家长,高收费也就在所难免。
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 我国幼儿教师身份和编制长期不落实,待遇与权益缺乏保障,队伍严重流失与不稳定,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目前公办幼儿教师仍然采用小学支撑序列,不但没有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受限于上级下达的职称指标,严重挫伤了广大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家长的早期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在幼教资源短缺、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家长们也已经不满足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而是前置到了幼儿园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好多家长们坚信的观念。 各类幼儿园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家长们的眼球,无非是想让家长们把大把的钞票投向自己。家长们也表示无可奈何:公办幼儿园收费相对合理,但是入园要挤破脑袋;便宜的民办幼儿园设施简陋。师资得不到保障、教学水平不高,送到那里家长实在不放心;因此对于一些设施和教学、服务相对较好的公立、私立幼儿园的“天价”学费,家长们只能是默默忍受,而默默忍受的表现就是使“入园难、入园贵”显得更加突出。
三、“入园难、入园贵”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指明了方向。目前,全省各地都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需要突出解决钱从哪里来、人从何处选、如何管理等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原因,解决策略如下:
(一)政府明晰对学前教育的定位,承担对学前教育的主导性职责。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开办更多的公办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市场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统计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要有明显的提高。要在积极争取国家转移支付项目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且在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在城市社区、县城寄中心乡镇集中投入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中的“等、靠、要”思想,从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认真规划、保障投入。
(二)完善收费政策法规,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一是要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不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形式,实现定价形式、定价范围、收费项目名称的统一。二是合理指定收费标准,建立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三是规范代办费收支管理。教育、财政、物价齐抓管理公管,切实加强日常收费监管,规范教学行为,健全奖惩制度,严格费款管理,保障经费落实。
(三)加强幼儿教师师资教育质量。 一要多渠道考录选用幼儿教师。对于未就业或临时就业的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从中考录一批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和专业资格证的人员充实到公办幼儿园。对多年从事公办幼儿园教育的代课教师,可以考虑经过考试考核定向录用。二要加强幼儿教师培训。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中,非学前教育或幼儿教育专业占比很大,必须尽快对青年教师骨干进行一轮专业培训,对大龄教师可通过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转入辅助岗位,特别是讲民办幼儿园纳入师资培训计划。
(四)家长调整好自身对早期教育的观念。
优质的公办幼儿园固然重要,但面对优质幼儿园缺乏的现实,家长也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早教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入园观念,己选择符合自己孩子需要的幼儿园、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不可能“一园定终身”。对于0-6岁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同样重要。此外,家长还应清楚的知道,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放松、快乐的氛围是最为重要的。
四、总结
如何化解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显现而紧迫的任务。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需要政府做出正确的定位,回归幼儿教育公益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政府办学基础上,呼吁社会办学,并给予适当的补助,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同时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引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宣传,提到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相信只要政府、社会、幼儿园及家长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机会逐渐解决我国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久的将来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有园可进、有园能进”,且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全面打好基础。
(二)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非常普遍,成为教育内外,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内涵的认识
(1)、“小学化”概念
简单说,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按照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的做法。
(2)、“小学化”模式
专家们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内涵加以分析后提出了两种模式。一种是从理论的层面,另一种是从实践层面。
近六、七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普遍化:“小学化”倾向漫延城乡,日趋严重,正在成为一个违背学前教育规律,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贻害儿童终身的重大社会问题。
“小学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二、 “小学化”问题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本身是典型的“揠苗助长型教育”,“也是一种很糟糕的重复型的教育”,危害极大。但由于幼儿时期的教育效果具有隐性、滞后、长期的特点,孩子的成长中的问题短期不一定显现,尤其对一些急功近利的学前教育机构,从容易看到效果的专项训练入手,追求形式化、表面化的效果,使这一问题的危害显现的隐蔽性更强。因此,科学冷静地分析“小学化”的危害非常必要。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把“小学化”的危害归纳为四点 :
第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
第二,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第三,干扰了幼儿园正常教育秩序。
第四,误导了家长甚至是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两会”代表及社会有识之士对“小学化”带来的危害更加坦言,尖锐、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学化”的隐性危害:
三、“小学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小学化”问题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折射面。
是教育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并随着社会转型发展直接或间接综合作用于学前教育的结果。
概括“小学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又大量地补充未经学前教育培训的小学教师转岗到幼儿园,成为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直接原因;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落后和非科学导向,仍是滋生“小学化”的深厚土壤;
市场利益机制的驱动和家长起跑线焦虑相结合,为“小学化”泛滥推波助澜;
学前教育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管理不到位,使“小学化”问题久拖不决。
四、抵制或克服“小学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抵制、克服“小学化”的问题绝不是简单而又轻而易举就解决的。去“小学化”必须在科学、客观地分析其危害、成因的基础上,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加大力度、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抵制、克服“小学化”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小学化”问题,需要强调以下几个具体对策:
1、坚持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自觉提高“规律识”。
2、对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普遍开展科学育儿指导,提高 家长科学育儿的素质与能力 是社会教育的当务之急。
3、坚持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及多样性的教师研培工 作。
4、加强舆论宣传,幼儿园、社会和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抵制和纠正“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5、正确处理好与“小学化”倾向相关的几个具体问题:
①关于学习先进理念的消化与吸收问题。
②举办双语班或办双语幼儿园问题。
③关于幼小衔接问题
(三)幼儿园安全问题
一、什么是幼儿园安全事故
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集体活动期间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幼儿园组织的外出活动(如郊游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二、幼儿园事故分哪几种类型?
1、活动时造成的意外伤害
2、外来人员导致的事故
3、危险品或危险行为引发的伤害
4、自然灾害导致的伤害
5、幼儿自身身体状况不佳
(一)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
1.活动时造成的意外损伤
案例1: 2004年11月10日,年仅4岁的小天(化名)在当天下午自由活动时被同班幼儿小伟(化名)推了一下,摔倒时正好跌坐在一块石头上。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小天头部撞出一个大包,左腿出现严重骨折。
案例2:2008年10月的某天,实验幼儿园小(1)班幼儿董燕鸥在从操场跑步回教室的过程中不甚绊倒,下巴正好磕在台阶上,导致上牙床将下嘴唇内壁凿出一个宽约1.5cm,深约1cm的伤口,后在医院缝了七针。
2.外来人员导致的事故
案例: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杨女士的儿子涛涛在幼儿园被一男子持接送卡提前接走,后被敲诈勒索2万元钱。经查,犯罪嫌疑人韩向东几天前和熟人一起去过杨女士的家,从其家中偷走了幼儿园的接送卡,绑架了男童企图勒索一笔钱财。
3.危险品或危险行为引发的伤害
案例1:浙江余杭新星幼儿园一名幼儿离开集体,在幼儿园内的戏水池溺水身亡。
案例2:哈尔滨新闻网讯 2008年8月29日早8时40分许,10多个幼儿园大班孩子被送到省医院儿科就诊,这些孩子都因误食了一名幼儿当糖豆带来的灭蝇药片而出现了不良反应。
4.自然灾害导致的伤害
案例:人民网2001年6月5日报道,江西省南昌市广播电视艺术幼儿园于当日凌晨0时15分发生火灾,13名3至4岁的幼儿在火灾中丧生,大部分为窒息死亡。 火灾是由一间寝室内点燃的蚊香引燃棉絮引起的,当时住宿的有17人,4名侥幸逃生的幼儿中1人是自己跑出来的,另外3人被救火人员抢救出来。
5.幼儿自身身体状况不佳
案例:据《烟台晚报》报道,2007年12月23日下午,蓬莱某幼儿园午睡起床时,该园幼儿小明突然脸色苍白,医生赶到时,小明已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经诊断为感冒引发的暴发性心肌炎死亡。当地法院调查认为,父母和幼儿园双方均有过错。事发当日凌晨,小明突发高烧,引发暴发性心肌炎。家长未能对症下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幼儿园在小明入园时未及时注意孩子的情况,没有尽到相应责任。
三、 引发幼儿园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幼儿园制度问题;
2、幼儿园设备问题;
3、幼儿园保教管理问题;
4、幼儿自身问题
四、幼儿园发生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统计与分析
1、直接原因:是指事故发生的第一原因。
2、间接原因:是指隐藏在第一原因背后的其他原因。
1、按直接原因划分
(1)因外来的侵害造成幼儿被冒领接走、伤害等共10起,
占事故总数 29.4 %,列第一位;
(2)幼儿自身原因所致走失、游戏、顽皮打闹等造成的
事故共8起,占事故总数23.5 %,列第二位;
(3)因教工的行为和过失行为造成的7起,占事故总数 20.6 %,列第三位;
(4)因设施不良造成5起,占事故总数14.7%,列第四位;
(5)家长原因造成3起,占事故总数 8.8%,列第五位;
(6)幼儿园组织外出活动1起,占事故总数 2.9 %,列最后位。
2、按间接原因划分
(1)与幼儿园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有关的事故27起,占事故总数的79.4%,列第一位;
(2)与教工责任心差有关的事故有16起,占事故总数的47% ,列第二位;
(3)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缺乏有关的有6起,占事故总数的17.6%,列第三位。
六、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
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防触电,防溺水教育
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幼儿生活安全教育
七、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施
为何幼儿园安全事故仍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呢?
仅仅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外在监督机制,却不够关注教师内在责任心的培养是原因之一;
仅仅在口头上认可“安全第一”和满足于安全事故的日常防范,却很少深入研究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则是更具普遍性的另一原因。
1.对教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一是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工作责任心。
二是要让教职工掌握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随心所欲。
三是要让教职工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办法,做到遇事不乱,应对有方。
2.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第一,幼儿园安全教育应当抓住契机,加强儿童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的认识。
当发生在生活周围的意外事故的主角是熟悉的同伴时,学前儿童会比较容易了解意外事故的后果,这时开展教育更容易使儿引以为戒。
如,同班儿童洗澡时不小心烫伤手臂,其他儿童看到该儿童因此不能自由活动(否则刚刚愈合的伤口会重新裂开而流血)时,或亲眼目睹同伴换药时的痛苦表情时,就会对烫伤后果有更清晰的认识。
如,学前儿童认为明显凸起且尖利的物体远没有来来往往的车辆或东奔西跑的伙伴来得危险,因为前者是“不动”的,而后者动个不停;又如,学前儿童认为接近小动物是有危险的,因为它们会咬自己,而一把裂口的长柄玩具枪却没有什么危险,因为它是“假”的;
第二,幼儿园安全教育需要对儿童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安全教育应当帮助学前儿童逐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看一看、想一想是否安全或怎样更安全。
如过马路时要看交通灯及前后左右的车辆,奔跑时要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破旧玩具要修理后才能玩,等等。
此外,教师平时还应提醒学前儿童随时关注周围还有哪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安全隐患。
第三,幼儿园安全教育还应努力训练、提高儿童的行动反应能力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通过体育锻炼以及其他专门活动来增强学前儿童躲闪、奔跑等快速反应能力,并通过模拟演习教给他们求生技能
如,让幼儿尝试跃过障碍物,在地面上滚动来灭火等。
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需要克服经验主义,不能“想当然”。不要对一些危险情境熟视无睹,不要以为以前幼儿从未在这方面出过状况,今后也不太可能出意外;不要以为跟幼儿交代过,幼儿就应该知道,而忽略结合生活实际及时地、反复地强调某些情境或某些行为的危险性;不要以为强调他人发生意外的恶果就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而忽略给幼儿深入浅出地分析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着力提高他们的防范技能。
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我们在受鼓舞、增信心同时要看到:早春需要冰雪消融,晚春更要春风化雨。作为幼教教师要努力作到:恪守职业道德、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规律意识、规范实践行为。用实际行动影响、克服并抵制“小学化”倾向,还一个教育本位的回归,为孩子创设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成长环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